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新型偏癱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32920閱讀:57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新型偏癱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康復醫學領域的康復器具,具體涉及一種能輔助偏癱病人站立和行走功能恢復的偏癱助行器。
背景技術
偏癱患者的常見癥狀是一側(上、下)肢體的癱瘓,導致患者臥床不起,無法僅靠健側站立及行走。通常,一位偏癱患者如要站立起來或行走,會選擇健側手持助行器,如拐杖等來增加身體的一個支撐點。目前,偏癱病人的康復助立助行器俱包括常用的(單腳)拐杖,四(點)腳拐杖和輪椅等。常用的單(點)腳拐杖,由于只有一點(腳)著地,穩定性差,而不適于偏癱早期的使用。四(點)腳拐杖雖有四(點)腳著地,增加了穩定性,然而,由于四(點)腳拐杖的拐杖桿與地面是垂直的,而患者健側手握持四(點)腳拐杖時,其肩、肘、手三點所連 成的平面與拐杖本身垂直面不在同一平面,這增加了站立及行走時健側上肢的力量要求及整個身體的不穩定性,所以亦不適于偏癱早期的使用。至于輪椅,雖是不錯的運行工具,但其對偏癱患者的站立、步行鍛煉作用不大。目前,國外有一款適于偏癱病人的助行器(國內亦有引進),其設計由高矮兩“η”形管成犄角而成,高“η”形管在內/近身體側,矮“η”形管在外,整體呈一定的斜行走向,患者健側手持這種助行器時,肩肘手三點所連成的平面與助行器的斜行作用力面有一定的連續性。同時,這種助行器四腳著地,穩定性亦大大增加,所以,這款助行器適合于早中期偏癱患者的康復訓練。但是,這款助行器有三點明顯不足。I.其內側高“η”形管外傾5-10度,病人使用時,其軀干不得不側傾向助行器以維持身體重心的穩定,這樣不僅費力而且可能導致病人體態的過度側屈;2.其外側矮“η”形管的作用力點在高“η”形管的中上端(約上2/3處),而使用者上肢的作用力在高“η”形管的最上端(手柄處),兩作用力并不在同一平面上,這樣可能致使此助行器對肩肘腕各關節的力量要求會更高(費力);3.高矮兩“η”形管成30度犄角,而根據肩肘腕關節的力學原理,持助行輔助器具(如拐杖)行走時,上臂與軀干在肩關節處的角度以15-20度為宜。但在這里,兩“η”形管組成的犄角與上臂和軀干所成角度是不等的,這樣會對使用者肩部有更多的力量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面所述缺陷,提供一種穩定性好,行走時符合人體力學要求的偏癱助行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偏癱助行器,由兩個“η”型管構成,“η”型管開口朝下,兩端著地,其特征在于,靠身體側為矮“η”型管,矮“η”型管外傾與地面成85°,外側為高“η”型管,高“η”型管主體(非著地端)內傾與地面成75°,靠身體側矮“η”型管上端兩側連于外側高“η”型管的上2/3處,高矮“η”型管相倚呈20° ;高“11”型管中下1/3部安裝有橫桿以穩定兩管腳的間距;矮“11”型管內側安裝有“u”形拉桿,“u”形拉桿兩側分別通過金屬片連接在高“η”型管上以助此助行器收縮及展開之用。所述高“η”型管與矮“η”型管上端設有手柄。所述高“η”型管與矮“η”型管下側管腳由外管、內管、滑行螺帽和內管橡膠套構成,外管上設有高度調節孔,內管上端安裝有伸縮栓,滑行螺帽安裝在內管上,內管伸入外管,伸縮栓插入高度調節孔內固定高度后,滑行螺帽上滑與外管下端的螺紋對應擰緊固定,內管的下端(著地端)安裝有內管橡膠套以減緩助行器著地時的地面反作用力的上行。所述高度調節孔的個數為5-8個。所述高“η”型管管腳下端(著地端)及其上的橡膠套與地面垂直但與高“η”型管的主體部成165°夾角以更好的維持高矮“η”型管四腳共同著地時的均衡穩定。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時,將“u”形拉桿向下翻轉置于橫桿上,展開助行器,患者靠坐在椅子上,置助行器于患者健側稍前外方,手握矮“η”型管上端手柄處保持身 體平衡緩慢站起,然后握住高“η”型管上端手柄處,患者也可在康復輔助者幫助下站起后,立即以健側之手握住助行器高“η”型管上端手柄處,同時身體稍側于健側,身體重心介于健側下肢和手握的助行器之間。以此姿式站立時,肩關節處上臂與軀干成15-20度角。穩住這種站姿1-2秒后,患者就可在輔助者的幫助下進行步行訓練了。訓練時,輔助者最好幫患者系上一較寬松安全腰帶,以便輔助者在患者行走訓練失衡時牽拉住患者以防其跌倒。步態行進時,患者先用健側上肢前移助行器一小步,然后患側下肢前行一小步,接著健側下肢再前行,以此來進行三點式步態訓練,如此反復前行而達到下肢行走的康復目的。不使用時,將“u”形拉桿向上翻轉,助行器就收縮折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下端調節孔的調節,本實用新型可因人而異調節到不同高度,同時,外側高“η”型管內傾與地平面成75°角,這樣,人體化的高度以及外側高“η”型管的傾斜度,二者使患者手持此助行器站立時,可以保證肘關節曲25度左右(正常20-30度為宜),上臂與軀干呈20度左右角,這些角度符合人體步態訓練時的省力原則。另夕卜,患者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其作用在高“η”型管手柄處的作用力方向與高“η”型管的斜行走向在同一個平面內;靠身體側矮“η”型管外傾與地平面成85°角,此角度使矮“η”型管給高“η”型管起到提供支撐及分力的作用,患者使用更省力;本實用新型高矮“η”型管上的手柄高低錯開,有利于病人扶著站起,且四腳著地,平穩且輕便,左、右手均可使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管腳結構示意圖。圖中,I高“η”型管,2矮“η”型管,3手柄,4橫桿,5 “u”形拉桿,6金屬片,7管腳,
8外管,9內管,10滑行螺帽,11內管橡膠套,12高度調節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新型偏癱助行器,如圖I所示,由兩個“η”型管構成,“η”型管材料為輕型鋁合金,“η”型管開口朝下,兩端著地,靠身體側為矮“η”型管2,矮“η”型管2高度為60-75cm,矮“η”型管2外傾與地面成85°,外側為高“η”型管1,高“η”型管I高度為75-90cm,高“η”型管I內傾與地面成75°,著地端“n”型管桿內距46cm,著地端高矮“n”型管間距30cm,靠身體側矮“n”型管2上端兩側通過三角鋁片連于外側高“n”型管I的2/3處,高矮“n”型管呈20° ;高“n”型管I中下部安裝有橫桿4,可維持高“n”型管I的“n”形彎曲度以及在助行器展開時托住“u”形拉桿5以免“u”形拉桿5過度向下翻轉;矮“11”型管2內側安裝有“u”形拉桿5,“u”形拉桿5兩側分別通過金屬片6連接在高“n”型管I上。高“n”型管I與矮“n”型管2上端設有手柄3。如圖2所示,高“n”型管I與矮“n”型管2下側管腳7由外管8、內管9、滑行螺帽10和內管橡膠套11構成,外管8管徑2厘米,上設有5-8個高度調節孔12,內管9管徑I. 8厘米,上端安裝有伸縮栓,滑行螺帽10安裝在內管9上,內管9伸入外管8,伸縮栓插入高度調節孔12內固定高度后,滑行螺帽10上滑與外管9下端的螺紋對應擰緊固定,內管9的下端安裝有內管橡膠套11,保護內管9,減少磨擦,起緩沖作用。高“n”型管I管腳7下端的內管橡膠套11與內管9成165°夾角,使管腳7與地面呈垂直狀。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時,將“u”形拉桿5向下翻轉置于橫桿4上,展開助行器,患者靠坐在椅子上,置助行器于患者健側稍前外方,手握矮“n”型管2上端手柄3處保持身體平衡緩慢站起,然后握住高“n”型管I上端手柄3處,患者也可在康復輔助者幫助下站起后,立即以健側之手握住助行器高“ n”型管I上端手柄3處,同時身體稍側于健側,身體重心介于健側下肢和手握的助行器之間。以此姿式站立時,肩關節處上臂與軀干成15-20度角。穩住這種站姿1-2秒后,患者就可在輔助者的幫助下進行步行訓練了。訓練時,輔助者最好幫患者系上一較寬松安全腰帯,以便輔助者在患者行走訓練失衡時牽拉住患者以防其跌倒。步態行進時,患者先用健側上肢前移助行器ー小步,然后患側下肢前行ー小步,接著健側下肢再前行,以此來進行三點式步態訓練,如此反復前行而達到下肢行走的康復目的。不使用時,將“u”形拉桿5向上翻轉,助行器就收縮折疊。
權利要求1.新型偏癱助行器,由兩個“n”型管構成,“n”型管開口朝下,兩端著地,其特征在于靠身體側為矮“n”型管(2),矮“n”型管(2)外傾與地面成85°,外側為高“n”型管(I),高“n”型管(I)內傾與地面成75°,靠身體側矮“n”型管(2)上端兩側連于外側高“n”型管(I)的上2/3處,高矮“n”型管呈20° ;高“n”型管(I)中下1/3部安裝有橫桿(4);矮“11”型管(2)內側安裝有“u”形拉桿(5),“u”形拉桿(5)兩側分別通過金屬片(6)連接在高“n”型管(I)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新型偏癱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n”型管(I)與矮“n”型管(2)上端設有手柄(3)。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新型偏癱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n”型管(I)與矮“n”型管(2)下側管腳(7)由外管(8)、內管(9)、滑行螺帽(10)和內管橡膠套(11)構成,外管(8)上設有高度調節孔(12),內管(9)上端安裝有伸縮栓,滑行螺帽(10)安裝在內管(9)上,內管(9)伸入外管(8),伸縮栓插入高度調節孔(12)內固定高度后,滑行螺帽(10)上滑與外管(8)下端的螺紋對應擰緊固定,內管(9)的下端安裝有內管橡膠套(1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偏癱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調節孔(12)的個數為5-8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偏癱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n”型管(I)管腳(7)下端的內管橡膠套(11)與內管(9)成165°夾角。
專利摘要新型偏癱助行器,涉及一種康復醫學領域的康復器具。由兩個“n”型管構成,“n”型管開口朝下,兩端著地,靠身體側為矮“n”型管,矮“n”型管外傾與地面成850,外側為高“n”型管,高“n”型管內傾與地面成750,靠身體側矮“n”型管上端兩側連于外側高“n”型管的上2/3處,高矮“n”型管呈200;高“n”型管中下1/3部安裝有橫桿;矮“n”型管內側安裝有“u”形拉桿,“u”形拉桿兩側分別通過金屬片連接在高“n”型管上。本實用新型穩定性好,行走時符合人體力學要求。
文檔編號A61H3/00GK202505698SQ20122017479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明者劉浩, 劉莉, 楊曼莉 申請人:劉浩, 劉莉, 楊曼莉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慈利县| 曲阳县| 黑河市| 鹤山市| 石门县| 石阡县| 晋宁县| 彰化县| 昌都县| 营山县| 佛教| 镇雄县| 弋阳县| 隆尧县| 象州县| 稷山县| 连平县| 河北区| 平顶山市| 南丰县| 合水县| 扶余县| 富锦市| 清镇市| 修文县| 星子县| 陆川县| 法库县| 额敏县| 元朗区| 搜索| 松滋市| 六安市| 丹棱县| 洪雅县| 台湾省| 武强县| 池州市| 正镶白旗|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