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注射器。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注射器,其外表一般為光滑面,一只手向人體內注射時,手指不好把握、用力,一不小心即會造成針頭的移動,給病人帶來痛苦,如果用兩手操作的話往往會擋住工作人員的視野,使操作不準,影響治療。另外,由于注射器的分度線一般設置在管體外,放置時間較長后易脫落,影響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低阻力、防滑效果好的新型注射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注射器,包括管體、活塞、芯桿及接頭,所述管體上設置有分度線,所述接頭設置在管體端部,所述芯桿設置在管體內,所述活塞安裝在芯桿前部,所述管體外套設有外管,所述外管外壁設置有防滑層。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防滑層與外管一體成型。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接頭為錐形接頭。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接頭上開設有外螺紋。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接頭設置在管體端部一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注射器由于在管體外套有防滑外管,使用時不易打滑,提高了安全性,同時外管可以防止管體上的分度線因長期暴露在外而顯得不清晰,使得注射更加精確。
圖1是本實用新型新型注射器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管體,2、外管,3、接頭,4、芯桿,5、活塞,6、分度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一種新型注射器,包括管體1、活塞5、芯桿4及接頭3,所述管體I上設置有分度線6,所述接頭3設置在管體I端部,所述芯桿4設置在管體I內,所述活塞5安裝在芯桿4前部,所述管體I外套設有外管2,所述外管2外壁設置有防滑層。所述防滑層與外管2 —體成型。外管2可以采用防滑材料制得,也可采用普通塑料材料,然后將外管2外壁的表面加工成粗糙面。使用時,手持該防滑外管2不易打滑。所述接頭3設置在管體I端部一側,接頭3為錐形接頭,接頭3上開設有外螺紋,接頭3與針頭之間通過螺紋可拆卸連接,連接牢固可靠,不會脫落,吸藥或注射非常安全,密封效果較好。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新型注射器由于在管體I外套有防滑外管2,使用時不易打滑,提高了安全性,同時外管2可以防止管體I上的分度線6因長期暴露在外而顯得不清晰,使得注射更加精確。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注射器,包括管體、活塞、芯桿及接頭,所述管體上設置有分度線,所述接頭設置在管體端部,所述芯桿設置在管體內,所述活塞安裝在芯桿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外套設有外管,所述外管外壁設置有防滑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層與外管一體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為錐形接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上開設有外螺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射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設置在管體端部一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注射器,包括管體、活塞、芯桿及接頭,所述管體上設置有分度線,所述接頭設置在管體端部,所述芯桿設置在管體內,所述活塞安裝在芯桿前部,所述管體外套設有外管,所述外管外壁設置有防滑層。該新型注射器由于在管體外套有防滑外管,使用時不易打滑,提高了安全性,同時外管可以防止管體上的分度線因長期暴露在外而顯得不清晰,使得注射更加精確。
文檔編號A61M5/31GK203075357SQ20122064346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明者李鼎鼎 申請人:江蘇省長豐醫療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