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組成:黃連13-17克,生石膏58-62克,枯礬13-17克,白芷28-32克,官粉4-8克,輕粉8-12克,松香13-17克。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
【背景技術】
[0002]下肢潰瘍起因于下肢靜脈回流障礙,血液循環較差,故創面長期難以愈合,并伴有疼痛,影響正常行走,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勞動能力,已成為外科疾病中最為棘手的疾病之一,是脈管炎、糖尿病、靜脈曲張、深淺靜脈炎、血栓性深靜脈炎、淋巴管阻塞等疾病發展到晚期出現的并發癥。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方便、效果明顯的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的原料制成:黃連13-17克,生石膏58-62克,枯礬13-17克,白芷28-32克,官粉4-8克,輕粉8-12克,松香13-17克。
[0005]優選的是所述的中藥由如下重量克數的原料制成:黃連15克,生石膏60克,枯礬15克,白芷30克,官粉6克,輕粉10克,松香15克。
[0006]本發明中各原料藥的藥性如下: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0007]生石膏:生津止渴,清熱,收斂,生肌。治熱病,壯熱不退,口渴煩躁,脈洪大,溫病高熱,身發斑疹,胃火亢盛,牙齦腫痛,口臭,風熱襲肺,高熱咳喘。
[0008]枯礬: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治癲癇,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黃疸,黃腫,胃、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白帶,瀉痢,衄血,口舌生瘡,瘡痔等。
[0009]白芷: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0010]官粉:消積,殺蟲,解毒,生肌,燥濕止癢。治疳積,下痢,蟲積腹痛,癥瘕,瘧疾,疥癬,癰疽,潰瘍,□瘡,丹毒,燙傷。
[0011]輕粉:殺蟲,攻毒,利水,通便。治疥癬,瘰疬,梅毒,下疳,皮膚潰瘍,水腫,臌脹,大小便閉。
[0012]松香:祛風燥濕,排膿拔毒,生肌止痛。治癰疽惡瘡,瘰疬,瘺癥,疥癬,白禿,癘風,痹癥,金瘡,扭傷,婦女白帶,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0013]用法:以上原藥研細粉,濕重干粉敷,濕輕香油調敷。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一種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黃連13克,生石膏58克,枯礬13克,白芷28克,官粉4克,輕粉8克,松香13克。[0015]實施例2、一種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黃連15克,生石膏60克,枯礬15克,白芷30克,官粉6克,輕粉10克,松香15克。
[0016]實施例3、 一種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黃連17克,生石膏62克,枯礬17克,白芷32克,官粉8克,輕粉12克,松香17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的原料制成:黃連13-17克,生石膏58-62克,枯礬13-17克,白芷28-32克,官粉4_8克,輕粉8_12克,松香13-17 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下肢潰瘍的外敷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優選組成:黃連15克,生石膏60克,·枯礬15克,白芷30克,官粉6克,輕粉10克,松香15克。
【文檔編號】A61K36/718GK103845436SQ201210504901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日
【發明者】李順光 申請人:青島信立德中藥技術研究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