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壓引流包、負壓引流裝置和負壓引流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負壓引流包、負壓引流裝置和負壓引流方法。負壓引流包包體具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中具有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所述第一隔腔內疊放有曲縮型護創敷料,第二隔腔內具有真空負壓源裝置。負壓引流裝置包括真空負壓源裝置、吸引管和用于填充在創口內的曲縮型護創敷料,所述真空負壓源裝置具有開口,所述吸引管一端接真空負壓源裝置的開口,另一端插入到曲縮型護創敷料中或緊貼在曲縮型護創敷料表面。本申請提供的負壓引流包、負壓引流裝置和負壓引流方法采用曲縮型護創敷料作為創口內的填充物,該曲縮型護創敷料蓬松性好、手感柔軟,對于不規則形狀創口及小型腔洞創口填充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引流效果。
【專利說明】負壓引流包、負壓引流裝置和負壓引流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負壓引流包、負壓引流裝置和負壓引流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負壓引流包和負壓引流裝置主要采用泡沫敷料或PVA海綿或普通紗布作為負壓引流用敷料,PU泡沫敷料或PVA海綿成本高,此外,I3U泡沫敷料容易氧化變色,PVA敷料在空氣中超過半小時容易硬化,并且對于一些不規則形狀的創口,PU泡沫敷料和PVA海綿因其材料限制填充效果不佳。普通紗布類敷料因為不夠蓬松柔軟、較密實,引流時極易堵塞敷料,造成負壓引流失效。
【發明內容】
[0003]本申請提供一種對創口刺激小、引流效果好的負壓引流包、負壓引流裝置和負壓引流方法。
[0004]根據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負壓引流包,包括包體,所述包體具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中具有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所述第一隔腔內疊放有曲縮型護創敷料,第二隔腔內具有真空負壓源裝置。
[0005]根據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負壓引流裝置,包括真空負壓源裝置、吸引管和用于填充在創口內的曲縮型護創敷料,所述真空負壓源裝置具有開口,所述吸引管一端接真空負壓源裝置的開口,另一端插入到曲縮型護創敷料中或緊貼在曲縮型護創敷料表面。
[0006]根據本申請的第三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負壓引流方法,包括:
[0007]將不粘層貼附于創口底層。
[0008]將曲縮型護創敷料填充在創口內。
[0009]將薄膜敷料覆蓋在曲縮型護創敷料上,并使薄膜敷料的邊緣貼附在創口周圍的皮膚上,使創口內形成封閉的環境。
[0010]將引流管的一端連接到創口內的曲縮型護創敷料中,另一端通過連接管連接到真空負壓源裝置。
[0011]利用真空負壓源裝置產生負壓,對創口滲液進行引流。
[0012]本申請提供的負壓引流包、負壓引流裝置和負壓引流方法采用曲縮型護創敷料作為創口內的填充物,該曲縮型護創敷料蓬松性好、手感柔軟,對于不規則形狀的創口及小型腔洞創口,具有更好的順應性和填充效果,另外具有更好的引流效果,能夠節約患者的醫療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申請一種實施例的負壓引流包示意圖;[0014]圖2為本申請另一種實施例的負壓引流包示意圖;
[0015]圖3為本申請負壓引流裝置在具體應用例中的操作示意圖;
[0016]圖4為本申請負壓引流裝置在另一種應用例中的操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8]實施例一:[0019]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負壓引流包,包括包體101,包體101具有容納腔,容納腔中具有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第一隔腔內疊放有曲縮型護創敷料105,第二隔腔內具有真空負壓源裝置102。容納腔中還具有配件盒103,配件盒103具有膠粘劑、不粘層、引流管、連接管,接頭、斷流器中的一種或多種,當然,配件盒103也可以用于容納負壓引流所需要的其它配件。
[0020]本實施例中,容納腔還具有第三隔腔,第三隔腔中具有薄膜敷料104,第三隔腔放置在曲縮型護創敷料105、配件盒103與包體101底壁之間。
[0021]在一具體實例中,包體101為矩形盒體,第一隔腔、第二隔腔和第三隔腔由柔性材料密封形成。為了將曲縮型護創敷料105、真空負壓源裝置102和配件盒103固定放置在矩形盒體上,矩形盒體設置有分別與曲縮型護創敷料105、真空負壓源裝置102和配件盒103匹配的凹槽,曲縮型護創敷料105、真空負壓源裝置102和配件盒103分別嵌合固定在凹槽上。應當理解,包體101也可以為其它形狀的盒體。將曲縮型護創敷料105、真空負壓源裝置102和配件盒103固定放置在包體101上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規方法。
[0022]本實施例中,曲縮型護創敷料105為曲縮片,該曲縮片通過將一定幅寬且經緯密度較小的紗布經折疊、曲縮、脫水、烘干、打卷、繞布、裁布、折疊得到,優選的,曲縮片以全棉紗布為原材料。
[0023]請參考圖2,在另一實施例中,曲縮型護創敷料106為曲縮卷,該曲縮卷通過將一定幅寬且經緯密度較小的紗布經折疊、曲縮、脫水、烘干、成卷得到,優選的,曲縮卷以全棉紗布為原材料。
[0024]本實施例中,真空負壓源裝置102可以是真空負壓瓶、負壓引流球結合引流袋、負壓波紋管結合引流袋或真空負壓泵,前三者都可以利用手動實現負壓環境,真空負壓泵是機器主動提供動力為創口實現負壓環境。薄膜敷料104為半透性薄膜。放置在配件盒103內的膠粘劑可以為膏狀硅凝膠或細條狀水膠體,引流管可以是帶孔引流管或吸盤式引流管。為便于用戶拾取配件,方便用戶操作,本實施例中,容納腔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比例約為7:3,曲縮型護創敷料105、配件盒103和薄膜敷料104位于第一部分,曲縮型護創敷料105與配件盒103并列放置,薄膜敷料104放置在曲縮型護創敷料、配件盒與包體底壁之間。真空負壓源裝置102位于第二部分。
[0025]本實施例中,負壓引流包內的各部分可組裝成負壓引流裝置,負壓引流裝置包括真空負壓源裝置、吸引管和用于填充在創口內的曲縮型護創敷料,真空負壓源裝置具有開口,吸引管一端接真空負壓源裝置的開口,另一端插入到曲縮型護創敷料中或緊貼在曲縮型護創敷料表面。吸引管包括引流管和連接管,引流管和連接管通過接頭連接在一起,引流管端插入到曲縮型護創敷料中或緊貼在曲縮型護創敷料表面,連接管端接真空負壓源裝置的開口。在一具體實例中,負壓引流裝置還包括薄膜敷料和不粘層,不粘層用于貼附在曲縮型護創敷料靠近創口的一面,薄膜敷料貼附在曲縮型護創敷料露出創口的一面。
[0026]本實施例提供的負壓引流裝置中,曲縮型護創敷料為全棉曲縮卷或全棉曲縮片。
[0027]在具體應用例中,請參考圖3,負壓引流裝置的不粘層201放置于創口底層,不粘層201為帶孔硅凝膠不粘層。當負壓引流的創口組織較脆弱或創口滲液較少時,采用帶孔硅凝膠不粘層,可防止組織與曲縮型護創敷料發生粘連損傷新生組織,有利于創口愈合,且其在引流結束后揭除時不損傷創口組織,無疼痛感。當創口滲液較多時,可以不使用不粘層201。不粘層201還可以采用凡士林紗布。
[0028]曲縮型護創敷料202用于填充在創口內,曲縮型護創敷料202為以全棉紗布為原料的曲縮卷或曲縮片,其相比常規的紗布,具有更好的蓬松性,手感柔軟,因此對不規則形狀的創口或小型腔洞創口順應性好,具有更好的填充效果,且還能夠防止滲液堵塞孔隙,使得負壓引流效果更好。
[0029]薄膜敷料204用于覆蓋在曲縮型護創敷料202上,薄膜敷料204的邊緣貼附在創口周圍的皮膚上,使創口內形成封閉的環境。薄膜敷料204為半透性薄膜,其半透性可讓創口處異味通過薄膜排出,同時又可防止外界細菌侵入,減小創口感染。為了保證負壓引流的封閉性,可以先在創口周圍的皮膚上涂上膠粘劑203,再將薄膜敷料204覆蓋在創口上,膠粘劑203為膏狀硅凝膠或細條狀水膠體,其與創口周圍形成輕柔粘貼,既可為負壓引流提供封閉環境,又可防止滲液浸潰周圍健康皮膚,且揭除時不會造成脆弱組織的損傷,另外,當更換曲縮型護創敷料202時,揭除薄膜敷料204時也可以防止損傷創口周圍的脆弱組織。 [0030]引流管205的一端連接到創口內的曲縮型護創敷料202中,另一端通過連接管連接到真空負壓源裝置中,引流管205通過接頭與連接管連接。引流管205可以為帶孔引流管或吸盤式引流管。
[0031]當引流管205為帶孔引流管時,使用帶孔引流管的具體操作方式為:對創口進行清潔后,將不粘層201剪成與創口相近的形狀并放置于創口底層,然后將曲縮型護創敷料202填充在創口內,將引流管205帶側孔的一端置入曲縮型護創敷料202的表層,接著繼續填充曲縮型護創敷料202至創口表面,曲縮型護創敷料202應松散填充,避免過度填充,然后用薄膜敷料204封閉曲縮型護創敷料202及引流管205,為使封閉效果更好及減少撕除時損傷創口,可在創口邊緣涂上一圈一定寬度的膠粘劑203再附上薄膜敷料204,薄膜敷料204距離創口邊緣至少5cm。
[0032]請參考圖4,當引流管206為吸盤式引流管時,使用吸盤式引流管的具體操作方式為:對創口進行清潔后,將不粘層201剪成與創口相近的形狀并放置于創口底層,然后將曲縮型護創敷料202填充至創口表面,曲縮型護創敷料202應松散填充,避免過度填充,然后用薄膜敷料204封閉曲縮型護創敷料202,薄膜敷料204距離創口邊緣至少5cm,在薄膜敷料204中心剪一定尺寸的孔徑,將吸盤式引流管206對準該孔徑粘貼在薄膜敷料204上,形成密封環境。
[0033]真空負壓源裝置用于在負壓引流裝置裝配好后,采用手動擠壓的方式給創口內形成負壓或由機器自動為創口提供負壓,將滲液導出。真空負壓源裝置可以是真空負壓瓶、負壓引流球結合引流袋、負壓波紋管結合引流袋或真空負壓泵,前三者都可以利用手動實現負壓環境,真空負壓泵是機器主動提供動力為創口實現負壓環境。[0034]本實施例提供的負壓引流包和負壓引流裝置采用曲縮型護創敷料作為創口內的填充物,相比常規的紗布,具有更好的蓬松性,手感柔軟,因此對不規則形狀的創口或小型腔洞創口順應性好,具有更好的填充效果,且還能夠防止滲液堵塞孔隙,使得負壓引流效果更好。
[0035]實施例二:
[0036]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負壓引流方法,包括下面步驟:
[0037]步驟一:將不粘層放置于創口底層。本實施例中,不粘層為帶孔硅凝膠不粘層。當負壓引流的創口組織較脆弱或創口滲液較少時,采用帶孔硅凝膠不粘層,可防止組織與曲縮型護創敷料發生粘連損傷新生組織,有利于創口愈合,且其在引流結束后揭除時不損傷創口組織,無疼痛感。當創口滲液較多時,可以不使用不粘層。不粘層還可以采用凡士林紗布。
[0038]步驟二:將曲縮型護創敷料填充在創口內。本實施例中,曲縮型護創敷料為以全棉紗布為原料的曲縮卷或曲縮片,其相比常規的紗布,具有更好的蓬松性,手感柔軟,因此對不規則形狀的創口或小型腔洞創口順應性好,具有更好的填充效果,且還能夠防止滲液堵塞孔隙,使得負壓引流效果更好。
[0039]步驟三:將薄膜敷料覆蓋在曲縮型護創敷料上,并使薄膜敷料的邊緣貼附在創口周圍的皮膚上,使創口內形成封閉的環境。本實施例中,薄膜敷料為半透性薄膜,其半透性可讓創口處異味通過薄 膜排出,同時又可防止外界細菌侵入,減小創口感染。為了保證負壓引流的封閉性,可以先在創口周圍的皮膚上涂上膠粘劑,再將薄膜敷料覆蓋在創口上,膠粘劑為膏狀硅凝膠或細條狀水膠體,其與創口周圍形成輕柔粘貼,既可為負壓引流提供封閉環境,又可防止滲液浸潰 周圍健康皮膚,且揭除時不會造成脆弱組織的損傷,另外,當更換曲縮型護創敷料時,揭除薄膜敷料時也可以防止損傷創口周圍的脆弱組織。
[0040]步驟四:將引流管的一端連接到創口內的曲縮型護創敷料中,另一端通過連接管連接到真空負壓源裝置中,引流管通過接頭與連接管連接。
[0041]本實施例中,引流管為帶孔引流管,此時將帶孔引流管與創口內的曲縮型護創敷料連接具體為:對創口進行清潔后,將不粘層剪成與創口相近的形狀并放置于創口底層,然后將曲縮型護創敷料填充在創口內,將引流管帶側孔的一端置入曲縮型護創敷料的表層,接著繼續填充曲縮型護創敷料至創口表面,曲縮型護創敷料應松散填充,避免過度填充,然后用薄膜敷料封閉曲縮型護創敷料及引流管,為使封閉效果更好及減少撕除時損傷創口,可在創口邊緣涂上一圈一定寬度的膠粘劑再附上薄膜敷料,薄膜敷料距離創口邊緣至少5cm。
[0042]在另一實施例中,引流管為吸盤式引流管,此時將吸盤式引流管與創口內的曲縮型護創敷料連接具體為:對創口進行清潔后,將不粘層剪成與創口相近的形狀并放置于創口底層,然后將曲縮型護創敷料填充至創口表面,曲縮型護創敷料應松散填充,避免過度填充,然后用薄膜敷料封閉曲縮型護創敷料,薄膜敷料距離創口邊緣至少5cm,在薄膜敷料中心剪一定尺寸的孔徑,將吸盤式引流管對準該孔徑粘貼在薄膜敷料上,形成密封環境。
[0043]步驟五:開啟真空負壓源裝置對創口滲液進行引流。真空負壓源裝置可以是真空負壓瓶、負壓引流球結合引流袋、負壓波紋管結合引流袋或真空負壓泵,前三者均是采用手動擠壓給創口內形成負壓,真空負壓泵是機器主動提供動力為創口實現負壓環境,從而將滲液導出。
[0044]本實施例提供的負壓引流方法,采用曲縮型護創敷料作為創口內的填充物,該曲縮型護創敷料蓬松性好、手感柔軟,對于不規則形狀的創口及小型腔洞創口,其創口順應性和填充效果均非常好,且具有很好的引流效果,同時也大大節約了患者的醫療成本。
[0045]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申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申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申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負壓引流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體,所述包體具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中具有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所述第一隔腔內疊放有曲縮型護創敷料,第二隔腔內具有真空負壓源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壓引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腔中還具有配件盒,所述配件盒中具有膠粘劑、不粘層、引流管、連接管、接頭、斷流器中的一種或多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負壓引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腔中還具有第三隔腔,第三隔腔中具有薄膜敷料,第三隔腔放置在曲縮型護創敷料、配件盒與包體底壁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負壓引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體為矩形盒體,所述第一隔腔、第二隔腔和第三隔腔由柔性材料密封形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負壓引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腔、配件盒和第二隔腔按順序依次放置在矩形盒體的容納腔中。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負壓引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盒體的側壁或底壁上設置有分別與曲縮型護創敷料、真空負壓源裝置和配件盒匹配的凹槽,所述曲縮型護創敷料、真空負壓源裝置和配件盒分別嵌合固定在凹槽內。
7.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負壓引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縮型護創敷料為全棉曲縮卷或全棉曲縮片。
8.一種負壓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負壓源裝置、吸引管和用于填充在創口內的曲縮型護創敷料,所述真空負壓源裝置具有開口,所述吸引管一端接真空負壓源裝置的開口,另一端插入到曲縮型護創敷料中或緊貼在曲縮型護創敷料表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負壓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薄膜敷料和不粘層,所述不粘層置于創口底層與曲縮型護創敷料之間,所述薄膜敷料貼附在曲縮型護創敷料露出創口的一面。
10.一種負壓引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不粘層貼附于創口底層; 將曲縮型護創敷料填充在創口內; 將薄膜敷料覆蓋在曲縮型護創敷料上,并使薄膜敷料的邊緣貼附在創口周圍的皮膚上,使創口內形成封閉的環境; 將引流管的一端連接到創口內的曲縮型護創敷料中,另一端通過連接管連接到真空負壓源裝置; 利用真空負壓源裝置產生負壓,對創口滲液進行引流。
【文檔編號】A61M1/00GK103920198SQ201310014248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李建全, 陶榮, 王歡, 張莉 申請人:穩健實業(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