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頭部ct掃描輔助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頭部CT掃描輔助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臨床上對頭部進行CT檢查時,需要對頭部進行定位,對于那些頭腦不清晰的人,需要醫(yī)務人員幫助才能將其頭部固定,這樣放射性對醫(yī)務人員會產(chǎn)生輻射,目前使用的固定器舒適度差,且使用不方便。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頭部CT掃描輔助固定裝置,能夠提供工作效率且使用方便。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頭部CT掃描輔助固定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導軌,導軌上設有兩個滑板,兩個滑板間隔平行設置且能沿導軌滑動,每個滑板上都設有耳孔,且滑板下部都設有插入槽,兩個滑板之間設有頭部托墊,頭部托墊兩端分別插入插入槽中。進一步地,底座上導軌前方設有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第一固定帶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為自由端,且第一固定帶上設有安裝孔,第二固定帶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能穿過安裝孔與第一固定帶連接為一體。更進一步地,頭部托墊上設有若干透氣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病人在檢查時將頭部固定,能防止病人活動造成的影像失真,保證檢查順利,能夠提供工作效率且使用方便。
圖I為本實用新型選定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插入槽,2、透氣孔,3、頭部托墊,4、滑板,5、耳孔,6、底座,7、第二固定帶,8、安裝孔,9、第一固定帶,10、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人員更好理解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I參考附圖1,一種頭部CT掃描輔助固定裝置,包括底座6,底座6上設置有導軌10,導軌10上設有兩個滑板4,兩個滑板4間隔平行設置且能沿導軌10滑動,每個滑板4上都設有耳孔5,且滑板4下部都設有插入槽1,兩個滑板4之間設有頭部托墊3,頭部托墊3兩端分別插入插入槽I中。[0015]實施例2在實施例I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如下底座6上導軌10前方設有第一固定帶9和第二固定帶7,第一固定帶9 一端固定在底座6上,另一端為自由端,且第一固定帶9上設有安裝孔8,第二固定帶7 —端固定在底座6上,另一端可以穿過安裝孔8與第一固定帶9連接為一體。實施例3在實施例I或2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如下頭部托墊3上設有若干透氣孔2。使用時,可以根據(jù)病人頭部寬度大小調(diào)整兩個滑板4之間距離,然后選擇合適的頭部托墊3安裝在兩個滑板4之間,并通過第一固定帶9和第二固定帶7將病人脖子部分固定,可以避免病人亂動造成的影像失真。 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所屬領域人員應當能夠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式進行修改或?qū)Σ糠旨夹g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上述改動或等同替換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頭部CT掃描輔助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6),底座(6)上設置有導軌(10),導軌(10)上設有兩個滑板(4),兩個滑板(4)間隔平行設置且能沿導軌(10)滑動,每個滑板(4)上都設有耳孔(5),且滑板(4)下部都設有插入槽(1),兩個滑板(4)之間設有頭部托墊(3 ),頭部托墊(3 )兩端分別插入插入槽(I)中。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頭部CT掃描輔助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底座(6)上導軌(10)前方設有第一固定帶(9)和第二固定帶(7),第一固定帶(9)一端固定在底座(6)上,另一端為自由端,且第一固定帶(9)上設有安裝孔(8),第二固定帶(7) —端固定在底座(6)上,另一端能穿過安裝孔(8)與第一固定帶(9)連接為一體。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頭部CT掃描輔助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頭部托墊(3)上設有若干透氣孔(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頭部CT掃描輔助固定裝置,能夠提供工作效率且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頭部CT掃描輔助固定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導軌,導軌上設有兩個滑板,兩個滑板間隔平行設置且能沿導軌滑動,每個滑板上都設有耳孔,且滑板下部都設有插入槽,兩個滑板之間設有頭部托墊,頭部托墊兩端分別插入插入槽中。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病人在檢查時將頭部固定,能防止病人活動造成的影像失真,保證檢查順利,能夠提供工作效率且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1B6/04GK202714863SQ20122040883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
發(fā)明者時克偉 申請人:時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