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康復用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
背景技術:
肩關節半脫位常見于各種類型的上肢神經癱瘓,在腦損傷偏癱患者中尤為多見,是導致肩痛及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文獻報道在上肢嚴重癱瘓的患者中肩關節半脫位發生率在60%以上。在偏癱起始期,偏側上肢肌肉多處于松弛狀態;當患者在偏癱后早期開始坐或者站而抗重力時,肩關節半脫位自然發生,因此偏癱上肢必須獲得足夠的承托,以糾正肩關節半脫位。市面上有多種上肢固定承托裝置,主要的原理是通過將患側上肢承托固定于屈肘位或通過對肱骨的固定及上提,達到糾正肩關節半脫位的目的;但對于偏癱患者而言,將上 肢承托于屈肘位,會誘發或加重屈肌痙攣模式;將肱骨固定上提,會影響上肢的血液循環,承托力量不充分,仍然會出現半脫位。另一方面,偏癱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的發生,不僅僅是三角肌、肩袖肌力弱,還有肩胛骨的位置不當;現有技術僅是固定承托上肢,不能糾正肩胛骨的異常位置。隨著偏癱患者功能的恢復,很多患者重獲步行功能,但是偏側上肢仍無主動活動,只能下垂于體側,增加患者對患側的忽略;缺乏手臂的擺動,也影響到患者的步行。正因為傳統的上肢固定承托裝置的不足,康復醫生及康復治療師一般不建議患者長時間的佩戴肩、臂吊帶。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神經癱瘓上肢進行有利承托且可有效糾正肩關節半脫位和肩胛骨位置不當的裝置。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包括設于患者背脊處的基板,所述基板設有分別繞過患者兩側肩膀且長短可調節的左肩帶和右肩帶,所述基板位于癱瘓上肢側設有向前伸出且長短可調節的第一承托帶和向后伸出的第二承托帶,所述第一承托帶和第二承托帶之間設有彈性布,所述彈性布的前端設有可拆卸的手握
>J-U ρ α裝直。本發明的左肩帶和右肩帶用于把患者胸廓打開,有助于糾正肩胛骨位置不當,且可使患者肩膀的姿態接近正常人。為了方便從被背后進行調節,所述左肩帶靠近基板處設有可調節長短的調節扣。進一步的,所述右肩帶與左肩帶相連,從而只需要調節左肩帶的調節扣即可調整兩側肩部,打開患者的胸部。本發明的第一承托帶、第二承托帶和彈性布可有效承托患者的肘部,承托帶從背脊處的基板延伸出,可使右臂的重量通過背部和左肩分擔,承托效果好。彈性布從患者前臂外側承托上肢重量,因此彈性布不必完全包裹住前臂,可有效地承托前臂重量即可。進一步的,為了方便患者自己調節,所述第一承托帶靠近胸部設有可調節長短的調節扣,第二承托帶對應患者側后部還設有一個可調節長短的調節扣。所述第一承托帶、第二承托帶和彈性布的前端設有腕部固定帶,所述腕部固定帶與手握裝置連接。所述腕部固定帶兩端設有撕拉條或可調節按扣,可方便調節并在手腕處纏繞固定。本發明承托上肢的力量以達到手掌處的支持力為主,即手握裝置,同時為了避免長時間承托致手掌部血液循環障礙,間接交替使用手腕部固定帶的支持作用,利于手掌部的血液循環。由于神經癱瘓患者尤其是腦損傷偏癱患者上肢屈肌模式時,手指和手腕會屈曲,呈握拳狀,本發明的手握裝置用于打開患者的手腕和手掌。所述手握裝置包括圓筒體、固定在圓筒體上的支撐片、以及從圓筒體內腔穿過并與腕部固定帶相連的連接帶;所述連接帶的兩端與腕部固定帶可拆卸式連接;所述連接帶設有長短可調節的調節扣;所述連接帶的兩端與腕部固定帶通過插接扣或按扣或撕拉條連接。·
須說明的是,本發明所述的調節扣包括但不限于傳統調節扣,撕拉條、尼龍搭扣等可實現長短可調的連接裝置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適用于偏癱患者,即能對偏側上肢進行有利承托糾正半脫位及肩胛骨姿勢,利于步行,且不影響上肢血液循環,不誘發或加重上肢屈肌痙攣模式的裝置,成為糾正偏癱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的迫切需要。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包括設于患者背脊處的基板I、左肩帶2、右肩帶3、第一承托帶4、第二承托帶5、彈性布6、以及手握裝置7。左肩帶2 —端設于基板I左上方,向前繞過患者肩膀,從患者腋下繞回并連接基板I左下方;右肩帶3同理從基板I右上方繞出,并繞回至基板I右下方。左肩帶2和右肩帶3與基板I內側相連。左肩帶2靠近基板I處設有兩個可調節長短的調節扣12,13。左肩帶2和右肩帶3的設計可打開胸廓,有利于糾正肩胛骨姿勢,利于步行。基板I位于癱瘓上肢側設有向前伸出的第一承托帶4和向后伸出的第二承托帶5,第一承托帶4靠近患者胸部設有一個可調節長短的調節扣14,第二承托帶5對應患者側后也設有一個可調節長短的調節扣15,
第一承托帶4和第二承托帶5之間設有彈性布6,彈性布6前端與腕部固定帶8縫合固定,腕部固定帶8同時還與第一承托帶4和第二承托帶5連接,腕部固定帶8的兩端設有撕拉條16或可調節按扣,用于纏繞住患者腕部。彈性布6設計可使患者肘部前臂感覺舒適,經腕部固定帶8固定,起到較好的承托效果。腕部固定帶8與手握裝置7連接。手握裝置包括圓筒體9、固定在圓筒體9上的支撐片10、以及從圓筒體9內腔穿過并與腕部固定帶8相連的連接帶11,連接帶11的兩端與腕部固定帶8通過插接扣17或按扣或撕拉條連接,連接帶11設有長短可調節的調節扣18。患者手掌近腕處按壓在筒體9上,可打開患者的手腕,手指通過支撐片10撐開,支撐片10是剛性的,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彈性,可打開患者的手掌。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設于患者背脊處的基板(1),所述基板(I)設有分別繞過患者兩側肩膀且長短可調節的左肩帶(2)和右肩帶(3),所述基板(I)位于癱瘓上肢側設有向前伸出且長短可調節的第一承托帶(4)和向后伸出的第二承托帶(5),所述第一承托帶(4)和第二承托帶(5)之間設有彈性布(6),所述彈性布(6)的前端設有可拆卸的手握裝置(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肩帶(2)靠近基板(I)處設有可調節長短的調節扣。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肩帶(2)與左肩帶(3)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帶(4)靠近胸部設有可調節長短的調節扣。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帶(4)、第二承托帶(5)和彈性布(6)的前端設有腕部固定帶(8),所述腕部固定帶(8)與手握裝置(7)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固定帶(8)兩端設有撕拉條或可調節按扣。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握裝置包括圓筒體(9)、固定在圓筒體(9)上的支撐片(10)、以及從圓筒體(9)內腔穿過并與腕部固定帶(8)相連的連接帶(11); 所述連接帶(11)的兩端與腕部固定帶(8)可拆卸式連接; 所述連接帶(11)設有長短可調節的調節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帶(11)的兩端與腕部固定帶(8)通過插接扣或按扣或撕拉條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屬于醫療器械領域。該裝置包括設于患者背脊處的基板,基板設有分別繞過患者兩側肩膀的左肩帶和右肩帶,基板位于癱瘓上肢側設有第一承托帶和第二承托帶,第一承托帶和第二承托帶之間設有可包裹患者肘部的彈性布,彈性布的前端設有用于固定并支持上肢重量的腕部固定帶,以及可拆卸的手握裝置。本發明的一種肩胛上肢承托帶適用于偏癱患者,即能對偏側上肢進行有利承托糾正半脫位及肩胛骨姿勢,利于步行,且不影響上肢血液循環,不誘發或加重上肢屈肌痙攣模式的裝置,成為糾正偏癱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的迫切需要。
文檔編號A61F5/01GK102940544SQ20121052871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
發明者王盛, 王彤 申請人: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