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治療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的藥膏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活血化瘀藥物具有消散作用、或能攻逐體內瘀血,有通暢血脈、消散瘀滯、調經止痛的作用。適用范圍很廣,如瘀阻于心所致的胸悶心痛、口唇青紫,瘀阻于肢體所致的局部腫痛青紫;瘀阻于脈絡所致的半身不遂等尤其是頸椎疼痛、腰椎疼痛等疾病在生活中很常見,以前頸椎病、腰椎病是老年人的多發疾病,給老年人的身體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并且呈直線上升的趨勢。但是現在頸椎病、腰椎病在逐步的年輕化,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了頸椎病、腰椎病等疾病。其中以辦公室文字工作者居多,諸如編輯、教師、文員等。現在治療頸椎病、腰椎病等疾病通常用水針法、火針法、強通法、酒療法、松解法、反映點法等療法,但其操作繁瑣,療效一般,療程較長,增加了患者治療費用與治療過程中的痛苦。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及其制備方法,以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膏
三七20-40份、降香20-40份、川芎20_40份、皂角刺20_40份、杜仲10_40份、千年健20-50份、桑枝20-40份、天麻20-40份、木瓜30-50份、白芨20-40份、苦參20-40份、 當歸30-50份、赤芍30-50份、連翹20-40份、防風30-50份、羌活30-60份、獨活30-60份、 靈仙30-60份、五加皮30-60份、桂枝10-40份、蘇木20-40份、穿山甲10-40份、乳香10-40 份、沒藥20-40份、黃丹400-800份。
所述的活血化瘀止疼膏,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的藥膏
三七30g、降香30g、川芎30g、皂角刺30g、杜仲30g、千年健48g、桑枝30g、天麻 30g、木瓜48g、白芨30g、苦參30g、當歸48g、赤芍48g、連翹30g、防風48g、羌活48g、獨活 48g、靈仙48g、五加皮48g、桂枝30g、蘇木30g、穿山甲30g、乳香30g、沒藥30g、黃丹600g。
所述的活血化瘀止疼膏,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膏
三七30份、降香30份、川彎30份、皂角刺30份、杜仲30份、千年健48份、桑枝 30份、天麻30份、木瓜48份、白芨30份、苦參30份、當歸48份、`赤芍48份、連翹30份、防風48份、羌活48份、獨活48份、靈仙48份、五加皮48份、桂枝30份、蘇木30份、穿山甲30 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黃丹600份。
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A、按照三七20-40份、降香20-40份、川芎20_40份、皂角刺20_40份、杜仲10-40 份、千年健20-50份、桑枝20-40份、天麻20-40份、木瓜30-50份、白芨20-40份、苦參20-40 份、當歸30-50份、赤芍30-50份、連翹20-40份、防風30-50份、羌活30-60份、獨活30-60 份、靈仙30-60份、五加皮30-60份、桂枝10-40份、蘇木20-40份與穿山甲10-40份的重量配比用3200份香油浸泡18-30小時,得到浸泡混合物;對所述浸泡混合物進行煎熬,直至所述浸泡混合物中的上述藥物至焦色,然后離火過濾得到藥液;
B、將所述藥液煮沸,然后向其中緩慢加入400-800份黃丹,邊加入黃丹邊攪拌所述藥液,直至所述藥液滴水成珠后冷卻,得到藥劑;
C、向所述藥劑內加入10-40份的乳香粉末與20-40份的沒藥粉末混合均勻,靜止 60-96小時得到活血化瘀止疼膏。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及其制備方法,采用25味中藥制成,用藥布或其他方式貼敷在患者對應部位,使藥物持續作用,大幅度改善了局部微循環,增強肌體細胞活力,通過局部貼敷,祛瘀消腫,舒筋活絡,提高了治療效果,促進了患者的康復,操作簡單, 降低了患者治療費用與治療過程中的痛苦。
圖1為本發明中活血化瘀止疼膏制備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及其制備方法,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膏
三七20-40份、降香20-40份、川芎20-40份、皂角刺20-40份、杜仲10-40份、千年健20-50份、桑枝20-40份、天麻20-40份、木瓜30-50份、白芨20-40份、苦參20-40份、 當歸30-50份、赤芍30-50份、連翹20-40份、防風30-50份、羌活30-60份、獨活30-60份、 靈仙30-60份、五加皮30-60份、桂枝10-40份、蘇木20-40份、穿山甲10-40份、乳香10-40 份、沒藥20-40份、黃丹400-800份。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活血化瘀止疼膏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膏
三七30份、降香30份、川彎30份、皂角刺30份、杜仲30份、千年健48份、桑枝 30份、天麻30份、木瓜48份、白芨30份、苦參30份、當歸48份、赤芍48份、連翹30份、防風48份、羌活48份、獨活48份、靈仙48份、五加皮48份、桂枝30份、蘇木30份、穿山甲30 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黃丹600份。
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中,所述活血化瘀止疼膏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的藥膏
三七30g、降香30g、川芎30g、皂角刺30g、杜仲30g、千年健48g、桑枝30g、天麻 30g、木瓜48g、白芨30g、苦參30g、當歸48g、赤芍48g、連翹30g、防風48g、羌活48g、獨活 48g、靈仙48g、五加皮48g、桂枝30g、蘇木30g、穿山甲30g、乳香30g、沒藥30g、黃丹600g。 將這些藥物制造成膏,然后放置在藥布上貼敷與患處即可。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活 血化瘀止疼膏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 :按照三七20-40份、降香20_40份、川芎20_40份、皂角刺20_40份、杜仲 10-40份、千年健20-50份、桑枝20-40份、天麻20-40份、木瓜30-50份、白芨20-40份、苦參20-40份、當歸30-50份、赤芍30-50份、連翹20-40份、防風30-50份、羌活30-60份、獨活30-60份、靈仙30-60份、五加皮30-60份、桂枝10-40份、蘇木20-40份與穿山甲10-40 份的重量配比用3200份香油浸泡18-30小時,得到浸泡混合物;對所述浸泡混合物進行煎熬,直至所述浸泡混合物中的上述藥物至焦色,然后離火過濾得到藥液;
步驟102 :將所述藥液煮沸,然后向其中緩慢加入400-800份黃丹,邊加入黃丹邊攪拌所述藥液,直至所述藥液滴水成珠后冷卻,得到藥劑;
步驟103 向所述藥劑內加入10-40份的乳香粉末與20_40份的沒藥粉末混合均勻,靜止60-96小時得到活血化瘀止疼膏。
通過上述工藝將25味中藥制作得到活血化瘀止疼膏,然后將IOg左右的所述活血化瘀止疼膏布置在周長為10公分左右的藥布上貼敷在患處即可,每3天更換一次藥膏,通過局部貼敷,祛瘀消腫,舒筋活絡,提高了治療效果,促進了患者的康復。上述工藝中各個組分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靈活調整,比如可以采用三七30g、降香30g、川芎30g、皂角刺30g、杜仲30g、千年健48g、桑枝30g、天麻30g、木瓜48g、白芨30g、苦參30g、當歸48g、赤芍48g、連翅30g、防風48g、憲活48g、獨活48g、靈仙48g、五加皮48g、桂枝30g、蘇木30g、穿山甲30g、 乳香30g、沒藥30g與黃丹600g的組合。
為了表明本發明藥物的治療效果,通過治療組與對比組進行比較,治療組與對比組均為風濕性關節疼痛、頸椎病、腰椎病、跌打損傷等疾病患者。治療組人數為30人,其中 20-35歲的男性患者為10人,40-60歲的男性患者為9人,30-55歲的女性患者為11人。對比組人數為45人,其中22-36歲的男性患者為13人,39-56歲的男性患者為16人,40歲-65 歲的女性患者為16人。治療組患者在貼敷本發明藥膏后4周后癥狀體征有明顯改善,并且治療組的癥狀、體征恢復效率明顯優于對比組,說明本發明的藥膏能夠明顯改善人體關節的臨床癥狀與體征。
在上述治療組的30人中完全治愈的為25人,3人有顯著療效,2人療效較差,總有效率為93%以上,而且治療前后肝腎心功能以及血液生化、大小便檢查,均未發現明顯毒副作用,可見,本發明藥物是安全的,對人體沒有任何毒害作用。
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 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膏三七20-40份、降香20-40份、川芎20-40份、皂角刺20-40份、杜仲10-40份、千年健 20-50份、桑枝20-40份、天麻20-40份、木瓜30-50份、白芨20-40份、苦參20-40份、當歸 30-50份、赤芍30-50份、連翹20-40份、防風30-50份、羌活30-60份、獨活30-60份、靈仙 30-60份、五加皮30-60份、桂枝10-40份、蘇木20-40份、穿山甲10-40份、乳香10-40份、 沒藥20-40份、黃丹400-8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血化瘀止疼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的藥膏三七30g、降香30g、川芎30g、皂角刺30g、杜仲30g、千年健48g、桑枝30g、天麻30g、木瓜48g、白芨30g、苦參30g、當歸48g、赤芍48g、連翹30g、防風48g、羌活48g、獨活48g、靈仙 48g、五加皮48g、桂枝30g、蘇木30g、穿山甲30g、乳香30g、沒藥30g、黃丹600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血化瘀止疼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膏三七30份、降香30份、川芎30份、皂角刺30份、杜仲30份、千年健48份、桑枝30份、 天麻30份、木瓜48份、白芨30份、苦參30份、當歸48份、赤芍48份、連翹30份、防風48 份、羌活48份、獨活48份、靈仙48份、五加皮48份、桂枝30份、蘇木30份、穿山甲30份、 乳香30份、沒藥30份、黃丹600份。
4.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A、按照三七20-40份、降香20-40份、川芎20-40份、皂角刺20-40份、杜仲10-40份、 千年健20-50份、桑枝20-40份、天麻20-40份、木瓜30-50份、白芨20-40份、苦參20-40 份、當歸30-50份、赤芍30-50份、連翹20-40份、防風30-50份、羌活30-60份、獨活30-60 份、靈仙30-60份、五加皮30-60份、桂枝10-40份、蘇木20-40份與穿山甲10-40份的重量配比用3200份香油浸泡18-30小時,得到浸泡混合物;對所述浸泡混合物進行煎熬,直至所述浸泡混合物中的上述藥物至焦色,然后離火過濾得到藥液;B、將所述藥液煮沸,然后向其中緩慢加入400-800份黃丹,邊加入黃丹邊攪拌所述藥液,直至所述藥液滴水成珠后冷卻,得到藥劑;C、向所述藥劑內加入10-40份的乳香粉末與20-40份的沒藥粉末混合均勻,靜止60-96 小時得到活血化瘀止疼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活血化瘀止疼膏及其制備方法,采用25味中藥制成,用藥布或其他方式貼敷在患者對應部位,是藥物持續作用,大幅度改善了局部微循環,增強肌體細胞活力,通過局部貼敷,祛瘀消腫,舒筋活絡,提高了治療效果,促進了患者的康復,操作簡單,降低了患者治療費用與治療過程中的痛苦。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3055161SQ2012105412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日
發明者左景新, 馬桂春 申請人:左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