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燒傷和燙傷的中藥粉劑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療燒傷和燙傷的中藥粉劑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燒傷和燙傷的中藥粉劑。背景技術:
燒、燙傷是生活中常見的意外傷害,輕的可使皮膚發紅、起水泡、疼痛,重的則引起皮膚及深層組織潰爛,組織液滲出,甚至引起休克。目前,市面上燒、燙傷藥物的品種繁多,但大多不能迅速止痛,療效不明顯,用藥后患處會留下疤痕;有的藥物成份特殊,使用時要避免流入眼睛或眼周部位,幼兒使用還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進行,給患者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本發明針對現有燒、燙傷藥物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治療燒傷和燙傷的中藥粉劑。
這種治療燒傷和燙傷的中藥粉劑,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混合配制而成蛘粉85-90%、虎杖 10-15%。將蛘的干殼在火中燒30-60分鐘后,研末,過200目篩;將虎杖干片用粉碎機磨碎,過200目篩;取85-90%的蛘粉和10-15%的虎杖粉,混合均勻后真空包裝,即為本發明中藥粉劑。蛘粉,《本草述》中名為蛘殼粉,《中國醫學大辭典》中名為蛘殼灰;有化痰消積,清熱燥濕的功效;能治療痰飲咳嗽,胃痛,嘔逆,白帶,癰腫,濕瘡;止痢疾,除濕腫,咳嗽,明目,撩陰瘡、痱癢。虎杖,微苦,微寒;歸肝、膽、肺經;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祛風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有活血散痰、祛風解毒、消炎止痛、去濕熱黃疸、治慢性氣管炎、降低血脂的功效。本發明的優點如下①能快速減輕患處的疼痛,使燒、燙傷的皮膚愈合后不留下疤痕。②對于輕度燒、燙傷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重度大面積燒、燙傷患者,經醫院消炎抗菌治療后,使用本藥粉涂抹患處,能夠縮短愈合期。③本藥粉無毒性,入口入眼無副作用,用藥安全系數高。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闡述本發明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
將蛘的干殼在火中燒30-60分鐘后,研末,過200目篩;將虎杖干片用粉碎機磨碎,過200目篩;取85%的蛘粉和15%的虎杖粉,混合均勻后真空包裝,即為本發明中藥粉劑。實施例二
將蛘的干殼在火中燒30-60分鐘后,研末,過200目篩;將虎杖干片用粉碎機磨碎,過200目篩;取90%的蛘粉和10%的虎杖粉,混合均勻后真空包裝,即為本發明中藥粉劑。本發明中藥粉劑的使用方法為
治療一、二度小范圍燒、燙傷患者時,先將患處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待疼痛緩解后,剪開或針刺水泡,放出液體,然后涂抹中藥粉,涂抹范圍大于受傷面積;若患處采用包敷,10-24小時內須拆開沖洗后,再按上述方法使用。重度大面積燒、燙傷患者經醫院消炎抗菌治療后,按前述方法治療。本發明中藥粉劑經多位患者試用,治療效果顯著徐彩霞,女,37歲,2010年6月因右足燒傷前往常德市武警醫院燒傷科治療兩天后,未治愈;使用本發明中藥粉劑涂抹、包敷患處,五天全愈未留下疤痕。張錫武,男,57歲,2008年春節因燃放鞭炮不慎,使頭部、面部多處受傷,使用本 發明中藥粉劑涂抹患處,十天全愈未留下疤痕。陳明,男,3歲,2011年春節因家人疏忽照看,被開水燙傷腹部,使用本發明中藥粉劑涂抹、包敷患處,三天后癥狀減輕,家屬滿意,繼續用藥十天,患處全愈未留下疤痕。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傷和燙傷的中藥粉劑,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混合配制而成蛘粉85-90%、虎杖 10-1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燒傷和燙傷的中藥粉劑,其特征在于,將蛘的干殼在火中燒30-60分鐘后,研末,過200目篩;將虎杖干片用粉碎機磨碎,過200目篩;取85-90%的蛘粉和10-15%的虎杖粉,混合均勻后真空包裝。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燒傷和燙傷的中藥粉劑,由下列原料混合配制而成蚌粉85-90%、虎杖10-15%。本發明的優點如下①能快速減輕患處的疼痛,使燒、燙傷的皮膚愈合后不留下疤痕。②對于輕度燒、燙傷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重度大面積燒、燙傷患者,經醫院消炎抗菌治療后,使用本藥粉涂抹患處,能夠縮短愈合期。③本藥粉無毒性,入口入眼無副作用,用藥安全系數高。
文檔編號A61P17/02GK102824418SQ2012103589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曾昭貴 申請人:曾昭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