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胃癌中藥組合物,尤其是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醫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胃癌是全世界范圍內發病率最高的癌癥之一。全球每年新增90萬胃癌患者,同時每年有70萬人死于胃癌。胃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發病的高峰年齡在50歲 80歲。其中,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1.5 2.5倍,而死亡率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同時,女性的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上升的趨勢。我國是胃癌的聞發區,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根據衛生部組織的全國第二次死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胃癌的死亡率占到所有因癌癥死亡人數的23.2%,接近四分之一。胃癌的癥狀:
1.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酷似胃炎或胃潰瘍的癥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黑便等。2.進展期胃癌癥狀見胃區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顯關系,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后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賁門癌主要表現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癥狀,直至腫瘤巨大而發生壞死潰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注意,或因腫瘤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咽困難后始予重視;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較晚;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上腹部疼痛的癥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惡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癥狀。癌腫擴散轉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相應癥狀。現在對于胃癌的治療,西醫通常采用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或者化學治療三者其一,或一同治療的方法。手術治療:通常包括根治性手術,姑息性手術,探查性手術。即以手術為手段完全切除病灶或者切除部分病灶,達到治愈或控制癌癥的方法。放射治療:簡稱放療,是利用高能電磁輻射線作用于生命體,使生物分子結構改變,達到破壞癌細胞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放射能夠治療癌癥是因為癌細胞對放射線敏感。目前臨床上應用的放射線有X線治療和r線治療兩種。化學治療:化學療法是將藥物經血管帶到全身,對身體所有細胞都有影響。這種療法有 時也稱為“胞毒療法”,因為所用藥物都是有害的,甚至是帶毒性的,體內細胞,無論是否惡性細胞,都受到破壞。無論是采用手術治療、放射治療還是采用化學治療,都對病人的身體造成極大的負擔,且費用高昂,病患承受痛苦大
發明內容
隨著中國中醫中藥學的不斷發展,在治療與控制胃癌上,人們漸漸意識到了中藥治療胃癌癥治療過程無副作用,患者承受痛苦小,造價相對節省的優勢,針對現有西醫治療癌癥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癌癥的中藥組合物,具有易操作、療效顯著的特點,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較為常見的中藥材作為原料,成本低廉。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3-9份,白英15-30份,仙鶴草10-30份,山慈菇3-9份,半夏3_1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優選的,白花蛇舌草15.5-29.5份),半枝蓮15-30份,天冬10-20份,麥冬10-20份,槐花5-9份,山豆根3-6份,延胡索3-15份,白術15-40份,姜黃10-30份,洋蔥10-30份。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優選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5-9份,白英16-25份,仙鶴草15-25份,山慈菇4_8份,半夏4_8份,白花蛇舌草18-28份,半枝蓮18-25份,天冬12-18份,麥冬14-18份,槐花6-8份,山豆根3.5_5份,延胡索6-14份,白術20-38份,姜黃15-28份,洋蔥12-28份。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最佳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8份,白英20份,仙鶴草20份,山慈菇6份,半夏5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蓮20份,天冬15份,麥冬15份,槐花7份,山豆根4份,延胡索12份,白術30份,姜黃25份,洋蔥15份。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治療胃癌的制備方法。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主要由下述步驟制備而成:
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20-60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蒸餾或通入水蒸氣蒸餾30-120分鐘,使揮發油與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20-50分鐘,餾液冷卻至20-30°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100°C — 200°C,保持2_8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10-20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20-40分鐘,濾出藥液,為一副,每日一次。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優選的,主要由下述步驟制備而成:
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30-50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蒸餾或通入水蒸氣蒸餾40-80分鐘,使揮發油與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25-40分鐘,餾液冷卻至25-28°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120-180°C,保持3_6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12-18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25-35分鐘,濾出藥液,為一副,每日一次。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最佳的,主要由下述步驟制備而成:
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35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蒸餾或通入水蒸氣蒸餾45分鐘,使揮發油與 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30分鐘,餾液冷卻至26°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150°C,保持4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15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30分鐘,濾出藥液,為一副,每日一次。該中藥組合物對胃癌效果顯著,不僅有止痛、止血的功效,還有抗癌抗腫瘤的作用。本發明多選用地方常見藥材,價格低廉,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各原料藥的藥理功效分別為: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有止血散血,抗炎,保肝,抗腫瘤,定痛的功效,用于體質虛弱及各類血癥患者。白英:別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風藤、排風藤、毛秀才、葫蘆草、金線綠毛龜。味苦,性平,有小毒。有解毒消腫,抗癌的功效,用于癌癥,黃疸型肝炎。仙鶴草:又叫西洋龍芽草。味苦,性溫。收斂止血,止痢,殺蟲。廣泛用于各種出血之證,例如: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咯血、衄血,赤白痢疾,勞傷脫力,癰腫,跌打,創傷出血等證,對癌細胞有抑制作用,用于癌癥及各種出血之癥。山慈菇: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散結,抗腫瘤的功效。半夏:味辛,性溫,有小毒。有鎮咳,鎮吐,抗癌,降壓的作用,用于癌癥,惡心嘔吐。白花蛇舌草:味苦,性微寒。別名:蛇舌草、羊須草、蛇總管,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有消熱解毒,消癰散癤,消腫,抗腫瘤,抗炎的功效,用于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等腫瘤。半枝蓮:味辛、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抗癌的功效,用于白血病,胃癌,食道癌。天冬:味甘,性寒,為補益藥。有滋陰潤燥,抗菌,抗腫瘤的功效,用于白血病,陰虛之癥。麥冬:味甘,性微寒。有益胃生津,止血,降血糖的功效,用于糖尿病,咯血,吐血之癥。槐花:味苦,性微寒。有止血,止痛,抗炎,抗潰瘍的功效,用于吐血,胃腸潰瘍等。山豆根:味苦,性寒。有解毒,消腫,止痛,抗腫瘤的功效,用于惡性腫瘤效果顯著。延胡索(元胡):味辛,性溫。有活血散瘀,利氣止痛,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撲腫痛的功效。白術:味甘,性溫。有健脾益氣,提高抗病能力,抗腫瘤的功效,用于食道癌,脾虛氣尋層。姜黃:味辛,性溫。有行氣,通經止痛,抗腫瘤,抗炎,降血脂的功效,用于淋巴癌,胸脅刺痛。洋蔥:味辛,性溫。別名:球蔥、圓蔥、玉蔥、蔥頭,荷蘭蔥。有健胃潤腸,散寒降壓,預防癌癥的功效,用于食欲不振,三高。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基于中醫中藥辯癥治療的原理。選用的藥材分為內服湯劑藥和外用敷貼,內外同時施治,治療更加全面,病灶處給藥更加迅速,藥效持久,屬于內外兼顧,標本兼治的胃癌組方。對胃癌有極好的治療作用,對于因長期放化療而羸弱的身體有極好的調理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實驗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保護范圍不被此限制。實施例1 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3克,白英15克,仙鶴草10克,山慈菇3克,半夏3克,白花蛇舌草15克,半枝蓮15克,天冬10克,麥冬10克,槐花5克,山豆根3克,延胡索3克,白術15克,姜黃10克,洋蔥10克。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20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蒸餾或通入水蒸氣蒸餾30分鐘,使揮發油與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20分鐘,餾液冷卻至200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IOCTC,保持2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10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20分鐘,濾出藥液,為一副,每日一次。實施例2 —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5克,白英16克,仙鶴草15克,山慈菇4克,半夏4克,白花蛇舌草18克,半枝蓮18克,天冬12克,麥冬14克,槐花6克,山豆根3.5克,延胡索6克,白術20克,姜黃15克,洋蔥12克。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30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蒸餾或通入水蒸氣蒸餾40分鐘,使揮發油與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25分鐘,餾液冷卻至25°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120°C,保持3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12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25分鐘,濾出藥液,為一副,每日一次。實施例3 —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9克,白英25克,仙鶴草25克,山慈菇8克,半夏8克,白花蛇舌草28克,半枝蓮25克,天冬18克,麥冬18克,槐花8克,山豆根5克,延胡索14克,白術38克,姜黃28克,洋蔥28克。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50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蒸懼或通入水蒸氣蒸餾80分鐘,使揮發油與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40分鐘,餾液冷卻至280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180°C,保持6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18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35分鐘,濾出藥液,為一副,每日一次。
實施例4 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9克,白英30克,仙鶴草30克,山慈菇9克,半夏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蓮30克,天冬20克,麥冬20克,槐花9克,山豆根6克,延胡索15克,白術40克,姜黃30克,洋蔥30克。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60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蒸餾或通入水蒸氣蒸餾120分鐘,使揮發油與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50分鐘,餾液冷卻至300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200°C,保持8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20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40分鐘,濾出藥液,為一副,每日一次。實施例5 —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8克,白英20克,仙鶴草20克,山慈菇6克,半夏5克,白花蛇舌草20克,半枝蓮20克,天冬15克,麥冬15克,槐花7克,山豆根4克,延胡索12克,白術30克,姜黃25克,洋蔥15克。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35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蒸餾或通入水蒸氣蒸餾45分鐘,使揮發油與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30分鐘,餾液冷卻至26°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150°C,保持4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15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30分鐘,濾出藥液,為一副,每日一次。為使本發明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本發明中藥湯劑,每日一次,每次一副,揮發油涂抹于阿是穴(穴位一般都隨病而定,多位于病變周圍)、足三里穴(雙)及腫瘤所在部位的體表,每日兩次。典型病例一
劉XX,女,47歲,山東省聊城市萃縣張樓。癥狀:胃經常性隱痛,噯氣、嘔吐,沒有食欲,身體消瘦乏力。去醫院確診是胃癌中期,做化療2個月,因忍受和承受不了化療的不良反應及高昂費用而停止治療。病齡:1年。來診時間:2011年3月23日;服用本發明中藥湯劑,每日一次,且于足三里穴(雙)、胃俞穴、上脘穴涂抹揮發油,每日兩次,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5天,疼痛癥狀減輕,食欲有所恢復;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4個月,去醫院復查癌細胞沒有擴散;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7個月,腫瘤細胞變小,目前已康復。典型病例二
劉XX,男,39歲,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金莊鎮孟家村。癥狀:吃東西下咽困難,體重下降,間歇性胃部疼痛伴有嚴重嘔吐,去醫院診斷為早期胃癌。病齡:5個月。來診時間:2010年7月3日;服用本發明中藥湯劑,每日一次,且于足三里穴(雙)、膈腧穴涂抹揮發油,每日兩次,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10天,嘔吐癥狀減輕,疼痛有很大的緩解;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3個月,吞咽功能完全恢復,經醫院檢查腫瘤明顯變小。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10個月,腫瘤消失;單獨使用揮發油鞏固一個月,至今無復發。典型病例三 張XX,女,48歲,山東省平度市蘭底鎮蘇韓莊。癥狀:剛開始吞咽疼痛久治不愈,后伴有嚴重咳嗽的癥狀,咯血,喉部明顯腫大。經醫院檢查確診為中期胃癌。病齡:6個月。來診時間:2011年7月22日;服用本發明中藥湯劑,每日一次,且于內關穴(前臂掌側橫紋上2寸,兩條筋之間)、足三里穴(在膝關節下方約3寸,約4橫指的距離)、中脘穴(劍突與肚臍連線的中央)按摩給藥,每日兩次,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10天,咯血癥狀減輕,咽部疼痛有所緩解;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2個月,喉部腫瘤縮小;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5個月,經醫院復查后發現腫瘤已經萎縮,目前正在繼續服用中。典型病例四
劉XX,男,55歲,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唐村。癥狀:2010年11月29日因肝區劇痛就診,檢查發現肝臟有一腫瘤IlxlOcm。12月31日CT復查腫瘤增大至13x13cm,各種癥狀日益加重,臥床不起,確診為晚期胃癌,失去手術和放化療機會。病齡:1年。來診時間:2011年3月12日;服用本發明中藥湯劑,每日一次,且于內關穴(前臂掌側橫紋上2寸,兩條筋之間)、足三里穴(在膝關節下方約3寸,約4橫指的距離)用外用藥按摩,每日兩次,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20天,自感胃區疼痛癥狀減輕;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I個月,體力明顯增加,自己可以起床并到室外散步;繼續用藥至2011年8月,氣色較之原來有很大改觀,經醫院復查,癌細胞無擴散現象,體重增加,生活質量較之西醫治療時有很大改觀,心情比原來開朗,對生活有了新希望,目前正在持續服用中。為了驗證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效果,我們進行了藥物的實驗(實施例5 ),并精確的對數據進行了統計和數理分析。具體實驗結果如下表:
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3-9份,白英15-30份,仙鶴草10-30份,山慈菇3_9份,半夏3_1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半枝蓮15-30份,天冬10-20份,麥冬10-20份,槐花5_9份,山豆根3_6份,延胡索3_15份,白術15-40份,姜黃10-30份,洋蔥10-3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5-9份,白英16-25份,仙鶴草15-25份,山慈菇4_8份,半夏4_8份,白花蛇舌草18-28份,半枝蓮18-25份,天冬12-18份,麥冬14-18份,槐花6-8份,山豆根3.5-5份,延胡索6-14份,白術20-38份,姜黃15-28份,洋蔥12-28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三七8份,白英20份,仙鶴草20份,山慈菇6份,半夏5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蓮20份,天冬15份,麥冬15份,槐花7份,山豆根4份,延胡索12份,白術30份,姜黃25份,洋蔥15份。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如下: 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20-60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用蒸餾設備收集蒸餾液或通入水蒸氣蒸餾30-120分鐘,使揮發油與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20-50分鐘,餾液冷卻至20-30°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100°C—200°C,保持2_8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 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10-20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20-40分鐘,濾出藥液備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30-50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蒸餾或通入水蒸氣蒸餾40-80分鐘,使揮發油與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25-40分鐘,餾液冷卻至25-28°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120-180°C,保 持3-6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12-18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25-35分鐘,濾出藥液備用。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①將白術、姜黃、洋蔥打碎用水浸泡35分鐘,用武火燒開,改文火加熱蒸餾或通入水蒸氣蒸餾45分鐘,使揮發油與水一同蒸餾出來,收集蒸餾液,靜置30分鐘,餾液冷卻至26°C,后取上層油液,油液加熱到150°C,保持4分鐘殺菌,冷卻至室溫,后分裝入密封瓶備用。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②將白英、山慈菇和半夏武火煎開,轉文火煎15分鐘,然后放入三七、仙鶴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和延胡索改武火煎開,后文火續煎30分鐘,濾出藥液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胃癌中藥組合物,尤其是治療胃癌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這種中藥組合物有三七,白英,仙鶴草,山慈菇,半夏,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冬,麥冬,槐花,山豆根,延胡索,白術,姜黃,洋蔥。該中藥組合物對胃癌效果顯著,不僅有止痛、止血的功效,還有抗癌抗腫瘤的作用。本發明多選用地方常見藥材,價格低廉,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文檔編號A61K36/9066GK103100047SQ20131001700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
發明者郭玉玲, 楊香菊 申請人:郭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