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脫出、防皮下氣腫的腹腔鏡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防脫出、防皮下氣腫的腹腔鏡穿刺器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具體說涉及一種防脫出、防皮下氣腫的腹腔鏡穿刺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腹腔穿刺器是由穿刺器手柄、穿刺套管和針芯組成。手術時,用手術刀切開皮膚,把針芯插入穿刺套管中組成穿刺器,穿透腹壁后拔出針芯,就成功建立了腹腔鏡的手術通路。但是,這樣的穿刺器有以下幾個缺點[0003]1、穿刺套管在手術操作中可能會在穿刺孔內(nèi)來回滑動,這樣容易造成腹腔臟器的損傷。[0004]2、在手術操作中可能會經(jīng)常更換腹腔鏡手術工具,如剪刀、無損傷鉗等,穿刺器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意外脫出,這樣就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重復穿刺上,延長了手術時間。[0005]3、穿刺孔在氣腹的壓力下,可能產(chǎn)生皮下氣腫。實用新型內(nèi)容[0006]為了克服現(xiàn)有的腹腔穿刺器不能很好的固定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脫出、防皮下氣腫的腹腔鏡穿刺器,該穿刺器不僅能防止穿刺器套管在術中意外滑動和脫出, 還能預防腹腔鏡的并發(fā)癥-皮下氣腫。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0008]防脫出、防皮下氣腫的腹腔鏡穿刺器,包括手柄、穿刺套管和針芯,所述手柄和穿刺套管連接,所述針芯插入穿刺套管中;所述穿刺套管外加一個“工”字型球囊;所述“工” 字型球囊的上端設置有進氣口。[0009]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為手術時,用手術刀切開皮膚,把針芯插入穿刺套管中, 在腹腔鏡穿刺器成功穿刺后,拔出針芯,向“工”字型球囊內(nèi)注入氣體,使球囊膨大,膨大的兩個球囊將穿刺孔兩端以內(nèi)的腹壁夾在中間,這樣穿刺套管便固定住了,由于腹腔內(nèi)的壓力,腹腔內(nèi)的球囊會貼向腹壁,防止穿刺套管周圍漏氣,預防皮下氣腫。針對不同病人的腹壁厚度,“工”字型球囊及腹腔鏡穿刺器的型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改變,以適應不同的手術條件。[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工”字型球囊封閉穿刺套管與穿刺孔之間的可能間隙,并固定穿刺套管,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能防止穿刺器套管在術中意外滑動和脫出,還能預防腹腔鏡的并發(fā)癥-皮下氣腫。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12]其中1、手柄;2、穿刺套管;3、針芯;4、“工”字型球囊;5、進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0014]如圖1所述,防脫出、防皮下氣腫的腹腔鏡穿刺器,包括手柄1、穿刺套管2和針芯 3,其中手柄I和穿刺套管2連接,針芯3插入穿刺套管2中;穿刺套管2外加一個“工”字型球囊4;“工”字型球囊4的上端設置有進氣口 5。[0015]手術時,用手術刀切開皮膚,把針芯3插入穿刺套管2中,在腹腔鏡穿刺器成功穿刺后,拔出針芯3,向“工”字型球囊4內(nèi)注入氣體,使球囊膨大,膨大的兩個球囊將穿刺孔兩端以內(nèi)的腹壁夾在中間,這樣穿刺套管2便固定住了,由于腹腔內(nèi)的壓力,腹腔內(nèi)的球囊會貼向腹壁,防止穿刺套管2周圍漏氣,并可預防皮下氣腫。[0016]上述雖然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述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1.防脫出、防皮下氣腫的腹腔鏡穿刺器,包括手柄、穿刺套管和針芯,其特征是,所述手柄和穿刺套管連接,所述針芯插入穿刺套管中;所述穿刺套管外加一個“工”字型球囊;所述“工”字型球囊的上端設置有進氣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脫出、防皮下氣腫的腹腔鏡穿刺器,包括手柄、穿刺套管和針芯,所述手柄和穿刺套管連接,所述針芯插入穿刺套管;所述穿刺套管外加一個“工”字型球囊;所述“工”字型球囊的上端設置有進氣口。手術時,用手術刀切開皮膚,把針芯插入穿刺套管中,在腹腔鏡穿刺器成功穿刺后,拔出針芯,向“工”字型球囊內(nèi)注入氣體,使球囊膨大,膨大的兩個球囊將穿刺孔兩端以內(nèi)的腹壁夾在中間,這樣穿刺套管便固定住了,由于腹腔內(nèi)的壓力,腹腔內(nèi)的球囊會貼向腹壁,防止穿刺套管周圍漏氣,預防皮下氣腫。本實用新型利用“工”字型球囊封閉穿刺套管與穿刺孔之間的可能間隙,并固定穿刺套管,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1B17/34GK202843729SQ20122044505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9月3日
發(fā)明者鄭春寧, 郭海洋, 姜永勝 申請人:鄭春寧, 郭海洋, 姜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