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包括置于腹外的外圍支撐框架,和置于腹內的中央連接環、支撐臂和可調節彈性懸吊臂;中央連接環上連接支撐臂和可調節彈性懸吊臂,支撐臂分為連接部、頸部和腹壁拉鉤部,其中連接部連接在中央連接環上,頸部與連接部呈圓滑過渡,腹壁拉鉤部與頸部也呈圓滑過渡,使得支撐臂整體呈膨隆狀態支撐住所述中央連接環。所述可調節彈性懸吊臂的另一端伸出腹腔懸吊到外圍支撐框架上。懸吊裝置設有向外延展的支撐臂,整體呈膨隆型,充分暴露了手術空間;同時支撐臂采用弧形設計,更加貼合腹壁,牽開效率更高;腹壁拉鉤部分采用加寬平面設計,進一步減少了兩臂之間腹壁塌陷。本實用新型較適用于免氣腹手術。
【專利說明】—種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腹腔鏡手術的器械,尤其是一種免氣腹腹壁懸吊拉鉤系統。【背景技術】
[0002]常規氣腹腹腔鏡手術會因為CO2 (手術時注入的,目的是使腹內臟器分離而便于手術)在腹內的壓力較高,而造成壓力相關并發癥及CO2相關并發癥,如:心血管方面:30%病人出現心動過緩,空氣靜脈栓塞,腹部壓力增高引起的呼吸限制,皮下氣腫和高碳酸血癥等并發癥,尤其是老年病人危害較大。而且,常規氣腹下腹腔鏡手術對器械要求及技術要求高,需要密閉裝置,器械設計不能漏氣;只能用長直器械而且要求截面必須為圓形,操作技術難度大。
[0003]1991年,懸吊技術首次提出,膽囊LC牽開器是第一個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由兩個葉片組成,寬9mm,長10-15mm。隨著時間的進展,現有的免氣腹腹壁懸吊技術主要有腹壁皮下鋼針穿刺懸吊法(TMC)和腹壁全層懸吊法。其中,用于免氣腹腹部微創手術的腹壁拉鉤5 (懸掛于外圍支撐框架4上,如圖1所示)存在主要的而且是共性的問題是:腹壁塌陷嚴重,暴露空間狹小,或者是僅能暴露錐形空間,手術操作空間小,難以進行正常手術。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主要用于免氣腹情況下的上腹部及下腹部手術,特別適合于氣腹建立困難的條件下或者病患身體基礎狀況差的情況。在新型結構下,手術操作空間變大,更有利于手術正常進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包括置于腹外的外圍支撐框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置于腹內的中央連接環、支撐臂和可調節彈性懸吊臂的組合體;所述中央連接環上連接所述支撐臂和可調節彈性懸吊臂,所述支撐臂分為連接部、頸部和腹壁拉鉤部,其中連接部連接在所述中央連接環上,所述頸部與連接部呈角度圓滑過渡,所述腹壁拉鉤部與頸部也呈角度圓滑過渡,使得支撐臂整體呈膨隆狀態支撐住所述中央連接環;所述支撐臂共有幾個,均布安裝在所述中央連接環上;所述可調節彈性懸吊臂的另一端伸出腹腔懸吊到所述外圍支撐框架上。
[0006]所述中央連接環上均布設置幾個連接孔與所述支撐臂數量相同,連接孔的內面光滑,連接孔處的內、外環均具有60°對稱性弧形缺口 ;所述支撐臂的連接部上設置有中心連接柱和內、外側擋柱,所述中心連接柱與所述連接孔嵌接,所述內、外側擋柱與所述弧形缺口卡接。
[0007]所述腹壁拉鉤部呈圓弧形面,與所述頸部呈30°角圓滑過渡,所述頸部與所述連接部呈30°角圓滑過渡。
[0008]所述支撐臂的水平徑線長度為50mm和IOOmm之一,所述腹壁拉鉤部寬50mm,厚3mm,圓弧形面尺寸為R250。
[0009]所述可調節彈性懸吊臂分為上連接部、彈性懸吊部、硬性懸吊部和懸吊末端,懸吊末端與所述中央連接環連接,上連接部與所述外圍支撐框架連接。
[0010]所述硬性懸吊部是由硬性桿加裝彈簧而構成。
[0011]所述中央連接環上均布設置幾個吊裝孔與所述懸吊末端嵌接,所述吊裝孔所在處的中央連接環內環上設置有懸吊臂缺口,與所述硬性懸吊部卡接。
[0012]所述外圍支撐框架包括立式床軌夾、U型支架和連接關節,所述可調節彈性懸吊臂垂直懸掛在所述U型支架上。 [0013]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
[0014]1、本新型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采用分體式設計,便于從腹壁微創切口置入并固定裝直。
[0015]2、懸吊裝置設有4個向外延展的支撐臂,進一步擴展了牽開范圍,充分暴露了手術操作空間。
[0016]3、同時支撐臂采用弧形設計,更加貼合腹壁,牽開效率更高,腹壁拉鉤部分采用加寬平面設計,進一步減少了兩臂之間腹壁塌陷。
[0017]4、在弧形設計下,中央連接環與4個支撐臂連接整體呈膨隆型,仿真氣腹條件下的暴露模式,暴露空間更廣闊。
[0018]5、中央連接環在支撐臂連接孔所在的位置,設計了內、外環弧形缺口,支撐臂的兩個側擋柱安裝在內、外弧形缺口內,與中央連接環可左右旋轉角度30°,既適合術中進行微調整,又不是無限自由旋轉,更利于術中不同需求的暴露。
[0019]6、支撐臂可以設計多種規格(比如有50mm、100mm),可以進行不同的組合與更換,
適合不同體型患者腹部手術的暴露。
[0020]7、中央連接環與支撐臂軸面接觸面光滑設計,端面接觸面存在一定摩擦,既滿足了軸向可左右旋轉30°的需求,又防止了側方推拉力隨意改變拉鉤方向。
[0021]8、懸吊臂分彈性部和硬性連接部,既可以防止過大的拉力造成腹壁的損傷,又能防止手術過程中麻醉深淺變化造成的腹壁肌肉松緊度變化引起懸吊臂的松動。
[0022]9、本系統工作時不需要密閉,操作器械要求低,可以運用彎曲的和傳統器械,尤其可以解決CO2氣體匱乏短缺狀態下(如戰時,抗爭救災等臨時醫院)無法建立氣腹條件下腹腔鏡手術的難題。也非常適合于基礎狀況較差的患者的腹部手術(此類患者無法抵抗建立氣腹的打擊性挑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現有技術全腹壁懸吊裝置示意圖;
[0024]圖2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
[0025]圖3a~3b是中央連接環二維、三維視圖;
[0026]圖4a~4b是支撐臂的二維主視和俯視圖,圖4c是支撐臂的三維視圖;
[0027]圖5是可調節彈性懸吊臂主視圖;
[0028]圖6a~6b是外圍支撐框架主視圖和俯視圖;
[0029]圖7是支撐臂與中央連接環的連接示意圖;
[0030]圖8是支撐臂、中央連接環、可調節彈性懸吊臂三者的連接示意圖(側面觀、上面觀)。【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進行詳細的描述。
[0032]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采用分體式設計,由以下幾部分構成:如圖2所示,包括中央連接環1、支撐臂2、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和外圍支撐框架4。其中,中央連接環1、支撐臂2和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先組裝成一整體,再垂直裝到外圍支撐框架4上,形成圖2的結構。
[0033]其中,中央連接環I位于整體結構的中心,是中心支撐結構;支撐臂2和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連接到中央連接環I上,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另一端再安裝到外圍支撐框架4上,構成一整體。
[0034]中央連接環I的獨立結構如圖3a?3b所示,為圓環形結構,在圓環形結構的中間分度圓上,均布設置4個連接孔11,為圓形孔結構,內面光滑,用于與支撐臂2的中心連接柱嵌接,上端面粗糙,用于與支撐臂2保持一定的摩擦力,從而限制支撐臂2徑向滑動。連接孔11所在處的內、外環均采用60°弧形缺口設計,見圖中的弧形缺口 12、13,弧形缺口是以連接孔11中心為中心,沿連接孔中心線左右對稱各30°的弧,用于嵌接支撐臂2上的兩個側擋柱。這樣,支撐臂2就可以在圓周方向有充足的調節空間(左右各可轉30° )。
[0035]在每兩個連接孔11之間又設有I個吊裝孔14,共有4個,這樣4個連接孔11與4個吊裝孔14就均布在分度圓的8等分點上。吊裝孔14為長圓形孔結構,用于與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的懸吊末端34連接,嵌入式設計,保證連接懸吊的穩定性。在吊裝孔14所在處的內環上同樣采用缺口設計,懸吊臂缺口 15用于與調節彈性懸吊臂3的硬性懸吊部的卡接部35卡接。
[0036]作為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中央連接環I的內、外環直徑分別為50mm和90mm,厚度為5mm ;分度圓直徑為70° ;連接孔11的直徑為6mm (公差:0,+0.05mm);吊裝孔14長軸方向尺寸為11_,短軸方向尺寸為6mm。
[0037]支撐臂2的獨立結構如圖4a?4c所示,支撐臂2分為連接部21、頸部22和腹壁拉鉤部23。
[0038]連接部21:是平直的,其上主要設置有中心連接柱211和內、外側擋柱212、213,中心鏈接柱211與連接孔11之間是小間隙配合,在優選實施例中,連接孔11直徑為6mm (公差:0,+0.05mm),則中心鏈接柱211直徑為6mm(公差:0-0.05mm)。內側、外側擋柱212,213位于中心連接柱211的兩側,與連接孔11處內、外環的弧形缺口 12、13的形狀吻合,卡在弧
形缺口上。
[0039]頸部22:采用流線型設計,與連接部21呈30°角圓滑過渡,保證支撐臂擁有足夠的剛性逐漸過渡至腹壁拉鉤部。
[0040]腹壁拉鉤部23:呈圓弧形,與頸部22呈30°角圓滑過渡,并且腹壁拉鉤部23采用大弧面設計,可以支撐起足夠的空間,保證與皮膚完美貼合。
[0041]上述頸部22和腹壁拉鉤部23兩個連續30°角的圓滑過渡走向是相同的,都是朝向弧形的腹壁拉鉤部23的圓心,并且連接部21上的中心連接柱211和內、外側擋柱212、213也是朝向腹壁拉鉤部23的弧形內側的。
[0042]在一優選實施例中,支撐臂2的水平徑線長度可以選為50mm和IOOmm兩種,腹壁拉鉤部23寬50mm,厚3mm,圓弧形尺寸為R250。
[0043]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的獨立結構如圖5所示,為桿狀,分為上連接部31、彈性懸吊部32、硬性懸吊部33和懸吊末端34,懸吊末端34與中央連接環I連接;上連接部31與外圍支撐框架4連接,彈性連接部32起緩沖作用和調節軸向長度的作用。彈性懸吊部32由硬性桿加裝彈簧而構成,具體講是在硬性桿中嵌入彈簧構成。
[0044]外圍支撐框架4的獨立結構如圖6a?6b所示,這部分可以采用現有技術,為拱門形結構,包括立式床軌夾41、U型支架42和連接關節43。立式床軌夾41:采用現已經應用于臨床的結構,固定在床框上。U型支架42:U型設計,避開操作區域,以留出更廣闊的操作空間。連接關節43:連接立式床軌夾41與U型支架42。中央連接環1、支撐臂2和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的組裝結構,通過彈性連接部31垂直懸掛在U型支架42上。
[0045]本實用新型的好處在于,各部分結構分體設計,可以局部組裝后從腹壁微創切口植入再固定。支撐臂2與中央連接環I的連接如圖7所示,支撐臂2與中央連接環I依靠皮膚給予的向下的壓力緊密配合;連接孔11與中心連接柱211接觸面光滑,利于組裝拆卸;中央連接環I與支撐臂2接觸端面(指上下接觸面)粗糙,防止隨意晃動;內外環60°弧形設計,方便手動調節;內、外側擋柱設計,在滿足調節范圍的基礎上限制不必要的擺動,并增強上下的擺動控制力。
[0046]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與中央連接環1、支撐臂2三者的組裝示意圖如圖8所示,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插入在中央連接環I的吊裝孔14中,屬于平面嵌合硬性連接,避免了左右擺動,保持相對穩定。
[0047]中央連接環1、支撐臂2、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三者的組合體放入腹壁內,外邊再依靠外圍支撐框架4懸吊。由于支撐臂2是四個向外延展的支撐臂,四個支撐臂連接整體呈膨隆型,因此擴展了牽開范圍,擴大了手術操作空間。進一步講,支撐臂弧形設計,更加貼合腹壁,牽開效率更高;且腹壁拉鉤部23采用加寬平面設計,盡量減少了兩臂之間腹壁塌陷。可調節彈性懸吊臂3分彈性部和硬性連接部,亦可以防止過大的拉力造成腹壁的損傷,又能防止手術過程中麻醉深淺變化造成的腹壁肌肉松緊度變化引起懸吊臂的松動。
[0048]系統采用醫用合金材料加工制成,采用整體分化結構,在整體觀的前提下,各個結構獨立完成設計加工,各具特點,滿足了整體的需要。
[0049]新型的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用于急救狀態,抗震救災期間的臨時醫院,氣腹建立困難或者是對于年老體弱病人不適合建立氣腹進行手術時,需要采用免氣腹懸吊腹壁拉鉤系統。該系統主要用于無氣腹狀態下,微創腹部手術時的手術視野暴露,將腹壁懸吊,創造手術空間,便于手術操作。手術操作時:(1)術前評估:手術開展的前提需要CO2免氣腹(不要充入CO2,用器械撐開腹腔,為手術留出空間),腹腔鏡技術腹壓與周圍環境或者開腹狀況相同,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并發癥,而且對待危重患者的小手術可以在局麻下進行,在此情況下,選擇免氣腹腹腔鏡腔鏡手術。(2)麻醉。(3)腹部6-8cm切口,逐層切開腹壁(此切口可用于術后取標本)。(4)利用腹壁彈性作用,從切口依次放入并連接中央連接環、支持臂,連接懸吊臂與支撐框架。(5)手術開始,術中根據需要隨時調整拉鉤狀態。
【權利要求】
1.一種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包括置于腹外的外圍支撐框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置于腹內的中央連接環、支撐臂和可調節彈性懸吊臂的組合體; 所述中央連接環上連接所述支撐臂和可調節彈性懸吊臂,所述支撐臂分為連接部、頸部和腹壁拉鉤部,其中連接部連接在所述中央連接環上,所述頸部與連接部呈角度圓滑過渡,所述腹壁拉鉤部與頸部也呈角度圓滑過渡,使得支撐臂整體呈膨隆狀態支撐住所述中央連接環;所述支撐臂共有多個,均布安裝在所述中央連接環上;所述可調節彈性懸吊臂的另一端伸出腹腔懸吊到所述外圍支撐框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連接環上均布設置多個連接孔,連接孔的數量與所述支撐臂數量相同,連接孔的內面光滑,連接孔處的內、外環均具有60°對稱性弧形缺口 ;所述支撐臂的連接部上設置有中心連接柱和內、夕卜側擋柱,所述中心連接柱與所述連接孔嵌接,所述內、外側擋柱與所述弧形缺口卡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壁拉鉤部呈圓弧形面,與所述頸部呈30°角圓滑過渡,所述頸部與所述連接部呈30°角圓滑過渡。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臂的水平徑線長度為50mm和IOOmm之一,所述腹壁拉鉤部寬50mm,厚3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調節彈性懸吊臂分為上連接部、彈性懸吊部、硬性懸吊部和懸吊末端,懸吊末端與所述中央連接環連接,上連接部與所述外圍支撐框架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懸吊部是由硬性桿加裝彈簧而構成。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連接環上均布設置幾個吊裝孔與所述懸吊末端嵌接,所述吊裝孔所在處的中央連接環內環上設置有懸吊臂缺口,與所述硬性懸吊部卡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免氣腹腹壁懸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圍支撐框架包括立式床軌夾、U型支架和連接關節,所述可調節彈性懸吊臂垂直懸掛在所述U型支架上。
【文檔編號】A61B17/02GK203436351SQ201320413892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2日
【發明者】盧燦榮, 崔建新, 衛勃, 郗洪慶, 陳凜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