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16818閱讀:180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健品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靈芝菌絲粉是由靈芝孢子萌發形成菌絲,靈芝菌絲不斷分解吸收養分,在適當的光照、濕度、溫度等條件適宜時就形成了靈芝子實體,子實體成熟后彈射孢子粉。靈芝子實體所需要的構成物質,一半以上來源于菌絲體中的貯存養分,所以菌絲體的營養含量比子實體高出很多。現在靈芝的生產加工工藝主要有兩種一是對孢子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一般是采用破碎技術,對孢子粉進行破碎,但這種技術破碎率低,孢子粉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得到有效地提取,利用價值低;二是對靈芝菌絲體中靈芝多糖、靈芝三萜等有效成分的提取, 現在大多數企業采取土豆和黃豆作為培養基、液體菌種培育、大型反應罐生產、最后提取濃縮液的方法,這種方法,使得大多數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在提取濃縮液的過程中隨著液體流失,造成白白浪費,靈芝的價值沒有得到最大的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了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一)、制作谷物培養基
(1)、將玉米、小麥、大豆清洗干凈,分別放入容器中加水用蒸汽加熱,溫度控制在IOO0C -105°c,壓力O. 04-0. 06兆帕,玉米需60-80分鐘,小麥需15-20分鐘,大豆25-30分鐘;
(2)、蒸煮后使用自動裝瓶機分別裝入瓶中,放進滅菌罐中進行滅菌,溫度121。。_125°C,壓力 O. 14-0. 16 兆帕,時間 2. 5-3. 5 小時;
(3)、當滅菌壓力降至零時,溫度在80°C-90°C時,送入強制冷卻室降溫,當溫度降至28°C時送入無菌接種室等待接種,接種室室內溫度為24-26°C,正壓操作;
(二)、制作液體菌種
(1)、選育優質赤靈芝菌種;
(2)、制備母種培養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馬鈴薯70-80%、麩皮18-19%、蛋白胨O. 7-0. 8%、磷酸二氫鉀 O. 3-0. 4%、硫酸鎂 O. 01-0. 03%、維生素 B1 O. 7-0. 8%、瓊脂 6_7%,將馬鈴薯去皮切塊(5mm*5mm),與麩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15-20分鐘,后用3_4層紗布過濾,過濾后補足水分到1000毫升,將蛋白胨、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維生素B1、瓊脂按順序加入,調節PH值至6. 5-7. 3,滅菌后為5. 5-7. 0,將制備好的培養基趁熱分裝試管,裝入量是試管高度的1/4,塞棉后外包一層牛皮紙扎緊,放入高壓滅菌鍋滅菌,滅菌時將試管培養基豎直放入高壓滅菌鍋鐵筐中,壓力O. 12-0. 15兆帕、溫度120°C _125°C、時間35-42分鐘,滅菌結束后,高壓滅菌鍋壓力回零,將高壓滅菌鍋蓋稍微打開一些,停10分鐘后再取出試管,趁熱擺成斜面,斜面長度為試管的2/3,凝固后就是斜面培養基,為了檢查滅菌是否徹底,將斜面培養基放在30°C _35°C的環境下,培養45-50小時,若無雜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將符合條件的試管,放入超凈工作臺,開啟紫外線燈照射25-35分鐘,進行空間消毒,用75%的酒精對工作臺面、手、接種機等進行消毒,用酒精燈對接種針消毒,然后將初次分離選育的赤靈芝菌種接種到試管的斜面培養基上,放入恒溫箱,溫度25°C -28°C,培養5-7天,待斜面菌絲長滿,作為母種在大量生產時使用;
(4)、制作搖瓶培養基搖瓶培養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馬鈴薯70-80%、麩皮19-20%、蛋白胨 O. 7-0. 8%、磷酸二氫鉀 O. 3-0. 4%、硫酸鎂 O. 1-0. 3 %、維生素 B1O. 7-0. 8%,滅菌與母種培養基方法相同,待溫度降到25°C _28°C時,將菌種從試管取出4塊面積為5mm*5mm的菌塊,放入搖瓶液面上,放進恒溫箱,26°C -28°C,培養48-72小時,待菌塊長成圓形(0l2mm)時放在搖床上搖動,每分鐘120-150轉,旋轉培養65-72小時后有菌絲球形成即可待用; (5)、制作反應罐培養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黃豆16-17%、淀粉34-35%、糖24_25%、葡萄糖18-22%、磷酸二氫鉀I. 6-1. 7%、硫酸鎂I. 1-1. 2%、蛋白胨I. 6-1. 7%、維生素B1O. 1-0. 2%、豆油O. 8-0. 9%,把黃豆打漿過濾,淀粉用涼水稀釋后加熱至60°C,與豆漿混合,再按順序加入糖、葡萄糖、磷酸二氫鉀、硫酸鎂、蛋白胨、維生素B1混合到反應罐,待反應罐加水到500升容量,開始升溫,培養液溫度升至80°C時,用無菌氣體攪拌,清除產生的雜質和氣沫,再加入豆油,反應罐封蓋繼續升溫,溫度升至100°C時排氣一次,繼續升溫,使溫度達到120°C _122°C,壓力O. 14-0. 16兆帕,培養基產生的熱量與壓力,從呼吸器進出管道排出滅菌25-35分鐘,關閉呼吸器進出口開關,保持溫度120°C_122°C、壓力O. 14-0. 16兆帕、25-35分鐘,開始用冷卻水降溫,使溫度降至26-28°C時,準備接種;
(6)、首先在反應罐進菌種接口處點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對準搖瓶菌種接種管,接好后抬高搖瓶讓菌種流入反應罐,關閉接種閥,反應罐進入正常操作,壓力O. 05-0. 07兆帕,溫度25°C -28°C,培養65-72小時,觀察、化驗菌種正常,準備給谷物培養基接種;
(三)、谷物培養基接種反應罐的菌種管道與接種機相連,經高溫120°C氣體滅菌,25-35分鐘后開始進行谷物培養基的接種,接種機對準步驟(一)中已經滅好菌的玉米、小麥、大豆的瓶裝培養基,進行接種;
(四)、接好菌種的瓶送入長菌室,在溫度25°C_28°C深層發酵18-22天;
(五)、在每瓶培養基長滿菌絲后,送入挖瓶車間,將瓶內菌絲挖出;
(六)、將菌絲放入熱風烘干機內進行烘干,溫度78°C-82°C,含水量小于2% ;
(七)、將烘干的玉米菌絲、小麥菌絲、大豆菌絲按照58-62%34-36% :4_6%的比例粗粉;
(八)、將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攪拌機內,加水攪拌均勻,在含水量達10%后進行膨化,膨化溫度控制在109°c -lire ;
(九)、將膨化好的粒狀菌絲送入超微粉碎機內粉碎成150目粉末,進行包裝,即為成
品;
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一)、制作谷物培養基
(I)、將玉米、小麥、大豆清洗干凈,分別放入容器中加水用蒸汽加熱,溫度控制在102°C,壓力O. 05兆帕,玉米需70分鐘,小麥需18分鐘,大豆28分鐘;(2)、蒸煮后使用自動裝瓶機分別裝入瓶中,放進滅菌罐中進行滅菌,溫度124°C,壓力O. 15兆帕,時間3小時;
(3)、當滅菌壓力降至零時,溫度在85°C時,送入強制冷卻室降溫,當溫度降至28°C時送入無菌接種室等待接種,接種室室內溫度為25°C,正壓操作;
(二)、制作液體菌種
(1)、選育優質赤靈芝菌種;
(2)、制備母種培養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馬鈴薯73%、麩皮18.56%、蛋白胨O. 73%、磷酸二氫鉀O. 36%、硫酸鎂O. 02%、維生素B1 O. 73%、瓊脂6. 6%,將馬鈴薯去皮切塊(5mm*5mm),與麩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18分鐘,后用4層紗布過濾,過濾后補足水分到1000毫升,將蛋白胨、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維生素B1、瓊脂按順序加入,調節PH值至6. 8,滅菌后為6. 5,將制備好的培養基趁熱分裝試管,裝入量是試管高度的1/4,塞棉后外包一層 牛皮紙扎緊,放入高壓滅菌鍋滅菌,滅菌時將試管培養基豎直放入高壓滅菌鍋鐵筐中,壓力O. 14兆帕、溫度123°C、時間40分鐘,滅菌結束后,高壓滅菌鍋壓力回零,將高壓滅菌鍋蓋稍微打開一些,停10分鐘后再取出試管,趁熱擺成斜面,斜面長度為試管的2/3,凝固后就是斜面培養基,為了檢查滅菌是否徹底,將斜面培養基放在33°C的環境下,培養48小時,若無雜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將符合條件的試管,放入超凈工作臺,開啟紫外線燈照射30分鐘,進行空間消毒,用75%的酒精對工作臺面、手、接種機等進行消毒,用酒精燈對接種針消毒,然后將初次分離選育的赤靈芝菌種接種到試管的斜面培養基上,放入恒溫箱,溫度26°C,培養6天,待斜面菌絲長滿,作為母種在大量生產時使用;
(4)、制作搖瓶培養基搖瓶培養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馬鈴薯78%、麩皮19.6%、蛋白胨O. 78%、磷酸二氫鉀O. 39%、硫酸鎂O. 2 %、維生素B1O. 78%,滅菌與母種培養基方法相同,待溫度降到26°C時,將菌種從試管取出4塊面積為5_*5_的菌塊,放入搖瓶液面上,放進恒溫箱,27°C,培養70小時,待菌塊長成圓形(0l2mm)時放在搖床上搖動,每分鐘140轉,旋轉培養70小時后有菌絲球形成即可待用;
(5)、制作反應罐培養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黃豆16.75%、淀粉33%、糖24. 8%、葡萄糖20%、磷酸二氫鉀I. 65%、硫酸鎂I. 16%、蛋白胨I. 65%、維生素B1 O. 17%、豆油O. 83%,把黃豆打漿過濾,淀粉用涼水稀釋后加熱至60°C,與豆漿混合,再按順序加入糖、葡萄糖、磷酸二氫鉀、硫酸鎂、蛋白胨、維生素B1混合到反應罐,待反應罐加水到500升容量,開始升溫,培養液溫度升至80°C時,用無菌氣體攪拌,清除產生的雜質和氣沫,再加入豆油,反應罐封蓋繼續升溫,溫度升至100°C時排氣一次,繼續升溫,使溫度達到121°C,壓力O. 15兆帕,培養基產生的熱量與壓力,從呼吸器進出管道排出滅菌30分鐘,關閉呼吸器進出口開關,保持溫度121°C、壓力O. 15兆帕、30分鐘,開始用冷卻水降溫,使溫度降至27°C時,準備接種;
(6)、首先在反應罐進菌種接口處點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對準搖瓶菌種接種管,接好后抬高搖瓶讓菌種流入反應罐,關閉接種閥,反應罐進入正常操作,壓力O. 06兆帕,溫度26°C,培養70小時,觀察、化驗菌種正常,準備給谷物培養基接種;
(三)、谷物培養基接種反應罐的菌種管道與接種機相連,經高溫120°C氣體滅菌,30分鐘后開始進行谷物培養基的接種,接種機對準步驟(一)中已經滅好菌的玉米、小麥、大豆的瓶裝培養基,進行接種;(四)、接好菌種的瓶送入長菌室,在溫度26°C深層發酵20天;
(五)、在每瓶培養基長滿菌絲后,送入挖瓶車間,將瓶內菌絲挖出;
(六)、將菌絲放入熱風烘干機內進行烘干,溫度80°C,含水量小于2%;
(七)、將烘干的玉米菌絲、小麥菌絲、大豆菌絲按照60%35% 5%的比例粗粉;
(八)、將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攪拌機內,加水攪拌均勻,在含水量達10%后進行膨化,膨化溫度控制在110°C ;
(九)、將膨化好的粒狀菌絲送入超微粉碎機內粉碎成150目粉末,進行包裝,即為成品。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玉米、小麥、大豆作為培養基,液體接種瓶裝生產,這種生產工藝生產周期短,可實現工廠自動化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無廢料、無污染,且玉米培養基長出的菌絲多糖含量較高,小麥培養基長出的菌絲三萜含量較高,而大豆蛋 白質的含量較高,并可調節口感,加工的靈芝菌絲粉既保留了靈芝的全部有效成分,又同時具有靈芝孢子粉同等的抗癌和預防腫瘤的作用,玉米、小麥、大豆皮和殼含有粗纖維、蛋白質、灰粉等有益元素,經化驗,本發明的靈芝菌絲粉中靈芝多糖的含量> 12. 5%,三萜的含量彡O. 95%,粗纖維的含量彡3%,有機硒的含量彡O. 55mg/kg, 口感好、易消化,具有免疫調節、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抗衰老、抗自由基、降血糖、調節核酹與蛋白質的平衡、促進DNA的合成、抗放射性損傷的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與實施,下面詳細地說明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一)、制作谷物培養基(1)、將玉米、小麥、大豆清洗干凈,分別放入容器中加水用蒸汽加熱,溫度控制在103°c,壓力O. 05兆帕,玉米需70分鐘,小麥需18分鐘,大豆28分鐘;
(2)、蒸煮后使用自動裝瓶機分別裝入瓶中,放進滅菌罐中進行滅菌,溫度123°C,O. 15兆帕,時間3小時;(3)、當滅菌壓力降至零時,溫度在85°C時,送入強制冷卻室降溫,當溫度降至28°C時送入無菌接種室等待接種,接種室室內溫度為25°C,正壓操作;(二)、制作液體菌種(I)、選育優質赤靈芝菌種;(2)、制備母種培養基按以下重量配料馬鈴薯200g、麩皮50 g、蛋白胨2 g、磷酸二氫鉀I g、硫酸鎂O. 5 g、維生素B1 2 g、瓊脂18 g,將馬鈴薯去皮切塊(5mm*5mm),與麩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18分鐘,后用4層紗布過濾,過濾后補足水分到1000毫升,將蛋白胨、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維生素&、瓊脂按順序加入,調節PH值至6. 8,滅菌后為6. 2,將制備好的培養基趁熱分裝試管,裝入量是試管高度的1/4,塞棉后外包一層牛皮紙扎緊,放入高壓滅菌鍋滅菌,滅菌時將試管培養基豎直放入高壓滅菌鍋鐵筐中,壓力O. 14兆帕、溫度123°C、時間40分鐘,滅菌結束后,高壓滅菌鍋壓力回零,將高壓滅菌鍋蓋稍微打開一些,停10分鐘后再取出試管,趁熱擺成斜面,斜面長度為試管的2/3,凝固后就是斜面培養基,為了檢查滅菌是否徹底,將斜面培養基放在35°C的環境下,培養18小時,若無雜菌菌落方可使用;(3)、將符合條件的試管,放入超凈工作臺,開啟紫外線燈照射30分鐘,進行空間消毒,用75%的酒精對工作臺面、手、接種機等進行消毒,用酒精燈對接種針消毒,然后將初次分離選育的赤靈芝菌種接種到試管的斜面培養基上,放入恒溫箱,溫度26°C,培養6天,待斜面菌絲長滿,作為母種在大量生產時使用;(4)、制作搖瓶培養基搖瓶培養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馬鈴薯200克、麩皮50克、蛋白胨2克、磷酸二氫鉀I克、硫酸鎂O. 5克、維生素克,滅菌與母種培養基方法相同,待溫度降到26°C時,將菌種從試管取出4塊面積為5_*5_的菌塊,放入搖瓶液面上,放進恒溫箱,270C,培養60小時,待菌塊長成圓形(0l2mm)時放在搖床上搖動,每分鐘135轉,旋轉培養68小時后有菌絲球形成即可待用;(5)、制作反應罐培養基按以下重量配料黃豆5050g、淀粉9949g、糖7477g、葡萄糖6030g、磷酸二氫鉀497g、硫酸鎂349g、蛋白胨497g、維生素B1 51g、豆油250g,把黃豆打漿過濾,淀粉用涼水稀釋后加熱至60°C,與豆漿混合,再按順序加入糖、葡萄糖、磷酸二氫鉀、硫酸鎂、蛋白胨、維生素B1混合到反應罐,待反應罐加水到500升容量,開始升溫,培養液溫度升至80°C時,用無菌氣體攪拌,清除產生的雜質和氣沫,再加入豆油,反應罐封蓋繼續升溫,溫度升至100°C時排氣一次,繼續升溫,使溫度達到121°C,壓力O. 15兆帕,培養基產生的熱量,從呼吸器進出管道排出滅菌30分鐘,關閉呼吸器進出口開關,保持溫度121°C、壓力O. 15兆帕、30分鐘,開始用冷卻水降溫,使溫度降至28°C時,準備接種;(6)、首先在反應罐進菌種接口處點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對準搖瓶菌種接種管,接好后抬高搖瓶讓菌種流入反應罐,關閉接種閥,反應罐進入正常操作,壓力O. 06兆帕,溫度27 V,培養68小時,觀察、化驗菌種正常,準備給谷物培養基接種;(三)、谷物培養基接種反應罐的菌種管道與接種機相連,經高溫120°C氣體滅菌,30分鐘后開始進行谷物培養基的接種,接種機對準步驟
(一)中已經滅好菌的玉米、小麥、大豆的瓶裝培養基,進行接種;(四)、接好菌種的瓶送入長 菌室,在溫度27°C深層發酵20天;(五)、在每瓶培養基長滿菌絲后,送入挖瓶車間,將瓶內菌絲挖出;(六)、將菌絲放入熱風烘干機內進行烘干,溫度801,含水量小于2%;(七)、將烘干的玉米菌絲、小麥菌絲、大豆菌絲按照60 35 5的比例粗粉;(八)、將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攪拌機內,加水攪拌均勻,在含水量達10%后進行膨化,膨化溫度控制在110°C ;(九)、將膨化好的粒狀菌絲送入超微粉碎機內粉碎成150目粉末,進行包裝,即為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一)、制作谷物培養基 (1)、將玉米、小麥、大豆清洗干凈,分別放入容器中加水用蒸汽加熱,溫度控制在IOO0C -105°c,壓力O. 04-0. 06兆帕,玉米需60-80分鐘,小麥需15-20分鐘,大豆25-30分鐘; (2)、蒸煮后使用自動裝瓶機分別裝入瓶中,放進滅菌罐中進行滅菌,溫度121。。_125°C,壓力 O. 14-0. 16 兆帕,時間 2. 5-3. 5 小時; (3)、當滅菌壓力降至零時,溫度在80°C-90°C時,送入強制冷卻室降溫,當溫度降至28°C時送入無菌接種室等待接種,接種室室內溫度為24-26°C,正壓操作; (二)、制作液體菌種 (1)、選育優質赤靈芝菌種; (2)、制備母種培養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馬鈴薯70-80%、麩皮18-19%、蛋白胨O.7-0. 8%、磷酸二氫鉀 O. 3-0. 4%、硫酸鎂 O. 01-0. 03%、維生素 B1 O. 7-0. 8%、瓊脂 6_7%,將馬鈴薯去皮切塊(5mm*5mm),與麩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15-20分鐘,后用3_4層紗布過濾,過濾后補足水分到1000毫升,將蛋白胨、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維生素B1、瓊脂按順序加入,調節PH值至6. 5-7. 3,滅菌后為5. 5-7. 0,將制備好的培養基趁熱分裝試管,裝入量是試管高度的1/4,塞棉后外包一層牛皮紙扎緊,放入高壓滅菌鍋滅菌,滅菌時將試管培養基豎直放入高壓滅菌鍋鐵筐中,壓力O. 12-0. 15兆帕、溫度120°C _125°C、時間35-42分鐘,滅菌結束后,高壓滅菌鍋壓力回零,將高壓滅菌鍋蓋稍微打開一些,停10分鐘后再取出試管,趁熱擺成斜面,斜面長度為試管的2/3,凝固后就是斜面培養基,為了檢查滅菌是否徹底,將斜面培養基放在30°C _35°C的環境下,培養45-50小時,若無雜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將符合條件的試管,放入超凈工作臺,開啟紫外線燈照射25-35分鐘,進行空間消毒,用75%的酒精對工作臺面、手、接種機等進行消毒,用酒精燈對接種針消毒,然后將初次分離選育的赤靈芝菌種接種到試管的斜面培養基上,放入恒溫箱,溫度25V -28°C,培養5-7天,待斜面菌絲長滿,作為母種在大量生產時使用; (4)、制作搖瓶培養基搖瓶培養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馬鈴薯70-80%、麩皮19-20%、蛋白胨 O. 7-0. 8%、磷酸二氫鉀 O. 3-0. 4%、硫酸鎂 O. 1-0. 3 %、維生素 B1O. 7-0. 8%,滅菌與母種培養基方法相同,待溫度降到25°C _28°C時,將菌種從試管取出4塊面積為5mm*5mm的菌塊,放入搖瓶液面上,放進恒溫箱,26°C -28°C,培養48-72小時,待菌塊長成圓形(0l2mm)時放在搖床上搖動,每分鐘120-150轉,旋轉培養65-72小時后有菌絲球形成即可待用; (5)、制作反應罐培養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黃豆16-17%、淀粉34-35%、糖24_25%、葡萄糖18-22%、磷酸二氫鉀I. 6-1. 7%、硫酸鎂I. 1-1. 2%、蛋白胨I. 6-1. 7%、維生素B1O.1-0. 2%、豆油O. 8-0. 9%,把黃豆打漿過濾,淀粉用涼水稀釋后加熱至60°C,與豆漿混合,再按順序加入糖、葡萄糖、磷酸二氫鉀、硫酸鎂、蛋白胨、維生素B1混合到反應罐,待反應罐加水到500升容量,開始升溫,培養液溫度升至80°C時,用無菌氣體攪拌,清除產生的雜質和氣沫,再加入豆油,反應罐封蓋繼續升溫,溫度升至100°C時排氣一次,繼續升溫,使溫度達到120°C _122°C,壓力O. 14-0. 16兆帕,培養基產生的熱量與壓力,從呼吸器進出管道排出滅菌25-35分鐘,關閉呼吸器進出口開關,保持溫度120°C_122°C、壓力O. 14-0. 16兆帕、25-35分鐘,開始用冷卻水降溫,使溫度降至26-28°C時,準備接種; (6)、首先在反應罐進菌種接口處點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對準搖瓶菌種接種管,接好后抬高搖瓶讓菌種流入反應罐,關閉接種閥,反應罐進入正常操作,壓力O. 05-0. 07兆帕,溫度25°C -28°C,培養65-72小時,觀察、化驗菌種正常,準備給谷物培養基接種; (三)、谷物培養基接種反應罐的菌種管道與接種機相連,經高溫120°C氣體滅菌,25-35分鐘后開始進行谷物培養基的接種,接種機對準步驟(一)中已經滅好菌的玉米、小麥、大豆的瓶裝培養基,進行接種; (四)、接好菌種的瓶送入長菌室,在溫度25°C_28°C深層發酵18-22天; (五)、在每瓶培養基長滿菌絲后,送入挖瓶車間,將瓶內菌絲挖出; (六)、將菌絲放入熱風烘干機內進行烘干,溫度78°C-82°C,含水量小于2% ; (七)、將烘干的玉米菌絲、小麥菌絲、大豆菌絲按照58-62%34-36% :4_6%的比例粗粉; (八)、將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攪拌機內,加水攪拌均勻,在含水量達10%后進行膨化,膨化溫度控制在109°c -lire ; (九)、將膨化好的粒狀菌絲送入超微粉碎機內粉碎成150目粉末,進行包裝,即為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一)、制作谷物培養基 (1)、將玉米、小麥、大豆清洗干凈,分別放入容器中加水用蒸汽加熱,溫度控制在102°C,壓力O. 05兆帕,玉米需70分鐘,小麥需18分鐘,大豆28分鐘; (2)、蒸煮后使用自動裝瓶機分別裝入瓶中,放進滅菌罐中進行滅菌,溫度124°C,壓力O.15兆帕,時間3小時; (3)、當滅菌壓力降至零時,溫度在85°C時,送入強制冷卻室降溫,當溫度降至28°C時送入無菌接種室等待接種,接種室室內溫度為25°C,正壓操作; (二)、制作液體菌種 (1)、選育優質赤靈芝菌種; (2)、制備母種培養基按以下重量配比配料馬鈴薯73%、麩皮18.56%、蛋白胨O.73%、磷酸二氫鉀O. 36%、硫酸鎂O. 02%、維生素B1 O. 73%、瓊脂6. 6%,將馬鈴薯去皮切塊(5mm*5mm),與麩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18分鐘,后用4層紗布過濾,過濾后補足水分到1000毫升,將蛋白胨、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維生素B1、瓊脂按順序加入,調節PH值至6. 8,滅菌后為6. 5,將制備好的培養基趁熱分裝試管,裝入量是試管高度的1/4,塞棉后外包一層牛皮紙扎緊,放入高壓滅菌鍋滅菌,滅菌時將試管培養基豎直放入高壓滅菌鍋鐵筐中,壓力O.14兆帕、溫度123°C、時間40分鐘,滅菌結束后,高壓滅菌鍋壓力回零,將高壓滅菌鍋蓋稍微打開一些,停10分鐘后再取出試管,趁熱擺成斜面,斜面長度為試管的2/3,凝固后就是斜面培養基,為了檢查滅菌是否徹底,將斜面培養基放在33°C的環境下,培養48小時,若無雜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將符合條件的試管,放入超凈工作臺,開啟紫外線燈照射30分鐘,進行空間消毒,用75%的酒精對工作臺面、手、接種機等進行消毒,用酒精燈對接種針消毒,然后將初次分離選育的赤靈芝菌種接種到試管的斜面培養基上,放入恒溫箱,溫度26°C,培養6天,待斜面菌絲長滿,作為母種在大量生產時使用; (4)、制作搖瓶培養基搖瓶培養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馬鈴薯78%、麩皮19.6%、蛋白胨O. 78%、磷酸二氫鉀O. 39%、硫酸鎂O. 2 %、維生素B1O. 78%,滅菌與母種培養基方法相同,待溫度降到26°C時,將菌種從試管取出4塊面積為5_*5_的菌塊,放入搖瓶液面上,放進恒溫箱,27°C,培養70小時,待菌塊長成圓形(0l2mm)時放在搖床上搖動,每分鐘140轉,旋轉培養70小時后有菌絲球形成即可待用; (5)、制作反應罐培養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黃豆16.75%、淀粉33%、糖24. 8%、葡萄糖20%、磷酸二氫鉀I. 65%、硫酸鎂I. 16%、蛋白胨I. 65%、維生素B1 O. 17%、豆油O. 83%,把黃豆打漿過濾,淀粉用涼水稀釋后加熱至60°C,與豆漿混合,再按順序加入糖、葡萄糖、磷酸二氫鉀、硫酸鎂、蛋白胨、維生素B1混合到反應罐,待反應罐加水到500升容量,開始升溫,培養液溫度升至80°C時,用無菌氣體攪拌,清除產生的雜質和氣沫,再加入豆油,反應罐封蓋繼續升溫,溫度升至100°C時排氣一次,繼續升溫,使溫度達到121°C,壓力O. 15兆帕,培養基產生的熱量與壓力,從呼吸器進出管道排出滅菌30分鐘,關閉呼吸器進出口開關,保持溫度121°C、壓力O. 15兆帕、30分鐘,開始用冷卻水降溫,使溫度降至27°C時,準備接種; (6)、首先在反應罐進菌種接口處點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對準搖瓶菌種接種管,接好后抬高搖瓶讓菌種流入反應罐,關閉接種閥,反應罐進入正常操作,壓力O. 06兆帕,溫度26°C,培養70小時,觀察、化驗菌種正常,準備給谷物培養基接種; (三)、谷物培養基接種反應罐的菌種管道與接種機相連,經高溫120°C氣體滅菌,30分鐘后開始進行谷物培養基的接種,接種機對準步驟(一)中已經滅好菌的玉米、小麥、大豆的瓶裝培養基,進行接種; (四)、接好菌種的瓶送入長菌室,在溫度26°C深層發酵20天; (五)、在每瓶培養基長滿菌絲后,送入挖瓶車間,將瓶內菌絲挖出; (六)、將菌絲放入熱風烘干機內進行烘干,溫度80°C,含水量小于2%; (七)、將烘干的玉米菌絲、小麥菌絲、大豆菌絲按照60%35% 5%的比例粗粉; (八)、將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攪拌機內,加水攪拌均勻,在含水量達10%后進行膨化,膨化溫度控制在110°C ; (九)、將膨化好的粒狀菌絲送入超微粉碎機內粉碎成150目粉末,進行包裝,即為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一)、制作谷物培養基;(二)、制作液體菌種;(三)、谷物培養基接種;(四)、接好菌種的瓶送入長菌室;(五)、在每瓶培養基長滿菌絲后,送入挖瓶車間,將瓶內菌絲挖出;(六)、將菌絲放入熱風烘干機內進行烘干;(七)、將烘干的玉米菌絲、小麥菌絲、大豆菌絲按照58-62%34-36%4-6%的比例粗粉;(八)、將粉碎的粗粉放入混合攪拌機內,加水攪拌均勻,在含水量達10%后進行膨化,膨化溫度控制在109℃-111℃;(九)、將膨化好的粒狀菌絲送入超微粉碎機內粉碎成150目粉末,進行包裝,即為成品。本發明口感好、易消化,具有免疫調節、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
文檔編號A61K36/074GK102835254SQ20121036257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王永產, 楊艷玲, 胡繼華, 楊凱, 王璞 申請人:煙臺龍宇靈芝生物開發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北宁市| 旌德县| 高雄县| 靖西县| 河东区| 崇义县| 苍南县| 凉城县| 贡山| 平谷区| 志丹县| 丁青县| 韶关市| 龙海市| 永吉县| 沙雅县| 从化市| 宜兴市| 桑日县| 多伦县| 怀化市| 通化市| 惠州市| 乌恰县| 禹城市| 嘉黎县| 莆田市| 西乌| 岳阳县| 延寿县| 仲巴县| 江北区| 库伦旗| 印江| 郯城县| 镇原县| 长春市| 江北区| 普兰县|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