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痔瘡復位理療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將漏肛痔瘡復位并理療的裝置。
背景技術:
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粘膜團的一種慢性疾病。通常當排便時持續用力,造成此處靜脈內壓力反復升高,靜脈就會腫大,與粘膜一道突出肛門。婦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受壓迫,阻礙血液循環常會發生痔瘡,許多肥胖的人也會罹患痔瘡。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見痔瘡的發生率極高。痔瘡的典 型癥狀表現為痔核突出肛門、疼痛和出血,痔瘡復位之后癥狀即可得到緩解。現有技術中,臨床痔瘡復位采用PPH法復位或者采用手工方法復位。PPH法復位需住院治療,費用昂貴,而且易出現疼痛、大出血、肛門狹窄等并發癥;手工指法復位由于手指面積較小,出現復位不徹底,復位效果不理想,而且易復發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痔瘡復位理療器,能夠將漏肛痔瘡平順復位并理療,復位徹底,復位效果好,不易復發。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痔瘡復位理療器,包括復位管和設置在復位管前段側壁的功能氣囊,復位管內設置與功能氣囊相連通的氣管I。進一步,所述功能氣囊鼓氣時的形狀為中間大兩端小的橄欖球形。進一步,復位管中段側壁靠近功能氣囊的位置設置有限位氣囊,復位管內還設置與限位氣囊相連通的氣管II。進一步,所述氣管I的端部設置控制閥I ;氣管II的端部設置控制閥II。進一步,所述功能氣囊和限位氣囊均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可收縮氣囊,放氣時氣囊緊貼復位管。進一步,所述復位管的前端設置長度lcm-3cm的導引頭。進一步,所述功能氣囊鼓氣時的最大直徑為2cm-6cm。進一步,所述限位氣囊鼓氣時為直徑3cm_5cm的圓球形。進一步,所述功能氣囊和限位氣囊之間的距離為2cm-4cm。進一步,所述復位管的長度為30cm_50cm。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包括復位管和設置在復位管前段側壁的功能氣囊,復位管內設置與功能氣囊相連通的氣管I。使用時,利用注射器等通過氣管I向功能氣囊內注射氣體或液體,將功能氣囊鼓起,然后塞入肛門內,在功能氣囊沿圓周全方位的作用下,漏肛痔瘡復位;然后將功能氣囊內的氣體或液體抽出,重新反復注入更大容量的55°左右的高溫液體,向上牽引并展平痔靜脈叢和粘膜,利用高溫液體達到理療目的。結束時,抽空功能氣囊內液體,功能氣囊緊貼復位管,用力緊閉肛門,使肛門括肌收縮,輕輕拔出復位器;重復3-5次,即可將漏肛痔瘡徹底復位,復位效果明顯且不易復發。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包括復位管4和設置在復位管前段側壁的功能氣囊2,復位管內設置與功能氣囊2相連通的氣管I 5。本實施例中,所述功能氣囊2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可收縮氣囊,放氣時氣囊緊貼復位管4。所述復位管4的長度為30cm-50cm,具體取40cm。使用時,利用注射器等通過氣管I向功能氣囊內注射氣體或液體,將功能氣囊鼓起,然后塞入肛門內,在功能氣囊沿圓周全方位的作用下,漏肛痔瘡復位;然后將功能氣囊內的氣體或液體抽出,重新反復注入更大容量的55°左右的高溫液體,向上牽引并展平痔靜脈叢和粘膜,利用高溫液體達到理療目的。結束時,抽空功能氣囊內液體,功能氣囊緊貼復位管,用力緊閉肛門,使肛門括肌收縮,輕輕 拔出復位器;重復3-5次,即可將漏肛痔瘡徹底復位,復位效果明顯且不易復發。作為對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功能氣囊2鼓氣時的形狀為中間大兩端小的橄欖球形。具體可以將氣囊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厚度,進而實現該形狀,或者直接將氣囊設計成橄欖球形也可。功能氣囊2鼓氣時的最大直徑為2cm-6cm,具體取3cm。遠端由小到大的漸變形狀有助于進肛,同時也有利于痔瘡的平滑復位,提高復位效果。作為對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復位管4中段側壁靠近功能氣囊的位置設置有限位氣囊3,功能氣囊2和限位氣囊3之間的距離為2cm-4cm,具體取2cm。復位管內還設置與限位氣囊3相連通的氣管II 6。限位氣囊3鼓氣時為直徑3cm-5cm的圓球形,具體取3cm。限位氣囊3也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可收縮氣囊,放氣時氣囊緊貼復位管4。設置限位氣囊用于準確控制前端進肛的長度,避免損傷直腸,有利于準確復位。而且,當痔瘡準確復位完全后,利用限位氣囊將復位器固定,將功能氣囊里的氣體或液體抽出,再往功能氣囊內注射50°C -70°C的溫水,功能氣囊的中端至近端,由大到小的漸變形狀,有利于將痔核向上牽引熨平,用于對痔瘡進行理療,減輕患者痛苦;每次反復理療3-5次,長期堅持,可避免痔瘡復發,效果十分明顯。作為對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氣管15的端部設置控制閥17 ;氣管116的端部設置控制閥118。設置控制閥門可根據需要隨意控制功能氣囊或限位氣囊的充氣狀態,使用方便。作為對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復位管4的前端設置長度lcm_3cm的導引頭1,導引頭I的長度具體取2cm。導引頭為前端光滑的錐形或球形,進肛容易。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痔瘡復位理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復位管(4)和設置在復位管前段側壁的功能氣囊(2),復位管內設置與功能氣囊(2)相連通的氣管1(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氣囊(2)鼓氣時的形狀為中間大兩端小的橄欖球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其特征在于復位管(4)中段側壁靠近功能氣囊的位置設置有限位氣囊(3),復位管內還設置與限位氣囊(3)相連通的氣管11(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管I(5)的端部設置控制閥I (7);氣管II (6)的端部設置控制閥II (8)。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氣囊(2)和限位氣囊(3)均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可收縮氣囊,放氣時氣囊緊貼復位管(4)。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管(4)的前端設 >置長度lcm-3cm的導引頭(I)。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氣囊(2)鼓氣時的最大直徑為2cm_6cm。
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氣囊(3)鼓氣時為直徑3cm_5cm的圓球形。
9.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氣囊(2)和限位氣囊(3)之間的距離為2cm-4cm。
10.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痔瘡復位理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管(4)的長度為 30cm_50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痔瘡復位理療器,包括復位管和設置在復位管前段側壁的功能氣囊,復位管內設置與功能氣囊相連通的氣管I。使用時,利用注射器等通過氣管I向功能氣囊內注射氣體或液體,將功能氣囊鼓起,然后塞入肛門內,在功能氣囊沿圓周全方位的作用下,漏肛痔瘡復位;然后將功能氣囊內的氣體或液體抽出,重新反復注入更大容量的55°左右高溫液體,向上牽引并展平痔靜脈叢和粘膜,利用高溫液體達到理療目的;結束時,抽空功能氣囊內液體,功能氣囊緊貼復位管,用力緊閉肛門,使肛門括肌收縮,輕輕拔出復位器;重復3-5次,即可將漏肛痔瘡徹底復位,復位效果明顯且不易復發。
文檔編號A61B17/00GK102743198SQ20121025192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張家華 申請人:張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