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引流袋排液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8351閱讀:154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引流袋排液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引流袋排液閥。
背景技術
現有引流袋的排液閥主要有十字閥、拉拔閥、螺旋閥、翻轉閥、軟管夾(包括羅伯特夾、片夾、滾輪式流量調節器、翻轉夾)等,但是他們有ー個共同特點是,排液閥和排液ロ一般位于袋體的最底端,開關觸控部離排液ロ近,而且引流袋有時需要連續使用幾天,每天需要開關幾次進行排放引流液,排液結束關閉引流閥時,由于開關觸控部離排液ロ近,操作頻繁,容易出現排液口上的引流液沾到操作者手上,特別對于傳染性疾病,除了可能的疾病傳播外,操作者也會出現心里負擔。另ー個就是操作,因為排液閥位于引流袋的最低端,操 作者需要彎腰或者蹲下才可能進行操作,繁瑣、不方便。再者就是醫護人員需要照顧很多病人,有些病人可能有各種抗藥性或者其他致病微生物存在,有可能通過操作者操作污染排液ロ,致病微生物通過逆行進入人體,造成交叉感染。如圖5所示的十字閥密閉件為橫向活塞,左右推拉開閉。離排液ロ近。從而操作者易被引流液污染,開關觸控部易被引流液污染;再ー個是排液閥出口也可能被操作者污染,從而互相影響、給雙方造成潛在的危害。如圖6所示的螺旋閥密閉件為塞子,通過旋轉實現開閉。開關觸控部離排液ロ很近。因此操作者易被引流液污染,開關觸控部易被引流液污染;再ー個是排液閥出口也可能被操作者污染,從而互相影響、給雙方造成潛在的危害。如圖7所示的翻轉閥密閉件為橫向圓柱活塞,通過開關觸控部轉動橫向圓柱活塞實現開閉。開關觸控部離排液ロ很近。因此操作者易被引流液污染,開關觸控部易被引流液污染;再ー個是排液閥出口也可能被操作者污染,從而互相影響、給雙方造成潛在的危害。如圖8所示的軟管夾排液管路為軟管,通過擠壓管路實現開閉。開關觸控部離排液ロ很近。因此操作者易被引流液污染,開關觸控部易被引流液污染;再ー個是排液閥出ロ也可能被操作者污染,從而互相影響、給雙方造成潛在的危害。如圖9所示的拉拔閥密閉件為塞子,通過上下拉拔實現開閉。開關觸控部離排液ロ很近。因此操作者易被引流液污染,開關觸控部易被引流液污染;再ー個是排液閥出口也可能被操作者污染,從而互相影響、給雙方造成潛在的危害。本申請人針對專利實施細則中規定的現有技術做了相應的檢索,檢索到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為江蘇康進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名稱為帶通孔十字閥的引流袋的實用新型專利,以上專利的申請號為201120258779. 9,申請日為:2011. 07. 21,授權公告號為CN202191517U。以上現有技術的獨立權利要求需要保護的發明創造點為ー種帶通孔十字閥的引流袋,包括袋體、進液導管和十字閥,十字閥由閥體、橫向管和滑桿組成,滑桿的長度大于橫向管,閥體與橫向管十字相交并連成一體,閥體的一端設有進液ロ,另一端設有出液ロ,橫向管的內腔分別與進液口和出液ロ連通,滑桿與橫向管插接,且接合部滑桿的外圓與橫向管的內壁相配合,其特征在干滑桿上設有圓形通孔,并在滑桿推向一端時,圓形通孔與進液口和出液ロ錯開位置,在滑桿推向另一端吋,圓形通孔與進液口和出液ロ同時接通。以上現有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方便使用、井能避免堵塞現象的帶通孔十字閥的引流袋。技術最接近的現有技術與本發明創造不屬于專利審查指南中所提及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發明創造。

發明內容
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種操作方便的引流袋排液閥,避免操作者、使用者由于排液閥使用不當而造成交叉感染。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它包括閥殼和下方的排液ロ ;其特征在于閥殼側壁設置有通向閥殼內部的進液ロ ;開關觸控部通過傳動機構連接下部的封閉件。
上述“開關觸控部通過傳動機構連接下部的封閉件”。中所述“傳動機構”是指將開關觸控部受到的力傳導并作用于封閉件,改變封閉件的位置狀態,來控制排液閥的開閉。所述的“下部”是指封閉件位于開關觸控部在活動范圍內的任意位置的下方。在較優實施狀態下,所述的傳動機構與閥殼之間安裝有用于儲存彈性勢能的弾性復位機構。上述“彈性復位機構”是指開啟或者關閉排液閥時,將能量儲存于弾性元件中,在下次關閉或者開啟排液閥時,只需解除鎖扣機構,即可使排液閥恢復開啟或者關閉狀態。所述“彈性復位機構”的弾性元件可以是彈簧、弾片等結構。位置可以置于殼內或者殼外。在較優實施狀態下,所述傳動機構為傳動桿或繩帶傳動或氣動傳動結構或他們之間的任意組合體。上述“傳動機構”,可以根據引流袋排液閥外形不同,如筆直的或者彎曲的外形,靈活選用傳動桿、繩帶傳動或氣動結構或他們之間的任意組合體來實現傳動功能。在較優實施狀態下,所述的開關觸控部為擠壓或按壓或旋轉開關或者他們之間的任意組合。上述“開關觸控部為擠壓或按壓或旋轉開關或者他們之間的任意組合。”中所述的“擠壓開關”是指通過開關觸控部至少兩點相反方向施加作用力方式的開關,可以是一字型或U型或V型擠壓機構、也可以是氣囊控制的氣動開關;所述的“按壓開關”是指通過向開關觸控部ー側方向用力方式的開關;所述“旋轉開關”是指圍繞開關觸控部的軸用カ旋轉開關觸控部方式的開關。上述操作方式可以通過手動或自動方式反向操作復位。在較優實施狀態下,所述的開關觸控部與傳動機構之間為一整體;所述的開關觸控部設置有用于張合運動的U形開ロ,開關觸控部外表面上設置有受カ環。上述,“開關觸控部與傳動機構之間為一整體”是現實中較容易實現的操作靈活的結構,傳動機構尾端有半球頭與封閉件對應溝槽的活動連接,封閉件可以選擇彈性材料如橡膠材料。同時可以是與封閉件為整個一體結構或者是上述三個部件連接的結構。在較優實施狀態下,所述安裝彈性復位機構安裝于閥殼的安裝室內,彈性復位機構一端置于安裝室的支撐環上部。在較優實施狀態下,所述的開關控制部或傳動機構與閥殼之間設置有卡鎖機構。
上述“卡鎖機構”是指可以保持弾性件處于彈性狀態的機構,具體該卡鎖機構可以是卡鉤結構、卡槽結構、鎖扣、扣板等。在較優實施狀態下,所述的卡鎖機構為設置在開關觸控部外表面上的卡鎖齒和設置在閥殼上部的卡鎖環配合而成。在較優實施狀態下,所述排液通路的封閉件為可以封閉排液通路的光滑密封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排液閥側壁有通向引流容器內部的進液孔,開關觸控部位于排液閥的遠端,這樣排液閥開關觸控部位遠離排液ロ,而且離操作者近,操作不用再蹲下即可操作;另外就是避免污染,減少逆行性感染和傳染性疾病發生的可能。



圖I為本發明裝配主剖視圖;圖2為開關觸控部I與傳動機構3之間為一整體設計時的結構剖視圖;圖3為本發明關閉狀態時的裝配主剖視圖;圖4為本發明開啟狀態時的裝配主剖視圖;圖5為十字閥示意圖; 圖6為螺旋閥示意圖;圖7為翻轉閥示意圖;圖8為軟管夾示意圖;圖9為拉拔閥示意圖;圖10為所述傳動機構3為繩帶傳動和開關觸控部I為擠壓或旋轉開關時,本發明的示意圖。圖11為所述傳動機構3為氣動傳動時,本發明的示意圖。圖中所述的數字標注表示為1、開關觸控部;2、彈性復位機構;3、傳動機構;4、封閉件;5、進液ロ ;6、排液ロ ;7、卡鎖齒;8、受カ環;9、半球頭;10、支撐環;11、安裝室;12、卡鎖壞。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ー步闡釋。實施例I :如圖1-4所不,本發明包括閥殼和下方的排液ロ 6 ;閥殼側壁設置有通向閥殼內部的進液ロ 5 ;開關觸控部I通過傳動機構3連接下部的封閉件4。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只需手動操作開關觸控部I即可實現封閉件4的來回移動,從而實現手動的方式對進液ロ 5開啟和關閉。實施例2 如圖1-4所不,本發明包括閥殼和下方的排液ロ 6 ;閥殼側壁設置有通向閥殼內部的進液ロ 5 ;開關觸控部I通過傳動機構3連接下部的封閉件4。所述傳動機構3為傳動桿,在傳動機構3與閥殼之間安裝有用于儲存彈性勢能的彈性復位機構2。所述的開關觸控部I為擠壓或按壓或旋轉開關或者他們之間的任意組合。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只需工作人員擠壓或按壓或旋轉或者他們之間的任意組合動作,釋放彈性復位機構2儲存的彈性勢能,從而實現開關觸控部I帶動傳動機構3和封閉件4向上運動,從而實現進液ロ 5開啟。實施例3 如圖1-4所不,本發明包括閥殼和下方的排液ロ 6 ;閥殼側壁設置有通向閥殼內部的進液ロ 5 ;開關觸控部I通過傳動機構3連接下部的封閉件4。在傳動機構3與閥殼之間安裝有用于儲存彈性勢能的彈性復位機構2。所述的開關觸控部I為擠壓或按壓或旋轉開關或者他們之間的任意組合。所述的開關觸控部I與傳動機構3之間為一整體;所述的開關觸控部I設置有用于張合運動的U形開ロ,開關觸控部I外表面上設置有受カ環8。
所述安裝彈性復位機構2安裝于閥殼的安裝室11內,彈性復位機構2 —端置于安裝室11的支撐環10上部。所述的開關控制部I或傳動機構3與閥殼之間設置有卡鎖機構。所述的卡鎖機構為設置在開關觸控部I外表面上的卡鎖齒7和設置在閥殼上部的卡鎖環12配合而成。所述排液通路的封閉件4為可以封閉排液通路的光滑密封墊。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液ロ 5開啟的工作過程為只需擠壓開關觸控部I上用于張合運動的U形開ロ,開關觸控部I外表面上的卡鎖齒7與設置在閥殼上部的卡鎖環12相互分離。由于彈性復位機構2安裝于閥殼的安裝室11內,彈性復位機構2—端置于安裝室11的支撐環10上部,彈性復位機構2另一端置于開關觸控部I外的受カ環8上,彈性復位機構2被壓縮,儲存有一定量的彈性勢能,通過彈性勢能與動能之間的轉化,從而實現開關觸控部I相對與閥殼滑動。由于開關觸控部I通過傳動機構3連接下部的封閉件4,最終實現進液ロ 5開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液ロ 5關閉的工作過程為按壓開關觸控部I的上表面,開關觸控部I外的受カ環8對彈性復位機構2施加壓カ,完成彈性復位機構2的壓縮,儲存彈性勢能。開關觸控部I外表面上的卡鎖齒7與設置在閥殼上部的卡鎖環12相互配合而鎖定。由于開關觸控部I通過傳動機構3連接下部的封閉件4,最終實現進液ロ 5關閉。實施例4 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是所述傳動機構3為繩帶傳動和開關觸控部I為擠壓或轉動開關吋,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液ロ 5開啟的工作過程為只需擠壓或轉動開關觸控部1,開關觸控部I通過傳動機構3作用封閉件4。由于安裝彈性復位機構2安裝于閥殼內,弾性復位機構2被壓縮,儲存一定量的彈性勢能。由于開關觸控部I通過傳動機構3帶動下部的封閉件4,最終實現進液ロ 5開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液ロ 5關閉的工作過程為按松或反向轉動開關觸控部I。由于彈性復位機構2被壓縮,儲存有一定量的彈性勢能。通過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實現封閉件4移動,最終實現進液ロ 5關閉。實施例5 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是所述傳動機構3為氣動傳動時,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液ロ 5開啟的工作過程為只需擠壓開關觸控部1,形成負壓,通過傳動機構3作用于殼體與封閉件4形成的空間中,從而實現封閉件4相對與閥殼滑動,實現進液ロ 5開啟。由于安裝彈性復位機構2安裝于閥殼內,彈性復位機構2被壓縮,同時儲存一定量的彈性勢能。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液ロ 5關閉的工作過程為開放管路,解除負壓。由于彈性復位機構2被壓縮,儲存有一定量的彈性勢能,通過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實現封閉件4移動,最終實現進液ロ 5關閉。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引流袋排液閥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 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它包括閥殼和下方的排液口 ;其特征在于閥殼側壁設置有通向閥殼內部的進液口 ;開關觸控部通過傳動機構連接下部的封閉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與閥殼之間安裝有用于儲存彈性勢能的彈性復位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為傳動桿或繩帶傳動或氣動傳動結構或他們之間的任意組合體。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其特征在于,開關觸控部為擠壓或按壓或旋轉開關或者他們之間的任意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關觸控部與傳動機構之間為一整體;所述的開關觸控部設置有用于張合運動的U形開口,開關觸控部外表面上設置有受力環。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復位機構安裝于閥殼的安裝室內,彈性復位機構一端置于安裝室的支撐環上部。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其特征在于,開關控制部或傳動機構與閥殼之間設置有卡鎖機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鎖機構為設置在開關觸控部外表面上的卡鎖齒和設置在閥殼上部的卡鎖環配合而成。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通路的封閉件為可以封閉排液通路的光滑密封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引流袋排液閥,它包括閥殼和下方的排液口;其特征在于閥殼側壁設置有通向閥殼內部的進液口;開關觸控部通過傳動機構連接下部的封閉件。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的引流袋排液閥,避免操作者、使用者由于操作排液閥不當而造成交叉感染。
文檔編號A61M39/22GK102836500SQ20121037447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王亮東 申請人:常熟市精亮微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菏泽市| 松滋市| 岑溪市| 日土县| 通海县| 石狮市| 密山市| 白银市| 乐平市| 茶陵县| 沭阳县| 英吉沙县| 铅山县| 浮梁县| 定襄县| 昌都县| 丰镇市| 山东| 奉节县| 苏尼特右旗| 香港| 库尔勒市| 宁远县| 扶绥县| 雅安市| 乌拉特中旗| 馆陶县| 合川市| 灵石县| 桂平市| 萨嘎县| 磐石市| 涪陵区| 大理市| 临漳县| 巴里| 正安县| 麦盖提县| 中西区| 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