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輪椅后推式剎車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輪椅剎車機構,具體設計一種輪椅后推式剎車機構。
背景技術:
輪椅作為醫療專用設備其功能設定服務對象為特定的人群,以滿足他們代步的需要。隨著技術進步、以及消費需求的多樣性,對輪椅的各種功能性要求也日益增加。現有技術中,一些輪椅的剎車機構結構復雜,操作也較為繁瑣,甚至因為一些操作問題出現意外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輪椅后推式剎車機構,其結構簡單、易于操控,且具備可靠的安全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種輪椅后推式剎車機構,包括一裝設在輪椅架上的安裝底板和活動連接在該安裝底板上的剎車組件,所述剎車組件包括一控制桿,該控制桿的尾端通過第一鉸接軸鉸接在安裝底板上;一用于接觸并摩擦輪椅輪的剎車臂,該剎車臂的一端通過第二鉸接軸鉸接在所述安裝底板上;第一聯動臂,該第一聯動臂與控制桿的尾端固定相連;第二聯動臂,該第二聯動臂兩端分別鉸接第一聯動臂尾端和剎車臂,第二聯動臂與剎車臂的鉸接軸為第三鉸接軸;且該第三鉸接軸與第二鉸接軸相互錯開;彈性復位裝置,設置在所述剎車臂與安裝底板之間。優選地,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為扭簧,其兩個自由端分別與剎車臂和安裝底板連接。優選地,所述剎車臂呈“V ”字形。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便于加工,且成本較低,便于廣泛應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輪椅后推式剎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思想。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輪椅后推式剎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包括安裝底板I和活動連接在該安裝底板I上的剎車組件,安裝底板I固定裝設在輪椅架上。剎車組件包括控制桿21、剎車臂23、第一聯動臂221、第二聯動臂222和彈性復位裝置24。控制桿21的尾端通過第一鉸接軸Ol鉸接在安裝底板I上。剎車臂23的一端通過第二鉸接軸02鉸接在所述安裝底板I上,剎車臂23用于接觸并摩擦輪椅輪。第一聯動臂221首端與控制桿21的尾端固定相連,第二聯動臂222兩端分別鉸接第一聯動臂221尾端和剎車臂23,第二聯動臂222與剎車臂23的鉸接軸為第三鉸接軸03 ;且該第三鉸接軸03與第二鉸接軸02相互錯開。彈性復位裝置24設置在剎車臂23與安裝底板I之間,作為優選,彈性復位裝置24可以采用扭簧,其兩個自由端分別與剎車臂23和安裝底板I連接,彈性復位裝置24使剎車臂23能夠在解除剎車后自動回位。在本實用新型中,彈性復位裝置24也可以采用卡簧,或者其他彈性部件。當控制桿不工作時,剎車臂23與輪椅輪不接觸;當使用者扳動控制桿21時,控制桿21帶動第一聯動臂221、第二聯動臂222轉動,從而使得剎車臂23轉動且與輪椅輪接觸、摩擦,此時,剎車臂23壓緊在輪椅輪上,能夠阻止輪椅輪運動。當釋放剎車臂23,彈性復位裝置24即可使剎車臂23能夠在解除剎車后自動回位。優選地,本實用新型中剎車臂呈“V ”字形。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輪椅后推式剎車機構,包括一裝設在輪椅架上的安裝底板和活動連接在該安裝底板上的剎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剎車組件包括 一控制桿,該控制桿的尾端通過第一鉸接軸鉸接在安裝底板上; 一用于接觸并摩擦輪椅輪的剎車臂,該剎車臂的一端通過第二鉸接軸鉸接在所述安裝底板上; 第一聯動臂,該第一聯動臂與控制桿的尾端固定相連; 第二聯動臂,該第二聯動臂兩端分別鉸接第一聯動臂尾端和剎車臂,第二聯動臂與剎車臂的鉸接軸為第三鉸接軸;且該第三鉸接軸與第二鉸接軸相互錯開; 彈性復位裝置,設置在所述剎車臂與安裝底板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椅后推式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為扭簧,其兩個自由端分別與剎車臂和安裝底板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椅后推式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剎車臂呈“V”字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輪椅后推式剎車機構,包括一裝設在輪椅架上的安裝底板和活動連接在該安裝底板上的剎車組件,其中剎車組件包括控制桿、剎車臂、第一聯動臂、第二聯動和彈性復位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便于加工,且成本較低,便于廣泛應用。
文檔編號A61G5/10GK202908978SQ201220565700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黃澤輝 申請人:佛山市大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