按摩椅及使用該按摩椅的按摩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按摩椅,包含椅子本體及復數個蛇紋管狀氣囊;該椅子本體包含由椅子本體的右扶手部、左扶手部及座部所圍成的空間,該空間形成可供使用者的臀部契合的程度的大小;該復數個氣囊內裝于該椅子本體的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且該氣囊借助供氣裝置而膨脹時,則相對就座的使用者的骨盤兩側,向垂直方向由左右扶手部夾入,且借助以一定律動重復供排氣的進行膨脹及收縮,對就座的使用者的骨盤、臀部或大腿部進行按摩。借此,本發明是特別針對骨盤、大腿部或臀部的按摩,借助刺激骨盤內、大腿部或臀部的筋肉,以促進擠乳動作,并以改善血流及提升內臟機能、免疫機能為目的,且更小型化,并有較佳的設計性。
【專利說明】按摩椅及使用該按摩椅的按摩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關于一種借助內裝于椅子本體的氣囊的伸縮,以對使用者進行按摩的按摩椅及使用該按摩椅的按摩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市場上販賣的借助使治療球轉動或震動,以進行各種按摩的按摩椅,其可使用如下所述的氣囊進行三度空間的伸展或扭轉。
[0003]例如,請參照日本特開2012-50582號揭示的按摩機,其是在椅子本體的扶手部內裝氣囊,借助該氣囊對使用者的臀部,進行向內傾斜方向的加壓,而只舉起使用者臀部的右偵牝以促使腰部等的扭捏。
[0004]然而,前述日本特開2012-50582號記載的技術中,內裝于扶手部的氣囊是借助向內傾斜方向進行加壓以舉起臀部,到底只不過僅能進行扭轉或伸展運動,而無法達到對骨盤、大腿部或臀部進行加壓,以有效的改善血流的目的。
[0005]于此,為了改善血流,針對骨盤內、大腿部或臀部的筋肉,進行所謂的擠乳動作是極具效果;且一般而言,借助步行等的運動,對筋肉給與刺激較為適當。再者,與步行相同的,借助對骨盤內、大腿部或臀部的筋肉進行加壓以進行按摩,亦可獲得擠乳動作的效果。因此,除了由按摩師等的借助他人的按摩之外,也要求有可自己進行如此的按摩的按摩機或按摩椅。
[0006]再者,前述日本特開2012-50582號記載的技術中,其是以全身的按摩為目的,且由于配設有對靠背及脛脹進行按摩的氣囊,因此作為按摩椅形成較大尺寸的構成,女性無法輕松的搬運,即使配置在室內,亦無作為家居裝飾用品的設計性,且亦存在著無法確保配置空間的難題。
[0007]于是,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按摩椅及使用該按摩椅按摩的方法,其是特別針對骨盤、大腿部或臀部的按摩,且借助刺激骨盤內、大腿部或臀部的筋肉,以促進擠乳動作,并以改善血流及提升內臟機能、免疫機能為目的,且更小型化,并有較佳的設計性。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是提供一種按摩椅。亦即,相關本發明的按摩椅,其包含椅子本體、復數個氣囊、供氣裝置、空氣軟管及控制裝置;該復數個氣囊內裝于該椅子本體;該供氣裝置使空氣供給該氣囊;該空氣軟管連接該復數個氣囊及供氣裝置;該控制裝置控制對該氣囊的空氣的供排氣;其中,該椅子本體包含由椅子本體的右扶手部、左扶手部及座部所圍成的空間,該空間形成可供使用者的臀部契合的程度的大小;該復數個氣囊分別形成蛇紋管狀,配設在該椅子本體的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且借助來自該供氣裝置的空氣的供給,相對該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的內側面向垂直方向膨脹,并借助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夾入使用者,以進行加壓;該氣囊是借助該控制裝置,以一定律動重復供排氣的進行膨脹及收縮,對就座的使用者的骨盤、臀部或大腿部進行按摩。[0009]再者,所述的按摩椅,其中,該蛇紋管狀的復數個氣囊包含配設在右扶手部的骨盤側的三層蛇紋管狀的右骨盤側氣囊、配設在右扶手部的大腿部側的二層蛇紋管狀的右大腿部側氣囊、配設在左扶手部的骨盤側的三層蛇紋管狀的左骨盤側氣囊及配設在左扶手部的大腿部側的二層蛇紋管狀的大腿部側氣囊。
[0010]再者,所述的按摩椅,其中,該椅子本體的座部內裝座面氣囊,該座面氣囊相對該座部的上面向垂直方向膨脹。
[0011]再者,一種使用所述按摩椅對使用者的骨盤的按摩方法,其是使用前述的按摩椅的按摩方法,其包含Al步驟、B1步驟、Cl步驟、Dl步驟及El步驟;該々1步驟是將空氣供給該右骨盤側氣囊及該左骨盤側氣囊,并使膨脹;該則步驟是將空氣供給該右大腿部側氣囊及該左大腿部側氣囊,并使膨脹;該Cl步驟是將供給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的空氣的排氣及空氣的供給,使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一邊重復收縮及膨脹,緩慢的由兩側加壓大腿部;該01步驟是將供給該二骨盤側氣囊的空氣的排氣及空氣的供給,使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緩慢的膨脹,由兩側加壓骨盤步驟,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由該Dl步驟而膨脹的狀態下,以比該Dl步驟更長時間的間隔重復收縮,并以一定的律動進行膨脹及收縮,且該二骨盤側氣囊相對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的膨脹,形成收縮的交互的重復進行膨脹及收縮,以由兩側加壓該骨盤及大腿部;一次或重復的進行該各段階。
[0012]再者,所述的對使用者的骨盤的按摩方法,其是使用前述的按摩椅的按摩方法,其包含A2步驟、B2步驟、C2步驟、D2步驟、E2步驟、F2步驟及G2步驟;該A2步驟是將空氣供給該右大腿部側氣囊及該左大腿部側氣囊,并使膨脹;該B2步驟是將空氣供給該右骨盤側氣囊及該左骨盤側氣囊,并使膨脹;該C2步驟,該二大腿部側氣囊及該二骨盤側氣囊于膨脹的狀態下,使該座面氣囊的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并使緩慢的膨脹,由座面加壓臀部;該D2步驟,于使該二骨盤側氣囊膨脹的狀態下,使該大腿部側氣囊的空氣排氣形成收縮,且使該座面氣囊的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進而膨脹,由座面加壓臀部;該E2步驟,使該二骨盤側氣囊的空氣排氣形成收縮,且將空氣供給該二大腿部側氣囊形成膨脹,并使該座面氣囊的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進而膨脹,由座面加壓臀部;該F2步驟,于使該二大腿部側氣囊膨脹的狀態下,將空氣供給該二大腿部側氣囊形成膨脹,且使該座面氣囊的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進而膨脹,由座面加壓臀部;該62步驟,將該二大腿部側氣囊、該二骨盤側氣囊及該座面氣囊的空氣排氣,并使一口氣的收縮;一次或重復的進行該各段階。
[0013]再者,所述的按摩方法,其是使用前述的按摩椅的按摩方法,包含對骨盤的按摩方法及前述的由各步驟的對臀部的按摩方法;該對骨盤的按摩方法包含A3步驟、B3步驟、C3步驟、D3步驟及E3步驟;該A3步驟將空氣供給該右骨盤側氣囊及該左骨盤側氣囊,并使膨脹;該B3步驟是將空氣供給該右大腿部側氣囊及該左大腿部側氣囊,并使膨脹;該C3步驟是將供給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的空氣的排氣及空氣的供給,使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一邊重復收縮及膨脹,緩慢的由兩側加壓大腿部;該03步驟是將供給該二骨盤側氣囊的空氣的排氣及空氣的供給,使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緩慢的膨脹,由兩側加壓骨盤步驟,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由該D3步驟而膨脹的狀態下,以比該D3步驟更長時間的間隔重復收縮,并以一定的律動進行膨脹及收縮,且該二骨盤側氣囊相對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的膨脹,形成收縮的交互的重復進行膨脹及收縮,以由兩側加壓該骨盤及大腿部。
[0014]所述的按摩椅,由于其形成有可供使用者的臀部契合在由左右的扶手部及座面所圍成的空間的程度的大小,且配設在左右的扶手部的氣囊形成蛇紋管狀,因此各氣囊相對骨盤及大腿部向垂直方向,即容易向蛇紋管狀的伸長方向加壓,且可更有效率的夾入骨盤及大腿部,并由左右加壓。借此,可刺激骨盤內及大腿部的筋肉,進行擠乳動作,且借助改善骨盤內及大腿部的血流,而可獲得提升內臟機能或免疫機能的效果。
[0015]再者,由于特別進行對于使用者的骨盤或大腿部的按摩,且形成可供使用者的的臀部契合在由椅子本體的座面及左右的扶手部所圍成的空間的程度的大小,因此可形成即使是女性亦可輕松的將該按摩椅收藏在室內的小型的設計。
[0016]再者,根據所述的按摩椅,由于在左右之扶手部分別設有骨盤側及大腿部側之氣囊,因此可進行更有變化之按摩,且由于使各氣囊有效的膨脹及收縮,因此可更有效率的促進擠乳動作。
[0017]再者,所述的按摩椅,由于設有座面氣囊,而可由座面向與臀部方向垂直方向的加壓,且由于由座面方向加壓臀部,因此對臀部的按摩當然比該左右的扶手部之的囊更可促進效果。
[0018]再者,所述的相對使用者的骨盤的按摩方法,在Cl步驟及Dl段階中,二大腿部側氣囊及二骨盤側氣囊為一邊間隔短暫的重復膨脹及收縮,且借助使膨脹時間的間隔變長,而可緩慢的去壓迫大腿部及骨盤,以進行按摩。再者,在El步驟中,交互的重復二大腿部側氣囊和二骨盤側氣囊的膨脹及收縮,而可更仔細的進行按摩。借此,可由間隔短暫的按摩到仔細的進行按摩止,對骨盤內及大腿部的筋肉,有效率的促進擠乳動作。
[0019]再者,所述的相 對使用者的臀部的按摩方法,在C2步驟及D2段階中,于加壓固定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及左右的大腿部的狀態下,使臀部間隔短暫的膨脹及收縮,且借助舉起使用者的臀部似的進行按摩,而可促進擠乳動作,以改善臀部的血流。再者,在F2步驟及G2段階中,于固定骨盤及大腿部的狀態下,座面氣囊重復膨脹及收縮,且在加壓臀部緩慢的一邊舉起的進行按摩之后,借助壓迫大腿部及臀部全部后抽出空氣,以擺脫壓迫,而可改善大腿部及臀部的血流。
[0020]再者,所述的按摩方法,可獲得相對該使用者的骨盤的按摩方法的效果,及相對臀部的按摩方法的效果的雙重效果,進而可更有效率的獲得相對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左右的大腿部及臀部的按摩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相關本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觀立體圖。
[0022]圖2:該按摩椅的氣囊的內裝狀態的俯視圖。
[0023]圖3:該按摩椅的底面的仰視圖。
[0024]圖4:該按摩椅的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0025]圖5:該按摩椅的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0026]圖6:該按摩椅的按摩方法的示意圖。
[0027]圖7:該按摩椅的按摩方法的示意圖。[0028]【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I按摩椅2椅子本體3右扶手部4左扶手部
5座部6靠背部7a腳部7b腳部
7c腳部7d腳部11右骨盤側氣囊
12右大腿部側氣囊13左骨盤側氣囊14左大腿部側氣囊
15右臀部側氣囊16左臀部側氣囊21供氣裝置
22空氣軟管22a骨盤側空氣軟管22b大腿部側空氣軟管
22c臀部側空氣軟管23控制裝置24操作裝置25空氣儲存部
26連接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根據圖面具體的說明本發明。首先,圖1為相關本發明的按摩椅I的外觀立體圖。請參照圖1所示,該按摩椅I為由椅子本體2、右扶手部3、左扶手部4、座部5及靠背部6所構成。該椅子本體2的右扶手部3、左扶手部4及座部5所圍成的空間,即為供使用者就座的空間,其形成當使用者就座之際,可供使用者的臀部契合的程度的大小,且構成比較小型的尺寸,具備較佳的設計性的形狀。借此,即使使用者為女性,也可容易的搬運等,且作為家居裝飾用品,亦可輕松的置放在屋內。該椅子本體2的右扶手部3、左扶手部4及座部5所圍成的空間,即供使用者就座的空間為形成寬38cm、深45cm、高35cm,且為平均的體型,特別是可契合女性的臀部的大小。再者,該空間亦可在寬33cm~43cm、深40cm~50cm、高30cm~40cm的范圍,形成可配合假想的使用者的體型。
[0030]在如此的椅子本體2中,右扶手部3、左扶手部4及座部5中,其為配設可按摩使用者的骨盤、大腿部或臀部的復數個氣囊。以下,就復數個氣囊,參照圖2予以說明。
[0031]右扶手部3中內裝相對右扶手部3的內側面,且蛇紋管狀向垂直方向伸長的右骨盤側氣囊11及右大腿部側氣囊12 ;該右骨盤側氣囊11作為于使用者就座之際,供骨盤附近的體部位抵接的位置,而配設在骨盤側的三層蛇紋管狀的氣囊;該右大腿部氣囊12作為于使用者就座之際,供大腿部附近的體部位抵接的位置,而配設在大腿部側的二層蛇紋管狀的氣囊。再者,左扶手部4中,其與右扶手部3對應,內裝相對左扶手部4的內側面,且蛇紋管狀是向垂直方向伸長的左骨盤側氣囊13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 ;該左骨盤側氣囊13配設在骨盤側的三層蛇紋管狀的氣囊;該左大腿部氣囊14配設在大腿部側的二層蛇紋管狀的氣囊。
[0032]如此的右扶手部3及左扶手部4,為了對應內裝于該些的各氣囊,且相對使用者的體部位可容易的膨脹,其內側面由可任意伸縮的伸展材料所制成。再者,如圖1所示,在該伸展材料的座部5側的表面上,與該椅子本體2的表面相同的布料只縫在右扶手部3及左扶手部4的內側周端。
[0033]再者,座部5內裝右臀部側氣囊15及左臀部側氣囊16,以作為座面氣囊。該右臀部側氣囊15及左臀部側氣囊16分別形成半圓柱形狀的袋狀,且借助將該半圓柱形狀的彎曲面側朝上方配設,以形成相對座部5的上面向垂直方向膨脹。[0034]接著,就將空氣供給該復數氣囊個的構成,利用圖3的揭示該按摩椅I的底面的仰視圖予以說明。請參照圖3,在右扶手部3及左扶手部4的底面,其分別設有支撐椅子本體2的腳部7a~7d。再者,座部5的底面,其由供氣裝置21、空氣軟管22、控制裝置23及操作裝置24所構成;該供氣裝置21將空氣供給該各氣囊;該空氣軟管22由該供氣裝置21,將空氣分配供給該各氣囊;該控制裝置23控制該些充氣的操作;該操作裝置24的由遙控裝置所構成。再者,供氣裝置21由連接軟管26連接空氣儲存部25,該空氣儲存部25是為了穩定的供給空氣,而可預先儲存空氣。該操作裝置24可由電線從靠背部6的背后側,設置在座部5的上面或右扶手部3及左扶手部4的內側面或上面。
[0035]該供氣裝置21,雖然其詳細并無附圖,但亦可形成包含空氣泵及利用三通閥的復數閥的構成,該空氣泵可產生供給該各氣囊的高壓空氣,該復數閥是將該高壓空氣分配供給該各氣囊。
[0036]由該供氣裝置21對各氣囊的空氣的供排氣,其是借助該控制裝置23進行控制。該控制裝置23,雖然其詳細并無附圖,但亦可形成包含主控制部、空氣泵控制部及空氣閥控制部;該主控制部控制整體;該空氣泵控制部接受來自該主控制部的信號,進行該空氣泵的控制;該空氣閥控制部為個別地控制該三通閥。
[0037]再者,空氣軟管22由骨盤側空氣軟管22a、大腿部側空氣軟管22b及臀部側空氣軟管22c所構成;該骨盤側空氣軟管22a對該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供給空氣;該大腿部側空氣軟管22b對該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供給空氣;該臀部側空氣軟管22c對該右臀部側氣囊15及左臀部側氣囊16供給空氣。
[0038]該各三通閥由該空氣閥控制部控制,且在由該空氣軟管22連接空氣泵及該各氣囊,并使空氣泵作動的狀態下,各氣囊的內壓上升而膨脹;相反的,將該各空氣軟管22由空氣泵形成開放的狀態下,該 各氣囊的內壓降低而收縮。再者,各氣囊在膨脹的狀態下,當空氣泵停止,則該氣囊的內壓是被維持著。如此,借助該復數的各氣囊重復的膨脹及收縮,而對使用者進行加壓及按摩。
[0039]再者,該控制裝置23形成包含自動運轉控制部及作動時間控制部的構成,該自動運轉控制部控制該復數的各氣囊的自動運轉模式,該作動時間控制部控制連續運轉時間。復數的各氣囊按照預先輸入的一定的律動數據,且由該操作裝置按照輸入的計時器,并借助該自動運轉控制部及作動時間控制部,自動的重復膨脹及收縮,而可相對使用者的骨盤、大腿部及臀部進行按摩。
[0040]圖4及圖5為相關本發明的按摩椅I的使用狀態的立體圖。請參照圖4,使用者就座在該按摩椅1,且操作該操作裝置24,以使該按摩椅I起動時,則該些復數的各氣囊的右骨盤側氣囊11、右大腿部側氣囊12、左骨盤側氣囊13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其如圖中的箭頭方向重復膨脹及收縮,且對抵接的使用者的骨盤及大腿部加壓進行按摩。該復數的各氣囊的膨脹及收縮,其是借助該控制裝置23以一定的律動而控制,刺激使用者的骨盤內及大腿部的筋肉,且有效的促進擠乳動作的進行按摩。
[0041]再者,請參照圖4,由于使右骨盤側氣囊11、右大腿部側氣囊12、左骨盤側氣囊13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形成蛇紋管狀,因此可相對使用者的骨盤及大腿部向垂直抵接的方向伸長,而可更具效果的進行加壓及按摩。進而,由于使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形成三層蛇紋管狀,因此可比形成二層蛇紋管狀的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更強力的加壓,可相對使用者的骨盤內的筋肉給與更佳的加壓的按摩效果。
[0042]圖5是由按摩椅I的靠背部6側觀看的使用狀態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內裝在座部5的半圓柱形狀的右臀部側氣囊15及左臀部側氣囊16,其與該右骨盤側氣囊11、右大腿部側氣囊12、左骨盤側氣囊13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組合,且借助該控制裝置23以一定的律動重復膨脹及收縮,由使用者的臀部下方向垂直方向進行臀部的加壓按摩。如此,借助由下方加壓使用者的臀部,可更有效的提升該右骨盤側氣囊11、右大腿部側氣囊12、左骨盤側氣囊13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的按摩效果,且亦可因擠乳動作的促進,而更有效的獲得使用者血流的改善、及內臟機能、免疫機能的提升的效果。
[0043]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按摩椅1,借助利用三層蛇紋管狀的右骨盤側氣囊11與左骨盤側氣囊13、二層蛇紋管狀的右大腿部側氣囊12與左大腿部側氣囊14及右臀部側氣囊15與左臀部氣囊16的組合重復膨脹及收縮,以進行加壓及按摩,而可促進擠乳動作,且可有效的獲得骨盤內、大腿部或臀部的血流的改善、及內臟機能或免疫機能的提升的效果。
[0044]再者,不設置座面5的右臀部氣囊15及左臀部氣囊16,而只在右扶手部3設置右骨盤側氣囊11及右大腿部側氣囊12,并只在左扶手部4設置左骨盤側氣囊13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即使不受到來自臀部下方的加壓,只相對使用者的骨盤及大腿部進行按摩,也可獲得較好的效果。
[0045]接著,就利用該按摩椅I的按摩方法,利用將該各氣囊的膨脹及收縮以時序表示的圖6及圖7予以說明。再者,以圖中的斜線所圍成之處是揭示各氣囊的“膨脹”,而涂黑之處是揭示各氣囊的“收縮”。再者,圖中由Al步驟至El步驟方向的橫方向,其是揭示經過時間。
[0046]首先,就主要相對使用者的骨盤的按摩方法,利用圖6予以說明。于此所使用的是右骨盤側氣囊11與左骨盤側氣囊13(圖中的“二骨盤側氣囊”),及右大腿部側氣囊12與左大腿部側氣囊14(圖中的“二大腿部側氣囊”)。
[0047]請參照圖6,于Al步驟中,對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以約8.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以加壓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后,在使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膨脹的狀態下,于BI步驟中,對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以約
10.5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以加壓使用者的左右大腿部。
[0048]之后,于Cl步驟中,一旦對該右骨盤側氣囊11與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骨盤側氣囊13與左大腿部側氣囊14的全部,以約1.0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之后,再對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以約16.5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另一方面,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重復7次“以約1.5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及“以約0.5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后,以約2.5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
[0049]此時,在使用者的左右二大腿部,骨盤的左右兩側在被加壓固定的狀態下,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為“膨脹的間隔”比“收縮的間隔”長約1.0秒,且借助間隔短暫的重復膨脹及收縮,緩慢的進行壓迫的按摩,以促進左右二大腿部的筋肉的擠乳動作。
[0050]接著,于Dl步驟中,使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與該Cl步驟的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相同的,重復8次“以約1.5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及“以約0.5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后,以約1.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另一方面,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以約15.5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維持膨脹狀態,且與該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的第8次的收縮同時的,以約0.5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后,再以約1.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張。
[0051]此時,在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左右的大腿部在被加壓固定的狀態下,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為“膨脹的間隔”比“收縮的間隔”長約1.0秒,且借助間隔短暫的重復膨脹及收縮,緩慢的進行壓迫的按摩,以促進左右二大腿部的筋肉的擠乳動作。
[0052]接著,于El步驟中,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在以約15.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后,再以約4.0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之后,以約12.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后,再以約6.0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進而,再以約10.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另一方面,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在以約5.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后,再以約4.0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之后,以約16.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后,再以約6.0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進而,以約12.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后,再以約4.0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如此,右骨盤側氣囊11與左骨盤側氣囊13,及右大腿部側氣囊12與左大腿部側氣囊14如圖6所示,借助交互的重復比該Cl及Dl更長間隔的膨脹及收縮,則可對骨盤的二左右側及左右的大腿部進行仔細的按摩。
[0053]一次或重復的進行該按摩方法的話,則于Cl步驟及Dl步驟中,二大腿部側氣囊及二骨盤側氣囊以間隔短暫的重復膨脹及收縮,且借助使膨脹的時間變長,而可進行緩慢的去壓迫大腿部及骨盤的按摩。再者,于El步驟中,交互的重復二大腿部側氣囊及二骨盤側氣囊的膨脹及收縮,可更仔細的進行按摩。借此,可由間隔短暫的按摩到仔細的進行按摩止,可有效的相對骨盤內及大腿部的筋肉,促進擠乳動作,以有效的獲得血流的改善或內臟機能、免疫機能的提升等效果。
[0054]再者,該按摩方法 雖亦可使用于只配設右骨盤側氣囊11、右大腿部側氣囊12、左骨盤側氣囊13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的按摩椅I,然而亦可設置右臀部側氣囊15及左臀部氣囊16,并由臀部下方加壓固定臀部,進行該按摩方法。
[0055]接著,就主要相對使用者的骨盤的按摩方法,利用圖7予以說明。于此所使用的是右骨盤側氣囊11與左骨盤側氣囊13 (圖中的“二骨盤側氣囊”),右大腿部側氣囊12與左大腿部側氣囊14 (圖中的“二大腿部側氣囊”),及右臀部氣囊15及左臀部氣囊16 (圖中的“座面氣囊”)。
[0056]請參照圖7,于A2步驟中,對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以約7.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后,在使該右大腿部側氣囊12及左大腿部側氣囊14膨脹的狀態下,于B2步驟中,對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亦以約8.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
[0057]如此,使右大腿部側氣囊12與左大腿部側氣囊14,及右骨盤側氣囊11與左骨盤側氣囊13膨脹,且一邊使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及左右的大腿部形成加壓狀態,一邊于C2步驟中,使右臀部氣囊15及左臀部氣囊16以約3.5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后,再重復2次以約0.5秒的間隔的收縮及約1.5秒間隔的膨脹,進而以約0.5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
[0058]如此,在加壓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及左右的大腿部的狀態下,右臀部氣囊15及左臀部氣囊16 —邊重復膨脹及收縮,緩慢的舉起使用者的臀部的進行按摩。[0059]之后,于D2步驟中,由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以約17.5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另一方面右臀部氣囊15及左臀部氣囊16以約2.0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后,以約3.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進而以約1.0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后,再重復4次約1.5秒的間隔的膨脹及約0.5秒的間隔的收縮,而且以約3.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
[0060]接著,于E2步驟中,以約14.5秒的間隔,由右骨盤側氣囊11及左骨盤側氣囊13排出空氣并使收縮,且一邊對右大腿部氣囊12及左大腿部氣囊14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另一方面,右臀部氣囊15及左臀部氣囊16以約3.0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后,再以約3.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進而以約1.0秒的間隔排出空氣并使收縮后,再重復3次約1.5秒的間隔的膨脹及約0.5秒的間隔的收縮,而且以約1.5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
[0061]如此,于D2步驟及E2步驟中,在加壓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或左右的大腿部的狀態下,右臀部氣囊15及左臀部氣囊16—邊重復膨脹及收縮,緩慢的舉起使用者的臀部的進行按摩。
[0062]接著,于F2步驟中,以約19.5秒的間隔,一邊對右骨盤側氣囊11與左骨盤側氣囊13,及右大腿部氣囊12及左大腿部氣囊14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另一方面,右臀部氣囊15及左臀部氣囊16以約1.5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后,再以約3.0秒的間隔收縮,進而重復2次約1.5秒的間隔的膨脹及約0.5秒的間隔的收縮后,再以約7.0秒的間隔供給空氣并使膨脹。
[0063]如此,在加壓固定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及左右的大腿部的狀態下,右臀部氣囊15及左臀部氣囊16 —邊重復間隔短暫的膨脹及收縮,緩慢的舉起使用者的臀部的進行加壓及按摩。
[0064]于該F2步驟中,在壓迫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左右的大腿部及臀部的全部后,于G2步驟中,排出右骨盤側氣囊11與左骨盤側氣囊13、右大腿部側氣囊12與左大腿部側氣囊14及右臀部氣囊15與左臀部氣囊16的空氣,以使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左右的大腿部及臀部的全部解除加壓。借助該壓迫的解除,可改善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左右的大腿部及臀部的血流。
[0065]根據該按摩方法,于C2步驟、D2步驟及E2步驟中,在加壓固定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及左右的大腿部的狀態下,使臀部間隔短暫的膨脹及收縮,且借助舉起使用者的臀部的進行按摩,而可促進擠乳動作,以改善臀部的血流。再者,于F2步驟及G2步驟中,在固定骨盤及大腿部的狀態下,座面氣囊重復膨脹及收縮,且加壓臀部緩慢的舉起的進行按摩后,壓迫骨盤、大腿部及臀部的全部之后,借助抽出空氣而解除壓迫,可改善骨盤、大腿部及臀部的血流。
[0066]接著,就該使用者的主要相對骨盤的按摩方法,及該主要相對臀部的按摩方法的二種按摩方法,所進行的按摩方法,利用圖7予以說明。具體的說明及附圖,由于其與該使用者的主要相對骨盤的按摩方法,及該主要相對臀部的按摩方法相同,因此予以省略。
[0067]該按摩方法,其是進行了與該主要相對骨盤的按摩方法的Al步驟至El步驟相同的A3步驟至E3步驟的按摩方法后,再一次或重復的進行該主要相對臀部的按摩方法的A2步驟至G2步驟的按摩方法。
[0068]根據該按摩方法,可獲得該使用者的相對骨盤的按摩方法的效果,及相對臀部的按摩方法的效果的雙方面的效果;再者,可有效的相對使用者的骨盤的左右兩側、左右的大腿部及臀部獲得按摩的效果,且亦可有效的獲得因擠乳動作的促進所產生的使用者的血流的改善,及內臟機能、免疫機能的提升等效果。
[0069]再者,于該實施例中,各氣囊的膨脹及收縮的間隔,其并不只限于該實施例的秒間隔,間隔短暫的膨脹及收縮等,只要是可提供本發明的效果的秒間隔即可。 [0070]再者,于該各實施例中,借助配合使用者的臀部等的體型,亦可在靠背部6設置軟墊等緩沖件,以調整使用者的就座位置進行按摩。
[0071]在該實施例的靠背部6配設裝著可任意旋轉的按摩球的按摩裝置,且借助進行背部或腰部的按摩,而可實施氣囊及按摩球的復合式的按摩。
[0072]再者,在該靠背部6下端設置靠背可活動后仰機構,且借助復數階段的變更靠背部6的傾斜角度,而可配合使用者喜好的靠背部6的傾斜角度下進行按摩。
【權利要求】
1.一種按摩椅,其特征包含: 椅子本體; 復數個氣囊,內裝于該椅子本體; 供氣裝置,使空氣供給該氣囊; 空氣軟管,連接該復數氣囊及供氣裝置; 控制裝置,控制對該氣囊的空氣的供排氣; 其中,該椅子本體包含由椅子本體的右扶手部、左扶手部及座部所圍成的空間,該空間形成供使用者的臀部契合的程度大小; 該復數個氣囊分別形成蛇紋管狀,配設在該椅子本體的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且借助來自該供氣裝置的空氣的供給,相對該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的內側面向垂直方向膨脹,并借助由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夾入使用者,以進行加壓; 該氣囊借助該控制裝置,以一定律動重復供排氣的進行膨脹及收縮,對就座的使用者的骨盤、臀部或大腿部進行按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該蛇紋管狀的復數個氣囊包含配設在右扶手部的骨盤側的三層蛇紋管狀的右骨盤側氣囊、配設在右扶手部的大腿部側的二層蛇紋管狀的右大腿部側氣囊、配設在左扶手部的骨盤側的三層蛇紋管狀的左骨盤側氣囊及配設在左扶手部的大腿部側的二層蛇紋管狀的大腿部側氣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該椅子本體的座部內裝座面氣囊,該座面氣囊相對該座部的上面向垂直方向膨脹。
4.一種使用權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椅的按摩方法,其特征包含: Al步驟,將空氣供給該右骨盤側氣囊及該左骨盤側氣囊,并使膨脹; BI步驟,將空氣供給該右大腿部側氣囊及該左大腿部側氣囊,并使膨脹; Cl步驟,將供給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的空氣的排氣及空氣的供給,使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一邊重復收縮及膨脹,緩慢的由兩側加壓大腿部; Dl步驟,將供給該二骨盤側氣囊的空氣的排氣及空氣的供給,使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緩慢的膨脹,由兩側加壓骨盤; El步驟,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由該Dl步驟而膨脹的狀態下,以比該Dl步驟更長時間的間隔重復收縮,并以一定的律動進行膨脹及收縮,且該二骨盤側氣囊相對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的膨脹,形成收縮的交互的重復進行膨脹及收縮,以由兩側加壓該骨盤及大腿部; 一次或重復的進行該各段階,以形成相對使用者的骨盤的按摩方法。
5.—種使用權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椅的按摩方法,其特征包含: A2步驟,將空氣供給該右大腿部側氣囊及該左大腿部側氣囊,并使膨脹; B2步驟,將空氣供給該右骨盤側氣囊及該左骨盤側氣囊,并使膨脹; C2步驟,該二大腿部側氣囊及該二骨盤側氣囊于膨脹的狀態下,使該座面氣囊的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并使緩慢的膨脹,由座面加壓臀部; D2步驟,于使該二骨盤側氣囊膨脹的狀態下,使該大腿部側氣囊的空氣排氣形成收縮,且使該座面氣囊的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進而膨脹,由座面加壓臀部; E2步驟,使該二骨盤側氣囊的空氣排氣形成收縮,且將空氣供給該二大腿部側氣囊形成膨脹,并使該座面氣囊的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進而膨脹,由座面加壓臀部; F2步驟,于使該二大腿部側氣囊膨脹的狀態下,將空氣供給該二大腿部側氣囊形成膨脹,且使該座面氣囊的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進而膨脹,由座面加壓臀部; G2步驟,將該二大腿部側氣囊、該二骨盤側氣囊及該座面氣囊的空氣排氣,并使一口氣的收縮; 一次或重復的進行該各段階,以形成針對使用者的臀部的按摩方法。
6.一種使用權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椅的按摩方法,包含對骨盤的按摩方法及前述權利要求5所述的由各步驟的對臀部的按摩方法; 該對骨盤的按摩方法包含: A3步驟,將空氣供給該右骨盤側氣囊及該左骨盤側氣囊,并使膨脹; B3步驟,將空氣供給該右大腿部側氣囊及該左大腿部側氣囊,并使膨脹; C3步驟,將供給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的空氣的排氣及空氣的供給,使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一邊重復收縮及膨脹,緩慢的由兩側加壓大腿部; D3步驟,將供給該二骨盤側氣囊的空氣的排氣及空氣的供給,使空氣的供給時間比排氣時間長,且交互的進行,緩慢的膨脹,由兩側加壓骨盤; E3步驟,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由該D3步驟而膨脹的狀態下,以比該D3步驟更長時間的間隔重復收縮,并以一定的律·動進行膨脹及收縮,且該二骨盤側氣囊相對該二大腿部側氣囊的膨脹,形成收縮的交互的重復進行膨脹及收縮,以由兩側加壓該骨盤及大腿部。
【文檔編號】A61H1/00GK103536423SQ201210248192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
【發明者】原島徹 申請人: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