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腎盂端外置型兒童輸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腎盂端外置型兒童輸尿管支架管。
背景技術(shù):
輸尿管支架管在泌尿外科手術(shù)中應用極為廣泛,適用于腎積水、腎結(jié)石、輸尿管結(jié)石等上尿路手術(shù)以及輸尿管狹窄的擴張等治療過程中,它植入輸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輸尿管狹窄和粘連堵塞的重要作用。目前使用的輸尿管支架管主要為雙“J”管,又名豬尾巴管,雙“J”管既可以作支架又兼有引流作用而被廣泛使用,但其在臨床應用上也存在一些缺陷,特別是應用于兒童時,由于雙“J”管是整個置入體內(nèi),其兩端分別位于腎盂和膀胱內(nèi),治愈后必須通過膀胱鏡或膀胱鏡來拔除,取管過程會讓病人痛苦不堪,成年人還可以忍受疼痛,但是兒童的疼痛承受能力較弱,取管操作痛苦大,難以耐受,容易損傷,往往需要全身麻醉,增加了取管的難度。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既能引流腎贓尿液、又具有輸尿管支架作用,并且無需輸尿管鏡或膀胱鏡取管的輸尿管支架管。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腎盂端外置型兒童輸尿管支架管,既能引流腎臟尿液、又具有輸尿管支架的作用,并且取管方便,能明顯減輕取管時的疼痛感,特別適用于兒童。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腎盂端外置型兒童輸尿管支架管,包括腎盂段和引流段,所述腎盂段的一端設有彈性圈,所述引流段的管體上分布有多個引流孔,其中,引流段置于患者的輸尿管內(nèi),遠端不進入膀胱,腎盂段置于患者的腎盂內(nèi),且腎盂段的彈性圈一端伸出患者的體外。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腎盂端外置型兒童輸尿管支架管,其引流段置于患者的輸尿管中,同時可以達到支架和引流的目的,其腎盂段的一端伸出患者體外,病人康復后需要取管時,只需通過體外的腎盂端就可以拔出整個管體,能明顯減輕患者的痛苦,特別適用于兒童患者。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的示意圖。附圖標記:1、腎盂段,2、引流段,3、引流孔,4、腎盂,5、體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腎盂端外置型兒童輸尿管支架管,包括腎盂段I和引流段2,所述腎盂段I的一端設有彈性圈。所述引流段2的管體上分布有多個引流孔3。其中,引流段2置于患者的輸尿管內(nèi),腎盂段I置于患者的腎盂4內(nèi),且腎盂段I的彈性圈一端伸出患者的體表5外,并可以通過手術(shù)線將腎盂段I管體與患者的皮膚做簡單的固定,防止輸尿管支架管移動,本實用新型的腎盂端外置型兒童輸尿管支架管,其引流段2置于患者的輸尿管中,同時可以達到支架和引流的目的,引流段2在輸尿管內(nèi)的長度為7-9cm。其腎盂段I的一端伸出患者體表5外,伸出長度為4-5cm。病人康復后需要取管時,只需通過體外的腎盂端I就可以拔出整個管體,能明顯減輕患者的痛苦,特別適用于兒童患者,且本實用新型的支架管可以用現(xiàn)有的雙“J”管改裝而成,制作簡單,成本低。
權(quán)利要求1.腎盂端外置型兒童輸尿管支架管,包括腎盂段(I)和引流段(2),所述腎盂段(I)的一端設有彈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段(2)的管體上分布有多個引流孔(3),其中,引流段(2)置于患者的輸尿管內(nèi),腎盂段(I)置于患者的腎盂內(nèi),且腎盂段(I)的彈性圈一端伸出患者的體外。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腎盂端外置型兒童輸尿管支架管,包括腎盂段和引流段,所述腎盂段的一端設有彈性圈,所述引流段的管體上分布有多個引流孔,其中,引流段置于患者的輸尿管內(nèi),腎盂段置于患者的腎盂內(nèi),且腎盂段的彈性圈一端伸出患者的體外。本實用新型的腎盂端外置型兒童輸尿管支架管,其引流段置于患者的輸尿管中,不進入膀胱,同時可以達到支架和引流的目的,其腎盂段的一端伸出患者體外,病人康復后需要取管時,只需通過體外的腎盂端就可以拔出整個管體,能明顯減輕患者的痛苦,特別適用于兒童患者。
文檔編號A61M25/00GK202982315SQ2012205657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韓青江, 楊紅偉, 解剛強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