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更具體涉及一個接口上安裝穿刺器插入用橡膠栓和注射器插入用橡膠栓的新結構的雙重接口,插入穿刺器或注射器時,不需要擔心橡膠碎片或異物流入到輸液袋內部。
背景技術:
[0002]一般在醫院給手術患者的生理鹽水或葡萄糖等輸液采用具有一定形態的輸液容器進行保管,按材質這些輸液容器可分為玻璃瓶和塑膠袋(Plastic bag)。[0003]當輸液容器為玻璃瓶時,玻璃瓶較重且容易被破碎,需要格外注意。因此最近廣泛使用比玻璃瓶更輕、被破破損的可能性更低且容易廢棄的塑膠材質的輸液袋。[0004]醫療用塑膠袋的結構如下一般折疊非聚氯乙烯(Non-PVC)材質的合成樹脂膜, 高周波密封(Sealing)其三邊,制造袋狀袋子(Bag),在上述袋子的開放的一邊安裝各種接口(Port)后,再針對上述袋子和接口進行一體性的密封。[0005]此時,使用的上述接口如下為使保存到袋子內部的藥物排液給患者而插入穿刺器(Spike)的引出管(Infusion port)和為向袋子內部注入抗菌素等其他藥物而插入注射器的注入管(Injection port)。這些接口具有密封用橡膠栓插入到塑膠材質的機體內部的結構,使用輸液袋時,通過上述橡膠栓把穿刺器(Spike)或注射器插入到袋子內部。[0006]但是原有接口在袋子(Bag)制造過程中,因密封件部位的結構脆弱,從輸液袋可能遺漏藥物,尤其插入穿刺器時,橡膠碎片或異物可能流入到輸液袋內部。發明內容[0007]本實用新型要解決技術問題為插入穿刺器時,不需要擔心橡膠碎片或異物流入到輸液袋內部且穿刺器不再脫落或發生漏水的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0008]而且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另一個課題是提供能夠節省制造成本,能夠最小化漏液或感染的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0009]本實用新型的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特點為,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中央具備藥物管,在其兩側突出密封傾斜部,在上述藥物管的上部形成擴大直徑的喇叭口管;外部固定帽,所述外部固定帽下部附著于上述喇叭口管的上部,在內側周圍面具有形成支撐槽的圓筒部,上述圓筒部的上部被上板覆蓋,在上述上板形成第一橡膠栓安裝孔和第二橡膠栓安裝孔;在上述第一橡膠栓安裝孔和第二橡膠栓安裝孔分別安裝第一橡膠栓和第二橡膠栓;內部固定帽,所述內部固定帽包含夾到上述支撐槽而結合的支撐部、支撐上述第一橡膠栓及第二橡膠栓的下部的薄膜部。[0010]在上述第一橡膠栓安裝孔及第二橡膠栓安裝孔的上部附著簡易薄蓋。[0011]本實用新型的雙重接口具有如下優點一個接口上安裝了穿刺器插入用橡膠栓和注射器插入用橡膠栓從而能夠節省制造成本,還有內部固定帽上安裝了薄膜部,因此插入穿刺器或注射器時,能夠防止從上述橡膠栓掉落的碎片或異物流入到內部。[0012]而且上述密封件有密封傾斜部,可以防止發生藥物的漏液,使用輸液袋前,先檢測內部固定帽的遮斷膜的破損狀況或易充套蓋的密封狀態,從而提前可以切斷可能發生的偽造或捏造的產品使用。
[0013]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雙重接口相關的分尚斜視圖;[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雙重接口相關的結合剖面圖;[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雙重接口安裝于輸液袋的狀態。[0016]圖中[0017]10:密封件11藥物管[0018]12:密封傾斜部13:喇叭口管[0019]20:外部固定帽21:圓筒部[0020]22:上板23, 24:橡膠栓安裝孔[0021]23a, 24a:橡膠栓25:支撐槽[0022]30:內部固定帽31:支撐部[0023]32:薄膜部40:薄蓋(Sheet cover)[0024]41:切斷線100:塑膠袋具體實施方式
[0025]根據附圖更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中的“穿刺器(Spike) ”指主要用于排液的塑膠材質的厚注射器,注射器(Needle)是指金屬材質的一般注射器。還有安裝接口的“塑膠袋”上填滿藥物的狀態叫輸液袋。[0026]本實用新型的雙重接口安裝于醫療用塑膠袋,如圖1,由密封件10和外部固定帽 20、第一橡膠栓23a、第二橡膠栓24a及內部固定帽(30)組成。[0027]首先密封件的中央具備藥物管11,在其兩側突出密封傾斜部12,在上述藥物管11 的上部形成擴大直徑的喇叭口管13。[0028]上述藥物管11是從塑膠袋內部向外部藥物移動的通道。上述密封傾斜部12在塑膠袋密封本實用新型的雙重接口時,為使藥物管11和塑膠袋之間防止發生漏水空間而附加傾斜的功能。[0029]上述外部固定帽20的結構為下部附著于上述喇叭口管13的上部,在內側周圍面具有形成支撐槽25的圓筒部21,上述圓筒部21的上部被上板22覆蓋。在上述上板22形成第一橡膠栓安裝孔23和第二橡膠栓安裝孔24。[0030]如圖2,在上述第一橡膠栓安裝孔23和第二橡膠栓安裝孔24分別安裝第一橡膠栓 23a和第二橡膠栓24a。上述第一橡膠栓23a在插入穿刺器(Spike)時使用,上述第二橡膠栓(24a)在插入注射器時使用較好,但不局限于此。[0031]內部固定帽(O)含夾到上述圓筒部21的支撐槽25而結合的支撐部31、支撐上述第一橡膠栓23a及第二橡膠栓24a的下部的薄膜部32。如圖2,上述支撐部31的下部形成坎兒,此坎兒被上述支撐槽25卡住而被支持,從而防止被下部推下。而且上述薄膜部32為厚度O. 5 I _的薄膜,穿刺器或注射器容易貫穿。[0032]在上述第一橡膠栓安裝孔23及第二橡膠栓安裝孔24的上部附著簡易薄蓋 (Easy-feel Sheet cover) 40。上述簡易薄蓋40為使用者用手能夠容易去掉而附著的合成樹脂膜紙,如圖1,在上述第一、二橡膠栓安裝孔23、24之間的中間部分形成切斷線41,所以上述兩個安裝孔23、24中開發任意一個都可以使用。[0033]按照本實用新型,使用雙重接口的輸液袋的制造方法為如下首先制作塑膠袋時, 在塑膠袋的一側與上述密封件10 —起進行密封(Sealing)。通過上述密封件10的藥物管 11向塑膠袋內注入藥物,在外部固定帽20安裝第一橡膠栓23a、第二橡膠栓24a及內部固定帽30后,上述外部固定帽20將圓筒部21下部熱融合到喇叭口管13上。然后在第一橡膠栓安裝孔23及第二橡膠栓安裝孔24的上部附著簡易薄蓋40。圖3為一般塑膠袋100上安裝本實用新型的雙重接口的狀態。[0034]使用上述輸液袋時,先拆下薄蓋40,用穿刺器刺入到上述第一橡膠栓23a后,將塑膠袋100內保存的藥物排出。此時,若有需要,用注射器刺下第二橡膠栓24a,在上述藥物里可以注入抗菌素等藥物。[0035]上述薄膜部32具有如下功能隔離塑膠袋內保存的藥物與外部,防止細菌感染。 且防止用穿刺器或注射器刺入上述橡膠栓23a、24a時,從橡膠栓23a、24a脫落的橡膠碎片流入到藥物。[0036]在本實用新型中上述密封件10、外部固定帽20及內部固定帽30以聚烯烴(Poly define)系樹酯組成,但優選以聚乙烯或聚丙烯系樹酯為主要成分。且上述橡膠栓23a、 24a較柔軟,具有伸縮性,所以要使用容易刺入穿刺器、不發生碎片、緊密于穿刺器的表面而能夠維持密封的橡膠材質較好。[0037]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發明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件(10),所述密封件(10)的中央具備藥物管(11),在其兩側突出密封傾斜部(12),在上述藥物管(11)的上部形成擴大直徑的喇叭口管(13); 外部固定帽(20),所述外部固定帽(20)下部附著于上述喇叭口管(13)的上部,在內側周圍面具有形成支撐槽(25)的圓筒部(21),上述圓筒部(21)的上部被上板(22)覆蓋,在上述上板(22)形成第一橡膠栓安裝孔(23)和第二橡膠栓安裝孔(24); 在上述第一橡膠栓安裝孔(23)和第二橡膠栓安裝孔(24)分別安裝第一橡膠栓(23a)和第二橡膠栓(24a); 內部固定帽(30),所述內部固定帽(30)包含夾到上述支撐槽(25)而結合的支撐部(31)、支撐上述第一橡膠栓(23a)及第二橡膠栓(24a)的下部的薄膜部(3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橡膠栓安裝孔(23)及第二橡膠栓安裝孔(24)的上部附著簡易薄蓋(4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橡膠栓(23a)在插入穿刺器(Spike)時使用,上述第二橡膠栓(24a)在插入注射器時使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簡易薄蓋(40)上,其第一橡膠栓安裝孔(23)及第二橡膠栓安裝孔(24)之間形成切斷線(4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塑膠袋的雙重接口,具體涉及一個接口上安裝穿刺器插入用橡膠栓和注射器插入用橡膠栓的新結構雙重接口,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中央具備藥物管,在其兩側突出密封傾斜部,在上述藥物管的上部形成擴大直徑的喇叭口管;外部固定帽,所述外部固定帽下部附著于上述喇叭口管的上部,在內側周圍面具有形成支撐槽的圓筒部,上述圓筒部的上部被上板覆蓋,在上述上板形成第一橡膠栓安裝孔和第二橡膠栓安裝孔;在上述第一橡膠栓安裝孔和第二橡膠栓安裝孔分別安裝第一橡膠栓和第二橡膠栓;內部固定帽,所述內部固定帽包含夾到上述支撐槽而結合的支撐部、支撐上述第一橡膠栓及第二橡膠栓的下部的薄膜部。插入穿刺器或注射器時,不需要擔心橡膠碎片或異物流入到輸液袋內部。
文檔編號A61J1/14GK202802179SQ20122040882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
發明者李相云 申請人:株式會社麥蒂派瑪魄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