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養胃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養胃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胃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據不完全統計,由于社會競爭的愈加激烈,胃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現在,胃病已經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一個常見殺手,輕者造成食欲下降、體質減弱,重者可能轉化成胃潰瘍、胃出血甚至轉化成胃癌。由此可見,胃的養護十分重要。目前養胃的藥物很多,實踐證明,大多具有一定的療效。但是現有藥物存在功效慢,療效差,并且價格昂貴的缺點,不適合一般群眾消費。而且有的食用時間長了容易產生副作用。本發明屬純中草藥制劑,治療效果好。所用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而且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簡單。本發明服藥方便,無毒副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養胃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養胃的藥物,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制成:柴胡5 10克、香附13 16克、白芍13 18克、防風5 8克、白術13 16克、茯苓13 18克、蘇梗20 30克、佩蘭15 22克、枳殼8 12克、焦三仙12 16克、半夏5 8克、原樸5 9克、甘草3 10克、生姜2 6片、大棗3 7個。本發明中,所述的一種養胃的藥物,一優選方案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制成:柴胡6 9克、香附13 15克、白芍15 18克、防風6 8克、白術13 16克、茯苓14 18克、蘇梗20 27克、佩蘭15 18克、枳殼8 12克、焦三仙12 16克、半夏5 8克、原樸5 9克、甘草3 7克、生姜2 6片、大棗3 5個。本發明中,所述的 一種養胃的藥物,一優選方案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制成:柴胡8 9克、香附14.5 15克、白芍15 17克、防風7 8克、白術14 16克、茯苓16 18克、蘇梗25 27克、佩蘭15 16克、枳殼10 12克、焦三仙13 16克、半夏6 8克、原樸5 8克、甘草6 7克、生姜4 6片、大棗3 5個。本發明中,所述的一種養胃的藥物,一優選方案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制成:柴胡7.5克、香附15克、白芍15克、防風7.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蘇梗25克、佩蘭15克、枳殼10克、焦三仙15克、半夏7.5克、原樸7.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棗5個。本發明中,所述的一種養胃的藥物:其制備方法經過以下步驟:先稱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粉碎成粗粉,備用;然后將所稱取的中藥原料,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佩蘭為菊科草本植物佩蘭的地上部份。佩蘭具有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的功效。常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癥,頭脹胸悶。同時佩蘭具有抗炎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還具有抗癌作用。其性味甘淡、微寒、有清熱、解毒、祛淤、消腫作用。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莖。香附味辛、甘、微苦,性平;歸肝、三焦經;氣香行散,可升可降,具有理氣解郁,調經止痛。主治肝郁氣滯,胸脅痞滿,脘腹脹痛,疝氣疼痛,月經不調,經行腹痛,閉經,崩漏帶下,胎動不安。可與柴胡、郁金、延胡索、白芍等配伍,以疏肝理氣止痛。防風含揮發油0.1 %,其成分有2-甲基-3-丁烯-2-醇(2-Methyl-3-buten-2_ol)、戍醒(Pentanal)、α-薇烯(a-Pinene)、己醒(Hexanal)、戍醇(Pentanol)、己醇(Hexanol)、辛醒(Octanal)、壬醒(Nonanal)、辛醇(Octanol)、乙酸苯(Acetophenone)、7-辛烯 ~4~ 醇(7-0cten-4_ol)、萘(Naphthalene)、β-沒藥烯(-Bisabolene)、花側柏烯(Cuparene)、β-桉葉醇(β-Eudesmol).其中,辛醛、β_沒藥烯、己醛的含量較高.亦含香豆素類,如:補骨脂素(Psoralen)、香柑內酯(Bergapten)、歐療屬素乙(Imperatori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等。具有顯著的鎮痛、鎮靜、抗炎作用,對增強免疫功能效果明顯。所述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所用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而且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簡單。本發明服藥方便,無毒副作用。用法:用水煎服,一日3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養胃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實施例1本發明中,所述的一種養胃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經過以下步驟,①稱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柴胡7.5克、香附15克、白芍15克、防風7.5克、白術13克、茯苓14克、蘇梗25克、佩蘭15克、枳殼10克、焦三仙15克、半夏7克、原樸7.5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棗5個,粉碎成粗粉,備用;②將所稱取的中藥原料,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即得。實施例2本發明中,所述的一種養胃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經過以下步驟,①稱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柴胡5克、香附13克、白芍13克、防風8克、白術15克、茯苓18克、蘇梗30克、佩蘭22克、枳殼8克、焦三仙16克、半夏5克、原樸9克、甘草10克、生姜6片、大棗7個,粉碎成粗粉,備用;②將所稱取的中藥原料,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即得。治療實例1:王XX,女,53歲,胃痛不適,按上述服藥一個月,胃痛明顯好轉。治療實例2:劉X,男,24歲,經常性胃酸,按上述服藥十天,胃酸減輕。治療實例3:高XX,男,33歲,胃痛難忍,按上述服藥兩個月,胃痛好轉且次數明顯減少。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養胃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制成:柴胡5 10克、香附13 16克、白芍13 18克、防風5 8克、白術13 16克、茯苓13 18克、蘇梗20 30克、佩蘭15 22克、枳殼8 12克、焦三仙12 16克、半夏5 8克、原樸5 9克、甘草3 10克、生姜2 6片、大棗3 7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養胃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制成:柴胡6 9克、香附13 15克、白芍15 18克、防風6 8克、白術13 16克、茯苓14 18克、蘇梗20 27克、佩蘭15 18克、枳殼8 12克、焦三仙12 16克、半夏5 8克、原樸5 9克、甘草3 7克、生姜2 6片、大棗3 5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養胃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制成:柴胡8 9克、香附14.5 15克、白芍15 17克、防風7 8克、白術14 16克、茯苓16 18克、蘇梗25 27克、佩蘭15 16克、枳殼10 12克、焦三仙13 16克、半夏6 8克、原樸5 8克、甘草6 7克、生姜4 6片、大棗3 5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養胃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制成:柴胡7.5克、香附15克、白芍15克、防風7.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蘇梗25克、佩蘭15克、枳殼10克、焦三仙15克、半夏7.5克、原樸7.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棗5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養胃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備方法經過以下步驟: ①稱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中藥原料,粉 碎成粗粉,備用; ②將所稱取的中藥原料,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護胃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涉及中醫藥領域。所述的一種養胃藥物,由下述中藥原料制成柴胡、香附、白芍、防風、白術、茯苓、蘇梗、佩蘭、枳殼、焦三仙、半夏、原樸、甘草、生姜、大棗。本發明屬純中草藥制劑,治療效果好。所用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而且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簡單。本發明服藥方便,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00GK103083633SQ20121059690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林學榮 申請人:林學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