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棘突偏歪矯正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矯正治療儀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頸椎、胸椎和腰椎棘突偏歪、關節紊亂的棘突偏歪矯正儀。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治療因脊柱的脊椎骨位置發生偏移引起的腰椎盤、頸椎盤突出等癥狀的常用治療方法有外涂藥物、人工推拿和通過理療器械進行按摩矯正。藥物外涂法由于其藥物有效成分含量低、藥液的揮發快、皮膚對藥物吸收量小以及藥物很難向深層組織滲透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人工推拿按摩是針對病變疼痛部位進行揉搓、按壓,使肌肉松弛,血管擴張,疏通經絡來緩解疼痛,由于按摩的持續時間短、按壓力度小、用力不均勻預計受操作者推拿技術或臨床經驗的影響導致達不到好的治療效果?,F有的理療器械對脊椎實現矯正過程中,沒有只是針對棘突進行校正的儀器,通常的理療器械通過機械傳動方式實現對人體脊椎的按摩矯正,并多采用手動或機械傳動方式,對位精度低,治療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棘突偏歪矯正儀,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對位精度低、治療效果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棘突偏歪矯正儀包括計算機控制單元和兩套矯正單元及傳動單元,所述矯 正單元包括矯正塊、電機A和壓尖;所述矯正塊兩側分別固連有旋轉軸;所述電機A通過齒輪齒條同時驅動所述四個圓柱形壓尖在所述矯正塊中的四個通孔中伸縮,所述四個通孔等間距;所述計算機控制單元通過傳動單元控制所述矯正單元實現豎直運動、水平運動和旋轉運動。所述傳動單元包括豎直運動單元、水平伸縮單元和旋轉單元,所述旋轉單元包括電機D和皮帶,所述皮帶在電機的電機軸和所述矯正單元的旋轉軸之間傳動;所述水平伸縮單元包括U型框、電機C、滑塊A和導向桿A,所述兩個導向桿A與所述U型框固連,所述電機C驅動所述滑塊A在所述兩個導向桿A上滑動;所述豎直運動單元包括支撐板、電機B、絲杠、絲母、導向桿B、滑塊B導向板,支撐板為U型結構,所述絲杠和所述導向桿B貫穿所述支撐板,所述導向板開有兩個通孔,所述絲母和所述滑塊B分別與所述導向板上的兩個通孔固連,所述絲母與所述絲杠配合形成螺旋副,所述滑塊B在所述導向桿B上滑動,所述電機B帶動帶動所述絲杠旋轉;所述豎直運動單元的導向板與水平伸縮單元的U型框固連,所述伸縮單元的滑塊A兩側分別套在所述旋轉單元兩側的旋轉軸上。所述壓尖的直徑D的取值范圍為:1.5cm < D < 2.0cm,所述壓尖的長度L取值范圍為:4cm ^ L ^ 8cm。所述兩個支撐板下端固定連接。所述每個壓尖前端設置有位移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所述兩個支撐板上分別安裝有顯示器,實時顯示所述壓尖的伸縮距離和壓力大小。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棘突偏歪矯正儀兩個矯正單元配合使用,兩個矯正單元分別通過各自的傳動單元分別控制實現各自的豎直運動、水平伸縮和矯正塊的旋轉運動,兩側的支撐板下端固定連接實現整體移動;通過絲杠絲母配合帶動整體實現上下運動,通過電機C驅動實現水平伸縮單元和矯正單元整體的水平伸縮運動,通過電機D帶動電機軸與矯正單元的矯正塊兩側的軸之間的皮帶傳動實現矯正單元整體的旋轉;通過電機A驅動齒輪齒條帶動壓尖實現伸縮,進而實現對人體棘突的矯正;本發明的壓尖與人體棘突實際位置相適應,壓尖的壓力、位移及移動時間通過各自傳感器與計算機連接,并以數顯箱中數碼管輸出數值,數字醒目、直觀,這些量都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實現了數據化,提高了治療的準確性;各個單元通過計算機控制電機驅動實現運動,減少了輔助工時和勞力,靈活方便;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圖1為本發明的棘突偏歪矯正儀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棘突偏歪矯正儀的主視圖;圖3為本發明的棘突偏歪矯正儀的左視圖;圖4為辦發明的棘突偏歪矯正儀的矯正單元結構示意圖;其中:1、矯正單元,101、壓尖,102、矯正塊,103、電機A,104、旋轉軸,2、旋轉單元,201、電機D,202、皮帶,3、水平伸縮單元,301、導向桿A,302、滑塊A,303、U型框,304、電機C,
4、豎直運動單元,401、電機B,402、絲杠,403、導向桿B,404、絲母,405滑塊B,406、導向板,407、支撐板,5、顯示器,6、醫療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參見附圖1、附圖2、附圖3和附圖4,本發明的棘突偏歪矯正儀包括計算機控制單元和兩套矯正單元I及傳動單元,所述矯正單元I包括矯正塊102、電機A103和壓尖101 ;所述矯正塊102兩側分別固連有旋轉軸104 ;所述電機A103通過齒輪齒條同時驅動所述四個圓柱形壓尖101在所述矯正塊102中的四個通孔中伸縮,所述四個每個矯正單元I的四個圓柱形壓尖101與齒條固連,通過電機A103帶動齒輪旋轉,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配合連接;所述四個通孔等間距;所述計算機控制單元通過傳動單元控制所述矯正單元I實現豎直運動、水平運動和旋轉運動。所述傳動單元包括豎直運動單元4、水平伸縮單元3和旋轉單元2,所述旋轉單元2包括電機D201和皮帶202,所述皮帶202在電機的電機軸和所述矯正單元I的旋轉軸104之間傳動;所述水平伸縮單元3包括U型框303、電機C304、滑塊A302和導向桿A301,所述兩個導向桿A301與所述U型框303固連,所述電機C304驅動所述滑塊A302在所述兩個導向桿A301上滑動;所述豎直運動單元4包括支撐板、電機B401、絲杠402、 絲母404、導向桿B403、滑塊B405導向板406,支撐板為U型結構,所述絲杠402和所述導向桿B403貫穿所述支撐板,所述導向板406開有兩個通孔,所述絲母404和所述滑塊B405分別與所述導向板406上的兩個通孔固連,所述絲母404與所述絲杠402配合形成螺旋副,所述滑塊B405在所述導向桿B403上滑動,所述電機B401帶動帶動所述絲杠402旋轉;所述豎直運動單元4的導向板406與水平伸縮單元3的U型框303固連,所述伸縮單元的滑塊A302兩側分別套在所述旋轉單元2兩側的旋轉軸104上。所述壓尖101的直徑D為1.8cm,所述壓尖101的長度L為6cm。所述兩個支撐板下端固定連接。所述每個壓尖101前端設置有位移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所述兩個支撐板上分別安裝有顯示器5,實時顯示所述壓尖101的伸縮距離和壓力大小。本發明配合醫療床6使用,兩個支撐板下端穿過醫療床6上開有的通孔固連在一起。本發明的使用方法為:患者俯臥在醫療床6上,一般患者采取平臥位,選準治療穴位,通過調整支撐板407的前后位置調整矯正儀位于合適位置,通過電機B401帶動絲杠402轉動進而實現矯正單元I高度的調整,通過電機C304帶動滑塊A302在導向桿A301上實現左右滑動,進而實現矯正單元I的伸縮運動,電機D201通過皮帶202實現矯正單元I的旋轉運動,使矯正單元I的壓尖101對準需要治療的穴位,最后電機A通過齒輪齒條機構帶動壓尖101相對校正塊102實現相對運動,進而實現壓尖101的伸縮運動,對人體需要治療穴位進行加壓治療。以上為本發明的具 體實施方式,但絕非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棘突偏歪矯正儀,其特征在于,包括計算機控制單元和兩套矯正單元(I)及傳動單元,所述矯正單元(I)包括矯正塊(102)、電機A (103)和壓尖(101);所述矯正塊(102)兩側分別固連有旋轉軸(104);所述電機A (103)通過齒輪齒條同時驅動所述四個圓柱形壓尖(101)在所述矯正塊(102)中的四個通孔中伸縮,所述每個矯正單元的四個圓柱形壓尖(101)與齒條固連,所述四個通孔等間距;所述四個壓尖(101)與人體棘突位置相適應,所述計算機控制單元通過傳動單元控制所述矯正單元(I)實現豎直運動、水平運動和旋轉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偏歪矯正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單元包括豎直運動單元(4)、水平伸縮單元(3)和旋轉單元(2),所述旋轉單元(2)包括電機D (201)和皮帶(202),所述皮帶(202)在電機的電機軸和所述矯正單元(I)的旋轉軸(104)之間傳動;所述水平伸縮單元(3)包括U型框(303)、電機C (304)、滑塊A (302)和導向桿A (301),所述兩個導向桿A (301)與所述U型框(303)固連,所述電機C (304)驅動所述滑塊A (302)在所述兩個導向桿A (301)上滑動;所述豎直運動單元(4)包括支撐板(407)、電機B (401)、絲杠(402)、絲母(404) (404)、導向桿B (403)、滑塊B (405)導向板(406),支撐板(407)為U型結構,所述絲杠(402 )和所述導向桿B (403)貫穿所述支撐板(407 ),所述導向板(406 )開有兩個通孔,所述絲母(404) (404)和所述滑塊B (405)分別與所述導向板(406)上的兩個通孔固連,所述絲母(404) (404)與所述絲杠(402)配合形成螺旋副,所述滑塊B (405)在所述導向桿B (403)上滑動,所述電機B (401)帶動帶動所述絲杠(402)旋轉;所述豎直運動單元(4)的導向板(406)與水平伸縮單元(3)的U型框(303)固連,所述伸縮單元的滑塊A (302)兩側分別套在所述旋轉單元(2)兩側的旋轉軸(10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偏歪矯正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尖(101)的直徑D的取值范圍為:1.5cm彡D彡2.0cm,所述 壓尖(101)的長度L取值范圍為:4cm彡L ( 8c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棘突偏歪矯正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支撐板(407)下端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偏歪矯正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壓尖(101)前端設置有位移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所述兩個支撐板(407)上分別安裝有顯示器(5),實時顯示所述壓尖(101)的伸縮距離和壓力大小。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棘突偏歪矯正儀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治療過程的數據化、電氣化。包括計算機控制單元和矯正單元及傳動單元,所述矯正單元包括矯正塊、電機A和壓尖;所述電機A通過齒輪齒條同時驅動所述四個圓柱形壓尖在所述矯正塊中的四個通孔中伸縮;所述計算機控制單元通過傳動單元控制所述矯正單元實現豎直運動、水平運動和旋轉運動。本發明的壓尖與人體棘突實際位置相適應,壓尖的壓力、位移及移動時間通過各自傳感器與計算機連接,并以數顯箱中數碼管輸出數值,實現了數據化;各個單元通過計算機控制電機驅動實現運動,減少了輔助工時和勞力,靈活方便;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A61H39/04GK103142404SQ20131006045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7日
發明者張韶凱 申請人:張韶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