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預防和治療雞新城疫病的免疫增強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獸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預防和治療雞新城疫病的免疫增強劑。
背景技術:
雞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又稱亞洲雞痕,是由雞新城疫病毒(Newcastledisease virus, NDV)引起的雞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急性、烈性傳染病,常呈現敗血癥經過,該病發病急,死亡率高達90%以上,嚴重危害了各國養雞業的發展,是我國養禽業危害最大,經濟損失最嚴重的禽病之一。對該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學藥物疫苗免疫增強劑,由于免疫效果不理想,近幾年來在免疫雞群中常常暴發新城疫病,表現為亞臨床癥狀或非典型新城疫,且在遇到強毒攻擊時,仍可發病,且采用化學藥物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毒副作用、污染殘留、機體吸收緩慢等弊端,造成肉、蛋中藥物殘留,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尋找合適的增強雞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增強劑,在養雞生產上具有實際意義。
隨著現代集約 化養禽業的發展,環境中的應激因素越來越多,導致動物免疫機能下降,機體抗病力降低,甚至影響疫苗免疫效果。
病毒性疾病在中醫學中屬于疫癘范疇,有關中藥應用于臨床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已有報道。中草藥資源在治療雞新城疫過程中,既能作為一種免疫增強劑加快機體免疫細胞的發育,增強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力,維持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又可作為一種藥物在機體已經感染疾病的情況下治療疫病。中藥中含有抑菌物成分的生物堿、多糖、苷類揮發油鞣質、有機酸、類黃酮和生物類黃酮等生物活性物質,可以提高免疫系統組織細胞的活性,增加機體免疫細胞的生長及抗體的合成,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以及非特異性抗菌作用,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力,維持機體內環境平衡,具有明顯的免疫增強作用。
中草藥多為天然植物的根、莖和葉,無毒副作用和藥物殘留,與合成藥物相比,具有不良反應少、毒副作用小、多效性、無依賴性等特點,并對機體具有顯著的免疫調節作用,加之在使用安全性方面的優勢,且已成為疫苗佐劑研究的熱點,因此,采用中草藥作為免疫增強劑用于預防雞新城疫具有化學藥物所不具有的優勢。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用于預防雞新城疫病的中藥免疫增強劑,利用中醫整體觀念和辯證施治的理論,通過作用機體免疫系統調節機體免疫力,達到扶正去邪,扶正固本之效果,實現對雞新城疫病的預防和治療。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預防和治療雞新城疫病的中藥免疫增強劑,其包括以下原料藥:絞股藍、皂角刺、菊花、黨參、白扁豆、綿馬貫眾、淫羊藿、蘆薈、拳參、蒲公英、穿心蓮、墨旱蓮、枸杞子、桑椹、甘草、首烏藤、青黛、百部、鴉膽子、麥冬、沙苑子。
其中,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絞股藍30重量份 40重量份、阜角刺15重量份 25重量份、菊花20重量份 30重量份、黨參60重量份 70重量份、白扁豆40重量份 50重量份、綿馬貫眾20重量份 30重量份、淫羊藿30重量份 40重量份、蘆碁10重量份 20重量份、拳參15重量份 25重量份、蒲公英20重量份 30重量份、穿心蓮20重量份 30重量份、墨旱蓮40重量份 50重量份、枸杞子35重量份 45重量份、桑椹30重量份 40重量份、甘草35重量份 45重量份、首烏藤20重量份 30重量份、青黛40重量份 50重量份、百部10重量份 20重量份、鴉膽子20重量份 30重量份、麥冬30重量份 40重量份、沙苑子40重量份 5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絞股藍35重量份、皂角刺20重量份、菊花25重量份、黨參65重量份、白扁豆45重量份、綿馬貫眾25重量份、淫羊藿35重量份、蘆薈15重量份、拳參20重量份、蒲公英25重量份、穿心蓮25重量份、墨旱蓮45重量份、枸杞子40重量份、桑椹35重量份、甘草40重量份、首烏藤25重量份、青黛45重量份、百部15重量份、鴉膽子25重量份、麥冬35重量份、沙苑子45重量份。
其中,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免疫增強劑可以制備成湯劑、散劑和注射液。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飼料組合物,其包括:作為添加劑的上述中藥免疫增強劑散劑和基礎飼料,相對于100重量份的基礎飼料,中藥免疫增強劑散劑的添加量為8重量份 12重量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中藥免疫增強劑湯劑,所述湯劑包括的原料藥為絞股藍、皂角刺、菊花、黨參、白扁豆、綿馬貫眾、淫羊藿、蘆薈、拳參、蒲公英、穿心蓮、墨旱蓮、枸杞子、桑椹、甘草、首烏藤、青黛、百部、鴉膽子、麥冬、沙苑子;
所述湯劑的制備方法具體為,
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洛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熱濃縮至生藥濃度為lg/ml 2g/ml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4%的檸檬酸鈉防腐劑后,分裝與250ml瓶中,置于4°C冰箱中備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中藥免疫增強劑散劑,所述散劑包括的原料藥為絞股藍、皂角刺、菊花、黨參、白扁豆、綿馬貫眾、淫羊藿、蘆薈、拳參、蒲公英、穿心蓮、墨旱蓮、枸杞子、桑椹、甘草、首烏藤、青黛、百部、鴉膽子、麥冬、沙苑子;
所述散劑的制備方法具體為,
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洛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熱濃縮除去水,獲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干燥,獲得散劑。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中藥免疫增強劑注射液,所述注射液包括的原料藥為絞股藍、皂角刺、菊花、黨參、白扁豆、綿馬貫眾、淫羊藿、蘆薈、拳參、蒲公英、穿心蓮、墨旱蓮、枸杞子 、桑椹、甘草、首烏藤、青黛、百部、鴉膽子、麥冬、沙苑子;
所述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具體為,
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洛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入O占藥液質量.5%活性炭,保持PH值7.0,加熱微沸15分鐘,冷卻,濾過,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罐裝,于115°C滅菌30分鐘,冷藏48小時,濾過,分裝,即得注射液。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制備方法,當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劑型為湯劑時,具體為,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渣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熱濃縮至生藥濃度為lg/ml 2g/ml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4%的檸檬酸鈉防腐劑后,分裝與250ml瓶中,置于4°C冰箱中備用。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制備方法,當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劑型為注射液時,具體為,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洛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5%活性炭,保持PH值7.0,加熱微沸15分鐘,冷卻,濾過,力口注射用水至1000ml,罐裝,于115°C滅菌30分鐘,冷藏48小時,濾過,分裝,即得注射液。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免疫增強劑通過作用機體免疫系統調節機體免疫力,達到扶正去邪,扶正固本之效果,實現對雞新城疫病的預防和治療。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預防和治療雞新城疫病的中藥免疫增強劑,其包括以下原料藥:絞股藍、阜角刺、菊花、黨參、白扁豆、綿馬貫眾、淫羊藿、蘆薈、拳參、蒲公英、穿心蓮、墨旱蓮、枸杞子、桑椹、甘草 、首烏藤、青黛、百部、鴉膽子、麥冬、沙苑子。優選,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僅由上述原料藥組成。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優選分別為:絞股藍30重量份 40重量份、阜角刺15重量份 25重量份、菊花20重量份 30重量份、黨參60重量份 70重量份、白扁豆40重量份 50重量份、綿馬貫眾20重量份 30重量份、淫羊藿30重量份 40重量份、蘆碁10重量份 20重量份、拳參15重量份 25重量份、蒲公英20重量份 30重量份、穿心蓮20重量份 30重量份、墨旱蓮40重量份 50重量份、枸杞子35重量份 45重量份、桑椹30重量份 40重量份、甘草35重量份 45重量份、首烏藤20重量份 30重量份、青黛40重量份 50重量份、百部10重量份 20重量份、鴉膽子20重量份 30重量份、麥冬30重量份 40重量份、沙苑子40重量份 50重量份。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絞股藍35重量份、皂角刺20重量份、菊花25重量份、黨參65重量份、白扁豆45重量份、綿馬貫眾25重量份、淫羊藿35重量份、蘆薈15重量份、拳參20重量份、蒲公英25重量份、穿心蓮25重量份、墨旱蓮45重量份、枸杞子40重量份、桑椹35重量份、甘草40重量份、首烏藤25重量份、青黛45重量份、百部15重量份、鴉膽子25重量份、麥冬35重量份、沙苑子45重量份。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免疫增強劑可以制備成湯劑、散劑和注射液,湯劑可以用于灌月艮,散劑攪拌在飼料中服用,注射液直接進行注射。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制備方法,當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為湯劑時,具體為: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洛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熱濃縮至生藥濃度為lg/ml 2g/ml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4%的檸檬酸鈉防腐劑后,分裝與250ml瓶中,置于4°C冰箱中備用。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制備方法,當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為散劑時,具體為: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洛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熱濃縮除去水,獲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干燥,獲得散劑。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制備方法,當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為注射液時,具體為: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洛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5%活性炭,保持PH值7.0,加熱微沸15分鐘,冷卻,濾過,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罐裝,于115°C滅菌30分鐘,冷藏48小時,濾過,分裝,即得注射液。為解決上述技 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飼料組合物,其包括:作為添加劑的上述中藥免疫增強劑和基礎飼料,相對于100重量份的基礎飼料,中藥免疫增強劑的添加量為8重量份 12重量份。所述基礎飼料可以為喂食雞的常規基礎飼料,如小麥、麥麩、玉米等??梢栽陲暳辖M合物中繼續添加其他常規飼料添加劑,如氨基酸添加劑,維生素添加劑等。各原料藥藥理:絞股藍:性寒、味甘,歸肺、脾、腎經,有益氣,安神,降血壓之功效,用于氣虛體弱,少氣乏力;心煩失眠;高血壓病,頭昏目眩;病毒性肝炎;消化道腫瘤;慢性支氣管炎,絞股藍富含的多糖能夠提高血清溶血素含量,對體液免疫具有促進作用,絞股藍富含的總皂苷能促進淋巴細胞轉化,提高DNA多聚糖的活性,促進淋巴細胞DNA的合成。皂角刺:味辛,性溫,歸肺經,主治癰疽腫毒,瘰疬,瘡疹頑癬,產后缺乳,胎衣不下,癘風等證。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具有疏風清肝、平肝明目、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外感風熱及溫病初起,頭暈目眩,視物昏花,目赤腫痛,熱毒癰腫等證。黨參:味甘,性平,入肺、脾經,有補氣益脾,養血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肺氣虛或氣血兩虛之倦怠乏力、氣短,咳嗽自汗等癥狀,黨參長于補脾養胃,調理中焦,兼有養血的作用,其性平,健脾運而不燥;滋味陰而不濕,能夠改善機體的免疫狀態,提高抗病能力,促進消化吸收,提高新陳代謝,促進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白扁豆:味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的作用,用于脾胃虛弱之納呆腹脹、便溏、完谷不化、惡心嘔逆等證。綿馬貫眾:性微寒,味苦,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驅蟲,止血的功效,主治防止流感、蟲積腹痛、崩漏等證。淫羊藿:味辛、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用于腎虛陽痿、遺精早泄、腰膝痿軟、肢冷畏寒;寒濕痹痛或四肢拘攣麻木等證。蘆薈:味苦,性寒,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肝,瀉下通便,消疳殺蟲的功效,主治肝火頭痛,目赤腫痛,煩熱驚風,熱結便秘,蟲積腹痛,小兒疳積,濕瘡疥癬,痔瘺等證。拳參:味苦,性涼,歸肺、肝、大腸經,清熱鎮驚,理濕消腫。治熱病驚搐,破傷風,赤痢,癰腫,瘰疬。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解毒散結。主肺熱咳嗽,熱病驚癇;赤痢;熱瀉;吐血;衄血;痔瘡出血;癰腫瘡毒。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清肝明目、利尿通淋的作用,主要用于瘡瘍腫毒的治療,對乳癰效果尤其顯著,亦可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等證。穿心蓮:味苦,性寒,歸心、肺、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燥濕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癰腫瘡瘍,毒蛇咬傷等證。墨旱蓮:味甘、酸,性寒,歸肝、腎經,起到補益肝腎,涼血止血的作用,用于肝腎陰虛所致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腰膝酸軟;適宜于陰虛有熱者,用于治療胃中積熱之吐血,熱傷肺絡之咳血等證。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有補益肝腎、養血補血、益精明目、潤肺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腎兩虛、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耳鳴、自汗乏力;腎陽不足之陽痿、不育;陰精虧損、肝血不足之眼目昏花以及陰虛勞嗽等證,枸杞子能夠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作用。桑椹:味甘、酸,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潤燥的功效。用于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須發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血虛便秘。補肝,益腎,熄風,滋液。治肝腎陰虧,消渴,便秘,目暗,耳鳴,瘰疬,關節不利等證。甘草:味甘,性平,入十二經,有清熱解毒,調和藥性,祛痰止咳的作用,并能健脾和中,緩急止痛,主要用于脾胃虛弱之腹脹納呆,乏力;能緩解腹中拘攣性疼痛,緩和某些藥物的烈性和毒性,減輕藥物對機體的毒副作用或對胃腸道的刺激,通過加入甘草能起到補氣中和,調和各組分的作用。首烏藤:味甘、微苦,性平;歸心、肝經,具有能養心安神、祛風通絡的功效,主治失眠多夢,血虛身痛,肌膚麻木,風濕痹痛,風瘡疥癬等證。青黛:味咸,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用于溫病發斑、吐血、咽喉腫痛、皰疹濕瘡等熱毒諸證、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帶血、高熱驚癇、驚風抽搐等證。百部:味甘、苦,性微溫, 歸肺經,具有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的功效,主治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蟯蟲病,陰部騷癢等證。
鴉膽子:味苦,性寒,歸大腸經、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痢,截瘧,腐蝕贅疣的功效,主治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等證。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經,具有養陰潤肺、化痰止咳、清熱養心的功效,主治燥邪傷肺或陰虛肺燥有熱之干咳痰黏,勞嗽咳血,咽干鼻燥,肺癰,熱傷胃陰或胃陰不足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胃脘隱痛,內熱消渴,大便燥結,心陰虛及溫病熱邪擾及心營而致的心煩不眠,舌絳而干等證。沙苑子:性溫,味甘,具有溫補肝腎,固精,縮尿,明目的作用,用于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尿頻,或白帶過多,腰膝酸軟,腰痛;肝腎不足,目昏目暗,視力減退等證。以下采用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 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實施例1湯劑的制備將絞股藍35g、皂角刺20g、菊花25g份、黨參65g、白扁豆45g、綿馬貫眾25g、淫羊藿35g、蘆薈15g、拳參20g、蒲公英25g、穿心蓮25g、墨旱蓮45g、枸杞子40g、桑椹35g、甘草40g、首烏藤25g、青黛45g、百部15g、鴉膽子25g、麥冬35g、沙苑子45g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5cm,浸泡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60min,濾出藥液,濾渣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熱濃縮至生藥濃度為2g/ml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4%的檸檬酸鈉防腐劑后,分裝與250ml瓶中,置于4°C冰箱中備用。實施例2散劑的制備將絞股藍35g、阜角刺20g、菊花25g份、黨參65g、白扁豆45g、綿馬貫眾25g、淫羊藿35g、蘆薈15g、拳參20g、蒲公英25g、穿心蓮25g、墨旱蓮45g、枸杞子40g、桑椹35g、甘草40g、首烏藤25g、青黛45g、百部15g、鴉膽子25g、麥冬35g、沙苑子45g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5cm,浸泡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60min,濾出藥液,濾渣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熱濃縮除去水,獲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干燥,獲得散劑。實施例3注射液的制備將絞股藍35g、皂角刺20g、菊花25g份、黨參65g、白扁豆45g、綿馬貫眾25g、淫羊藿35g、蘆薈15g、拳參20g、蒲公英25g、穿心蓮25g、墨旱蓮45g、枸杞子40g、桑椹35g、甘草40g、首烏藤25g、青黛45g、百部15g、鴉膽子25g、麥冬35g、沙苑子45g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5cm,浸泡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60min,濾出藥液,濾渣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5%活性炭,保持PH值7.0,加熱微沸15分鐘,冷卻,濾過,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罐裝,于115°C滅菌30分鐘,冷藏48小時,濾過,即得注射液。實施例4注射液和湯劑的安全性實驗7日齡雛雞60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20只,健康狀況和體重大小基本相同。第I組雛雞肌肉注射實施例3制備的注射液4ml/只,第2組雛雞注射生理鹽水4ml/只,連續注射3d,第3組雛雞用實施例1制備的湯劑飲用2周,每日灌服30ml,逐日觀察至35日齡,飼喂相同飼料,自由采食和飲水,看有無異常反應。第I組的注射液的注射量為使用量4倍,觀察14d,雛雞全部存活,采食和飲水正常,未發現不良反應。剖檢可見脾臟增大,其它臟器均正常。給雛雞連續飲用實施例1制備的湯劑14d,全部健活,采食、飲水、精神均正常,臟器病理檢查無毒性反應,表明本發明中藥免疫增強劑安全范圍廣,長期使用無毒副作用。實施例5實驗資料1.中藥免疫增強劑對雞免疫器官發育和新城疫抗體水平的影響試驗動物:I日齡雛雞80只,購于濟南某養雞場。試驗中藥:實施例1制備的湯劑。新城疫II系疫苗:購于廣東生物制品廠。新城疫標準抗原:由山東農業大學提供。紅細胞懸液:由山東農業大學提供。方法:將80只雛雞分成2組飼養,按時喂水喂料至3周齡時,I組為中藥免疫增強劑組,I組為空白對照組。免疫:3周齡分組時,滴眼接種雞新城疫II系疫苗。給藥:從小雞3周齡免疫之日起,中藥組將實施例1制備的湯劑灌服給小雞,每日50ml,用藥時間28天,空白對照組不添加任何藥物。ND-HI抗體檢測:分別在小雞免疫后14、28天時,隨機選取10只健康小雞,心臟采血I 1.5ml,分離血清,采用β -微量雞新城疫血凝抑制試驗(ND-HI)法檢測ND-HI抗體效價。 免疫器官體重系數的計算:將前述采過血的雞,隨機挑起5只經頸動脈放血致死后,采集脾臟、胸腺、法氏囊三種免疫器官,稱取濕重,按下述公式計算免疫器官指數。脾(胸腺或法氏囊)指數=脾(胸腺或法氏囊)濕重(mg) /雞活體重(g)。結果統計:所有實驗數據用SPSS10.1英文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實驗結果:中藥免疫增強劑對新城疫HI抗體效價影響,結果見表I。表I中藥免疫增強劑對ND-HI抗體效價影響X士S)
組別樣本2周4周
中藥組407.800 + 0.3296.600 + 0.317~
空白對照組406.000 ±0.3294.500 ± 0.402~表I可以看出,與空白對照組相比,采用本發明的中藥免疫增強劑能顯著提高機體抗體效價,p<0.05。中藥對免疫器官指數的影響,見表2。表2中藥免疫增強劑對雞免疫器官指數的影響(mg/g) ( X±s)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預防和治療雞新城疫病的中藥免疫增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包括的原料藥為絞股藍、皂角刺、菊花、黨參、白扁豆、綿馬貫眾、淫羊藿、蘆薈、拳參、蒲公英、穿心蓮、墨旱蓮、枸杞子、桑椹、甘草、首烏藤、青黛、百部、鴉膽子、麥冬、沙苑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免疫增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絞股藍30重量份 40重量份、阜角刺15重量份 25重量份、菊花20重量份 30重量份、黨參60重量份 70重量份、白扁豆40重量份 50重量份、綿馬貫眾20重量份 30重量份、淫羊藿30重量份 40重量份、蘆薈10重量份 20重量份、拳參15重量份 25重量份、蒲公英20重量份 30重量份、穿心蓮20重量份 30重量份、墨旱蓮40重量份 50重量份、枸杞子35重量份 45重量份、???0重量份 40重量份、甘草35重量份 45重量份、首烏藤20重量份 30重量份、青黛40重量份 50重量份、百部10重量份 20重量份、鴉膽子20重量份 30重量份、麥冬30重量份 40重量份、沙苑子40重量份 50重量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免疫增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絞股藍35重量份、皂角刺20重量份、菊花25重量份、黨參65重量份、白扁豆45重量份、綿馬貫眾25重量份、淫羊藿35重量份、蘆薈15重量份、拳參20重量份、蒲公英25重量份、穿心蓮25重量份、墨旱蓮45重量份、枸杞子40重量份、桑椹35重量份、甘草40重量份、首烏藤25重量份、青黛45重量份、百部15重量份、鴉膽子25重量份、麥冬35重量份、沙苑子45重量份。
4.如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藥免疫增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制備成湯劑、散劑和注射液。
5.一種中藥免疫增強劑湯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湯劑包括的原料藥為絞股藍、皂角刺、菊花、黨參、白扁豆、綿馬貫眾、淫羊藿、蘆薈、拳參、蒲公英、穿心蓮、墨旱蓮、枸杞子、桑椹、甘草、首烏藤、青黛、百部、鴉膽子、麥冬、沙苑子; 所述湯劑的制備方法具體為, 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洛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熱濃縮至生藥濃度為lg/ml 2g/ml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4%的檸檬酸鈉防腐劑后,分裝與250ml瓶中,置于4°C冰箱中備用。
6.一種中藥免疫增強劑散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劑包括的原料藥為絞股藍、皂角刺、菊花、黨參、白扁豆、綿馬貫眾、淫羊藿、蘆薈、拳參、蒲公英、穿心蓮、墨旱蓮、枸杞子、桑椹、甘草、首烏藤、青黛、百部、鴉膽子、麥冬、沙苑子; 所述散劑的制備方法具體為, 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洛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熱濃縮除去水,獲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干燥,獲得散劑。
7.—種中藥免疫增強劑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液包括的原料藥為絞股藍、皂角刺、菊花、黨參、白扁豆、綿馬貫眾、淫羊藿、蘆薈、拳參、蒲公英、穿心蓮、墨旱蓮、枸杞子、桑椹、甘草、首烏藤、青黛、百部、鴉膽子、麥冬、沙苑子; 所述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具體為, 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洛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5%活性炭,保持PH值7.0,加熱微沸15分鐘,冷卻,濾過,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罐裝,于115°C滅菌30分鐘,冷藏48小時,濾過,分裝,即得注射液。
8.—種飼料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作為添加劑的權利要求6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散劑和基礎飼料,相對于100重量份的基礎飼料,中藥免疫增強劑散劑的添加量為8重量份 12重量份。
9.權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劑型為湯劑時,具體為,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渣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熱濃縮至生藥濃度為lg/ml 2g/ml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4%的檸檬酸鈉防腐劑后,分裝與250ml瓶中,置于4°C冰箱中備用。
10.權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劑型為注射液時,具體為,將各原料藥組分粉碎成粗粉,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浸泡Ih 2h,加熱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第一次沸后煎煮30min 60min,濾出藥液,濾渣中再次加水至淹沒藥面3 5cm,加熱煮沸,煮沸后用文火,第二次沸后煎煮15min 30min,濾過,合并兩次過濾的藥液,加入占藥液質量0.5%活性炭,保持PH值7.0,加熱微沸15分鐘,冷卻,濾過,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罐裝,于115°C滅菌30分鐘,冷藏48小時,濾過,分裝,即得注 射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預防和治療雞新城疫病的中藥免疫增強劑,其包括以下原料藥絞股藍、皂角刺、菊花、黨參、白扁豆、綿馬貫眾、淫羊藿、蘆薈、拳參、蒲公英、穿心蓮、墨旱蓮、枸杞子、桑椹、甘草、首烏藤、青黛、百部、鴉膽子、麥冬、沙苑子。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免疫增強劑通過作用機體免疫系統調節機體免疫力,達到扶正去邪,扶正固本之效果,實現對雞新城疫病的預防和治療。
文檔編號A61K36/904GK103142907SQ20131007321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7日
發明者郝智慧 申請人:青島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