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雙層艾灸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用品,具體是一種新型雙層艾灸爐。
背景技術:
艾灸作為我國傳統醫療方法之一,中醫灸療通常將艾絨點燃,放在人體穴位上游走熏烤,具有去濕、解毒,活血通絡作用,達到防病治病目的。在實踐操作中發現,此治療方法操作麻煩,不易掌控,費時費力,漏掉的艾絨灰灼傷到患者體膚帶來更大痛苦;同時直接燃燒艾絨,產生氣味較大煙氣嗆人,影響治療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雙層艾灸爐,申請方案是基于在先申請人申請同類專利 一種新型艾灸爐基礎上改進的結構,使它達到艾灸爐中的穩火滲透力至穴位更強、隔熱效果更好的目的。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爐體、爐蓋和把手,在爐體外壁上設置散熱孔,所述爐體內安裝隔熱層,隔熱層上等距離位置開設孔透氣孔;爐體兩側各安裝一個把手;爐體底部開設透熱孔。進一步采用的技術方案所述爐蓋內緣處兩端位置安裝一對凸起,且與爐體上端口處開設的凹槽部位相吻合。爐體為橢圓形結構。所述爐蓋上開設出氣孔。所述爐體采用陶土原料制成。本實用新型在實踐操作中反復驗證獲知作用人體治療效果甚佳,設計科學合理,造型美觀大方,雙層艾灸爐產生的煙霧量少、隔熱層內的穩火更集中滲透人體皮膚穴位,滲透力更強,尤其在感冒、哮喘、肩周炎、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疼、小兒科常見疾病治療方面治愈效果甚佳,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與現有市面上銷售的艾盒相比,燃燒艾絨產生煙氣稀少,性價比更高,實用性強,爐體和爐蓋閉合緊密,不易脫離,不易丟失摔壞,使用中不受時間、地點等外在環境因素影響,便于攜帶,使用壽命長,適合家庭、醫院、保健院等各種場所使用,具有保健、治療等作用,成本低廉,適宜普遍推廣及應用。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艾灸爐底部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爐蓋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為1爐體,2爐蓋,3把手,4隔熱層,5散熱孔,6透氣孔,7透熱孔,8凸起,9凹槽,10出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闡述圖中它包括爐體I、爐蓋2和把手3,在爐體I外壁上設置散熱孔5,所述爐體I內安裝隔熱層4,隔熱層4上等距離位置開設孔透氣孔6,隔熱層內的熱量可以傳導至爐體,避免單層爐體熱量燙傷手部,可以將隔熱層內位置的穩火集中受熱于人體穴位患處,爐體I兩側各安裝一個把手3,方便取放。爐體I底部開設透熱孔7,艾絨熱量從透熱孔內流出。所述爐蓋2內緣處兩端位置安裝一對凸起8,且與爐體I上端口處開設的凹槽9部位相吻合。使用中,燃燒艾絨后放入爐體內,將爐蓋內緣的一對凸起嵌入爐體上端口的凹槽內,旋轉爐蓋扣合密閉,爐蓋和爐體不易分離滑落。爐體為橢圓形結構,整體弧線型設計,使艾絨火力及煙霧聚集成熱量從透熱孔7 中流出滲透至皮膚、穴位。所述爐蓋2上開設出氣孔10。所述爐體采用陶土原料制成。使用中當爐體內煙霧氣較大時可以從出氣孔10中冒出。所述爐體采用陶土原料制成,治療效果更顯著,不燙手,經久耐用。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均為公知技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或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雙層艾灸爐,它包括爐體(I)、爐蓋(2)和把手(3),在爐體(I)外壁上設置散熱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I)內安裝隔熱層(4),隔熱層(4)上等距離位置開設孔透氣孔(6);爐體(I)兩側各安裝一個把手(3);爐體(I)底部開設透熱孔(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雙層艾灸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蓋(2)內緣處兩端位置安裝一對凸起(8),且與爐體(I)上端口處開設的凹槽(9)部位相吻合。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雙層艾灸爐,其特征在于爐體為橢圓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雙層艾灸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蓋(2)上開設出氣孔(10)。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雙層艾灸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采用陶土原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雙層艾灸爐,它包括爐體、爐蓋和把手,在爐體外壁上設置散熱孔,所述爐體內安裝隔熱層,隔熱層上等距離位置開設孔透氣孔;爐體兩側各安裝一個把手;爐體底部開設透熱孔。本實用新型在實踐操作中反復驗證獲知作用人體治療效果甚佳,設計科學合理,造型美觀大方,雙層艾灸爐產生的煙霧量少、隔熱層內的穩火更集中滲透人體皮膚穴位,滲透力更強,使用中不受時間、地點等外在環境因素影響,便于攜帶,使用壽命長,適合家庭、醫院、保健院等各種場所使用,具有保健、治療等作用,成本低廉,適宜普遍推廣及應用。
文檔編號A61H39/06GK202526556SQ20122022341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馬紅旗 申請人:馬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