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
背景技術:
目前,醫生在檢查病人耳腔和鼻腔時都是手拿著手電筒照明,并僅通過眼睛直接觀察;在對口腔及咽喉進行檢查更加麻煩,通常都是一手拿著壓舌板下壓病人的舌面,另一手拿著手電筒照入病人口腔咽喉觀察,或者利用頭上戴著的反光鏡將光線反射至病人口腔或咽喉內。但是這些傳統方法給醫生均造成諸多不便,而且手電筒或者反光鏡照入口腔的光線非常有限和照射角度也難以控制,耳腔、鼻腔、口腔或咽喉病位的亮度不中立,不利于醫生清楚觀察病人耳腔、鼻腔、口腔或咽喉病位情況,加上醫生通過眼睛直接觀察,距離相對較遠,觀察不清楚、不全面,這將會導致醫生未能準確檢查,甚至作出錯誤診斷結果?!?br/>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設有一體化攝像照明單元和光信息傳輸管以及壓舌板的,操作簡單、方便、靈活、衛生的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包括有相互接合的頭部和手柄,還包括有獨立的一體化攝像照明單元,所述攝像照明單元安裝在所述頭部上,并與設于所述頭部內的導線連接,實現影像數據傳輸。進一步地,所述攝像照明單元包括有殼體和設于該殼體內的攝像頭和光源,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殼體的前端內,所述攝像頭位于所述光源的后方,并通過所述導線將影像數據傳輸至外部處理設備。進一步地,所述攝像照明單元包括有殼體和設于該殼體內的一體化的照明攝像模組,所述照明攝像模組主要由攝像頭、光源、電路板以及焊接在所述電路板上的影像處理芯片組組成,且所述光源設于所述攝像頭四周,并一起安裝在所述殼體的前端內。進一步地,所述攝像照明單元前端還設有一用于傳輸光線和影像的光信息傳輸管。進一步地,所述攝像頭是CXD攝像頭或CMOS攝像頭,所述光源為鹵素燈或LED燈。進一步地,所述頭部位于所述攝像照明單元正下方還設有一插接部和壓舌板,所述壓舌板一端插入至所述插接部內,連接固定。進一步地,所述頭部位于所述插接部的正下方還設有一扳扣,所述扳扣包括有扳動部和扣緊部,且背面還設有扭簧,所述扳扣和扭簧通過螺栓一并連接在所述頭部上,并且所述扣緊部伸入到插接部內,扣在所述壓舌板插入端底面相應位置設有的卡位上。進一步地,所述頭部主要由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組成,并通過螺釘連接固定,所述插接部包括一向外延伸的平臺,所述平臺兩側側壁的上端均向中間彎曲、延伸,與所述攝像照明單元一并設于所述第一安裝座上。[0013]進一步地,所述扭簧一端可活動地設于所述平臺設有的卡孔上,并延伸至所述插接部內,另一端設于所述扳動部背面,在所述扭簧作用下,所述扣緊部從所述平臺相應位置設有的扣緊孔伸入至所述插接部內,扣緊在所述卡位上。進一步地,所述壓舌板由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天然乳膠或熱膠性彈性體材料制作而成,且至少一表面設有加強筋,且所述攝像照明單元與所述壓舌板之間形成夾角。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時只需將攝像照明單元置于病人口腔及咽喉、耳腔或鼻腔附近,使光源發出的光線全部照射到口腔及其咽喉的病位上、耳腔或鼻腔內,并通過攝像頭攝取口腔及咽喉、耳腔或鼻腔相應病位的影像傳輸至顯示設備進行顯示,照射到病位上的光線充足,影像清晰,醫生通過觀察顯示設備上的畫面即可清楚地、全面地了解病位情況,從而作出準確的診斷,無需靠近病人的口腔、鼻腔或耳腔進行診斷,既可避免醫患交叉傳染,衛生、安全,又可避免醫生和病人之間因口氣等引起尷尬,醫生也根據顯示畫面對攝像照明單元的照射角度和攝像角度進行調整,操作方便、靈活,而且攝像照明單元上設有的光信息傳輸管可插入口腔、咽喉、耳腔或鼻腔內,實現近距離對病位進行照明和攝像,效果更好,影像更清晰,并且一體化結構的攝像照明單元組裝也方便、快捷。另外,本檢查器還設有壓舌板,醫生使用一只手即可完成壓舌和對口腔及咽喉病位進行照明、攝像操作,使用更方便,而且通過簡單的彈出機構來更換壓舌板,操作簡單、輕松,有效避免醫患交叉傳染,更衛生、更安全。
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所述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中所述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的未安裝攝像照單元和壓舌板正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又一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再一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參見圖I至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包括有相互接合的頭部I和手柄2。其中,所述頭部I主要由第一安裝座11和第二安裝座12組成,并通過螺釘(圖中未表示出來)連接固定;頭部I上設有獨立的一體化攝像照明單元3,該攝像照明單元3包括有殼體31、攝像頭32和光源33,所述攝像頭32和光源33設于殼體31,且光源33位于殼體31的前端內,攝像頭32位于光源33的后方,并通過導線將影像數據傳輸至外部處理設備,進行影像數據處理、顯示;該攝像頭32為CCD攝像頭或CMOS攝像頭,光源33為發射出接近自然光的鹵素燈或者LED燈;第一安裝座11上設有安裝孔13,攝像照明單元3 —端設于安裝孔13內,彼此之間通過螺紋結構連接固定;所述第一安裝座11和第二安裝座12內設有相互連通的中空部分,形成通道14,通道14內設有導線15,該導線15 —端與手柄2內設控制電路連接,并通過該控制電路與電源和顯示設備連接,另一端與攝像照明單元3連接,實現工作電源的供給和影像數據的傳輸。使用時,只需將攝像照明單元3置于病人口腔及咽喉、耳腔或鼻腔附近,使光源33發出的光線全部照射到口腔及其咽喉的病位上、耳腔或鼻腔內,并通過攝像頭32攝取口腔及咽喉、耳腔或鼻腔相應病位的影像傳輸至顯示設備進行顯示,照射到病位上的光線充足,影像清晰,醫生通過觀察顯示設備上的畫面即可清楚地、全面地了解病位情況,從而作出準確的診斷,無需靠近病人的口腔、鼻腔或耳腔進行診斷,既可避免醫患交叉傳染,衛生、安全,又可避免醫生和病人之間因口氣等引起尷尬,而且醫生根據顯示畫面可同時對攝像照明單元3的照射角度和攝像角度進行調整,使用操作方便、靈活,加上攝像照明單元3采用一體化結構,組裝方便、快捷。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其頭部I位于攝像照明單元3正下方設有一插接部16和一端插入至該插接部16內的壓舌板4,其中,插接部16包括一向外延伸的平臺161,且平臺161兩側側壁162的上端均向中間彎曲、延伸,截面呈倒立的大寫字母“L”形狀,與平臺161之間形成導入滑槽163,壓舌板4兩側緣邊位于導入滑槽163內。所 述插接部16下方的第二安裝座12還設有一扳扣17,扳扣17包括有扳動部171和扣緊部172,呈“7”字形,扳扣17背面還設有一扭簧173,所述扳扣17和扭簧173通過螺栓174 —并連接在頭部I上,且扭簧173 —端可活動地設于平臺161設有的卡孔164上,并延伸至插接部16內,另一端設于扳動部171背面,在扭簧173的彈力作用下,扳扣17的扣緊部172從平臺161相應位置設有的扣緊孔165伸入至插接部16內,壓舌板4插入端底面相應位置設有卡位41,插入壓舌板4時,扣緊部172扣在卡位41上,同時壓舌板4端部與位于插接部16內的扭簧173連接,并使扭簧173在卡孔164內向后移動、變形,保證扣緊部172扣緊卡位41,不松脫,壓舌板4即緊緊地插入在插接部16內,扳動扳扣17,扣緊部172滑出卡位41,此時在扭簧173復原彈力的作用下,壓舌板4從插接部16彈出。這樣,醫生使用本檢查器即可一只手完成壓舌和對口腔咽喉病位進行照明、攝像操作,使用更方便,而且通過簡單的彈出機構來更換壓舌板4,操作簡單、輕松,有效避免疾病相互傳感,更衛生、更安全。另外,壓舌板4由食用級PC材料、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天然乳膠、熱膠性彈性體材料或竹質材料制作而成,上下表面均設有加強筋42,且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與壓舌板4之間形成夾角(即攝像照明單元3的軸心與壓舌板4的軸心相交,形成一銳角);這樣,當壓舌板4壓在舌面時,與舌面接觸一端受力彎曲,壓舌板4即不會遮擋住攝像照明單元3的攝像頭32,且攝像頭32對準壓舌板4與舌面接觸一端的末端處,保證能夠清楚地拍攝口腔及咽喉病位。當然,所述兩側側壁162的上端可繼續向中間延伸,連接一體;所述壓舌板4也可至少一表面設有所述加強筋42。參見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優選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包括有相互接合的頭部I和手柄2,所述頭部I上設有獨立的一體化攝像照明單元3,以及插接部16和壓舌板4 ;其區別僅在于,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包括有殼體31和設于該殼體31內的一體化的照明攝像模組,所述照明攝像模組主要由攝像頭32’、光源33’、電路板34’以及焊接在電路板34’上的影像處理芯片組35’組成,所述光源33’設于攝像頭32’四周,并一起安裝在殼體31的前端內,電路板34’為柔性電路板,可折疊地設于殼體31內,空間更緊湊,而且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具備了影像數據處理功能,本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直接與顯示設置連接即可使用,使用更方便、靈活。參見圖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優選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與前述兩實施例的結構基本相同,均包括有相互接合的頭部I和手柄2,所述頭部I上設有獨立的一體化攝像照明單元3,以及插接部16和壓舌板4 ;其區別僅在于,還包括有一光信息傳輸管5,所述光信息傳輸管5 —端設有連接部51,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的殼體31前端外側設有螺紋311,連接部51內側設有相適配的內螺紋(圖中未表示出來),所述光信息傳輸管5通過該連接部51安裝在攝像照明單元3前端,主要用于光線和影像的傳輸。使用時,將光信息傳輸管5插入口腔、咽喉、耳腔或鼻腔內,尤其狹窄的地方,實現近距離對病位進行照明和攝像,效果更好,影像更清晰。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 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包括有相互接合的頭部(I)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獨立的一體化攝像照明單元(3),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安裝在所述頭部(I)上,并與設在所述頭部(I)內的導線連接,實現影像數據傳輸。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包括有殼體(31)和設于該殼體(31)內的攝像頭(32)和光源(33),且所述光源(33)位于所述殼體(31)的前端內,所述攝像頭(32 )位于所述光源(33 )的后方,并通過所述導線將影像數據傳輸至外部處理設備。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包括有殼體(31)和設于該殼體(31)內的一體化的照明攝像模組,所述照明攝像模組主要由攝像頭(32’)、光源(33’)、電路板(34’)以及焊接在所述電路板(34’)上的影像處理芯片組(35 ’)組成,且所述光源(33 ’)設于所述攝像頭(32 ’)四周,并一起安裝在所述殼體(31)的前端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前端還設有一用于傳輸光線和影像的光信息傳輸管(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32)是CCD攝像頭或CMOS攝像頭,所述光源(33)為鹵素燈或LED燈。
6.根據權利要求I至3或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I)位于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正下方還設有一插接部(16)和壓舌板(4),所述壓舌板(4) 一端插入至所述插接部(16)內,連接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I)位于所述插接部(16)的正下方還設有一扳扣(17),所述扳扣(17)包括有扳動部(171)和扣緊部(172),且背面還設有扭簧(173),所述扳扣(17)和扭簧(173)通過螺栓(174)—并連接在所述頭部(I)上,并且所述扣緊部(172)伸入到插接部(16)內,扣在所述壓舌板(4)插入端底面相應位置設有的卡位(41)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I)主要由第一安裝座(11)和第二安裝座(12)組成,所述插接部(16)包括一向外延伸的平臺(161 ),所述平臺(161)兩側側壁(162)的上端均向中間彎曲、延伸,與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 —并設于所述第一安裝座(11)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173)—端可活動地設于所述平臺(161)設有的卡孔(164)上,并延伸至所述插接部(16)內,另一端設于所述扳動部(171)背面,在所述扭簧(173)作用下,所述扣緊部(172)從所述平臺(161)相應位置設有的扣緊孔(165)伸入至所述插接部(16)內,扣緊在所述卡位(41)上。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舌板(4)由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天然乳膠或熱膠性彈性體材料制作而成,且至少一表面設有加強筋(42),且所述攝像照明單元(3)與所述壓舌板(4)之間形成夾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耳鼻喉檢查器,包括有相互接合的頭部和手柄,還包括有獨立的一體化攝像照明單元,所述攝像照明單元安裝在所述頭部上,并與設于所述頭部內的導線連接,實現影像數據傳輸。醫生通過觀察顯示設備上的畫面即可清楚及全面地了解病位情況,從而作出準確的診斷,無需靠近病人的口腔、鼻腔或耳腔,也可對照射角度和攝像角度進行調整,操作方便、靈活,而且攝像照明單元上設有的光信息傳輸管實現了近距離對病位進行照明和攝像,效果更好,影像更清晰;另外,本檢查器還設有可彈出更換的壓舌板,醫生使用一只手即可完成壓舌和對口腔咽喉病位進行照明、攝像操作,使用方便,也有效避免醫患的交叉傳染,衛生、安全。
文檔編號A61B1/04GK202526138SQ20122017477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明者于春陽 申請人:珠海慶鴻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