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抗幽門螺旋桿菌生物藥用菌絲體提取物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一種抗幽門螺旋桿菌生物藥用菌絲體提取物及其制備工藝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制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生物藥用菌絲體,其提取物抗幽門螺旋桿菌效果好。
背景技術:
幽門螺旋桿菌病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旋桿菌病包括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門螺旋桿菌病的不良預后是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寄生在胃粘膜組織中,67%_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患者的普遍癥狀為:食后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癥狀,如噯氣、腹脹、反酸和食欲減退等。有些病人還可出現反復發作性劇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專家們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險增加了 2.7-12倍,如果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會發生。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一般的治療原則是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鉍劑),常用抗生素羥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但副作用也較明顯。在中藥中雖然也有報道,但效果并不很明顯。
藥用真菌是指能治療疾病,具有藥用價值的一類真菌,即在菌絲體、子實體、菌核或孢子中能產生諸如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多糖及糖蛋白、甙類、生物堿、留醇類、蒽醌類、黃酮類等多類物質,對人體有保健作用,對疾病有預防抑制或治療作用的真菌。真菌作為藥用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了茯苓、豬苓等真菌藥物,《本草綱目》中也收載了 20多種生物藥用菌,目前我國傳統作為藥用及試驗證實具有藥效的真菌已超過400種,主要集中在擔菌亞門和子囊菌亞門。然而日常廣泛應用于臨床的卻僅有20余種,《中國藥典》2010年版明確收錄了 7種,這說明對生物藥用菌的研究還很不完善,開發空間較大。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靈芝、蟲草等少數幾個品種,并且主要針對真菌多糖作為劑型的研究及開發應用。
猴頭菌培養物的活性物質中最重要的是多糖及糖蛋白,目前國內外對猴頭多糖的研究表明,猴頭菌多糖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和藥理作用,能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溶血素的形成,抗白細胞 下降,降血糖、抗凝血、抗血栓、抗突變和抗衰老等。因此,猴頭菌多糖備受人們關注,成為近年來分子生物學、醫藥、食品科學等領域研究和開發應用的熱點。《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122-123頁記載了猴頭菌培養物,現有的猴頭健胃靈膠囊藥物就是以猴頭菌培養物為主要原料,另配伍海螵蛸、延胡索、白芍、香附、甘草,具有舒肝和胃,理氣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胃脘脅肋脹痛,嘔吐吞酸;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屬上述證侯者。
隨著生物科學的發展,真菌、粘菌、地衣等已從植物界中分離出來,單獨成立菌物界。雖然該界入選中藥的品種還較少,但其中高等真菌數千種潛力巨大,除目前久負盛名的靈芝、茯苓、蟲草、槐耳種類外,今后無疑將會出現更多此類菌物藥,將會大大豐富中藥寶庫。此外,以藥用真菌為主體的菌物藥,除傳統應用子實體外,現代已發展到采用液體(深層)發酵(應用菌球與發酵液)、固體發酵(應用菌質)等生產工藝。固體發酵產生的普通菌質其主要藥用部位仍只是它所含的菌絲體及其次生物質,但值得注意的是藥用菌子實體除可自身入藥外,還可用以進行中藥生物工程研究,以研制新藥。而發酵工程,尤其是我國特有的固體發酵工程,它存在的時間已有2000多年歷史,通過長時間的固體發酵,產生了生物代謝產物包括生物酶類物質,其生成的藥用菌質比液體發酵藥效好。但固體發酵存在缺陷,容易雜菌污染,現固體發酵技術研究是國內研究熱點,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無菌培養、二次培養、雜菌抑制、中藥材作為營養基實施雙向固體發酵技術,突破固體發酵技術的瓶頸,實現生物藥用菌的大規模產業化。
當前,從高等真菌及其培養物中進行篩選和發現活性成分,應用于抗腫瘤、抗病毒、糖尿病等,不僅成為國家重點研究新藥的發展方向,也是當今世界各國開發生物醫藥的熱點,但還未有報道稱從藥用真菌中進行篩選和發現活性成分,應用于抗幽門螺旋桿菌的報道。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藥用真菌猴頭菌培養物中提取分離出一種具有抗幽門螺旋桿菌效果的提取物。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抗幽門螺旋桿菌生物藥用菌絲體提取物,所述提取物按如下步驟制備:
(I)取猴頭菌培養物,用體積百分比濃度為40 80%的乙醇回流提取I 3h,然后在4000r/min條件下離心5 lOmin,除去藥渣,得提取液;其中,回流提取時,猴頭菌培養物與乙醇的重量比為1:3 10 ;
(2)將提取液在30 80°C條件下旋蒸至無醇味,加水析出沉淀物,然后在4000r/min條件下離心5 lOm·in,將沉淀物在-60 _40°C條件下干燥,即得抗幽門螺旋桿菌生物藥用菌絲體提取物。
優選地,步驟(I)中乙醇的體積百分比濃度為40 60%。
優選地,步驟(I)中乙醇的體積百分比濃度為50%。
優選地,步驟(2)中提取液是在40 60°C條件下旋蒸至無醇味。
優選地,步驟(2)中提取液是在50°C條件下旋蒸至無醇味。
優選地,步驟(2)中沉淀物干燥溫度為_60°C。
優選地,步驟(I)和(2)中離心條件均為4000r/min離心8min。
本發明所述猴頭菌培養物是《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122-123頁記載的猴頭菌培養物,該猴頭菌培養物為猴頭菌科真菌猴頭菌Hericium erinaceum (Bull, ex Fr)Pers.的菌絲體與其附生的固體培養基的干燥混合物。
下面結合試驗方法及數據對本發明及其效果做進一步說明:
一、樣品制備:取猴頭菌培養物,按下述制備工藝制備樣品(各實驗組其他條件相同,以下所述的猴頭菌培養物提取物即為抗幽門螺旋桿菌生物藥用菌絲體提取物)
權利要求
1.一種抗幽門螺旋桿菌生物藥用菌絲體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按如下步驟制備: (1)取猴頭菌培養物,用體積百分比濃度為40 80%的乙醇回流提取I 3h,然后在4000r/min條件下離心5 IOmin,除去藥洛,得提取液;其中,回流提取時,猴頭菌培養物與乙醇的重量比為1:3 10 ; (2)將提取液在30 80°C條件下旋蒸至無醇味,加水析出沉淀物,然后在4000r/min條件下離心5 lOmin,將沉淀物在-60 _40°C條件下干燥,即得抗幽門螺旋桿菌生物藥用菌絲體提取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乙醇的體積百分比濃度為40 6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乙醇的體積百分比濃度為5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提取液是在40 60°C條件下旋蒸至無醇味。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提取液是在50°C條件下旋蒸至無醇味。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 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沉淀物干燥溫度為_60°C。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驟(I)和(2)中離心條件均為4000r/min 離心 8min。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幽門螺旋桿菌生物藥用菌絲體提取物,該提取物是用體積百分比濃度為40~80%的乙醇回流提取猴頭菌培養物,然后在30~80℃條件下旋蒸,加水析出的沉淀物。該提取物打破了傳統的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鉍劑),常用抗生素羥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治愈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治療原則,其治療效果明顯,且副作用小。
文檔編號A61K36/06GK103230418SQ201310014228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何述金, 譚桂山, 常耀臺 申請人:湖南新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