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術后胃陰虛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術后胃陰虛的中藥。
背景技術:
術后胃陰虛是指由于胃腸手術而導致的胃的陰液不足所出現的證候。證見傷口隱疼,脘腹痞滿,惡心嘔吐,呃逆,心悸氣短,脈結代等。目前治療采用的藥物有較大的毒副作用,成本高,易反復,治愈率低,在治療效果方面不能令人滿意。因此研究開發一種安全有效治療術后胃陰虛的中藥非常有實用價值。本發明中藥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
三七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歸經歸肝、胃經。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 漏,外傷出血,胸腹剌痛,跌撲腫痛。代赭石來源為氧化物類礦物赤鐵礦的礦石。功能主治平肝鎮逆,涼血止血。治噫氣嘔逆,噎膈反胃,哮喘,驚癇,吐血,鼻衄,腸風,痔瘺,崩漏帶下。旋復花來源為菊科植物旋復花、線葉旋復花或大花旋復花等的頭狀花序。功能主治消痰,下氣,軟堅,行水。治胸中痰結,脅下脹滿,咳喘,呃逆,唾如膠漆,心下痞粳,噫氣不除,大腹水腫。人參須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細支根及須根。功能主治益氣,生津,止渴。治咳嗽吐血,口渴,胃虛嘔逆。蒼術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茅蒼術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 DC.或北蒼術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 Koidz.的干燥根莖。功能主治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甓,風濕痹痛,風寒感冒,夜盲。半夏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 Breit.的干燥塊莖。功能主治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嘔。山藥來源本品為薯菌科植物薯菌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莖。功能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積殼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功能主治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于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焦山楂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斂止痢之功能。對肉積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后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等,均有療效。焦六曲來源采用杏仁泥、赤小豆、辣寥草、青蒿、面粉、蒼耳草等藥末混合后經發酵而成,砸成小塊,放鍋內炒至焦黃色。功能主治消食,健胃。用于消化不良,食積腹脹,腹瀉。
煨木香來源取未干燥的木香片,在鐵絲匾中,用一層草紙,一層木香片,間隔平鋪數層,置爐火旁或烘干室內,烘煨至木香中所含的揮發油滲至紙上,取出。功能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脹痛,瀉痢后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于泄瀉腹痛。大腹皮來源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功能主治下氣寬中,行水消腫。用于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獲考:來源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獲茶Poria cocos (Schw. ) Wolf的干燥菌核。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姜汁炒川連來源每IOOkg黃連,用生姜12. 5kg榨汁,照姜汁炙法炒干。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 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炒香枇杷葉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Lindl.的干燥葉,微炒。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主肺熱痰嗽;陰虛勞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烏賊骨來源本品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或金烏賊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內殼。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潘精止帶,制酸,斂瘡。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潰瘍病。外治損傷出血,瘡多膿汁。金鈴子來源本品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功能主治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青皮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功能主治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用于胸脅脹痛,疝氣,乳核,乳癰,食積腹痛。陳皮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術后胃陰虛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術后胃陰虛的目的。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術后胃陰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三七15份、代赭石25份、旋復花15份、人參須25份、蒼術15份、半夏15份、山藥15份、枳殼15份、焦山楂30份、焦六曲15份、煨木香15份、大腹皮15份、茯苓15份、姜汁炒川連15份、炒香枇杷葉15份、烏賊骨15份、金鈴子10份、青皮15份、陳皮15份。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一般資料
發明人2008年6月-2010年8月間共收集75例術后胃陰虛的門診患者,其中男33例,女42例,年齡30-60歲。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對照組25例。兩組年齡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試驗方法
2. I對照組服用香砂養胃丸,按照其說明書服用,療程3周。2.2治療組服用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I制得的成藥,早晚各一次。療程3周。2. 3觀察項目治療前后傷口隱疼,脘腹痞滿,惡心嘔吐,呃逆,心悸氣短,脈結代,食量變化等。觀察三個月有無反復。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I療效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正常。好轉臨床癥狀減輕,實驗室檢查改善或正常。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3. 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I。表I兩組療效比較
組別卜I瘡愈I好轉丨無效丨總有效率(%)
治療組38(76%)' 10(20%)~4%)~ 96%
對照組16(64%)_ 2(8%)~28%)~ 72%
可見,本發明制得的藥物能夠安全有效治療術后胃陰虛。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例I
稱取三七15克、代赭石25克、旋復花15克、人參須25克、蒼術15克、半夏15克、山藥15克、枳殼15克、焦山楂30克、焦六曲15克、煨木香15克、大腹皮15克、茯苓15克、姜汁炒川連15克、炒香枇杷葉15克、烏賊骨15克、金鈴子10克、青皮15克、陳皮15克,加8倍量水,煎煮I. 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濃縮,干燥,裝入膠囊殼,即得符合正常成人3天用量的膠囊劑。用于治療胃陰虛。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具體實施例2
稱取三七15克、代赭石25克、旋復花15克、人參須25克、蒼術15克、半夏15克、山藥15克、枳殼15克、焦山楂30克、焦六曲15克、煨木香15克、大腹皮15克、茯苓15克、姜汁炒川連15克、炒香枇杷葉15克、烏賊骨15克、金鈴子10克、青皮15克、陳皮15克,加8倍量水,煎煮I. 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干燥,再加入適量糊精和矯味劑,按照本領域常規工藝制粒,包裝,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3天用量的顆粒劑。用于治療術后胃陰虛。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術后胃陰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三七15份、代赭石25份、旋復花15份、人參須25份、蒼術15份、半夏15份、山藥15份、枳殼15份、焦山楂30份、焦六曲15份、煨木香15份、大腹皮15份、茯苓15份、姜汁炒川連15份、炒香枇杷葉15份、烏賊骨15份、金鈴子10份、青皮15份、陳皮15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術后胃陰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三七15份、代赭石25份、旋復花15份、人參須25份、蒼術15份、半夏15份、山藥15份、枳殼15份、焦山楂30份、焦六曲15份、煨木香15份、大腹皮15份、茯苓15份、姜汁炒川連15份、炒香枇杷葉15份、烏賊骨15份、金鈴子10份、青皮15份、陳皮15份。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術后胃陰虛。
文檔編號A61P1/14GK102824507SQ20121035594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4日
發明者周國生 申請人:周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