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將桿狀元件鎖定在骨錨固器的接收部分中的鎖定裝置和具有這樣的鎖定裝置的骨錨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將桿狀元件鎖定在骨錨固器的接收部分中的鎖定裝置并且涉及具有這樣的鎖定裝置的骨錨固器。所述鎖定裝置由第一鎖定元件和第二鎖定元件組成,所述第二鎖定元件包含在所述第一鎖定元件中并且被防止退出或丟失。本發明特別地可應用于多軸骨螺釘,其中可以獨立地固定螺釘元件的頭部和桿。
背景技術:
一種多軸骨螺釘例如可從US7, 223,268B2獲知,其中可以獨立地固定螺釘元件的頭部和桿。在其中描述的鎖定裝置具有與設在接收部分的內壁的螺紋協作的第一鎖定元件和呈固定螺釘的形式的第二鎖定元件,第二鎖定元件包含在第一鎖定元件中。在US7,204,838B2中描述了用于將脊柱固定桿固定到骨螺釘的嵌套緊固件和固定螺釘組合。該緊固件基部具有中心螺紋腔孔以接收螺紋固定螺釘。緊固件基部帶有徑向向內延伸的抵接肩部以接合并且抵接固定螺釘、阻止固定螺釘前進到緊固件的頂部之外并且允許同時去除固定螺釘和緊固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鎖定裝置和具有這樣的鎖定裝置的骨錨固器,其在手術過程中的操作期間具有增強的安全性。該目的由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定裝置并且由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骨錨固器解決。在從屬權利要求中給出了進ー步的發展。第二鎖定元件以這樣的方式包含在第一鎖定元件中使得在使用期間第二鎖定元件不可從第一鎖定元件分離。所以,如果發生關于用于插入鎖定裝置的器械的操作錯誤或者在桿的位置的進ー步調節期間當第二鎖定元件再次松動時,第二鎖定元件不會脫離第一鎖定元件并且因此不會丟失。可以以預組裝方式遞送該鎖定裝置。由于第二鎖定元件以防止退出或丟失的方式包含在第一鎖定元件中,因此便于手術期間的操作并且增強了安全性。盡管該鎖定裝置特別適用于被配置成允許獨立的頭部和桿固定的多軸骨螺釘,但是它也可以用于單軸骨錨固器或用于具有帶有可變角放置的骨螺釘的骨板。
本發明的更多特征和優點將借助于附圖從實施例的以下描述變得明顯。在圖中圖I顯示了具有鎖定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多軸骨螺釘的實施例的透視分解圖。圖2顯示了處于已組裝狀態的具有圖I的鎖定裝置的多軸骨螺釘的透視圖。圖3顯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第一鎖定元件的橫截面圖,該截面在包含中心腔孔軸線的平面中獲得。
4
圖4顯示了根據圖3的第一鎖定元件的俯視透視圖。圖5顯示了圖3的第一鎖定元件的仰視透視圖。圖6顯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第二鎖定元件的橫截面圖,該截面在包含中心腔孔軸線的平面中獲得。圖7顯示了圖6的第二鎖定元件的俯視透視圖。圖8顯示了圖6的第二鎖定元件的仰視透視圖。圖9至11在橫截面圖中顯示了組裝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步驟,該截面在包含中心腔孔軸線的平面中獲得。圖12a顯示了第一實施例的鎖定裝置以及處于第一位置的工具的一部分的橫截面圖,該截面在包含鎖定裝置的中心腔孔軸線的平面中獲得。圖12b顯示了圖12a的放大部分。圖13a顯示了鎖定裝置的第一實施例以及處于第二位置的工具的一部分的橫截面圖,該截面在包含鎖定裝置的中心腔孔軸線的平面中獲得。圖13b顯示了圖13a的放大部分。圖14顯示了具有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鎖定裝置和處于已組裝狀態的工具的一部分的圖I的多軸骨螺釘橫截面圖,該截面在包含鎖定裝置的中心腔孔軸線和螺釘軸線的平面中獲得。圖15顯示了具有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鎖定裝置而沒有工具的多軸骨螺釘橫截面圖。
圖16圖17圖20圖21的平面中獲得。圖22圖23
顯示了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透視分解圖。
至19在俯視透視圖中顯示了組裝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步驟。
顯示了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第一鎖定元件的俯視透視圖。
顯示了根據圖20的第一鎖定元件的橫截面圖,該截面在包含中心腔孔軸線
顯示了圖21中所示的第一鎖定元件的沿著線A-A的橫截面圖。
顯示了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第二鎖定元件的橫截面圖,該截面在包含中心腔孔軸線的平面中獲得。圖24顯示了圖23中所示的第二鎖定元件的俯視圖。圖25顯示了根據圖23的第二鎖定元件的透視圖。圖26顯示了具有處于第一位置的第二鎖定元件的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橫截面圖,該截面在包含中心腔孔軸線的平面中獲得。圖27顯示了沿著圖26中的線B-B的圖26中所示的第二鎖定裝置的橫截面圖。圖28顯示了具有處于第二位置的第二鎖定元件的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橫截面圖,該截面在包含中心腔孔軸線的平面中獲得。圖29顯示了沿著圖28中的線D-D的圖28的鎖定裝置的橫截面圖。圖30顯示了根據修改的第二鎖定元件的橫截面圖。圖31顯示了根據修改的第二鎖定元件的俯視透視圖。圖32顯示了根據修改的第二鎖定元件的俯視圖。圖33顯示了根據修改的第二鎖定元件的仰視透視圖。
圖34a顯示了根據修改的鎖定裝置的橫截面圖。圖34b顯示了圖34a的放大部分。圖35a顯示了根據修改的鎖定裝置的橫截面圖。圖35b顯示了圖35a的放大部分。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I和2中顯示了多軸骨螺釘的實施例。多軸骨螺釘包括具有螺紋柄部2和頭部3的螺釘元件I。頭部3具有球段的形狀并且在它的自由端部包括用干與螺釘起子接合的凹ロ 3a。螺釘元件3可樞轉地保持在接收部分4中。接收部分4大致上為圓柱形,具有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以及靠近第二端部42用于頭部3的容座,這將隨后進行描述。同軸腔孔44從第一端部41向第二端部42的方向延伸。此外,U形凹ロ 44設在第一端部41,借助于所述U形凹ロ形成兩個自由腿部45、46。內螺紋47設在所述腿部45、46的內壁。U形凹ロ 44和腿部45、46形成用于接收桿100的通道。提供壓カ元件5,該壓カ元件被配置成將壓カ施加于頭部以用于將頭部3鎖定在螺釘元件I相對于接收部分4的特定角取向。壓カ元件5大致上為圓柱形,具有第一端部51和相対的第二端部52、同軸腔孔53以及從第一端部51向第二端部52的方向延伸的U形凹ロ 54。借助于U形凹ロ 54形成兩個腿部55、56,所述腿部也形成用于接收桿100的通道。腿部55、56的高度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大于桿100的直徑,使得當插入桿時腿部55、56延伸到桿100之上。骨錨固器還包括鎖定裝置,該鎖定裝置包括第一鎖定元件6和第二鎖定元件7。在已組裝狀態下,第二鎖定元件7嵌套在第一鎖定元件6內并且可在沿著中心軸線C的軸向方向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現在將參考圖3至11更詳細地描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鎖定裝置。圖3至5顯示了與第二鎖定元件7組裝之前的第一鎖定元件6。第一鎖定元件6大致上為圓柱形,并且具有第一端部61和第二端部62。第一鎖定元件6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外螺紋63,該外螺紋被配置成與設在接收部分4的腿部上的內螺紋47協作。第一鎖定元件6帶有同軸腔孔64,該同軸腔孔具有腔孔軸線C并且具有包括內螺紋的部分65。部分65鄰近或靠近第二端部并且一直延伸到離第一端部61 —段距離處。外螺紋63的螺紋形狀優選地是防止接收部分的腿部45、46張開的螺紋形狀,例如方螺紋(flat thread)(如圖所示)或具有負荷承載表面的負角的負角螺紋。內螺紋可以具有類似于公制螺紋的任何螺紋形狀,例如如圖9至11中所示,但是也可以具有方螺紋。第一鎖定元件6在第二端部62還包括無螺紋凹圓形中空圓柱形部分62a,在第二鎖定元件插入之后,所述無螺紋凹圓形中空圓柱形部分向內彎曲,如下所述。同軸腔孔鄰近第一端部61具有的內徑Cl1等于或小于在內螺紋部分65的螺紋的牙頂之間測量的內徑d2,但是小于內螺紋部分65的螺紋根部之間的直徑d3。借助于此,提供呈抵接件66的形式的限位件以用于阻止第二鎖定元件7向第一鎖定元件6的第一端部61的方向的推迸。鄰近第一端部61,設有用干與工具接合的接合結構67。接合結構67可以是多個同軸半球形凹槽。第二鎖定元件7大致上為圓柱形并且具有第一端部71和相対的第二端部72。鄰近第一端部71,設有具有外螺紋的部分73,該部分被配置成與第一鎖定元件6的內螺紋部分65協作。鄰近第二端部72,設有無螺紋部分74。部分74的外表面大致上是平滑的。無螺紋部分74的外徑小于螺紋部分73的外徑。第二鎖定元件7還包括同軸腔孔(即,凹ロ75)和鄰近第一端部71的同軸凹ロ 76,該同軸凹ロ 76具有的內徑大于凹ロ 75的內徑。此外,鄰近第一端部71,設有呈多個同軸縱向凹槽77的形式的接合結構,該接合結構用干與插入和驅動工具接合。同軸縱向凹槽77通向第二端部72的面,并在那里形成圓孔78。孔78可以用于與工具接合以將第二鎖定元件從第二端部62安裝到第一鎖定元件中。將參考圖9至11解釋組裝第一和第二鎖定元件的步驟。在第一步驟中,從第一鎖定元件6的第二端部62將第二鎖定元件7引入第一鎖定元件6中。然后,如圖10中所示,通過在朝著第一端部61的方向上擰緊第二鎖定元件7而推進第二鎖定元件直到它的第一端部71抵接設在第一鎖定元件6的同軸腔孔處的抵接件66。第二鎖定元件7在軸向方向上的長度使得當第二鎖定元件7呈現第一位置時,第二端部72位于凹圓形中空圓柱形部分62a內,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第二鎖定元件的第一端部71抵接抵接件66。其后,如圖11中所示,凹圓形中空圓柱形部分62a向內彎曲直到它幾乎接觸第二鎖定元件7的無螺紋部分74。通過該操作,形成呈環形抵接件62b的形式的第二限位件。環形抵接件62b的內徑d4小于第一鎖定元件6的螺紋部分65的根部之間的內徑d3,但是大于第二鎖定元件7的無螺紋部分74的外徑。多軸骨螺釘和鎖定裝置的部件全部由生物相容材料制造。這樣的生物相容材料可以是鈦、不銹鋼、生物相容合金(例如鎳鈦合金,例如鎳鈦諾),或者可以是生物相容塑料材料,例如PEEK (聚醚醚酮)。部件可以全部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造。在圖12a_13b中顯示了鎖定裝置的功能。在圖12a中顯示了包括內驅動部分102和外驅動部分103的工具101。內驅動部分接合第二鎖定元件的凹ロ 76和接合結構77。外驅動部分103接合第一鎖定元件6中的接合結構67。內驅動部分102和外驅動部分103可以獨立地旋轉。借助于內驅動部分102旋轉第二鎖定元件7,使得它朝著第一鎖定元件6的第一端部61前進,直到鄰近第二鎖定元件的第一端部71的第一螺紋圈73a抵接由同軸腔孔64的內壁形成的抵接件66,如圖12a和12b中所示。由于同軸腔孔64的內壁的內徑Cl1小于在第一鎖定元件的內螺紋63的根部處的內徑d3,因此第二鎖定元件7不能朝著第一端部進ー步前進并且處于第一端部位置。當第二鎖定元件7處于第一端部位置時,間隙104存在于第一鎖定元件的第一端部61和外驅動部分103之間。通過旋轉第一驅動部分102并且通過向下移動第二驅動部分103使得它抵接第一鎖定元件6的第一端部61,第二鎖定元件7在第一鎖定元件6的第二端部62的方向上前迸。當與第一螺紋圈73a相對的最后螺紋圈73b抵接呈環形抵接件62b的形式的第二限位件時,前進停止。由于環形抵接件62b的內徑d4小于第一鎖定元件6的螺紋部分63的根部之間的內徑d3,因此第二鎖定元件7不能朝著第二端部62進ー步擰緊并且因此不會脫離。當第二鎖定元件7處于第二端部位置吋,無螺紋部分74突出到第一鎖定元件的第二端部62之外。在圖14和15中顯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使用。圖14顯示了處于已組裝狀態的根據圖I和2的多軸骨螺釘。為了允許在固定之前樞轉,接收部分4具有容座部分48,螺釘頭部3保持在所述容座部分中。容座部分可以為球形。螺釘頭部和螺紋柄部2延伸通過設在接收部分4的第二端部42的開ロ 49。壓カ元件5布置在頭部3的頂部上并且用球形凹ロ 57部分地包含頭部3。對準壓力元件5和接收部分4使得U形凹ロ 44、45相對準以允許插入桿100。當桿100安放于接收部分5的U形凹ロ 54中時,腿部55、56延伸到桿100之上。鎖定裝置以預組裝方式插入接收部分中,其中在預組裝方式中第二鎖定元件7包含在第一鎖定元件6中。使用外驅動部分103,將第一鎖定元件6擰緊到接收部分4的內螺紋47中直到它的第二端部62抵接壓力元件的腿部55、56的自由上表面。通過第一鎖定元件6的進ー步前進,壓カ元件5將壓カ施加于頭部3直到頭部3最后鎖定在螺紋柄部2相對于中心軸線C的期望角位置。通過用內驅動部分102旋轉第二鎖定元件推進第二鎖定元件直到無螺紋部分74延伸到第一鎖定元件6之外。由此,第二鎖定元件的第ニ端部72接合桿100的表面并且將桿100壓入壓力元件5的U形凹ロ 54中。在圖15中,顯示具有鎖定裝置的多軸骨螺釘,沒有工具。第一鎖定元件6被擰緊到接收部分中并且壓在壓カ元件5的自由腿部55、56上以鎖定頭部3。第二鎖定元件7壓在桿上以固定桿在通道中的位置。桿和頭部可以彼此獨立地固定,這允許在保持螺釘元件的角位置的同時調節桿的位置。在手術期間并且在插入鎖定裝置之前,鎖定裝置由工具101控制。由于對工具的操作錯誤,可能發生第二鎖定元件被推迸,盡管鎖定裝置還未插入接收部分中。第一和第二限位件防止第二鎖定元件從第一鎖定元件退出或丟失。而且,當鎖定裝置已經插入接收部分中時,可以安全地執行需要松動桿的固定的后續調節,原因是當第二鎖定元件由第一驅動部分102向后擰時第二鎖定元件抵接第一限位件。由于壓カ元件5的腿部55、56延伸到桿100之上,因此當插入桿100時,第一鎖定元件6僅僅作用于壓カ元件5并且因此僅僅作用于頭部3。第二鎖定元件7僅僅作用于桿100。在圖16至29中顯示了鎖定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它可以如先前所述用于多軸骨螺釘或用于任何其它骨錨固器。鎖定裝置包括第一鎖定元件600和第二鎖定元件700。第一鎖定元件600和第二鎖定元件700借助于銷800連接。銷是抵接元件,提供第二鎖定元件700在第一鎖定元件600中前進的限制。首先參考圖20至22,第一鎖定元件600大致上為圓柱形,具有第一端部601、第二端部602、外螺紋部分603和同軸腔孔604。鄰近第二端部設有內螺紋部分605。用于與エ具接合的接合結構607設在內螺紋部分605和第一端部601之間的區域中。接合結構607可以包括類似于第一實施例的同軸延伸凹ロ 607。在內螺紋部分605和包括接合結構607的腔孔604的部分之間的過渡部分,設有周向延伸凹槽606。凹槽606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略大于半圈或略大于半圓,如圖22中最佳地所見。凹槽的內徑d5大于在內螺紋部分605的根部之間測量的內螺紋部分605的內徑d4。凹槽606在軸向方向上的高度對應于內螺紋部分605的至少ー圏。通過該凹槽,第一限位件由在圓周方向上的該凹槽的一個端部606c提供并且第二限位件由在圓周方向上的該凹槽的另ー個端部606d提供。第二鎖定元件700具有第一端部701、相対的第二端部702和鄰近第一端部701的外螺紋部分703。同軸腔孔(即,凹ロ 705)在第二端部的方向上從第一端部延伸。鄰近第二端部702,設有無螺紋部分704。鄰近第一端部701,設有具有例如呈同軸縱向凹ロ的形式的接合結構的同軸凹ロ 706以用于與工具接合。同軸接合凹ロ 707延伸通過第二端部702,
8由此提供孔708。特別地在圖23至25中可以看到,提供凹ロ 709以用于容納在圖16至19中所見的銷800。銷800為圓柱形并且以使得銷的部分801突出到凹ロ 709之外的方式配合在凹ロ 709中。銷可以固定到凹ロ。此外,銷800尺寸被確定成延伸到凹槽606中,如圖26至29中所示。銷800形成抵接元件,該抵接元件被配置成抵接由凹槽的ー個端部606c形成的第一限位件并且抵接由凹槽的另一個端部606d形成的第二限位件。如圖17至19中所示,通過從第一鎖定元件600的第一端部引入第二鎖定元件700執行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組裝。一旦第二鎖定元件700通過螺紋的接合嵌套在第一鎖定元件600中,朝著第二端部推進第二鎖定元件直到凹ロ 709定位在處于凹槽606的區域中的一位置的接合結構的同軸凹ロ 707中的一個處。然后,如圖18中所示,將銷800插入凹ロ 709中。其后,第二鎖定元件700可以在由凹槽606限定的邊界內旋轉。將參考圖26至29解釋鎖定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功能。在圖26中,第二鎖定元件700處于第一位置。銷800的向外突出部分801抵接凹槽606的一個端部606c。第二鎖定元件700的第二端部702不突出到第一鎖定元件600之外。在該預組裝狀態下,可以在手術期間遞送并且使用鎖定裝置。在圖28中,已旋轉并且向下推進第二鎖定元件700直到銷800的向外突出部分801抵接凹槽600的另ー個端部600d。在該位置,第ニ鎖定元件700不能再向下推進并且因此防止退出或脫離第一鎖定元件600。無螺紋部分704在軸向方向上的長度使得在圖28中所示的第二位置,從第一鎖定元件向外突出的部分適合于壓在桿上并固定桿。與第一實施例中一祥,第一鎖定元件的外螺紋部分603可以具有任何螺紋形狀,但是優選地具有防止接收部分的腿部張開的螺紋形狀,特別是如圖所示的方螺紋或負角螺紋。內螺紋605和第二鎖定元件的協作外螺紋可以具有公制螺紋形狀或者也可以具有方螺紋形狀。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部分和部件的材料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或類似。也可以從第二端部將第二鎖定元件引入第一鎖定元件中。由于鎖定裝置的第二限位件在軸向方向上大致上在第一鎖定元件的中間,因此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鎖定裝置可以被設計得更緊湊。在修改中,第一鎖定元件6’包括內部方螺紋63’并且第二鎖定元件7’包括外部方螺紋73’,這可以從圖30至35b看到。相對于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鎖定元件6和第二鎖定元件7,螺紋形狀是唯一區別。圖34a和34b顯示了第二鎖定元件7’用其第一端部71’抵接抵接件66’。圖35a和35b顯示了第二鎖定元件V用其第二端部72’抵接環形抵接件62b’。針對第二實施例,上述方螺紋配置也是可能的。針對第一鎖定元件6’的內螺紋和第二鎖定元件7’的外螺紋的方螺紋配置的ー個優點在于限定合適的端部限位件,原因是方螺紋更穩固并且不具有可以破壞這些端部限位件的整體結構的尖鋭邊緣。由于方螺紋的穩固設計,因此更小的尺寸是可能的。由于不必在方螺紋中吸收徑向力,因此該作用將被加強。所述的實施例的進ー步修改是容易想到的。鎖定裝置也可以用于單軸螺釘或用于骨板。例如,鎖定裝置可以用于單軸螺釘和由弾性體材料制造的桿,其用于動態穩定。第二鎖定元件可以在面對桿的它的第二端部具有接合結構(例如突起)以增強與桿的接合。第一和第二鎖定元件中的接合結構不限于同軸凹槽。它們可以具有任何其它形狀。備選地,可以在第一和/或第二鎖定元件的第一端部的表面提供接合結構。用于限制第二鎖定元件在第一鎖定元件中的運動的限位件的其它構造是容易想到的。例如,第一鎖定元件可以具有抵接在第二鎖定元件的凹槽中的抵接元件。獨立的頭部和桿固定可以由其它手段實現。例如,壓力元件可以不同地成形為不具有在桿之上延伸的腿部。在該情況下,第一鎖定元件可以在它的第二端部具有壓在壓力元件上的結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已知方式實現被配置成與鎖定裝置接合的多軸骨錨固器,例如 具有有利角形底部配置或具有底部裝載器配置的多軸骨錨固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將桿狀元件固定在骨錨固器的接收部分中的鎖定裝置,所述鎖定裝置包括 第一鎖定兀件(6、600、6’ ),所述第一鎖定兀件具有第一端部(61、601)和第二端部(62、602),該第一鎖定元件在其至少一部分上帶有外螺紋(63、603),同軸腔孔(64、604)完全穿過所述第一鎖定元件,所述同軸腔孔具有腔孔軸線(C)和設在所述腔孔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內螺紋(65、605), 第二鎖定元件(7、700、7’),所述第ニ鎖定元件具有第ー端部(71、701)和第ニ端部(72,702),以及在所述第二鎖定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外螺紋(73、703)的外表面,該外螺紋與設在所述第一鎖定元件的所述腔孔的內螺紋協作, 其中通過旋轉所述第二鎖定元件,所述第二鎖定元件(7、700、7’)沿著所述腔孔軸線(C)可移動,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鎖定元件的前進路徑朝著第一端部由第一限位件(66、606c)限制并且朝著第二端部由第二限位件(62b、606d)限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在已組裝狀態下,所述第一鎖定元件(6、600)和所述第二鎖定元件(7、700)是不可分離的。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當所述第二鎖定元件(7、700、7’)處于由所述第一限位件(66、606c)限定的第一位置時,面對所述第一鎖定元件(6、600)的第一端部(61、601)的第二鎖定元件的第一端部(71、701)在所述腔孔內。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當所述第二鎖定元件(7、700、7’)處于由所述第二限位件限定的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二鎖定元件的至少一部分(74、704)突出到所述腔孔外面。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鎖定元件(6、600)具有接合結構(67、607),用于與設在所述第一鎖定元件的第一端部(61、601)并且延伸到所述腔孔(64、604)中的工具接合。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66、606c)設在離所述第一鎖定元件的第一端部(61、601) —段距離處。
7.根據權利要求I至6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66、606c)是設在所述第一鎖定元件(6、600、6’)的抵接件。
8.根據權利要求I至7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由所述腔孔(64)的內表面部分(66)提供,所述腔孔的內表面部分的直徑等于或小于設在所述第一鎖定元件的內螺紋(65 )的根部之間的內徑。
9.根據權利要求I至8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限位件(62b)由在所述第一鎖定元件的第二端部處的抵接件提供。
10.根據權利要求I至9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限位件是比所述內螺紋(65)的根部更遠地突出到所述腔孔中的突起(62b)。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突起(62b)是環形的。
12.根據權利要求I至8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限位件由在離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一段距離處的抵接件(801、606)提供。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由面對所述第一鎖定元件(600)的第一端部(601)的所述腔孔的內壁中的凹槽(606)的第一端部(606c)形成。
14.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限位件由面對所述第二端部(602)的所述第一鎖定元件(600)的所述腔孔的內壁中的凹槽(606)的第二端部(606d)形成。
15.根據權利要求12至14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鎖定元件(600)具有突出到所述凹槽(606)中的抵接元件(800、801)。
16.根據權利要求12至15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抵接元件是銷(800)。
17.根據權利要求14至16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所述凹槽周向地延伸優選地大約半圈或以上。
18.—種骨錨固器,其包括 錨固元件(1),所述錨固元件包括待錨固在骨或椎骨中的柄部(2); 連接到所述柄部(I)的接收部分(4),所述接收部分包括 與所述柄部相反的第一端部(41)和面對所述柄部的第二端部(42); 穿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縱軸線(C); 與所述縱軸線同軸的腔孔(43),所述腔孔從所述第一端部延伸通過所述接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用于接收桿狀元件(100)的大致U形凹ロ(44),所述凹ロ形成在所述第一端部(41)的方向上延伸的兩個自由的腿部(45、46 ),所述腿部帶有內螺紋(47 ); 以及根據權利要求I至17之一所述的鎖定裝置(67、600、700),其中所述第一鎖定元件的外螺紋(63、603)被配置成接合設在所述腿部的內螺紋(47)。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骨錨固器,其中所述錨固元件包括頭部(3),并且其中所述接收部分(4)包括鄰近所述第二端部、用于可樞轉地接收所述頭部的區域(41)。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骨錨固器,還包括壓カ元件(5),所述壓カ元件在所述接收部分(4)中布置在所述頭部和所述鎖定裝置之間,用于將壓力施加于所述頭部,從而將所述頭部鎖定在所述接收部分中。
21.根據權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骨錨固器,其中所述第一鎖定元件(6、600、6’)被配置成在不固定所述桿狀元件(100)的情況下鎖定所述頭部(3),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鎖定元件(7、700、7’)被配置成固定所述桿狀元件。
全文摘要
用于將桿狀元件固定在骨錨固器的接收部分中的鎖定裝置,所述鎖定裝置包括第一鎖定元件,具有第一端部和在其至少一部分上帶有外螺紋的第二端部,同軸腔孔完全穿過所述第一鎖定元件,同軸腔孔具有腔孔軸線(C)和設在腔孔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內螺紋;第二鎖定元件,所述第二鎖定元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外螺紋的外表面,該外螺紋與設在第一鎖定元件的腔孔的內螺紋協作,其中通過旋轉第二鎖定元件,第二鎖定元件沿著腔孔軸線(C)可移動,并且其中第二鎖定元件的前進路徑朝著第一端部由第一限位件限制并且朝著第二端部由第二限位件限制。
文檔編號A61B17/70GK102908183SQ20121027328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5日
發明者L·比德爾曼, W·馬蒂斯 申請人:比德爾曼技術有限責任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