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及擴張器、壓棒復位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9669閱讀:34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及擴張器、壓棒復位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以及與該延長片配合使用的擴張器、壓棒復位桿。
背景技術
脊柱內固定技術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兩個步驟先整體,后局部。即先將復位棒預彎成人體脊柱的彎曲形態并通過椎弓根釘等與脊柱相連;再撐開/加壓,然后將復位棒最終鎖緊在椎弓根釘上。
脊柱內固定技術的手術操作的步驟為I、術前準備進行椎弓根釘(長度和直徑)的選擇;2、椎弓根釘定位和釘道準備;3、植入椎弓根釘至人體內;4、置棒。一般椎弓根釘的尾端具有開口長向外側的U型槽,置棒即將復位棒置入椎弓根釘的U型槽中;5、將復位棒壓緊于U型槽中,并進行臨時鎖緊。該步驟主要是為了將復位棒壓到椎弓根釘U型槽的底部,同時將復位棒預鎖緊,壓棒的工具包括壓棒器、蛙式鉗等。6、沿著復位棒的方向進行椎體的撐開或加壓。7、最終鎖緊。通過螺塞將復位棒鎖緊在U型槽內,U型槽的槽壁具有螺紋,螺塞與之螺紋配合從而鎖緊復位棒。以上所述的為開放式手術的整個過程。開放式手術,置棒、壓棒等操作均直接在開口處進行,因此,需要大切口,大切口對人體的一些軟組織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術后恢復時間較長。針對開放式手術的缺點,產生了微創小切口療法,該療法主要借助于椎弓根釘尾部的延長片。椎弓根釘尾部具有U形槽,U形槽兩相對側壁分別具有延伸的剛性延長片,即兩塊延長片相對設置,在小切口時,延長片的一部分位于皮膚之外,一部分位于皮膚之內。壓棒、置棒操作可以在延長片的導向作用下進行,無需大切口。置棒借助延長片實現時,是將復位棒自一椎弓根釘的延長片之間逐個穿入其他延長片之間。然而,上述微創療法中的穿棒操作存在困難。因為,延長片在手術中不能彎曲變形,供復位棒穿過的兩延長片之間的空間不可改變,導致復位棒的穿入操作難度高,風險性大。另外,壓棒操作時,配置的壓棒器需要設置兩導向桿,導向桿與延長片剛性相接,壓棒器的壓桿軸向移動時需導向桿,確保移動方向,以壓緊復位棒,該結構的壓棒器結構復雜,不易于操作,手術風險較大。有鑒于此,如何改進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以使穿棒操作在微創療法中能夠順利進行,降低手術風險,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及擴張器、壓棒復位桿。該延長片在保證微創小切口的前提下,可以提供足夠的穿棒空間,從而降低微創手術的風險。提供的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兩延長片相對設置于椎弓根釘的尾部,所述延長片為柔性延長片。優選地,所述延長片的一端開設有供椎弓根釘釘尾橫向凸臺卡入的卡孔;所述延長片的該端還設有與所述卡孔相對的柔性卡條,所述卡條與所述延長片的兩側形成供椎弓根釘釘尾軸向凸臺卡入的卡環。優選地,所述延長片上設有所述卡孔的一端的兩側均設有折彎側壁,所述卡條與兩所述折彎側壁形成所述卡環;所述卡條以及所述椎弓根釘釘尾的軸向凸臺,二者的接觸 面相適配。優選地,所述延長片上遠離椎弓根釘的端部設有向外側延伸的凸臺。該實施例中的延長片,在進行小切口的微創手術時首先,將安裝有延長片的椎弓根釘自小切口植入脊柱內;然后,通過將延長片位于皮膚之下的部分進行擴張分離,由于延長片是柔性的,其擴張趨勢不會延伸至皮上部分,僅在皮下對肌肉進行擠壓即可,從而保持小切口 ;再進行復位棒的穿棒操作,由于皮下的兩延長片部分被擴張分離,從而提供足夠的穿棒空間,使得穿棒操作易于進行,從而降低微創手術的風險性。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于擴張上述任一項所述延長片的擴張器,所述擴張器包括相鉸接的兩桿體;每根所述桿體包括相接的擴張頭和擴張腳,二者的相接位置為鉸接位置;兩所述擴張腳能夠伸入兩延長片之間,兩所述擴張頭能夠在外力作用下開合以驅動兩所述擴張腳的末端靠近或遠離;兩所述擴張腳末端遠離時能夠擴張分離兩延長片位于皮膚內部的部分。該擴張器能夠在皮膚之外操控擴張腳擴張延長片位于皮膚以下的部分,達到不影響小切口又擴大穿棒空間的目的,從而降低微創手術的風險。優選地,兩所述擴張頭之間具有彈簧。優選地,兩所述擴張頭均連接有擴張把手。優選地,還包括包覆所述擴張頭、所述彈簧和所述鉸接位置的殼體,所述殼體的兩側設有供所述延長片插入的卡套。優選地,所述擴張腳的末端具有供所述延長片插入的卡箍,所述卡箍具有開口。優選地,兩所述擴張腳交叉。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壓棒復位桿,與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延長片配合壓緊復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棒復位桿包括壓桿和能夠限制兩所述延長片沿壓棒方向移動的手持部,所述壓桿能夠插入所述手持部內并相對所述手持部在軸向上滑動;所述壓桿一端的兩側均設有套管,以分別供兩所述延長片以及椎弓根釘的釘槽側壁插入。該壓棒復位桿與柔性延長片配合,沿延長片軸向滑動,并最終接觸復位桿,繼續施力,則壓棒復位桿能夠套向椎弓根釘的釘槽側壁,從而將復位桿壓至釘槽槽底。該壓棒復位桿與上述柔性延長片配合,利用延長片作為導向桿,簡單地實現了壓棒操作,且在滑動過程中能夠使延長片恢復至擴張前狀態,壓棒至釘槽底部時,壓棒復位桿壓桿的套管外套釘槽側壁,實現后續的復位操作(撐開/加壓)。優選地,所述壓桿的外壁設有倒齒,所述手持部設有能夠卡入相鄰所述倒齒間隙的卡齒。優選地,所述手持部的兩側均設有側孔,所述延長片上遠離椎弓根釘的端部設有向外側延伸的凸臺,所述手持部的側孔供所述凸臺卡入。優選地,所述壓桿上設有套管的一端具有與復位棒表面配合的內凹弧面。


圖I為本發明所提供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延長片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I中延長片安裝至椎弓根釘尾部過程中的一狀態示意圖;圖5為圖I中延長片安裝于椎弓根釘釘尾后的示意圖。圖6為圖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7為圖5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所提供擴張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8中擴張器安裝殼體后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8中擴張器與延長片配合且尚未撐開延長片的示意圖;圖11為圖8中擴張器擴張撐開延長片后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所提供壓棒復位桿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圖12中壓棒復位桿壓棒過程中的示意圖;圖14為圖12中壓棒復位棒壓棒完畢后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圖13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6為圖12中壓棒復位桿的軸向剖視圖;圖17為圖16中E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中I延長片、11卡孔、12卡條、13凸臺、14折彎側壁、2椎弓根釘、21U型槽、211橫向凸臺、212軸向凸臺、3擴張器、31桿體、311擴張頭、312擴張腳、313鉸接位置、32擴張把手、33彈簧、312a卡箍、34殼體、341卡套、4壓棒復位桿、41壓桿、411倒齒、412套管、42手持部、421卡齒、422側孔、5復位棒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1-5,圖I為本發明所提供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不意圖;圖2為圖I中延長片另一角度的結構不意圖;圖3為圖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I中延長片安裝至椎弓根釘尾部過程中的一狀態示意圖;圖5為圖I中延長片安裝于椎弓根釘釘尾后的示意圖。椎弓根釘2的釘尾一般具有釘槽,如圖所示的U型槽21,以便置放復位棒5,兩個延長片I分別安裝于釘槽的兩側壁,即圖中所示的U型槽21的兩側側壁,則兩個延長片I相對設置于椎弓根釘2的尾部,圖4、5中,僅示出一側的延長片1,延長片I為柔性延長片,即該延長片I具有彈性可彎曲的特性,能夠在外力作用下變形。該實施例中的延長片I為細長結構,從圖4-5可以看出,延長片I的長度大大超過椎弓根釘2的長度。該結構的延長片I與椎弓根釘2的連接方式具體可以采用插入式如圖6-7所示,圖6為圖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7為圖5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椎弓根釘2釘尾U型槽21側壁具有軸向凸臺212和橫向凸臺211,延長片I 一端的片體上開設有供椎弓根釘2釘尾橫向凸臺211卡入的卡孔11 ;此外,延長片I的該端還設有與卡孔11相對設置的柔性卡條12,柔性卡條12與延長片I的兩側形成供椎弓根釘2釘尾軸向凸臺212卡入的卡環。如圖4所示,首先將延長片I傾斜一定角度(向另一延長片I傾斜),則軸向凸臺212能夠插入延長片I的卡孔11內,然后,向外側(文中的外側指 遠離椎弓根釘2軸線的方向)翻轉延長片I使其與椎弓根釘2軸向平行,在翻轉過程中,由于延長片I的彈性可彎曲特性,翻轉過程中能夠產生一定的彈性變形,則橫向凸臺211最終卡入卡孔11內,而軸向凸臺212最終插入于卡環中,即圖4-5的裝配過程。進一步地,延長片I上設有卡孔11的一端的兩側均可以設有折彎側壁14,柔性卡條12與兩折彎側壁14形成卡環,如圖3所示,如此,延長片I可以一體形成卡環,易于加工。另外,卡條12以及椎弓根釘2釘尾軸向凸臺212,二者的接觸面相適配。從圖3中可以看出,卡條12用于接觸軸向凸臺212的表面(與卡孔11相對的面)為弧形面,與軸向凸臺212的弧形外壁相適配。按照上述插接方式安裝到位后的延長片I與椎弓根釘2無法正常拆卸,只能通過專門的工具進行破壞性拆卸,因此,手術過程中延長片I能夠始終與椎弓根釘2保持固定,從而確保手術的安全。延長片I與椎弓根釘2的釘尾也可以采取其他連接方式連接,比如卡接、焊接、螺紋連接等,當然,上述插接方式為較為優化的方案。該實施例中的延長片I在手術時,部分延長片I能夠位于皮膚的外部,部分與椎弓根釘2共同位于皮膚內部,由于延長片I為柔性延長片,則位于皮膚內部的兩延長片I部分均能夠在外力作用下彎曲變形,兩延長片I可以沿相反的方向變形,以使位于皮膚內部的兩延長片I部分可以擴張分離。請繼續參考圖8-11,圖8為本發明所提供擴張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8中擴張器安裝殼體后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8中擴張器與延長片配合且尚未撐開延長片的不意圖;圖11為圖8中擴張器撐開延長片后的結構不意圖。該擴張器3包括相較接的兩桿體31,類似于鉗體結構。每根桿體31包括相接的擴張頭311和擴張腳312,二者的相接位置為鉸接位置313,如圖8所示,則兩擴張頭311能夠在外力作用下開合以驅動兩擴張腳312的末端靠近或遠離。手術時,將兩擴張腳312伸入兩延長片I之間,如圖10、11所示,且將擴張腳312的末端伸入至皮膚之下,然后握緊兩擴張頭311以使二者相靠近,則兩擴張腳312的末端相遠離,由于延長片I采用了柔性設計,則想遠離的擴張腳312末端能夠驅動兩延長片I位于皮膚內部的部分擴張分離。如圖11所示,兩延長片I的下端被兩擴張腳312撐開而發生彈性彎曲。該實施例中的延長片I,在進行小切口的微創手術時
首先,將安裝有延長片I的椎弓根釘2自小切口植入脊柱內;然后,通過擴張器3將延長片I位于皮膚之下的部分進行擴張分離,由于延長片I采取了柔性設計,其擴張趨勢不會延伸至皮上部分,僅在皮下對肌肉進行擠壓即可,從而保持小切口 ;再進行復位棒5的穿棒操作,由于皮下的兩延長片I部分被擴張分離,從而提供足夠的穿棒空間,使得穿棒操作易于進行,降低了微創手術的風險性。針對該實施例中的擴張器3,還可以作出進一步的改進。如圖8所示,兩擴張頭311均連接有擴張把手32。作為桿體31 —部分的擴張頭311在手動操作時不易把握,設置擴張把手32易于操作。圖8中的兩擴張把手32分別位于兩擴張頭311的兩側,呈圓鼓形,以提高手持舒適度,便于操控擴張腳312的開合。 兩擴張頭311之間還可以設置彈簧33,如圖8所示。設置彈簧33后,在無外力作用下,擴張腳312的間距保持穩定,則在擴張器3和延長片I配合的過程中,延長片I不會因為擴張腳312的狀態不穩而意外擴張,影響切口 ;此外,由于彈簧33的存在,對擴張把手32施力時,會受到彈簧33的阻力,有助于醫務人員控制擴張腳312的開度,防止用力過猛造成失誤。另外,擴張器3還可以設置包覆擴張頭311、彈簧33和鉸接位置313的殼體34,殼體34能夠起到保護、支持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增強擴張器3的強度,延長使用壽命,如圖9所示。另外,殼體34的兩側還可以設置供延長片I插入的卡套341。延長片I與擴張器3配合時,需要保證擴張器3上的擴張腳312能夠在分離時撐開延長片1,為此,擴張器3與延長片I優選具有定位關系。延長片I上遠離釘尾的端部卡入擴張器3的卡套341后,延長片I與擴張器3的位置關系得以確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延長片I能夠與擴張腳312隨動而不脫離。進一步地,為了加強擴張器3與延長片I的定位關系,擴張腳312的末端可以設置供延長片I插入的卡箍312a,卡箍312a具有開口,如圖9所示,開口 312a便于延長片I的插入。擴張腳312的末端手術時位于皮膚下,難以觀測,卡箍312a確保擴張腳312能夠撐開延長片I。優選的方案是卡箍312a和卡套341共同設置,卡箍312a能夠固定延長片I的下端,卡套341能夠固定延長片I的上端,則卡套341和卡箍312a均設置時,實現了延長片I和擴張器3更為可靠、穩定的配合。此外,從圖8、9可以看出,擴張器3的兩擴張腳312交叉設置。由于擴張器3擴張頭311的開合能夠驅動擴張腳312開合,則實際上,兩個桿體31的上端和末端均交叉。兩擴張腳312交叉設置后,兩擴張頭311靠近時,兩擴張腳312交叉點以上的部分也逐漸靠近,交叉點以下的末端部分逐漸分離。由此可見,兩擴張腳312交叉設置后,擴張腳312末端擴張而撐開延長片I時,擴張腳312其他部分的寬度逐漸減小,如圖11所示,如此,擴張腳312末端的擴張不會導致擴張腳312其他部分的擴張,從而進一步確保小切口不受影響??梢韵氲?,擴張器3的兩擴張腳312未交叉設置時,擴張腳312和擴張頭311之間的鉸接位置313應大致處于切口處,如此,擴張腳312在擴張時對切口的影響也較小,從而滿足微創手術的小切口需求。穿棒操作結束后,需要壓棒,該實施例通過專門的壓棒復位桿4配合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延長片I進行壓棒操作,請繼續參考圖12-14,圖12為本發明所提供壓棒復位桿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圖12中壓棒復位桿壓棒過程中的示意圖;圖14為圖12中壓棒復位桿壓棒完畢后的結構示意圖。該壓棒復位桿4,包括壓桿41和能夠限制兩延長片I沿壓棒方向移動的手持部42。壓桿41能夠插入手持部42內并相對手持部42在軸向上滑動,手持部42具有軸向通孔,壓桿41能夠插入該軸向通孔內。壓桿41 一端的兩側設有套管412,以分別供兩延長片I插入,套管412與壓桿41可以一體加工成型。壓棒操作時,首先將壓桿41 一端的兩套管412分別套住兩延長片1,則壓桿41位于兩延長片I之間,再將兩延長片I上遠離椎弓根釘2的一端均與手持部42進行連接;握緊手持部42,將壓桿41相對手持部42軸向移動,以不斷下壓至復位棒5處,繼續施壓直至將復位棒5壓入椎弓根釘2的U型槽21的底部,此時,壓桿41端部的套管412直接卡套住U型槽21的側壁,可以固定套管412和U型槽21的側壁,比如旋轉卡接等方式,實現剛性約束,如圖14所示,以實現后續的復位手術操作(撐開/加壓)。
此處,握緊手持部42的作用在于,在不影響椎弓根釘2和脊柱的情況下,握住手持部42進而保持延長片I和椎弓根釘2的狀態不變,從而為壓棒提供支撐,否則,壓棒的作用力會作用于椎弓根釘2,進而作用于脊柱,會損傷脊柱且無法達到壓棒效果??梢?,該壓棒復位桿4與上述柔性延長片I配合,從而順利地實現了復位棒5的壓棒操作。為了實現握住手持部42時能夠使延長片I處于穩定狀態,延長片I上遠離椎弓根釘2的一端可以設置向外側延伸的凸臺13,如圖I、圖15所示,圖15為圖13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手持部42具有相應地供凸臺13卡入的側孔422,如圖12-14所示。當壓棒復位桿4整體與延長片I安裝配合時,延長片I的凸臺13能夠卡入手持部42的側孔422內,握住手持部時,凸臺13與側孔422孔壁發生干涉,進而限制了延長片I沿壓棒方向移動,從而為壓棒提供了支持。該壓棒復位桿4與柔性延長片I配合進行軸向移動,從圖中可以看出延長片I采用細長結構,即利用延長片I作為導向桿,簡單地實現了壓棒操作,使得壓棒復位桿4無需設置導向桿,簡化了結構;且在滑動過程中能夠使延長片I恢復至擴張前狀態,如圖14所示,壓棒至U型槽21底部時,壓桿41的套管412外套U型槽21側壁,實現剛性的壓棒操作??梢韵氲?,手持部42也可以設置其他結構以限制延長片I沿壓棒方向移動,比如在二者上設置對應的螺紋孔,以實現固定連接,或是銷軸插接等方式。當然,上述的凸臺13、側孔22卡接方式更為簡便。為了防止復位棒5在壓棒過程中轉動或受到損傷,壓桿41上設有套管412的一端可以設有與復位棒5表面配合的內凹弧面,如圖13、14所示。另外,壓桿41的外壁可以設置倒齒411,手持部42設有能夠卡入相鄰倒齒411間隙的卡齒421,如圖16-17所示,圖16為圖12中壓棒復位桿的軸向剖視圖;圖17為圖16中E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倒齒411倒向復位棒5的方向,則手持部42的卡齒421不妨礙壓桿41的下壓,但卡齒421與倒齒411的配合使得壓桿41無法上移,只能下壓,該結構有助于確保壓棒效果,且當壓桿41將復位棒5完全壓至U型槽21的底部時,壓桿41和椎弓根釘2無法相對運動,形成剛性的約束配合,確保后續的復位手術操作(撐開/加壓),手術后,壓棒復位桿4和延長片I可以通過專用工具作破壞性拆除。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及擴張器、壓棒復位桿均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 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兩延長片⑴相對設置于椎弓根釘⑵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長片(I)為柔性延長片。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延長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長片(I)的一端開設有供椎弓根釘 ⑵釘尾橫向凸臺(211)卡入的卡孔(11);所述延長片⑴的該端還設有與所述卡孔⑴ 相對的柔性卡條(12),所述卡條(12)與所述延長片⑴的兩側形成供椎弓根釘(2)釘尾軸向凸臺(212)卡入的卡環。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延長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長片(I)上設有所述卡孔(11)的一端的兩側均設有折彎側壁(14),所述卡條(12)與兩所述折彎側壁(14)形成所述卡環; 所述卡條(12)以及所述椎弓根釘(2)釘尾的軸向凸臺(212),二者的接觸面相適配。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延長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長片(I)上遠離椎弓根釘(2)的端部設有向外側延伸的凸臺(13)。
5.一種用于擴張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延長片的擴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張器⑶包括相鉸接的兩桿體(31);每根所述桿體(31)包括相接的擴張頭(311)和擴張腳 (312),二者的相接位置為鉸接位置(313);兩所述擴張腳(312)能夠伸入兩延長片(I)之間,兩所述擴張頭(311)能夠在外力作用下開合以驅動兩所述擴張腳(312)的末端靠近或遠離;兩所述擴張腳(312)末端遠離時能夠擴張分離兩延長片(I)位于皮膚內部的部分。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擴張器,其特征在于,兩所述擴張頭(311)之間具有彈簧(33)。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擴張器,其特征在于,兩所述擴張頭(311)均連接有擴張把手(32)。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擴張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包覆所述擴張頭(311)、所述彈簧(33)和所述鉸接位置(313)的殼體(34),所述殼體(34)的兩側設有供所述延長片(I)插入的卡套(341)。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擴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張腳(312)的末端具有供所述延長片(I)插入的卡箍(312a),所述卡箍(312a)具有開口。
10.如權利要求5-9任一項所述的擴張器,其特征在于,兩所述擴張腳(312)交叉。
11.一種壓棒復位桿,與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延長片(I)配合壓緊復位棒(5), 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棒復位桿(4)包括壓桿(41)和能夠限制兩所述延長片(I)沿壓棒方向移動的手持部(42),所述壓桿(41)能夠插入所述手持部(42)內并相對所述手持部(42)在軸向上滑動;所述壓桿(41) 一端的兩側均設有套管(412),以分別供兩所述延長片(I)以及椎弓根釘的釘槽側壁插入。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棒復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桿(41)的外壁設有倒齒 (411),所述手持部(42)設有能夠卡入相鄰所述倒齒(411)間隙的卡齒(421)。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棒復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42)的兩側均設有側孔(422),所述延長片(I)上遠離椎弓根釘(3)的端部設有向外側延伸的凸臺(13),所述手持部(42)的側孔(422)供所述凸臺(13)卡入。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棒復位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桿(41)上設有套管(412) 的一端具有與復位棒(5)表面配合的內凹弧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椎弓根釘釘尾的延長片,兩延長片相對設置于椎弓根釘的尾部,所述延長片為柔性延長片。由于延長片采取柔性設計,即具備彈性可彎曲的特性,則皮下部分延長片能夠在外力作用下彈性彎曲,其擴張趨勢不會延伸至皮上部分,僅在皮下對肌肉進行擠壓即可,從而保持小切口,而進行復位棒的穿棒操作時,由于皮下的兩延長片部分彎曲后被擴張分離,則可以提供足夠的穿棒空間,使得穿棒操作易于進行,降低微創手術的風險性。本發明還公開一種與上述延長片配合的擴張器和壓棒復位桿。
文檔編號A61B17/86GK102920502SQ20121044857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周躍, 劉明巖, 張文橋 申請人:上海三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沭阳县| 桃园县| 广元市| 灵寿县| 甘孜县| 平乐县| 会理县| 唐山市| 宝鸡市| 措勤县| 濮阳市| 法库县| 额敏县| 鱼台县| 漠河县| 和硕县| 县级市| 新河县| 华宁县| 平罗县| 深圳市| 赞皇县| 扬中市| 麟游县| 牙克石市| 花垣县| 库伦旗| 瑞丽市| 通州市| 扎囊县| 运城市| 明溪县| 盈江县| 朝阳区| 武平县| 宜章县| 财经| 石狮市| 谷城县| 彰化市|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