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導管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8701閱讀:23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導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導管,其插入身體表面至身體內的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形成的瘺管中,并用于從身體外向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供給流體物。
背景技術
以往,一般都如下處理,S卩,主要對于從口攝取食物等困難的患者,通過手術形成從身體表面連接胃壁的瘺管并留置導管,并通過該導管向胃內部流入水分、營養等。這樣的胃瘺用的導管中,由于事故(自己)拔去成為問題,所以需要胃內部的固定力(導管的拔去阻力),但若為了減小患者的負擔,而采用易插入的形狀、柔軟的材料,則有胃內部的固定力降低的問題。作為能夠解決像這樣相反問題的以往的技術,例如,公知有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胃瘺導管。其構成為,在導管管體的前端設有由四處連結的緩沖結構體構成的緩沖器,這些緩沖結構體的各自的基端固定于導管管體的前端,將緩沖結構體的前端固定于在可滑動地嵌插在導管管體的內筒上。這樣的胃瘺導管中,若將內筒向導管管體的前端擠出的方向移動,緩沖結構體則將變形為直線,若解除施加在內筒上的壓力,則緩沖結構體復原為擴徑的狀態的同時內筒在導管管體的內部朝向基端側滑動?,F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36007號公報然而,上述的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以往技術中,各個緩沖結構體的前端分別不直接固定于導管管體,而是固定于可滑動地嵌插于導管管體的內筒上。因此,在對導管管體施加拔去方向的力的情況下,各個緩沖結構體容易以沿管體的軸向延伸的方式變形,從而無法期待胃壁的內部的固定力的提高,或者有留置無法得到足夠的固定力的擔憂。另外,在胃瘺導管的內部,由于成為在導管管體的內側嵌插有內筒的雙重構造,所以在胃瘺導管的內壁上產生階梯差。因此,當向導管管體內插入內窺鏡等時,內窺鏡等的前端容易鉤在上述階梯差的部位,不僅成為操作方面的問題,而且也容易對內筒施加額外的力,存在無意中導致上述的緩沖結構體的變形的可能性高的問題。鑒于以上的以往的導管所出現的問題點,本發明的發明者們已經通過日本特愿2011-227880號而提出如下的導管,S卩,插入患者的瘺管的管主體的前端側固定的緩沖部由多個帶狀片構成,當將管主體插入瘺管和從瘺管抽出時,各帶狀片分別以萎縮的方式縮徑,另一方面,在胃壁內側,擴徑為原先的彎曲的狀態而將管主體固定于設置位置,由此,不僅容易從瘺管中插入和抽出,并充分地提高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的固定力,另外,得到插入內部的器械等的圓滑的操作性。然而,對于這樣類型的導管,期望用于解決如下的問題的改進。即,根據抑制接觸性潰瘍的發癥的方面、以及抑制緩沖部相對于應力的變形的方面,優選增大帶狀片的寬度尺寸,但在增大了帶狀片的寬度尺寸的情況下,出現如下新的問題點,即,當插入和抽出于瘺管時沿管主體的外周面萎縮的帶狀片彼此在它們的接合部的附近產生干擾,而難以成為易插入體內的細長的形狀。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著眼于以上的以往的技術具有的問題點而發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導管,即,不僅能夠容易插入瘺管,也能夠充分提高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的固定力,另外,能夠減少插入內部的器械等的動作阻力,而能夠得到圓滑的操作性,并且,即使帶狀片的寬度尺寸大,也能夠相對于瘺管容易插入抽出。作為用于實現上述的目的的本發明的要旨,有以下各項發明。[I] 一種導管10,其插入從身體表面至身體內的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形成的瘺管中,用于從身體外向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供給流體物,該導管10的特征在于,具備設置為插入上述瘺管狀態的管主體11 ;以及緩沖部20,其設于該管主體11的前端側,留置于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側而將管主體11固定于設置位置,上述緩沖部20由利用可彈性變形的材質形成的多個帶狀片21構成,各帶狀片21各自的基端與上述管主體11的前端側中途的外周面連為一體,從上述管主體11的軸心開始放射狀地擴展并朝向前端側彎曲地延伸之后,各自的前端與上述管主體11的前端開口邊緣連為一體,對于上述各帶狀片21而言,當將上述管主體11插入上述瘺管和從上述瘺管抽出時,以沿管主體11的外周面萎縮的方式縮徑,另一方面,在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側,擴徑為原先的彎曲的狀態而將管主體11固定于設置位置。[2]根據[I]所記載 的導管10,其特征在于,上述管主體11的內側成為從其基端至前端沒有遮擋的一個連續的內腔,其內周面沒有凹凸形狀地平滑地相連。[3]根據[I]或[2]所記載的導管10,其特征在于,上述管主體11形成為從其前端側中途至前端開口 13處、至少內周面逐漸縮徑的錐形形狀的同時,在該錐形形狀的外周側設置防止該部位的彈性變形的具有剛性的托部14,并設定為,當將上述管主體11插入上述瘺管時,在插入管主體11內的狀態來下將被施加插入力的棒狀的插入件A的前端經由上述托部14而與管主體內側的內周面抵接。[4] 一種導管10A、10B,其插入從身體表面至身體內的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形成的瘺管中,用于從身體外向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供給流體物,該導管10AU0B的特征在于,具備設置為插入上述瘺管狀態的管主體IlAUlB ;以及緩沖部20,其設于該管主體IlAUlB的前端側,留置于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側而將管主體IlAUlB固定于設
置位置,上述緩沖部20由利用可彈性變形的材質形成的多個帶狀片21構成,各帶狀片21各自的基端與上述管主體IlAUlB的前端開口邊緣連為一體,從上述管主體IlAUlB的軸心的延長線開始放射狀地擴展并彎曲地延伸之后,各自的前端與從上述管主體IlAUlB的前端開口邊緣開始在軸心的延長線上伸出的彈性體15、16連為一體,對于上述各帶狀片21而言,當將上述管主體11A、11B插入上述瘺管和從上述瘺管抽出時,以上述彈性體15、16為中心萎縮地縮徑,另一方面,在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偵牝擴徑為原先的彎曲的狀態而將管主體IlAUlB固定于設置位置。[5]根據上述[4]所記載的導管10A,其特征在于,上述彈性體15包括以在上述管主體IlA的前端開口邊緣的外周方向上并列的方式連結的多個棒狀體17 ;以及與各棒狀體17的前端側連結,并在將上述管主體IlA插入上述瘺管時,在插入管主體IlA內的狀態下被施加插入力的棒狀的插入件A的前端抵接的托部19,在該托部19分別連結上述各帶狀片21的前端。[6]根據[4]所記載的導管10B,其特征在于,上述彈性體16包括螺旋體18,其從上述管主體IlB的前端開口邊緣開始以軸心的延長線為中心螺旋狀地延伸;以及托部19,其與該螺旋體18的前端側連結,并在將上述管主體IlB插入上述瘺管時,與用于以插入管主體IlB內的狀態來施加插入力的棒狀的插入件A的前端抵接,在該托部19分別連結上述各帶狀片21的前端。[7]根據[I]、[2]、[3]、[4]、[5]或[6]所記載的導管 10、10A、10B,其特征在于,具備外部限位器30,該外部限位器·30設于上述管主體11、11A、11B的基端側,并留置在身體表面上,上述外部限位器30從管主體11、11A、IIB的外周開始在與軸心正交的方向上以平面狀伸出,在其一端側經由可撓片32而一體地設有堵住管主體11、IlAUlB的基端開口的按鈕狀的蓋部33。[8]根據[I]、[2]、[3]、[4]、[5]、[6]或[7]所記載的導管 10、10A、10B,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緩沖部20的各帶狀片21的基端彼此相鄰的接合部分23上設有凹陷部210,該凹陷部210朝向上述管主體11、IlAUlB的軸心方向被切割而成,當各帶狀片21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防止基端彼此的干涉,并且,在上述緩沖部20的各帶狀片21的前端彼此相鄰的接合部分24上設有凹陷部211,該凹陷部211朝向上述管主體11、11A、11B的軸心方向被切割而成,當各帶狀片21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防止前端彼此的干涉。[9]根據[8]所記載的導管10、10A、10B,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陷部210、211形成為在上述帶狀片21的前端以及基端各自的上述帶狀片21的寬度變窄的方向上挖出的具有圓角的形狀。[10]根據[8]或者[9]所記載的導管10、10A、10B,其特征在于,在設于上述帶狀片21的至少前端側的接合部分24上的凹陷部211上設有挖去部212,該挖去部212是沿上述管主體11、IlAUlB的軸心方向挖去上述凹陷部211而成的。接下來,對基于上述的解決方法的作用進行說明。根據上述[I]所記載的導管10,當將管主體11及其前端側的緩沖部20插入瘺管時,能夠在管主體11的內側插入例如棒狀的插塞等,并能夠經由該插塞沿軸向壓入管主體11。此處,緩沖部20由可彈性變形的多個帶狀片21構成,各帶狀片21以基端和前端分別與管主體11連為一體的方式進行固定。因而,當相對于瘺管插入抽出管主體11時,各帶狀片21以沿管主體11的外周面萎縮的方式縮徑,從而能夠容易地將導管10插入瘺管、或從瘺管中拔出導管10。另外,在使緩沖部20穿透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側后,若從管主體11拔出插塞等,則緩沖部20的各帶狀片21分別復原為從管主體11的軸心放射狀地擴徑的原先的彎曲的狀態。因此,各帶狀片21與瘺管周圍的壁部內側接觸而防止脫離。尤其是,各帶狀片21的基端和前端分別以與管主體11連為一體的方式進行固定,從而即使對管主體11施加一些力,各帶狀片21也不會以萎縮的方式縮徑。因而,不僅能夠容易插入瘺管,也能夠充分地提高在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的固定力。根據上述[2]所記載的導管10,上述管主體11的內側成為從其基端至前端沒有遮擋的一個連續的內腔,其內周面沒有凹凸形狀地平滑地連接。由此,能夠減少插入導管10內部的內窺鏡所代表的器械等的動作阻力,從而能夠得到圓滑的操作性。根據上述[3]所記載的導管10,上述管主體11形成為從其前端側中途至前端開口
13、至少內周面逐漸縮徑的錐形形狀,并且,在該錐形形狀的外側設置防止該部位的彈性變形的具有剛性的托部14。此處,管主體11與上述緩沖部20相同地通常由能夠彈性變形的材質形成。而且,當將上述管主體11插入瘺管時,以插入管主體11內的狀態來施加插入力的上述插塞等的插入件A的前端經由上述托部14而與其內側的內周面抵接。這樣,通過將托部14設在錐形形狀的外周側,從而在內周側不需要用于勾掛插入件A的前端的凹凸形狀,盡管內周面平滑地相連,也能夠卡定插入件A的前端。另外,作為其它的導管10A、10B,也可以如上述[4]那樣地構成。即,構成上述緩沖部20的多個帶狀片21各自的基端在管主體IlAUlB的前端開口邊緣連為一體,從管主體IlAUlB的軸心的延長線開始放射狀地擴展并彎曲地延伸之后,各自的前端與從管主體IlAUlB的前端開口邊緣開始在軸心的延長線上伸出的彈性體15、16連為一體。

這樣,對于在管主體IlAUlB的軸心的延長線上伸出的彈性體15、16上分別連結有前端的各帶狀片21而言,當將管主體IlAUlB相對于瘺管插入抽出時,以上述彈性體15、16為中心萎縮地縮徑,另一方面,在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側,擴徑為原先的彎曲的狀態。利用這樣的結構,也能夠可靠地將管主體IlAUlB固定于設置位置。尤其是,利用彈性體15、16來將各帶狀片21保持為放射狀地擴徑并彎曲的狀態,從而即使無意中施加力,也沒有錯誤地容易拔出的擔憂。作為上述彈性體15,例如如上述[5]那樣地構成即可。即,上述彈性體15包括多個棒狀體17,它們以在管主體IlA的前端開口邊緣的外周方向并列的方式連結;以及托部19,其與各棒狀體17的前端側連結,并在將管主體IlA插入瘺管時與上述插入件A的前端抵接,在該托部19分別連結上述各棒狀體17的前端。利用這樣的彈性體15,能夠將各帶狀片21保持為放射狀地擴徑并彎曲的狀態。另外,作為其它的彈性體16,例如也可以如上述[6]那樣地構成。S卩,上述彈性體16包括螺旋體18,其從管主體IlB的前端開口邊緣開始以軸心的延長線為中心螺旋狀地延伸;以及托部19,其與該螺旋體18的前端側連結,并在將管主體IlB插入瘺管時與上述插入件A的前端抵接,在該托部19分別連結上述各帶狀片21的前端。利用這樣的彈性體16,也能夠將各帶狀片21保持為放射狀地擴徑并彎曲的狀態。根據上述[7]所記載的導管10、10A、10B,具備設于上述管主體11、11A、11B的基端側且留置在身體表面上的外部限位器30,該外部限位器30從管主體11、11A、11B的外周開始在與軸心正交的方向上以平面狀伸出,在其一端側經由可撓片32而一體地設有堵住管主體11、IlAUlB的基端開口的按鈕狀的蓋部33。由此,導管10、10A、10B也由于外部限位器30而從身體表面可靠地進行固定,另夕卜,外部限位器30朝向身體外延伸也不會成為妨礙。并且,外部限位器30能夠兼作管主體11、IlAUlB的基端開口的開閉機構。根據上述[8]所記載的導管10、10A、10B,在緩沖部20的各帶狀片21的前端彼此相鄰的接合部分24以及基端彼此相鄰的接合部分23上分別設置凹陷部211、210。因而,SP使帶狀片21的寬度尺寸變大,也能夠縮小設置凹陷部210、211的部分的寬度尺寸。即,相鄰的帶狀片21彼此的間隔擴大,因而當各帶狀片21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能夠防止前端彼此的干涉以及基端彼此的干涉。另外,當各帶狀片21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形成有凹陷部210、211的部分的變形比其它位置的變形大,從而即使各帶狀片21的寬度尺寸大,也能夠以成為更加細長的方式使帶狀片21萎縮。根據上述[9]所記載的導管10、10A、10B,凹陷部210、211形成為,在帶狀片21的前端以及基端各自的帶狀片21的寬度變窄的方向上挖出的具有圓角的形狀。由此,當各帶狀片21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形成有凹陷部210、211的部分的變形進一步變大,且即使各帶狀片21的寬度尺寸大,也能夠以進一步成為細長的方式使帶狀片21萎縮。根據上述[10]所記載的導管10、10A、10B,在設于帶狀片21的至少前端側的接合部分24的凹陷部211上,設有沿管主體11、IlAUlB的軸心方向挖去凹陷部211的挖去部212,從而使設有凹陷部211的部分的壁厚變薄。由此,即使各帶狀片21的寬度尺寸大,也能夠使形成有凹陷部211的部分的變形更大,從而能夠使帶狀片21萎縮為更加細長。本發明的效果如下。根據本發明的導管,當相對于瘺管插入抽出管主體時,各帶狀片分別以萎縮的方式縮徑,從而能夠容易地將導管插入瘺管、或從瘺管拔出導管。并且,各帶狀片在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側放射狀地擴徑,復原為與瘺管周圍的壁部內側接觸的彎曲的狀態,從而即使對管主體施加一些力,各帶狀片也不會容易變形,從而也能夠充分地提高留置的狀態下的固定力。另外,管主體的內側成為從其基端至前端沒有遮擋的一個連續的內腔,其內周面沒有凹凸形狀地平滑地連接,由此能夠減少插入導管的內部的內窺鏡所代表的器械等的動作阻力,從而能夠得到圓滑的操作性。另外,在緩沖部的各帶狀片的前端彼此相鄰的接合部分以及基端彼此相鄰的接合部分上分別設有凹陷部,從而即使帶狀片的寬度尺寸大,當各帶狀片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也能夠防止前端彼此的干涉以及基端彼此的干涉,并且形成有凹陷部的部分的變形比其它位置的變形大,從而能夠以變為細長的方式使帶狀片萎縮。


圖1是從上方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管的立體圖。圖2是從下方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管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管的主視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管的俯視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管的仰視圖。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管的縱剖視圖。圖7是表示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管中插入有插塞(obturator)的狀態的縱首lJ視圖。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管的設置狀態的說明圖。圖9是表示緩沖部的變形例的立體圖。圖10是表示緩沖部的變形例的側視圖。圖11是圖1O的A-A視剖視圖。圖12是表示變形例的緩沖部的前端側的仰視圖。圖13是表示變形例的緩沖部的基端側的、與圖11相同的剖視圖。圖14是放大表示變形例的緩沖部的帶狀片的基端側的放大圖。圖15是放大表示變形例的緩沖部的前端側的放大圖。圖16是放大表示設于圖15的緩沖部的前端側的凹陷部的放大圖。圖17是從上方觀察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導管的立體圖。圖18是從上方 觀察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導管的立體圖。圖中10—導管,11一管主體,12—注入口,13—前端開口,14一托部,15—彈性體,16—彈性體,17一棒狀體,18一螺旋體,19一托部,20一緩沖部,21 一帶狀片,22一肋,23一接合部分,24一接合部分,30一外部限位器,31一體表保持片,32一可接片,33一蓋部,210一凹陷部,211—凹陷部,212—挖去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圖,對代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Λ圖8表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導管10在從身體表面至身體內的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而形成的瘺管中插入,并用于從身體外向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供給流體物。以下,以將規定內臟器官設為胃、向形成于患者的腹部與胃壁之間的瘺管中插入、并作為流體物而向胃內供給流食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導管10具備管主體11,其由例如聚氨酯、乙烯丙烯共聚物、硅橡膠等合成樹脂成形,并設為插入瘺管的狀態;緩沖部20,其設于該管主體11的前端側,并留置于胃壁內側而將管主體11固定于設置位置;以及外部限位器30,其設于上述管主體11的基端側,并留置在身體表面上。管主體11圓筒形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其基端以開口的狀態與下述的外部限位器30連接,基端開口保持原樣地成為注入口 12。另外,管主體11的前端保持原樣地成為前端開口 13,與上述注入口 12連通。如圖6所示,管主體11的內徑形成為如下錐形形狀,即,從其基端至前端側中途直徑相同,但前端側中途至前端開口 13內周面逐漸縮徑。管主體11的內側成為從其基端至前端沒有遮擋的一個連續的內腔,其內周面以沒有凹凸形狀地平滑地相連的方式成形。另外,在管主體11的錐形形狀的外周側,設有防止該部位的彈性變形的剛性的托部14。這樣的托部14是用于承接后述的作為棒狀的插入件的插塞A的前端部的部位,正確而言,是包圍作為錐形形狀的前端的前端開口 13的外周的環狀的部件。托部14的具體的材質例如可以采用作為金屬的鎢、不銹鋼、鎳-鈦合金、或者作為通用樹脂的高密度聚乙烯、硬質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酯、ABS樹脂、另外作為工程樹脂的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氟樹脂、聚醚砜、PEEK樹脂等。緩沖部20由利用可彈性變形的材質形成的四個帶狀片21、21…構成,各帶狀片21各自的基端與管主體11的前端側中途的外周面連為一體,從管主體11的軸心放射狀地擴展并朝向前端側彎曲地延伸之后,各自的前端與管主體11的前端開口 13的邊緣連為一體。作為各帶狀片21的具體的材質,與上述管主體11相同地使用聚氨酯、乙烯丙烯共聚物、硅橡膠等合成樹脂即可。各帶狀片21構成為,當將管主體11相對于瘺管插入抽出時,沿管主體11的外周面萎縮地縮徑。另一方面,若各帶狀片21到達胃壁內側,則以向原先的彎曲的狀態擴徑的方式復原。此處,各帶狀片21縮徑的形態是能夠相對于瘺管插入抽出的狀態,在各帶狀片21擴徑的形態下,是作為防脫用的限位器而發揮作用的狀態。進一步詳細而言,四個帶狀片21、21…相互以等間隔配置,分別在四個方向上主視時,彎曲成半圓形的弧狀,且基端與前端一體地固定于管主體11。在各帶狀片21的上半部的內面側,以沿長邊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凹槽,并大致形成為U字形剖面。另外,在各帶狀片21的下半部的外面側,以沿長邊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凸條剖面形的肋22。外部限位器30具有體表保持片31,其從管主體11的基端側的外周開始在與軸心正交的方向上以平面狀伸出;以及按鈕狀的蓋部33,其經由可撓片32而與該體表保持片31的一端側一體連結,并塞住管主體11的注入口 12。外部限位器30的具體的材質也與上述管主體11、緩沖部20相同地使用聚氨酯、乙烯丙烯共聚物、硅橡膠等合成樹脂即可。體表保持片31 —體成形為圖示的形狀,其是用于防止管主體11的整體從瘺管進入體內的部位??蓳掀?2是 從體表保持片31的一端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細寬度狀的部位,其能夠從作為根部的一端側彎曲、或者以陡的角度屈曲。蓋部33設為能夠與管主體11的注入口 12嵌合的栓形,通過將可撓片32折彎而將蓋部33按壓抵接于注入口 12來與注入口 12嵌合,從而能夠封閉管主體11的基端側。另夕卜,通過拉拽可撓片32,將蓋部33從注入口 12取下,由此能夠使管主體11的基端側開口。接下來,對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管10的作用進行說明。在對患者設置導管10的情況下,預先制造從體表皮至胃的內部的瘺管。而且,如圖7所示,從管主體11的注入口 12朝向下方地插入插塞A。當插塞A的前端部到達位于管主體11的前端側的托部14的內側后,使緩沖部20緊貼瘺管而向下方壓下插塞A。這樣,各緩沖部20分別以沿管主體11的外周面萎縮的方式縮徑。與這樣的縮徑的狀態的緩沖部20 —起,管主體11能夠容易地插入瘺管的深處。這樣,當將管主體11插入瘺管時,插塞A的前端部與位于上述托部14的內側的管主體11的錐形形狀的內周面抵接,從而能夠從插塞A向管主體11傳遞插入力。當緩沖部20進入患者的胃內后,從管主體11拔出插塞A。如圖8 (a)所示,各帶狀片21復原為原先的彎曲并擴徑的狀態,并且各帶狀片21的上半部的上表面側與胃壁的內表面接觸。由此,緩沖部20作為防脫用的限位器而發揮作用,導管10被設于瘺管,不會容易地拔出,從而能夠維持安裝于患者的腹部的狀態。尤其是,因為各帶狀片21的基端和前端分別以與管主體11連為一體的方式固定,從而即使對管主體11施加一些力,各帶狀片21也不會以萎縮的方式縮徑。因而,本實施方式的導管10不僅能夠容易插入患者的瘺管,也能夠充分地提高在胃的內部的固定力。并且,因為在各帶狀片21的下半部的外面側具有肋22,所以如圖8 (b)所示,即使對管主體11施加向上拉拽的力,各帶狀片21也不會容易縱彎曲,從而能夠維持擴徑的狀態,并得到聞的固定力。之后,通過以位于外部限位器30的蓋部33來塞住管主體11的注入口 12,來結束導管10的設置。這樣的狀態下,由于外部限位器30的體表保持片31與瘺管的周圍的身體表面接觸,從而防止管主體11的整體從瘺管進入體內。這樣,導管10從身體表面也利用外部限位器30可靠地進行固定。另外,外部限位器30朝向體外延伸而不會有妨礙。當經由導管10向患者的胃內部供給流食、營養劑等流體物時,從注入口 12取下外部限位器30的蓋部33,并向管主體11的內部插入圖示省略的供給用的導管管體。在這樣的狀態下,若向導管管體導入流體物,則流體物經由管主體11的內部而向患者的胃內供給。而且,在流食等的供給后,以蓋部33來封閉注入口 12即可。這樣,外部限位器30也兼作管主體11的注入口 12的開閉機構。如圖7所示,管主體11的內側成為從其基端至前端沒有遮擋的一個連續的內腔,其內周面沒有凹凸形狀地平滑地相連。由此,當向導管10的內部插入上述供給用的導管管體、代表內窺鏡的器械等時,沒有勾掛在內周面的擔憂,從而也能夠減少動作阻力,并能夠得到順暢的操作性。 如上所述,用于承接插塞A的前端部的托部14設置在管主體11的基端側的錐形形狀的外周側。由此,在管主體11的基端側的錐形形狀的內周側不需要用于勾掛插塞A的前端部的凹凸形狀,從而盡管內周面平滑地相連,也能夠卡定插塞A的前端部。圖9至圖16表示緩沖部20的變形例。圖9是表示緩沖部的變形例的立體圖,圖10是表不緩沖部的變形例的側視圖,圖11是圖10的A-A視首I]視圖,圖12是表不緩沖部的前端側的仰視圖。另外,圖13是與圖11相同的剖視圖,圖14是放大表示變形例的緩沖部的帶狀片的基端側的放大圖,圖15是放大表示變形例的緩沖部的前端側的放大圖,圖16是放大表示圖15的設于緩沖部的前端側的凹陷部211的放大圖。如這些圖所示,在緩沖部20的各帶狀片21的基端彼此相鄰的接合部分23上,設有朝向管主體11的軸心方向被切割而成的凹陷部210。圖13的虛線25表示在接合部分23上未設置凹陷部210的情況的帶狀片21的輪郭。通過設置該凹陷部210,帶狀片21的凹陷部210間的寬度尺寸必然比未設置凹陷部210的部分的寬度尺寸小。因此,即使為了抑制接觸性潰瘍的發癥、抑制緩沖部20相對于應力的變形而增大帶狀片21的寬度尺寸,緩沖部20在各帶狀片21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基端彼此也不會在接合部分23上干涉。另外,通過使帶狀片21的凹陷部210間的寬度尺寸變小,能夠在各帶狀片21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增大凹陷部210間的變形。由此,能夠容易使帶狀片21萎縮,以成為容易插入體內的細長的形狀。另一方面,在各帶狀片21的前端彼此相鄰的接合部分24上,也設有朝向管主體11的軸心方向被切割而成的凹陷部211。該凹陷部211可以是與基端側的凹陷部210相同的形狀,但也可以如圖12、圖15、圖16所示地,形成為在帶狀片21的寬度變窄的方向上挖出的具有圓角的形狀。由此,能夠進一步縮小凹陷部211間的寬度尺寸,當各帶狀片21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凹陷部211間的變形更加容易變大。因此,更加容易使帶狀片21萎縮,以成為容易插入體內的細長的形狀。此外,設于基端側的接合部分23的凹陷部210也可以形成為在這樣的帶狀片21的寬度變窄的方向上挖出的具有圓角的形狀。另外,如圖16所示,在設于前端側的接合部分24的凹陷部211上,設有沿管主體11的軸心方向而從基端側朝向前端挖去凹陷部211的一部分而成的挖去部212。因此,各帶狀片21的設有凹陷部211的接合部分24的壁厚變薄。由此,即使各帶狀片21的寬度尺寸變大,也能夠使形成有凹陷部211的部分的變形增大,從而能夠進一步使各帶狀片21細長地萎縮。此外,圖16中,挖去部212從帶狀片21的單面側挖去而設置,也可以從兩面挖去而設置。另外,挖去部212以將設于帶狀片21的前端側的接合部分24的凹陷部211的一部分挖去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形成為在基端側的接合部分23上設置的凹陷部210。圖17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導管IOA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管10的基本的結構相同,但支承緩沖部20的各帶狀片21的前端的構造 不同。此外,對于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位附注相同的附圖標記,而省略重復的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緩沖部20的各帶狀片21各自的基端在管主體IlA的前端開口邊緣連為一體,從管主體IlA的軸心的延長線放射狀地擴展并彎曲地延伸之后,各自的前端與從管主體IlA的前端開口邊緣開始在軸心的延長線上伸出的彈性體15連為一體。上述彈性體15由如下部件構成四根棒狀體17,它們以在管主體IlA的前端開口邊緣的外周方向上并列的方式連結;以及托部19,其與各棒狀體17的前端側連結,并且當將管主體IlA插入上述瘺管時,與上述插塞A的前端部抵接。此處,托部19與上述托部14相同地是內周面形成為逐漸縮徑的錐形形狀的環狀部位,在該托部19的前端開口邊緣分別一體地連結有上述各帶狀片21的前端。根據這樣的導管10A,各帶狀片21的前端由彈性體15的各棒狀體17保持在與管主體IlA的軸心對置的位置上,使插入管主體IlA的插塞A的前端部與托部19抵接,從而能夠從插塞A向管主體IlA傳遞插入力。此時,各帶狀片21以彈性體15為中心萎縮地縮徑,而插入瘺管。當緩沖部20進入患者的胃內后,若將插塞A從管主體IlA拔出,則各帶狀片21復原為原先的彎曲并擴徑的狀態,各帶狀片21的上半部的上表面側與胃壁的內表面接觸。由此,能夠將管主體IlA固定在設置位置上。尤其是,各帶狀片21由彈性體15保持為放射狀地擴徑并彎曲的狀態,從而即使無意中施加力,也沒有錯誤地容易拔出的擔憂。圖18表不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導管IOB與上述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導管IOA的基本的結構相同,但彈性體16的構造不同。此外,對于與第一、第二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位附注相同的附圖標記而省略重復的說明。
本實施方式也與上述第二實施方式相同,緩沖部20的各帶狀片21各自的基端在管主體IlB的前端開口邊緣連為一體,從管主體IlB的軸心的延長線放射狀地擴展并彎曲地延伸之后,各自的前端與從管主體IlB的前端開口邊緣在軸心的延長線上伸出的彈性體16連為一體。此處,彈性體16與上述彈性體15不同,其由如下部件構成螺旋體18,其從管主體IlB的前端開口邊緣開始以軸心的延長線為中心螺旋狀地延伸;以及托部19,其與該螺旋體18的前端側連結,在將管主體IlB插入瘺管時與上述插塞A的前端部抵接。利用這樣的彈性體16,也能夠與上述彈性體15的情況相同地將各帶狀片21保持為放射狀地擴徑并彎曲的狀態。以上,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具體的結構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要旨的范圍內的變更、追加也包括在本發明內。例如,上述各實施方式中,作為設置導管10、10A、10B的規定內臟器官,以胃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用于腸、膀胱等其它的內臟器官。
·
另外,上述各實施方式的管主體11、11A、11B的長度、緩沖部20以及外部限位器30的具體的形狀不限定于圖示情況。尤其是,緩沖部20構成為四個帶狀片21向四個方向擴展,但帶狀片21的數量不限定于四個,也可以設置三個或者五個以上。另外,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托部14在管主體11的內周面作為凹凸來表現即可,不僅管主體11的外周,例如,也可以對硬質的合成樹脂進行插入成形、或者以在同一面上與管主體11的內周面的基準面相連的方式形成。當然,不限定于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環狀。并且,上述第二、第三實施方式的彈性體15、16的具體的結構也不限定于多個棒狀體17或者螺旋體18與托部19的組合,也可以采用從管主體IlAUlB的前端開口邊緣開始在軸心的延長線上伸出并能夠彈性變形的其它的構造。另外,作為變形例而說明的設于緩沖部20的凹陷部210、211或挖去部212也可以設置在上述第二、三實施方式的緩沖部20上。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本發明的導管插入從身體表面至身體內的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形成的瘺管中,用于從體外向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供給流體物,尤其能夠用于胃瘺用導管。
權利要求
1.一種導管,其插入從身體表面至身體內的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形成的瘺管中,用于從身體外向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供給流體物,該導管的特征在于, 具備設置為插入上述瘺管狀態的管主體;以及緩沖部,其設于該管主體的前端側,留置于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側而將管主體固定于設置位置, 上述緩沖部由利用可彈性變形的材質形成的多個帶狀片構成,各帶狀片各自的基端與上述管主體的前端側中途的外周面連為一體,從上述管主體的軸心開始放射狀地擴展并朝向前端側彎曲地延伸之后,各自的前端與上述管主體的前端開口邊緣連為一體, 對于上述各帶狀片而言,當將上述管主體插入上述瘺管和從上述瘺管抽出時,以沿管主體的外周面萎縮的方式縮徑,另一方面,在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側,擴徑為原先的彎曲的狀態而將管主體固定于設置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主體的內側成為從其基端至前端沒有遮擋的一個連續的內腔,其內周面沒有凹凸形狀地平滑地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導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主體形成為從其前端側中途至前端開口處、至少內周面逐漸縮徑的錐形形狀的同時,在該錐形形狀的外周側設置防止該部位的彈性變形的具有剛性的托部, 并設定為,當將上述管主體插入上述瘺管時,在插入管主體內的狀態下將被施加插入力的棒狀的插入件的前端經由上述托部而與管主體內側的內周面抵接。
4.一種導管,其插入從身體表面至身體內的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形成的瘺管中,用于從身體外向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供給流體物,該導管的特征在于, 具備設置為插入上述瘺管狀態的管主體;以及緩沖部,其設于該管主體的前端側,留置于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側而將管主體固定于設置位置, 上述緩沖部由利用可彈性變形的材質形成的多個帶狀片構成,各帶狀片各自的基端與上述管主體的前端開口邊緣連為一體,從上述管主體的軸心的延長線開始放射狀地擴展并彎曲地延伸之后,各自的前端與從上述管主體的前端開口邊緣開始在軸心的延長線上伸出的彈性體連為一體, 對于上述各帶狀片而言,當將上述管主體插入上述瘺管和從上述瘺管抽出時,以上述彈性體為中心萎縮地縮徑,另一方面,在上述規定內臟器官的壁部內側,擴徑為原先的彎曲的狀態而將管主體固定于設置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導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彈性體包括以在上述管主體的前端開口邊緣的外周方向上并列的方式連結的多個棒狀體;以及與各棒狀體的前端側連結,并在將上述管主體插入上述瘺管時,在插入管主體內的狀態下被施加插入力的棒狀的插入件的前端抵接的托部,在該托部分別連結上述各帶狀片的前端。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導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彈性體包括螺旋體,其從上述管主體的前端開口邊緣開始以軸心的延長線為中心螺旋狀地延伸;以及托部,其與該螺旋體的前端側連結,并在將上述管主體插入上述瘺管時,與用于以插入管主體內的狀態來施加插入力的棒狀插入件的前端抵接,在該托部分別連結上述各帶狀片的前端。
7.根據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導管,其特征在于, 具備外部限位器,該外部限位器設于上述管主體的基端側,并留置在身體表面上, 上述外部限位器從管主體的外周開始在與軸心正交的方向上以平面狀伸出,在其一端側經由可撓片而一體地設有堵住管主體的基端開口的按鈕狀的蓋部。
8.根據權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導管,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緩沖部的各帶狀片的基端彼此相鄰的接合部分上設有凹陷部,該凹陷部朝向上述管主體的軸心方向被切割而成,當各帶狀片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防止基端彼此的干涉的同時, 在上述緩沖部的各帶狀片的前端彼此相鄰的接合部分上設有凹陷部,該凹陷部朝向上述管主體的軸心方向被切割而成,當各帶狀片以萎縮的方式縮徑時,防止前端彼此的干涉。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導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陷部形成為在上述帶狀片的前端以及基端各自的上述帶狀片的寬度變窄的方向上挖出的具有圓角的形狀。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導管,其特征在于, 在設于上述帶狀片的至少前端側的接合部分上的凹陷部上設有挖去部,該挖去部是沿上述管主體的軸心方向挖去上述凹陷部而成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導管,其不僅能夠容易插入瘺管,也能夠充分提高在規定內臟器官的內部的固定力,并且能夠減少用于插入內部器械等的動作阻力,從而得到圓滑的操作性。該導管具備插入患者的瘺管的管主體(11)、以及設于其前端側并留置于胃壁內側而將管主體(11)固定于設置位置的緩沖部(20),緩沖部(20)由多個帶狀片(21)構成,各帶狀片(21)構成為,當將管主體(11)插入瘺管和從瘺管抽出時,以沿管主體(11)的外周面萎縮的方式縮徑,另一方面,在胃壁內側,擴徑為原先的彎曲的狀態而將管主體(11)固定于設置位置。
文檔編號A61M25/00GK103041494SQ201210394950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7日
發明者笹渕一德 申請人:庫利艾特梅迪克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苗栗市| 锦屏县| 林周县| 赤壁市| 芒康县| 临朐县| 洛扎县| 界首市| 澎湖县| 新余市| 武邑县| 桂平市| 景谷| 山东省| 都兰县| 上饶市| 泊头市| 英山县| 醴陵市| 北京市| 磐安县| 西盟| 天气| 马鞍山市| 高陵县| 宁晋县| 会昌县| 崇左市| 中西区| 酒泉市| 齐齐哈尔市| 大城县| 双江| 宁陕县| 河北区| 锡林浩特市| 鄢陵县| 鄂州市| 灵宝市|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