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膏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膏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痤瘡是美容皮膚科的最常見的病種之一,多發于青春期,又叫青春痘、面皰或粉刺、毛囊炎,通常好發于面部、頸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臨床以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等為主要表現。除兒童外,人群中約有80% 90%的人患本病或曾經患過本病(包括輕癥在內)。痤瘡是發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發生的因素多種多樣,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皮脂腺管與毛孔堵塞。本病是一種毛囊性皮脂腺的慢性炎性病變,以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及瘢痕為特征。據調查,12 24歲青少年痤瘡發病率高達85%,而且發病年齡向兒童和中年兩極擴展,患病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西醫認為本病是由于內分泌功能失調,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對增高,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油脂量增多造成皮脂腺管與毛孔的堵塞,毛囊皮脂腺管的過度角化,腺管內痤瘡丙酸桿菌滋生,皮脂外流不暢所致。常表現為丘疹、黑頭、膿皰、膿腫、結節、囊腫,甚至瘢痕,常有礙美觀。治療常采用服用抗雄性激素、抗生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方案,同時外科采用粉刺針擠壓、激光打孔被動清除粉刺,對皮膚有不同程度的傷害,痛苦大、費用高、效果不理想,內服抗生素毒副作用較大。中醫認為,血中有血熱存在,血中之毒是由五臟蘊熱,注入血脈。另外經絡中血氣不和,外來濕邪、熱邪損傷人體血液,導致痤瘡。將其分為濕熱癥、內毒血熱癥、血虛風燥癥。治療時,患者服用湯藥不方便,起效緩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治療痤瘡而且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無痛苦的中藥膏及制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水蛭15—30份,虻蟲15—30份,五倍子15—30份,金銀花8 —15份,苦參15 — 20份,紅花8 —15份,生地15 — 20份,野菊花8 —18份,烏梅20—35份,黃柏8—18份,食醋65—125份,氮酮I一2份。本發明最佳配方比例為
水蛭20份,虻蟲20份,五倍子30份,金銀花15份,苦參18份,紅花12份,生地18份,野菊花12份,烏梅30份,黃柏15份,食醋100份,氮酮I份。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為
(1)、按組方稱取上述各原料;
(2)、將水蛭、虻蟲、五倍子、烏梅粉碎過300目,得藥粉A備用;
(3)、將金銀花、苦參、紅花、野菊花、生地、黃柏放入500毫升的純凈水熬制濃縮成100毫升,得藥液B備用;(4)、將食醋、藥粉A、氮酮依次加入藥液B中均勻混合,即得。本發明的中藥膏根據本病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對增高,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油脂量增多造成皮脂腺管與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暢所致的病因,結合中醫特色,治療本病當以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消腫排膿、軟堅散結、去腐生肌,才能達到標本兼治、不易復發的效果。方解
水蛭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實驗表明水蛭在體外對纖維蛋白有較強的纖溶作用,有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腎臟血流量的作用。虻蟲主逐瘀血,破下血積、堅痞、癥瘕,寒熱,通利血脈及九竅。五倍子具有斂肺降火、澀腸固精、斂汗止血之功效。實驗表明具有收斂、抗菌的功 效。金銀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對癰腫疔瘡、腸癰肺癰有較強的散癰消腫,清熱解毒、消炎作用。苦參性寒,有清熱燥濕,殺蟲的功效,能夠清除下焦濕熱,并且殺蟲止癢,對皮膚瘙癢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植物中草藥能夠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斂毛孔,清除皮膚內毒素雜質,豐富的本草營養,促進受損血管神經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恢復皮下毛細血管細胞活力。紅花性溫,味辛,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生地清熱、生津、潤燥、滑腸、破瘀、生新、止痛、調經、金瘡瘀、涼血、止血。烏梅斂肺澀腸,治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清虛熱。用于濕熱瀉痢,帶下,熱淋,痿辟,骨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食醋調節血液的酸堿平衡,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科學證明外用具有美容、減少皺紋、殺菌、柔嫩肌膚、祛斑褪斑的功效,
氮酮皮膚滲透促進劑,能改變皮膚色質層脂質與蛋白結構,促進藥物經皮膚吸收,對親水性和疏水性的化合物都能增強其透皮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按下列比例稱取原料
水蛭20份,虻蟲20份,五倍子30份,金銀花15份,苦參18份,紅花12份,生地18份,野菊花12份,烏梅30份,黃柏15份,食醋100份,氮酮I份。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為
(1)、按組方稱取上述各原料;
(2)、將水蛭、虻蟲、五倍子、烏梅粉碎過300目,得藥粉A備用;
(3)、將金銀花、苦參、紅花、野菊花、生地、黃柏放入500毫升的純凈水熬制濃縮成100毫升得藥液B備用;
(4)、將食醋、藥粉A、氮酮依次加入藥液B中均勻混合,即得。本發明是發明人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驗的總結,經過反復實驗而得,全方組合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消腫排膿,去腐生肌之功效,因此該外用藥對頑固性的痤瘡引起的瘡疤、色素沉著痕有獨特的療效,無任何毒副作用,不留后遺癥,而且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費用小。本發明直接作用于皮膚,能改善皮脂腺的分泌,促進局部組織新陳代謝,修復被破壞和角化的皮脂腺開口,使皮脂腺分泌暢通無阻,控制了痘的形成。同時能快速殺滅座瘡桿菌;溶解粉刺黑頭,消腫排膿,軟堅散結,改善皮膚局部黑色素沉著及膚色、膚質,消除疤痕,達到消痘、祛印、除疤、恢復皮膚正常生理機能、靚麗皮膚的目的。本發明的使用方法為每晚將患處用溫水清潔,將本產品適量直接敷抹于患處,然后用保鮮膜覆蓋,次日清晨將保鮮膜取下,用清水洗凈。I月為I療程,一般患者I到3個療程可治愈。為表明本發明的藥膏對痤瘡的治療效果,本發明人對200例病例臨床觀察,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35歲,一般用藥I一3個療程,用藥3個療程 結果治愈172例,占86% ;顯效190例,占95% ;有效200例,總有效率100%。典型臨床病例
病例I、陳某,男,25歲,河南周口人。胸部,背部出現痤瘡多年,自述曾經用過“滿靈水”、“痤瘡平”等外用藥,都無效,也曾服用過維安脂一個多月,收效甚微,停止治療,隨機復發。聽朋友介紹,使用本發明藥膏一個療程后,開始見效,感覺痘痘開始軟化,繼續使用一個療程,痤瘡、疤痕開始消除,連續使用三個療程,痤瘡全部消失,皮膚光滑無疤痕。病例2、周某,女,鄭州人,18歲,學生。患者面部座瘡已有2余年,曾用過多種方法包括口服及外涂激素類藥物、中藥及美容院的專門治療,但效果均不顯著。來我處就診時見米粒大小痤瘡遍布面頰及前額部,面頰部痤瘡融合成片,色紅,尖部有膿胞。整個面部出油較多,吃油膩、辛辣食物及月經前癥狀加重,并伴有痛經,大便干結。舌苔黃膩,脈弦細滑。診斷為痤瘡。使用本發明藥膏一個療程后,面部皮損有所改善,但仍有散在痤瘡及色素沉著,后繼續使用2個療程后痤瘡及痘印消失。病例3、孫某,女,29歲,河南鄭州人,曾用過多種方法包括口服及外涂激素類藥物、中藥及美容院的專門治療,但效果均不顯著.。來我處就診時見米粒大小痤瘡遍布面頰及前額部,面頰部痤瘡融合成片,色紅,尖部有膿胞。整個面部出油較多,吃油膩、辛辣食物及月經前癥狀加重,并伴有痛經,大便不調,一或二日一行。使用本發明藥膏治療一個月后患者面部皮損有所改善,但仍有散在痤瘡及色素沉著。后繼續維持治療3療程后痤瘡基本消失,隨訪無復發。病例4、朱某,女24歲,周口師范學院學生,患者自述,自上高中以來,面部一直的長痘痘,但不太嚴重,由于外地求學,自己覺得水土不服的原因,開始長出大面積的痘痘,從額頭到鬢角,臉頰呈片狀分布,在學校偷偷的服用抗生素,病情有所好轉,后不見效果。使用本發明藥膏一個療程后,臉部痘痘明顯減少,繼續服用一個療程,痘痘全部消失,面色紅潤,皮膚光滑無疤痕。病例5、王某,女,33歲,機關干部,周口人。患有座瘡多年不愈,不斷的到處求醫,期間服用過抗生素,痘痘嚴重時候服用過激素治療,能緩解一段時間,但停止服用好痘痘再次復發。經介紹使用本發明藥膏一個療程后,癥狀明顯的減輕,之后繼續使用二個療程,痘痘全部消失。皮膚沒留任何疤痕,隨訪半年無復發。
病例6、男,30歲 ,鄭州市人,患者患有面部座瘡,面部臉頰兩側,下巴,鼻翼兩側均有座瘡,皮損嚴重,米粒大小的紅色毛囊丘疹,其頂端有的可見黃白色的小膿皰,局部有許多疤痕。患者先后去過多家醫院治療,用過很多內服及外用藥物治療,效果欠佳。使用本發明藥膏一個療程后,癥狀明顯的減輕,之后繼續使用二個療程,痘痘全部消失,皮膚沒留任何疤痕,隨訪一年無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水蛭15 — 30份,虻蟲15 — 30份,五倍子15 — 30份,金銀花8 —15份,苦參15 — 20份,紅花8 —15份,生地15 — 20份,野菊花8 —18份,烏梅20— 35份,黃柏8 —18份,食醋65—125份,氮酮I一2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比可以是水蛭20份,虻蟲20份,五倍子30份,金銀花15份,苦參18份,紅花12份,生地18份,野菊花12份,烏梅30份,黃柏15份,食醋100份,氮酮I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組方稱取上述各原料; (2)、將水蛭、虻蟲、五倍子、烏梅粉碎過300目,得藥粉A備用; (3)、將金銀花、苦參、紅花、野菊花、生地、黃柏放入500毫升的純凈水熬制濃縮成100毫升得藥液B備用; (4)、將食醋、藥粉A、氮酮依次加入藥液B中,均勻混合,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膏及制備方法。它是水蛭、虻蟲、五倍子、金銀花、苦參,紅花,生地,野菊花、烏梅、黃柏、食醋、氮酮1—2份制成,本發明是發明人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驗的總結,經過反復實驗而得,全方組合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消腫排膿,去腐生肌之功效,因此該外用藥對頑固性的痤瘡引起的瘡疤、色素沉著痕有獨特的療效,無任何毒副作用,不留后遺癥,而且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費用小。
文檔編號A61K36/804GK102895398SQ2012103665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陳政秀 申請人:陳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