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領域,尤其是一種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化學制劑。
背景技術:
復方鎮痛藥具有多種作用機制,是增強鎮痛效應、減少劑量依賴性副作用以及加強患者依從性的有效途徑,因此有很多醫學組織都推薦使用復方鎮痛藥治療疼痛,其中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美國老年醫學會,美國疼痛協會,美國用藥指導協會和美國風濕病學會。氨酚待因片(II)為復方制劑,每片含對乙酰氨基酚300mg,磷酸可待因15mg,兩藥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發揮鎮痛效果。對乙酰氨基酚成分主要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及 阻斷痛覺神經末梢的沖動而產生鎮痛作用。磷酸可待因為嗎啡的甲基衍生物,有鎮痛和鎮靜作用,鎮痛作用強度約為嗎啡的1/10,但仍強于一般解熱鎮痛藥,系中樞型弱阿片類鎮痛藥。兩藥合并給藥具有鎮痛協同作用,同時又仍能發揮各自原有的作用。對乙酰氨基酚化學名稱為N- (4-羥基苯基)乙酰胺,分子式C8H9N02,分子量151. 16。它是最常用的非甾體抗炎解熱鎮痛藥,解熱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鎮痛作用較弱,無抗炎抗風濕作用。對乙酰氨基酚成分主要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即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及阻斷痛覺神經末梢的沖動而產生鎮痛作用。骨關節炎診治指南(最新2007年版)推薦骨關節炎患者首選對乙酰氨基酚治療,但因對乙酰氨基酚無抗炎作用并未被臨床醫生廣泛使用。草烏甲素化學名稱為(I ct,6 a , 14 a , 16 @ )四氧_8,13,14-二醇-20-乙基-I,6,16-三甲氧基-4-甲氧甲基-8-乙酰氧基-14- (4、對甲氧基苯甲酯)-烏頭烷;分子式C35H49N010,分子量643. 77。它作用是鎮痛,適用于治療癌癥晚期疼痛、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肩臂痛、落枕、骨關節炎、良性關節痛、腰及四肢關節扭傷、挫傷、腰肌勞損及腰背痛、坐骨神經痛、肌纖維炎及肋軟骨炎、帶狀皰疹、感冒頭痛、牙痛等。草烏甲素鎮痛作用是中樞性的,可狀態依賴性的顯著減少神經元鈉離子內流,阻斷疼痛傳導,并與腦內5-羥色胺水平密切聯系,起效時間比嗎啡慢,但維持時間長,無成癮性;同時有解熱和局部麻醉作用。動物基礎實驗及臨床實驗證實草烏甲素抗炎作用明確。一般的慢性疼痛病程都超過2個月,藥物治療則需要持續至少半個月以上。目前臨床常用的NSAIDs鎮痛藥長期使用會出現胃腸道、心血管、肝腎臟器損傷;而阿片類藥物使用6天以上則易成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就是目前的鎮痛藥物不能同時解決鎮痛和消炎作用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藥物。本發明的一種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制劑,由草烏甲素、對乙酰氨基酚及輔料混合制成的片劑,其特征在于,該復方制劑每片含對乙酰氨基酚150mg-600mg,草烏甲素0.2mg-0. 8mg,添加輔料至片重規格。
所述的一種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制劑,其特征在于其輔料包括潤濕劑與黏合劑、填充劑、崩解劑、潤滑劑和包衣粉,其中,
填充劑選用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微晶纖維素及無機鹽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潤濕劑與黏合劑選用純水、乙醇、淀粉漿、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蔗糖、明膠及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崩解劑選用淀粉、羧甲基纖維素鈉、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及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潤滑劑由硬酯酸鎂、微粉硅膠、滑石粉、聚乙二醇、液體石蠟及月桂醇硫酸鎂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種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制劑的制備工藝,將乙酰氨基酹150mg-600mg、草烏甲素0. 2mg-0. 8mg和填充劑和崩解劑置于濕法制粒機中混合30分鐘,加入潤濕劑與黏合劑后再混合30分鐘,用制粒機進行制粒,制成的顆粒進入流化床進行干燥40分鐘,干燥溫度控制在60°C以下,干燥顆粒放至室溫后,真空抽入混合機,加入潤滑劑后混合30分鐘,總混后的顆粒用壓片機壓片、壓制好的片劑使用包衣粉在薄膜包衣機上進行包衣,包衣后的片劑進行內包、外包后即得成品。本發明的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制劑適于慢性疼痛長期治療。在推薦劑量下,草烏甲素只在極少數病人用藥后可能出現輕度心慌、惡心、唇舌發麻及心悸等非器質損傷的副作用。對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也很少見,它被認為是耐受性最好的鎮痛藥之一。與NSAIDs不同,對乙酰氨基酚并不影響血小板功能或凝血時間,也不導致胃刺激、出血或糜爛,并且可用于對阿司匹林或其它NSAIDs過敏的患者。本發明的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制劑中的草烏甲素和對乙酰氨基酚兩者藥代動力學數據接近,服藥規律一致。草烏甲素在胃腸道吸收迅速,30分鐘即達峰濃度2. 61ng/ml, T1/2為I. 56小時,口服4小時后,血藥濃度維持在有效濃度0. 2 ng/ml以上。一次I片,一日3次。對乙酰氨基酚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口服后0. 5 2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其血漿半衰期為I 3小時。一次0. 3 0. 6g (—次I 2片),一日3次。本發明的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制劑有鎮痛作用,并有抗炎、解熱作用,兩藥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而發揮鎮痛效果。兩藥合并給藥具有鎮痛協同作用,同時又仍能發揮各自原有的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按10萬片投料,取0. 04kg的草烏甲素、30kg的對乙酰氨基酚和輔料17. 96kg放入濕法制粒機中,輔料中包括作為填充劑的糖粉3kg、淀粉6. 96kg以及微晶纖維素4kg,作為崩解劑的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4kg,混合30分鐘,加入作為潤濕劑與黏合劑的乙醇3kg后再混合30分鐘,用制粒機進行制粒,制成的顆粒進入流化床進行干燥40分鐘,干燥溫度控制在60°C以下,干燥顆粒放至室溫后,真空抽入混合機,加入作為潤滑劑的硬酯酸鎂Ikg后混合30分鐘,總混后的顆粒用壓片機壓片、壓制好的片劑使用包衣粉Ikg在薄膜包衣機上進行包衣,包衣后的片劑進行內包、外包后即得成品。成品片劑規格為500mg,其中,藥物有效成分為草烏甲素0. 4mg和對乙酰氨基酹300mg。實施例2 :按10萬片投料,取0. 02kg的草烏甲素、15kg的對乙酰氨基酚和輔料32. 98kg放入濕法制粒機中,輔料中包括作為填充劑的乳糖3kg、糊精和淀粉共21. 98kg以及無機鹽4kg,作為崩解劑的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4kg,混合30分鐘,加入作為潤濕劑與黏合劑的純水3kg后再混合30分鐘,用制粒機進行制粒,制成的顆粒進入流化床進行干燥40分鐘,干燥溫度控制在60°C以下,干燥顆粒放至室溫后,真空抽入混合機,加入作為潤滑劑的月桂醇硫酸鎂Ikg后混合30分鐘,總混后的顆粒用壓片機壓片、壓制好的片劑使用包衣粉Ikg在薄膜包衣機上進行包衣,包衣后的片劑進行內包、外包后即得成品。成品片劑規格為500mg,其中,藥物有效成分為草烏甲素0. 2mg和對乙酰氨基酹150mg。
實施例3 :按10萬片投料,取0. 02kg的草烏甲素、60kg的對乙酰氨基酚和輔料32. 98kg放入濕法制粒機中,輔料中包括作為填充劑的無機鹽3kg、糊精21. 98kg以及微晶纖維素4kg,作為崩解劑的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和羧甲基纖維素鈉共4kg,混合30分鐘,加入作為潤濕劑與黏合劑的淀粉漿3kg后再混合30分鐘,用制粒機進行制粒,制成的顆粒進入流化床進行干燥40分鐘,干燥溫度控制在60°C以下,干燥顆粒放至室溫后,真空抽入混合機,加入作為潤滑劑的硬酯酸鎂Ikg后混合30分鐘,總混后的顆粒用壓片機壓片、壓制好的片劑使用包衣粉Ikg在薄膜包衣機上進行包衣,包衣后的片劑進行內包、外包后即得成品。成品片劑規格為800mg,其中,藥物有效成分為草烏甲素0. 2mg和對乙酰氨基酚600mgo實施例4 :按10萬片投料,取0. 08kg的草烏甲素、60kg的對乙酰氨基酚和輔料32. 92kg放入濕法制粒機中,輔料中包括作為填充劑的糖粉3kg、淀粉21. 92kg以及微晶纖維素4kg,作為崩解劑的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4kg,混合30分鐘,加入作為潤濕劑與黏合劑的乙醇3kg后再混合30分鐘,用制粒機進行制粒,制成的顆粒進入流化床進行干燥40分鐘,干燥溫度控制在60°C以下,干燥顆粒放至室溫后,真空抽入混合機,加入作為潤滑劑的硬酯酸鎂和聚乙二醇共Ikg后混合30分鐘,總混后的顆粒用壓片機壓片、壓制好的片劑使用包衣粉Ikg在薄膜包衣機上進行包衣,包衣后的片劑進行內包、外包后即得成品。成品片劑規格為800mg,其中,藥物有效成分為草烏甲素0. 8mg和對乙酰氨基酹600mg。實施例5 :按10萬片投料,取0. 08kg的草烏甲素、15kg的對乙酰氨基酹和輔料32. 92kg放入濕法制粒機中,輔料中包括作為填充劑的糖粉3kg、淀粉21. 92kg以及微晶纖維素4kg,作為崩解劑的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共4kg,混合30分鐘,加入作為潤濕劑與黏合劑的乙醇3kg后再混合30分鐘,用制粒機進行制粒,制成的顆粒進入流化床進行干燥40分鐘,干燥溫度控制在60°C以下,干燥顆粒放至室溫后,真空抽入混合機,加入作為潤滑劑的硬酯酸鎂Ikg后混合30分鐘,總混后的顆粒用壓片機壓片、壓制好的片劑使用包衣粉Ikg在薄膜包衣機上進行包衣,包衣后的片劑進行內包、外包后即得成品。成品片劑規格為500mg,其中,藥物有效成分為草烏甲素0. 8mg和對乙酰氨基酹150mg。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制劑,是由草烏甲素、對乙酰氨基酚及輔料混合制成的片劑,其特征在于,該復方制劑每片含對乙酰氨基酚150mg-600mg,草烏甲素0.2mg-0. 8mg,添加輔料至片重規格。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輔料包括潤濕劑與黏合劑、填充劑、崩解劑、潤滑劑和包衣粉,其中, 填充劑選用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微晶纖維素及無機鹽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潤濕劑與黏合劑選用純水、乙醇、淀粉漿、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蔗糖、明膠及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崩解劑選用淀粉、羧甲基纖維素鈉、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及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潤滑劑由硬酯酸鎂、微粉硅膠、滑石粉、聚乙二醇、液體石蠟及月桂醇硫酸鎂中的一種 或幾種混合物。
3.一種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復方制劑的制備工藝,將乙酰氨基酚150mg-600mg、草烏甲素0. 2mg-0. 8mg、填充劑和崩解劑置于濕法制粒機中混合30分鐘,加入潤濕劑與黏合劑后再混合30分鐘,用制粒機進行制粒,制成的顆粒進入流化床進行干燥40分鐘,干燥溫度控制在60°C以下,干燥顆粒放至室溫后,真空抽入混合機,加入潤滑劑后混合30分鐘,總混后的顆粒用壓片機壓片、壓制好的片劑使用包衣粉在薄膜包衣機上進行包衣,包衣后的片劑進行內包、外包后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鎮痛、消炎作用的化學制劑,是由草烏甲素、對乙酰氨基酚及輔料混合制成的片劑,其特征在于,該復方制劑每片含對乙酰氨基酚150mg-600mg,草烏甲素0.2mg-0.8mg,添加輔料至片重規格。本發明的復方制劑適于慢性疼痛長期治療。草烏甲素和對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很少見,且草烏甲素和對乙酰氨基酚兩者藥代動力學數據接近,服藥規律一致。本發明的復方制劑有鎮痛作用,并有抗炎、解熱作用,兩藥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而發揮鎮痛效果。兩藥合并給藥具有鎮痛協同作用,同時又仍能發揮各自原有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K31/439GK102727492SQ20121025514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明者張宏勇, 李彪, 楊云, 王涌 申請人:云南昊邦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