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兒喘咳定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對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有特效的小兒喘咳定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稱小葉肺炎,為小兒最常見的肺炎。發展中國家小兒肺炎的發支氣管肺炎病毒病率明顯高于發達國家,病死率和鉉死亡率更高于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相似,小兒肺炎是威脅我國兒童健康的嚴重疾病,無論是發病率還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國,肺炎占兒科住院患者24. 5% 65. 2% ;5歲以下兒童每年105萬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萬為此年齡組兒童第一位死因。根據國內16個單位的兒科統計,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氣管肺炎占93. 7%,多見于嬰幼兒。肺炎多發生于冬春季節及氣候驟變時,有些華南地區反而在夏天發病較多。室內居住擁擠、通風不良、空氣污濁、致病性微生物較多,容易發生肺炎。支氣管肺炎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支氣管肺炎為嬰幼兒時期的主要常見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兩季或氣候聚變時最多,嚴重影響嬰幼兒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它還可以繼發于麻診,百日咳等傳染病等,此病由于病毒和細菌引起。目前,針對該病,一般采用中西醫結合及綜合措施,雖然能取得較好的療效,但是仍舊存在治療時間長、方法復雜、費用昂貴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變現有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方法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配方簡單、見效快、療效好的小兒喘咳定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份數為麻黃1-3份、杏仁2-5份、前胡2-5份、桔梗2-3份、寸冬2-5份、雙皮3-5份、黃芩3-5份、川貝2_5份、甘草2_3份。具體的,藥物組分及其重量份數為麻黃2份、杏仁3份、前胡3份、桔梗2. 5份、寸冬4份、雙皮4份、黃芩3份、川貝4份、甘草2份。如上所述的小兒咳喘定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按上述比例取上述藥材原料,加入蜂蜜用文火炮制到不粘手為宜,取出炮制后的藥物晾曬;
步驟2)、取晾曬后的藥物加水熬制1-2小時,濾出藥渣,取湯汁為口服液,消毒密封保存。本發明的藥物組分中,麻黃辛微苦溫人肺膀胱經,功效發汗平喘,主治咳嗽氣喘;杏仁苦溫有小毒入肺大腸經,功效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氣喘;前胡辛苦微寒入肺經,功效化痰止咳,主治分熱咳嗽痰粘稠喘滿;桔梗苦辛平入肺經,功效宣肺散邪祛寒,主治外感咳嗽痰吐不利;寸冬甘寒入肺心胃經,功效養陰清熱潤肺止咳,主治肺虛咳血熱病傷陰;雙皮甘辛寒入肺,功效瀉肺平,主治肺熱咳喘;黃芩苦寒入肺大小腸經,功效清熱燥濕,主治肺熱咳嗽;貝母甘苦微寒入心肺經,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主治痰熱咳嗽;甘草甘平入十二經,功效止咳解毒調和諸藥,主治咳嗽咽痛。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據傳統中醫學對支氣管肺炎的發病機理的認識和治療原則,以“宣肺化痰、平喘止咳”為主要治療手段,同時對藥材采用蜜炙法進行炮制,降低藥物毒性、增強藥物療效,制備方法簡單方便,對患者進行治療,有效率達到100%,治愈率達到95%。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I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克數為麻黃lg、杏仁2 g、前胡2 g、桔梗2g、寸冬2 g、雙皮3 g、黃芩3 g、川貝2 g、甘草2 g。如上所述的小兒咳喘定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按上述比例取上述藥材原料,加入蜂蜜用文火炮制到不粘手為宜,取出炮制后的藥物晾曬;
步驟2)、取晾曬后的藥物加水熬制1-2小時,濾出藥渣,取湯汁為口服液,消毒密封保存。服用方法加熱溫開后口服,每日三次,一次80ml。
實施例2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克數為麻黃3g、杏仁5 g、前胡5 g、桔梗3g、寸冬5 g、雙皮5 g、黃岑5 g、川貝5 g、甘草3 go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中制備方法相同。服用方法加熱溫開后口服,每日三次,一次60ml。實施例3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克數為麻黃2g、杏仁3 g、前胡3 g、桔梗2g、寸冬3 g、雙皮4 g、黃芩4 g、川貝3 g、甘草2 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中制備方法相同。服用方法加熱溫開后口服,每日三次,一次70ml。實施例4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克數為麻黃lg、杏仁5 g、前胡5 g、桔梗3g、寸冬5 g、雙皮5 g、黃岑5 g、川貝5 g、甘草3 go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中制備方法相同。服用方法加熱溫開后口服,每日三次,一次80ml。實施例5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克數為麻黃lg、杏仁2 g、前胡5 g、桔梗3g、寸冬5 g、雙皮5 g、黃岑5 g、川貝5 g、甘草3 go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中制備方法相同。服用方法加熱溫開后口服,每日三次,一次60ml。實施例6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克數為麻黃3g、杏仁2 g、前胡2 g、桔梗2g、寸冬2 g、雙皮3 g、黃芩3 g、川貝2 g、甘草2 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中制備方法相同。服用方法加熱溫開后口服,每日三次,一次80ml。實施例7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克數為麻黃3g、杏仁5 g、前胡5 g、桔梗2g、寸冬2g、雙皮5 g、黃芩3 g、川貝2g、甘草3 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中制備方法相同。服用方法加熱溫開后口服,每日三次,一次70ml。實施例8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克數為麻黃3g、杏仁5 g、前胡4 g、桔梗2g、寸冬3 g、雙皮4 g、黃芩5 g、川貝2g、甘草3 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中制備方法相同。服用方法加熱溫開后口服,每日三次,一次80ml。實施例9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克數為麻黃2g、杏仁4 g、前胡5 g、桔梗2g、寸冬2g、雙皮5 g、黃芩4g、川貝4 g、甘草2 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中制備方法相同。服用方法加熱溫開后口服,每日三次,一次70ml。實施例10
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藥物組分及其重量克數為麻黃2g、杏仁3g、前胡3g、桔梗
2.5g、寸冬4g、雙皮4g、黃芩3g、川貝4g、甘草2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中制備方法相同。服用方法加熱溫開后口服,每日三次,一次70ml。病例
病例I :王義飛女兩歲,2011年4月份在南樂縣醫院住院診斷為支氣管肺炎,住院幾天效果不佳后在我衛生所服用小兒咳喘口服液3天痊愈。病例2 :艾天樂男2011年10月出生后,12月13號因咳嗽在濮陽市人民醫院住院,診斷為支氣管肺炎《兒科I⑶38床,住院號201136898》住院8天后效果不佳,轉院至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診斷為支氣管肺炎《檢查日期2011年12月24日》2012年元月份在我所服用小兒咳喘口服液,點天見效,服用10天痊愈。病例3 :武天嘯男2歲,2011年元月在南樂縣人民醫院住院被診斷為支氣管肺炎,住院10天效果不佳出院,3月份在我所服用小兒咳喘口服液10天痊愈。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兒喘咳定口服液,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分及其重量份數為麻黃1-3份、杏仁2-5份、前胡2-5份、桔梗2-3份、寸冬2-5份、雙皮3_5份、黃芩3_5份、川貝2_5份、甘草2-3 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兒喘咳定口服液,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分及其重量份數為麻黃2份、杏仁3份、前胡3份、桔梗2. 5份、寸冬4份、雙皮4份、黃芩3份、川貝4份、甘草2份。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小兒喘咳定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按上述比例取上述藥材原料,加入蜂蜜用文火炮制到不粘手為宜,取出炮制后的藥物晾曬; 步驟2)、取晾曬后的藥物加水熬制1-2小時,濾出藥渣,取湯汁為口服液,消毒密封保存。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對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有特效的小兒喘咳定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藥物組分及其重量份數為麻黃1-3份、杏仁2-5份、前胡2-5份、桔梗2-3份、寸冬2-5份、雙皮3-5份、黃芩3-5份、川貝2-5份、甘草2-3份,采用蜜炙法對藥物進行炮制,炮制后取出藥物進行晾曬,取晾曬后的藥物加水熬制1-2小時,取湯汁制備成口服液,配方簡單、見效快、療效好,制備方法簡單方便,對患者進行治療,有效率達到100%,治愈率達到95%。
文檔編號A61K36/8968GK102908511SQ20121045967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
發明者劉進領, 劉孟果 申請人:劉進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