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調整和控制網狀射頻消融電極直徑,使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對不同粗細的支氣管或其它人體管腔病變部位均獲得適宜的貼壁壓力,將射頻能量均勻分布在電極的各個網格及節點的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包括手柄(1)和可在手柄(1)的內管中位移的推拉桿(2),特別是手柄(1)與鞘管(3)連接,鞘管(3)內的多股內芯(4)一端與推拉桿(2)連接,其另一端經前端頭(5)與一可保持直徑的金屬編織網(6)連接,彈簧(7)一端與前端頭(5)連接,其另一端與手柄(1)連接,多股內芯(4)可隨推拉桿(2)同步前后位移。
【專利說明】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具體是一種用于對人體不同粗細的支氣管進行射頻消融術的網狀射頻消融電極。
【背景技術】:
[0002]支氣管哮喘(下簡稱哮喘)是一種以反復發作的喘息、胸悶、呼吸困難、咳嗽為主要癥狀的疾病,患者有氣道高反應性和慢性氣道炎癥。慢性哮喘以氣道重塑為主要特征,包括氣道壁增厚、黏液腺和杯狀細胞增多、血管增生,最重要的是氣道平滑肌增生;急性哮喘則有多種激發因素,一般表現為氣道平滑肌收縮引起的氣道狹窄。氣道平滑肌收縮是導致支氣管收縮的決定因素,平滑肌的參與使將其作為治療靶點成為可能。吸入型抗炎藥(包括糖皮質激素)和長效β受體激動劑是治療中重度哮喘的主要藥物,但很多重癥患者對該治療不敏感,經支氣管射頻消融術是通過向氣道壁傳遞受控的治療性熱量來降低氣道平滑肌收縮性和高反應性的技術,該技術可減少氣道平滑肌數量,從而使一般治療無效的哮喘患者癥狀緩解,急性加重減少,但已有的消融電極只能實現點或線接觸的射頻消融,手術時間較長并導致手術不徹底。
[0003]射頻消融術也是惡性腫瘤常用的微創治療方式,主要原理是通過射頻電流產生足夠的熱量,使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近年來,射頻消融也被應用于治療血管瘤及其它人體管腔病變部位,初步顯示了療效確定、安全性高、創傷小、復發率低等優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
旦
-5^ O`
[0004]發明目的:
[0005]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公開一種可調整和控制網狀射頻消融電極直徑,使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對不同粗細的支氣管或其它人體管腔病變部位均獲得適宜的貼壁壓力,將射頻能量均勻分布在電極的各個網格及節點的網狀射頻消融電極。
[0006]實現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包括手柄和可在手柄的內管中位移的推拉桿,關鍵是手柄與鞘管連接,鞘管內的多股內芯一端與推拉桿連接,其另一端經前端頭與一可保持直徑的金屬編織網連接,彈簧一端與前端頭連接,其另一端與手柄連接,多股內芯可隨推拉桿同步前后位移。
[0007]所述的金屬編織網的前端為開口狀,后端逐漸收縮與前端頭連接,前后端之間為圓柱狀,金屬編織網由同種金屬材料編織而成或由不同種金屬材料編織而成。
[0008]所述的金屬編織網的圓柱狀部分有至少一松弛凹陷段,使金屬編織網形成至少兩段的結構。
[0009]所述的金屬編織網有不同直徑的圓柱段,金屬編織網的前段的直徑小于后段的直徑。
[0010]所述的凹陷段為編織結構或為非編織結構。
[0011]所述的多股內芯并行設有引線,引線的前端設有溫度傳感器。
[0012]所述的溫度傳感器設在前端頭的內腔。[0013]所述的溫度傳感器設于金屬編織網的網格上,溫度傳感器為至少一個以上。
[0014]所述的推拉桿的前端表面有指示金屬編織網推出鞘管距離的刻度標記。
[0015]本發明通過精確調整和控制網狀電極的直徑,使電極對不同粗細的人體管腔均獲得適宜的貼壁壓力,從而保證射頻系統對氣管壁阻抗的相對恒定,使射頻輸出能量穩定,克服了已有技術只能實現點或線接觸的射頻消融的缺陷,同時由于整個金屬網導電,其射頻能量均勻分布在金屬網各個網格及節點,相當于增加了無數個電極點,可實現完成快速、連續、能量分布均勻的射頻消融治療手術從而大大減小手術時間,適用于治療血管瘤及其它人體管腔病變部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的左視圖。
[0018]圖3為圖1中端頭部分的剖視放大示意圖。
[0019]圖4為圖3中的A-A部位的剖視圖。
[0020]圖5為金屬網6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21]圖6為金屬網6的再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7為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請參見圖1~圖7,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如下:包括手柄I和可在手柄I的內管中位移的推拉桿2,關鍵是手柄I與鞘管3連接,鞘管3內的多股內芯4 一端與推拉桿2連接,其另一端經前端頭5與一可保持直徑的金屬編織網6連接,彈簧7 —端與前端頭5連接,其另一端與手柄I連接,多股內芯4可隨推拉桿2同步前后位移。所述的手柄1、鞘管3和推拉桿2為塑料材料制成(如尼龍、ABS、PC等),鞘管3的后端與手柄I的前端固接,推拉桿2可在手柄I的內管中進行位移,鞘管3內置一環繞有螺旋彈簧7的多股內芯4,多股內芯4由一根金屬內芯16和2~10根高導電率金屬絲15絞股組成(圖4所不),金屬內芯16為不銹鋼絲,高導電率金屬絲15為鍍金或鍍銀銅絲等,彈簧7可增加多股內芯4的剛度同時亦可參與導電或不參與導電,多股內芯4和彈簧7的前端同與一前端頭5固接,多股內芯4和彈簧7的后端均與推拉桿2的前端固接并通過電纜線與推拉桿2的電極插座14連接,彈簧7的外徑小于鞘管3的內徑且可在鞘管3內滑動位移;前端頭5為金屬材料制成(圖3所示),由兩個不同直徑的圓柱體疊加構成,其中大直徑圓柱體的前端面開設有一環形凹槽以用于固接金屬編織網6,大直徑圓柱體的外徑略小于于鞘管3的內徑,小直徑圓柱體的后端有一凹穴,形成前端頭5的內腔,溫度傳感器11則置于該內腔中并用導熱膠固化在內腔中,將多股內芯4中的兩根高導電率金屬絲15拆除以作為溫度傳感器11的引線12的通道,則引線12引線12與多股內芯4平行引出并與推拉桿2的電極插座14連接,引線12的前端與溫度傳感器11連接,多股內芯4的前端伸入內腔中且與前端頭5的后端焊接為一體,彈簧7的前端亦與前端頭5的后端焊接為一體;金屬編織網6由多根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絲和多根高導電率的鉬金絲交叉混合編織而成,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絲使金屬編織網6具有預制的形狀記憶功能,鉬金絲則保證金屬編織網6的射頻導電率,或金屬編織網6由多根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絲交叉編織而成,金屬編織網6被預制為一開放型的網狀體(圖1、圖2所示),即前端為開口狀,后端逐漸收縮并通過前端頭5的環形凹槽與前端頭5焊接為一體,金屬編織網6呈完全展開狀時其前后端之間形成開放型的圓柱狀,金屬編織網6處于完全展開狀態時,前端頭5自鞘管3的前端口伸出,若逐漸拉動推拉桿2,金屬編織網6被前端頭5帶動隨著彈簧7及多股內芯4的回退向鞘管3的前端移動,金屬編織網6觸到鞘管3的前端口,由于前端頭5繼續不斷回退迫使金屬編織網6被壓縮使其預設形狀的直徑逐漸變小而被拉入鞘管3中,釋放金屬編織網6時,則推動推拉桿2,將已處于鞘管3內呈收縮狀態的金屬編織網6從鞘管3前端逐漸推出,直至金屬編織網6完全展開,金屬編織網6還可預制為開放型的半橢圓狀或半球狀;上述的金屬編織網6的圓柱狀部分有一松弛凹陷段8,使金屬編織網6形成前后兩段的結構(圖5所示),即前后兩段網體間的凹陷段8的網格加大并向圓心內凹形成松弛的編織結構,或上述前后兩段網體間的凹陷段8為直單絲狀態形成非編織結構,并可根據需要將松弛凹陷段8亦可設為多個,構成多段的結構,當拉動推拉桿2時金屬編織網6的后段部分首先被逐漸拉直而發生形變,由于凹陷段8的存在仍可使金屬編織網6的前段部分保持預制的圓柱狀,直至凹陷段8被完全拉直才會使金屬編織網6的前段部分逐漸發生形變,既可分段保持直徑又更易將金屬網6收入鞘管3內;圖6所示,上述的金屬編織網6由不同直徑的圓柱段組成,其前段9的直徑小于后段10的直徑,以適應不同粗細的支氣管,前段9與后段10之間設有一凹陷段8,而后段10亦有再一凹陷段8,當釋放金屬編織網6時,前段9展開至預制形狀,若可完全接觸氣道壁并對支氣管獲得適宜的貼壁壓力,則不需再釋放后段10,如不能完全接觸氣道壁則繼續將后段10釋放,使后段10完全接觸氣道壁并對支氣管獲得適宜的貼壁壓力,便于快速調整和控制金屬編織網6的直徑,上述的不同直徑的圓柱段可設為多個,凹陷段8同起前述的作用,分段保持直徑的效果更好;為更精確監控金屬編織網6的溫度,前述的溫度傳感器11設于金屬編織網6的網格上(圖7所示),溫度傳感器11為至少一個以上,最佳為4~12個,多個溫度傳感器11均分、柔性的固接在金屬編織網6的表面,可按順序排布或交錯排布,按溫度傳感器11的數量將多股內芯4中的多根高導電率金屬絲15相應拆除以作為溫度傳感器11的引線12的通道,則各溫度傳感器11的引線12均與多股內芯4平行引出并與推拉桿2的電極插座14連接,設于金屬編織網5網格上的溫度傳感器11可準確直接反映出金屬編織網6實際溫度值;上述的推拉桿2的前端表面有指示金屬編織網6推出鞘管3距離的刻度標記13,通過推拉桿2,金屬編織網6被收入或推出鞘管3時,金屬編織網6的直徑發生變化,其直徑數值通過刻度標記13直觀顯示。
[0024] 使用時,先拉動推拉桿2,將金屬編織網6完全收入鞘管3內,通過手柄I的鎖定裝置鎖定,再將鞘管3通過支氣管導管送入氣道,到達需消融治療部位后解除鎖定,通過觀察支氣管鏡并推動推拉桿2使多股內芯4從鞘管3內向外伸出,隨著多股內芯4不斷向前伸出鞘管3,金屬編織網6逐漸展開擴張,其網狀的直徑亦逐漸開始發生變化,金屬編織網6的直徑的數值通過推拉桿2的刻度標記13直觀顯示,通過調整和控制金屬編織網6的直徑,直至呈金屬編織網6完全接觸氣道壁使其對支氣管獲得適宜的貼壁壓力,將射頻儀與電極插座14連接,對金屬編織網6進行通電,由于整個金屬編織網6導電,使射頻儀傳遞的超高頻、低能、射頻能量均勻分布在金屬編織網6各個網格及節點,相當于增加了無數個電極點,溫度傳感器11監控金屬編織網6的溫度變化,利用反饋維持目標溫度持續若干時間,射頻持續設定的時間后,電極復位并移動到下一治療部位,可實現完成快速、連續、能量分布均勻的射頻消融手術從而大大減小手術時間;手術完成后,拉動推拉桿2使多股內芯4逐漸回退,將金屬編織網6完全完全收入鞘管3內并隨支氣管導管一同撤出人體,手術徹底完成。用于治療血管瘤及其它人體管腔病變部位(如惡性腫瘤),可通過內鏡導管將本發明送達人體管腔病變部位,通過射頻電流產生足夠的熱量,使病變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其操作過程與上述相同,且療效確定、安全性`高、創傷小、復發率低,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權利要求】
1.一種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包括手柄(I)和可在手柄(I)的內管中位移的推拉桿(2),其特征在于手柄(I)與鞘管(3)連接,鞘管(3)內的多股內芯(4) 一端與推拉桿(2)連接,其另一端經前端頭(5)與一可保持直徑的金屬編織網(6)連接,彈簧(7) —端與前端頭(5)連接,其另一端與手柄⑴連接,多股內芯⑷可隨推拉桿(2)同步前后位移。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編織網(6)的前端為開口狀,后端逐漸收縮與前端頭(5)連接,前后端之間為圓柱狀,金屬編織網(6)由同種金屬材料編織而成或由不同種金屬材料編織而成。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編織網(6)的圓柱狀部分有至少一松弛凹陷段(8),使金屬編織網(6)形成至少兩段的結構。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編織網(6)有不同直徑的圓柱段,金屬編織網(6)的前段(9)的直徑小于后段(10)的直徑。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段(8)為編織結構或為非編織結構。
6.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股內芯(4)并行引出設有引線(12),引線(12)的前端設有溫度傳感器(11)。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度傳感器(11)設在前端頭(5)的內腔。
8.按權利要求7所述的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度傳感器(11)設于金屬編織網(6)的網格上,溫度傳感器(11)為至少一個以上。
9.按權利要求8所述的開放式網狀射頻消融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拉桿(2)的前端表面有指示金屬編織網(6)推出鞘管(3)距離的刻度標記(13)。
【文檔編號】A61B18/12GK103584909SQ201210294843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
【發明者】王濤, 田昆玲 申請人:王濤, 田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