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中藥。
背景技術: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律以及沖動傳到的任一項異常。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癥狀輕重不一,輕者可無任何不適,而嚴重者有頭暈、黑蒙、昏厥以及血壓下降等癥狀,甚至危及患者性命。目前,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發展較少,常用藥物對于藥物耐受性較差的人群容易引起副反應,雖然非藥物可以解決一部分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但是大部分心律失常患者還是需要用藥物治療,所以使用藥物治療心律失常要做到安全、有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中藥,它治療心律失常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的優點。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藏紅花13-17、牛膝6-10、白芍4-8、當歸13-17、黃芪13-17、麥冬10-14、三果木皮6-10、白術4-8、刺五茄10-14、麥冬6-10、郁金4-8、木香1-5、陳皮13-17、澤蘭6-10、枳殼6-10、西洋參10-14。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藏紅花15、牛膝8、白芍6、當歸15、黃芪15、麥冬12、三果木皮8、白術6、刺五茄12、麥冬8、郁金6、木香3、陳皮15、澤蘭8、枳殼8、西洋參12。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配方重用補氣、活血化瘀以及安神鎮靜的中藥,對于治療心律失常患者具有很好的療效,安全,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中藥,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g)為藏紅花15、牛膝8、白芍6、當歸15、黃芪15、麥冬12、三果木皮8、白術6、刺五茄12、麥冬8、郁金6、木香3、陳皮15、澤蘭8、積殼8、西洋參12。稱取以上原料組分,按照湯藥的常規制法,加水煮成湯劑服用,每天一劑,一劑分兩次服用。為證明本發明具有很好的療效,列舉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趙某,男,56歲。一年前,患者出現心悸不適的癥狀,至醫院做心電圖為頻發性室性早搏,用西藥治療,癥狀減輕,早搏明顯減少。半年后,心悸復發。近半月心悸、胸悶嚴重。后給予本發明中藥治療,半月后,胸悶、心悸明顯減輕;一月后,患者恢復正常,隨訪無復發。病例二
鄭某,男,62歲。兩年前,患者出現心律不齊癥狀,檢查為房性早搏。半年后,早搏真多并出現心悸、胸悶、乏力等癥狀。服用西藥,情況有所好轉,但一直沒有痊愈。后給予本發明中藥治療,持續治療一個月后,癥狀完全消失,隨訪無復發。病例三
王某,女,56歲。主訴2011年5月,患 者開始出現頭昏等癥狀,后又出現心悸不適、食欲差等癥狀,至醫院做心電圖為室性早搏,服用心得安等西藥治療,癥狀有所減輕。半年后,心悸復發。后給予本發明中藥治療,20后,胸悶、心悸明顯減輕,食欲增強;40天后,患者恢復正常。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藏紅花13-17、牛膝6-10、白芍4-8、當歸13-17、黃芪13-17、麥冬10-14、三果木皮6-10、白術4-8、刺五茄10-14、麥冬6-10、郁金4-8、木香1-5、陳皮13-17、澤蘭6_10、枳殼6_10、西洋參10-1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藏紅花15、牛膝8、白芍6、當歸15、黃芪15、麥冬12、三果木皮8、白術6、刺五茄·12、麥冬8、郁金6、木香3、陳皮15、澤蘭8、枳殼8、西洋參1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中藥,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藏紅花13-17、牛膝6-10、白芍4-8、當歸13-17、黃芪13-17、麥冬10-14、三果木皮6-10、白術4-8、刺五茄10-14、麥冬6-10、郁金4-8、木香1-5、陳皮13-17、澤蘭6-10、枳殼6-10、西洋參10-14。本發明配方重用補氣、活血化瘀以及安神鎮靜的中藥,對于治療心律失常患者具有很好的療效,安全,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9/06GK102973887SQ20121045968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
發明者楊杰, 楊曉娟, 楊葉紅, 歐陽永艷 申請人:安徽同泰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