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黃芩苷在制造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造藥物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將黃芩苷單獨用于治療蕁麻疹的制造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蕁麻疹為皮膚科常見多發病,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疹塊,此病的特點是全身泛發性風團型皮膚損害,皮疹來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跡,可伴有全身癥狀和內臟損害,如發燒、腹痛、腹瀉或其它全身癥狀;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多年不愈;發病原因為某些食物、藥物、感染、花粉及其他吸入物以及精神因素、 物理因素、全身性疾病、遺傳素質等也可成為蕁麻疹發病的原因;按病因分類有許多特殊類型,目前臨床上多以組胺型和膽堿能型加以辨別診治。
蕁麻疹初起皮膚局部發生瘙癢,抓后皮膚潮紅,迅即發生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鮮紅或白色風團,劇烈瘙癢,此起彼伏,一日之內可發作數次;一般皮疹泛起全身,粘膜部位亦可受累,發生于胃腸道可伴有腹痛、腹瀉,發生于喉頭粘膜,則可引起喉頭水腫產生呼吸困難, 胸悶憋氣,嚴重者可窒息死亡;而對于蕁麻疹的治療,主要使用抗組織胺藥,傳統的抗組織胺藥如撲爾敏、克敏嗪等,作用時間較短,除了有止癢、抗過敏作用外,還有嗜睡的副作用, 晚上臨睡前服用較為合適,司機及高空作業者要禁用。新一代的抗組織胺藥如息斯敏、敏迪、西替利嗪等,作用時間較長,基本無嗜睡副作用,但是副作用也多,例如早在1999年11 月4日第686期的《39健康網》中就有報道說,由于息斯敏的安全性問題,特別是當其與其他抗生素合用時,會對心臟產生不良反應,影響臨床應用,美國強生公司表示將終止生產。 且現在的抗組胺藥只能對過敏性皮膚病有作用,對蕁麻疹只能緩解癥狀,不能根治。由此可見,西藥的治療存在副作用多,只能針對發病的某個環節治療,給患者的身體帶來了比較嚴重的摧殘,療效差、反復發作,這不僅給病人帶來許多痛苦,還帶來了較高的治療費用。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提供黃芩苷在制造藥物中的應用,即將黃芩苷作為用于治療蕁麻疹的藥。
本發明所說的黃岑苷的原藥黃岑,為唇形科植物,黃岑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灣痢、癰腫瘡.中.AVr母寺O
黃芩有效成份為黃酮類,包括黃芩苷、黃芩素等。
文獻記載1.黃芩的水煎醇沉液對大鼠酵母性足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抗炎);2.10mg/kg黃芩苷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膠性足腫脹;3.黃芩苷能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4.黃芩苷有抗I型變態反應的作用;5.黃芩苷可減少致敏豚鼠離體肺灌流液中慢反應物質(SRS-A)的含量及抑制SRS-A 的釋放。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將黃芩苷制成膠囊劑、微丸、片劑、顆粒劑,這些制劑通過口服即可治療人們的蕁麻疹,不僅服藥方便、療效快而且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一、動物試驗。
(一)黃芩苷抗I型變態反應(PCA)試驗I.試驗目的通過大鼠同種被動皮膚過敏試驗法確定黃芩苷的抗I型變態反應的作用。
2.抗血清的制備取體重約IOOg大鼠6只,雌雄各半,給每只大鼠肌肉注射Img/ ml卵白蛋白生理鹽水溶液O. 2ml,同時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2. 5 ml,14天后鼠尾取血,低速離心取血清,按1:4稀釋,一4°C以下冰凍保存備用。
3.方法大鼠50只,體重150— 200g,雌雄各半,隨機分成5組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息斯敏組,黃芩苷組5個組,每組動物10只,正常對照組給予蒸餾水,模型對照給予生理鹽水,每天灌胃I次,連續10天,第8天除正常組外,各組皮內注射抗血清致敏,每只O.I ml,于致敏感后48小時,即末次給藥I小時后攻擊,即尾靜脈注射5%依文思蘭生理鹽水溶液1ml,其中,含lmg/ml卵白蛋白,20分鐘后,處死動物,剪下蘭斑皮膚、剪碎,浸泡于丙酮生理鹽水溶液5 ml中48小時,離心取上清液,UV-730于610nm波長測定吸收度,計算各組對PCA反應的抑制百分率。正常對照組沒有蘭斑,故以O計。
4.結果見表I
權利要求
1.黃芩苷在制造用于治療蕁麻疹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黃芩苷在制造藥物中的應用,即將黃芩苷作為用于治療蕁麻疹的藥。這種藥不僅服藥方便、療效快,而且無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7/04GK102920728SQ2012104595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
發明者陳敏斐 申請人:廣西梧州三鶴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