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屬于融合器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頸椎前路植骨融合治療退行性頸椎病是目前常用的方法。進行頸椎手術時,為了恢復椎間高度和頸椎的生理弧度,使頸椎達到即刻穩定,在減壓區需進行植骨融合。單純植骨可能引起如植骨塌陷、脫出、吸收、壓迫脊髓、遲發性不穩或假關節形成等并發癥。目前有多種頸椎融合器配合頸椎前路鋼板應用于臨床。此類融合器無法進行自固定,需要在融合器外面加鋼板進行固定,不方便手術,而且融合器和鋼板之間若發生位移,將影響病人的健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實現內固定,無需在外面使用鋼板固定的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這種融合器具有固定和椎間融合兩種功能,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學特性,固定牢固,不容易松脫滑落,結構簡單,易操作。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種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包括定位板、固定板;其中,定位板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均凸設有突起,定位板上開設有填充孔,且填充孔貫穿定位板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固定板固定安裝在定位板的一側壁上,且固定板與定位板之間為一體式結構(即一次注塑或機加工成型),固定板上開設有多個傾斜向上的一號通孔,固定板上還開設有多個傾斜向下的二號通孔,每個一號通孔和二號通孔均對應配合安裝有一個自攻鎖緊螺釘。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中部向上凸起。所述一號通孔共設置有兩個,二號通孔共設置有兩個。所述的兩個二號通孔位于兩個一號通孔的中間(即兩個一號通孔之間設置有兩個二號通孔)。所述突起為齒狀突起。所述一號通孔斜向貫穿固定板和定位板的上表面,二號通孔斜向貫穿固定板和定位板的下表面。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為傾斜面(由固定板所在端開始逐漸向上傾斜)。本實用新型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的積極效果(I)本實用新型在固定板上設置有傾斜向上和傾斜向下的通孔,且各通孔內配合設置有自攻鎖緊螺釘,這樣可以直接采用自攻鎖緊螺釘將融合器固定在椎間隙內,而無需使用鋼板固定,方便了手術的進行,同時避免了因為融合器與鋼板的位移造成病人的痛苦。(2)本實用新型的定位板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均凸設有突起,可以增加融合器與頸椎椎體的接觸面積及摩擦,使融合器固位穩定,避免與椎體間產生滑動,從而術后不易滑落。[0014](3)本實用新型外形符合人體頸椎間隙的解剖和生物力學特點,有利于植骨融合和維持正常頸椎生理曲線。(4)本實用新型與一般和鋼板配合使用的頸椎融合器不同,采用零切跡設計,手術后容納于減壓后的椎間隙內,不會突出于椎體前緣。這一前緣零切跡的設計可以顯著降低術后吞咽困難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此外,由于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像一般的固定板一樣放置在椎體前面,從而減少了對椎體前面軟組織的處理。并且,頸椎固定板放置靠近相鄰節段的椎間盤,可能造成相鄰節段椎間盤臨近或者周圍骨形成,這可能導致潛在并發癥,由于本實用新型最大程度地遠離相鄰椎間隙,從而將此風險降至最小。(5)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板與定位板之間為一體式結構,簡化了手術的繁瑣程度,讓醫生能更準確的找好預鉆孔的位置,同時使螺釘定位后的融合器所處的位置更穩定,也避免了分體式結構中融合器本體和固定鋼板脫節的潛在風險。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8]圖2為圖I的左視不意圖;[0019]圖3為圖2拆除自攻鎖緊螺釘后的俯視示意圖;[0020]圖4為圖3的仰視不意圖;[0021]圖5為圖3中的A-A向剖視示意圖;[0022]圖6為圖3中的B-B向剖視示意圖;[0023]圖7為自攻鎖緊螺釘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如圖I、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
器,包括定位板I、固定板2。其中,定位板I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均凸設有突起3,突起3為齒狀突起。定位板I上開設有填充孔4,且填充孔4貫穿定位板I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固定板2固定安裝在定位板I的一側壁上,且固定板2與定位板I之間為一體式結構(即一次擠壓成型)。固定板2上開設有多個傾斜向上的一號通孔5,固定板2上還開設有多個傾斜向下的二號通孔6,每個一號通孔5和二號通孔6均對應配合安裝有一個自攻鎖緊螺釘7。作為優選,一號通孔5共設置有兩個,二號通孔6共設置有兩個。兩個二號通孔6位于兩個一號通孔5的中間(即兩個一號通孔5之間設置有兩個二號通孔6)。一號通孔5斜向貫穿固定板2和定位板I的上表面,二號通孔6斜向貫穿固定板2和定位板I的下表面。定位板I的上表面中部向上凸起。定位板I的下表面為傾斜面(由固定板所在端開始逐漸向上傾斜)。使用時,將四個自攻鎖緊螺釘7分別穿過一號通孔5和二號通孔6,與椎體固
定即可。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固定板;其中,定位板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均凸設有突起,定位板上開設有填充孔,且填充孔貫穿定位板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固定板固定安裝在定位板的一側壁上,且固定板與定位板之間為一體式結構,固定板上開設有多個傾斜向上的一號通孔,固定板上還開設有多個傾斜向下的二號通孔,每個一號通孔和二號通孔均對應配合安裝有一個自攻鎖緊螺釘。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中部向上凸起。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通孔共設置有兩個,二號通孔共設置有兩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二號通孔位于兩個一號通孔的中間。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為齒狀突起。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通孔斜向貫穿固定板和定位板的上表面,二號通孔斜向貫穿固定板和定位板的下表面。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為傾斜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一體鎖定式頸椎融合器,屬于融合器的技術領域,包括定位板、固定板;其中,定位板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均凸設有突起,定位板上開設有填充孔,且填充孔貫穿定位板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固定板固定安裝在定位板的一側壁上,且固定板與定位板之間為一體式結構,固定板上開設有多個傾斜向上的一號通孔,固定板上還開設有多個傾斜向下的二號通孔,每個一號通孔和二號通孔均對應配合安裝有一個自攻鎖緊螺釘。本實用新型能實現內固定,無需在外面使用鋼板固定,具有固定和椎間融合兩種功能,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學特性,固定牢固,不容易松脫滑落,結構簡單,易操作。
文檔編號A61F2/44GK202740160SQ20122034990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劉幸, 王利明, 高崇勇, 王雄飛, 王斌 申請人:浙江海圣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