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祛咳化痰中藥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826555閱讀:37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祛咳化痰中藥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藥顆粒劑,尤其是能夠快速祛咳化痰的中藥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中醫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為喉部或氣管的黏膜受到刺激時迅速吸氣,隨即強烈地呼氣,聲帶振動發聲的現象。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劇烈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引起咳嗽的常見疾病有以下幾種:1.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經過鼻腔和咽喉進入到人體,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發炎。小兒患上感冒時,一般都會出現咳嗽的癥狀。2.支氣管炎。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來,發病較急,初期多為干咳,隨之逐漸出現咳嗽、咳痰等不適,嚴重時因呼吸困難而出現缺氧,嘴唇變為青紫色。3.肺炎。2歲以內的小兒大多是支氣管肺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而引起。一般會有干咳,還會出現氣促、口唇發紺、鼻翼扇動等現象。除了新生兒外,通常會發燒到39°C。4.急性喉炎。當病毒或細菌通過喉部時,也會引起喉部感染。急性喉炎除了干咳和喉部疼痛外,最典型的癥狀是聲音撕啞,甚至發不出聲音來。在吸入空氣時發出像犬樣的咳嗽聲,嚴重時發生喉喘鳴。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氣管病變擴散到鄰近的小支氣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劇烈的咳嗽可影響休息,還易消耗體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彈性組織的破壞,誘發肺氣腫。中醫認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臟腑內傷,影響于肺所致有聲有痰之癥。在人的呼吸道里,許多小纖毛麥浪一樣朝向口腔的方向,慢慢將臟東西推出來,推到嗓子眼兒時,人就會咳嗽吐痰。中醫認為,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肺主呼吸,調節宗氣(元氣)的出入和升 降。如肺失肅降,就可出現咳喘、臥不平等癥。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在已有祛咳化痰的藥物中,中國專利CN02134087.0于2003年公開了一種名為“一種治療咳嗽的藥物”,由觀音草、黃精、百尾參、桔梗、虎耳草、枇杷葉、麻黃、桑白皮、罌粟殼組成,組方簡單,效果單一,只能止咳,不能真正從咳嗽痰多的根源進行調理,也就無法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治療咳嗽痰多的藥物不足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快速有效的祛咳化痰的中藥顆粒劑,具有易操作、療效顯著的特點,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較為常見的中藥材作為原料,成本低廉。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祛咳化痰的中藥顆粒劑,優選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金銀花10-20份,桔梗3-9份,白]E 3-10份,徐長卿4-10份,川彎3-9份,蒼耳子3-10份,防風5-10份,蒲公英10-30份,升麻3-6份,葶藶子2-6份,黃芪10-30份,白及3_9份,芫花(醋炙)6-12份,紫花杜鵑8-16份,白礬3-9份,僵蠶3-10份,桂枝8-16份,黨參10-30份,光裸星蟲5-15份(優選的,光裸星蟲5.5-14.5份),天香爐1-5份。一種祛咳化痰的中藥顆粒劑,更加優選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金銀花12-16份,桔梗5-8份,白芷5-8份,徐長卿5-7份,川彎4-6份,蒼耳子5-9份,防風6-8份,蒲公英15-25份,升麻4-5份,葶藶子3_5份,黃芪15-25份,白及5_8份,芫花(醋炙)7-10份,紫花杜鵑10-1 4份,白礬5-8份,僵蠶5-8份,桂枝10-14份,黨參15-25份,光裸星蟲8-12份,天香爐2-4份。一種祛咳化痰的中藥顆粒劑,最佳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金銀花15份,桔梗6份,白芷7份,徐長卿6份,川芎5份,蒼耳子6份,防風7份,蒲公英20份,升麻4.5份,葶藶子4份,黃芪20份,白及7份,芫花(醋炎)8份,紫花杜鵑12份,白礬6份,僵蠶7份,桂枝12份,黨參20份,光裸星蟲10份,天香爐3份。上述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步驟如下:
①取白礬和僵蠶粉碎,過60-120目篩;
②將蒼耳子置于預熱好的容器內,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黃色且刺焦,內部淺黃色時取出晾涼至室溫,碾去刺,制成炒蒼耳子;
③將防風置于鍋內微炒至深黃色,取出晾涼至室溫,制成炒防風;
④將炒好蒼耳子、防風與金銀花、桔梗、白芷、徐長卿、川芎、蒲公英、升麻、葶藶子、黃芪、白及、醋炙芫花、紫花杜鵑、桂枝、黨參、光裸星蟲和天香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0小時,合并煎液,靜置20-30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放冷;
⑤將步驟④所得濾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為濾液重量的0.5-1.5倍,靜置20-30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40 ;
⑥向步驟⑤所得濾液中加入白礬和僵蠶粉末,還加入適量淀粉,干燥,制成顆粒。上述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步驟①過60-120目篩(優選80-100目篩,更加優選90目篩)。上述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步驟④靜置20-30小時(優選22-27小時,更加優選24小時)。上述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步驟⑤乙醇用量為濾液重量的0.5-1.5倍(優選
0.8-1.2倍,更加優選1.0倍)。上述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步驟⑤靜置20-30小時(優選22-28小時,更加優選26小時),濾過。上述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步驟⑤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使用方法:為使本發明中藥顆粒劑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每日兩次,于早晚飯后半小時,取12g,用開水沖服。該中藥顆粒劑對咳嗽痰多癥狀的效果顯著,不僅有化痰止咳的功效,還能夠從根源調理引起咳嗽痰多的內臟功能紊亂,對于久病而致精神萎靡,神情疲乏者有良好的恢復和調理作用。本發明多選用地方常見藥材,價格低廉,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各原料藥的藥理功效分別為:
金銀花: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清熱解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嘔的功效,用于邪熱壅阻,胃氣不和,發熱煩躁。桔梗:味苦、辛,性微溫。有祛痰止咳,宣肺排膿,利五臟,補氣血的功效,用于咽喉腫痛,胸滿脅痛。白芷:味辛,性溫。為解表,祛風藥。有祛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的功效,用于感冒頭疼,鼻塞,鼻淵。徐長卿:味辛,性溫。有祛風化濕,止痛止癢的功效,用于風濕痹痛,胃痛脹滿。川彎:味辛,性溫。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用于血瘀氣滯痛癥,頭疼之癥。蒼耳子:味甘,性溫,有小毒。有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的功效,用于鼻淵,風寒頭痛。防風:味辛,性微溫。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的功效,用于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用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升麻:味辛、微甘, 性微寒。有發表透疹,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風熱頭疼,咽喉腫痛。葶藶子:味辛,性寒。有污肺平喘,行水消腫的功效,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肺源性心臟病水腫。黃芪:味甘,性微溫。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利水消腫的功效,用于氣虛乏力,中氣下陷,血虛萎黃,祛咳化痰。白及:味苦,性微寒。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芫花(醋炙):味苦、辛,性溫。有污水逐飲,解毒殺蟲的功效,用于痰飲積聚,氣逆喘咳。紫花杜鵑:為杜鵑花科植物,主產廣東高要、封開等縣。又名:紫花杜鵑、假吊鐘(廣東),土牡丹花(廣西),瑪麗杜鵑,有止咳,祛痰的功效,用于氣管炎。白礬:味酸,性寒。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服祛除風痰,用于濕疹,鼻衄。僵蠶:味咸,性平。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的功效,用于驚風抽搐,咽喉腫痛。桂枝:味辛、甘,性溫。有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平沖降氣的功效,用于風寒感冒,水腫,痰飲。黨參: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虛喘咳嗽。光裸星蟲:又名沙蟲、沙腸子、星蟲,為星蟲科星蟲屬動物裸體方格星蟲的全體。味咸,性寒。有升高血壓、增強耐缺氧能力、鎮靜、鎮痛、滋陰降火的功效,用于陰虛盜汗,骨蒸潮熱,肺癆咳嗽,胸悶痰多。
天香爐:又名大香爐、七孔蓮,為野牡丹科金錦香屬植物金錦香的全草或根。味辛、淡,性平。有化痰利濕、祛瘀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用于咳嗽哮喘,產后瘀滯腹痛,風濕痹痛,肺炎咳嗽。
本發明中藥顆粒劑基于中醫中藥祛咳化痰的原理。選用的藥材均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針對因內腑津傷引起的咳嗽痰多癥狀,從根源處入手,屬于標本兼治的組方。對咳嗽痰多有極好的治療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實驗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保護范圍不被此限制。實施例1
金銀花10克,桔梗3克,白主3克,徐長卿4克,川芎3克,蒼耳子3克,防風5克,蒲公英10克,升麻3克,葶藶子2克,黃芪10克,白及3克,芫花(醋炙)6克,紫花杜鵑8克,白礬3克,僵蠶3克,桂枝8克,黨參10克,光裸星蟲5克,天香爐I克。①取白礬和僵蠶粉碎,過60目篩;
②將蒼耳子置于預熱好的容器內,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黃色且刺焦,內部淺黃色時取出晾涼至室溫,碾去刺,制成炒蒼耳子;
③將防風置于鍋內微炒至深黃色,取出晾涼至室溫,制成炒防風;
④將炒好蒼耳子、防風與金銀花、桔梗、白芷、徐長卿、川芎、蒲公英、升麻、葶藶子、黃芪、白及、醋炙芫花、紫花杜鵑、桂枝、黨參、光裸星蟲和天香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0小時,合并煎液,靜置20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放冷;
⑤將步驟④所得濾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為濾液重量的0.5倍,靜置20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 ;
⑥向步驟⑤所得濾液中加入白礬和僵蠶粉末,還加入適量淀粉,干燥,制成顆粒。
`
實施例2
金銀花12克,桔梗5克,白芷5克,徐長卿5克,川芎4克,蒼耳子5克,防風6克,蒲公英15克,升麻4克,葶藶子3克,黃芪15克,白及5克,芫花(醋炙)7克,紫花杜鵑10克,白礬5克,僵蠶5克,桂枝10克,黨參15克,光裸星蟲8克,天香爐2克。①取白帆和僵香粉碎,過80目篩;
②將蒼耳子置于預熱好的容器內,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黃色且刺焦,內部淺黃色時取出晾涼至室溫,碾去刺,制成炒蒼耳子;
③將防風置于鍋內微炒至深黃色,取出晾涼至室溫,制成炒防風;
④將炒好蒼耳子、防風與金銀花、桔梗、白芷、徐長卿、川芎、蒲公英、升麻、葶藶子、黃芪、白及、醋炙芫花、紫花杜鵑、桂枝、黨參、光裸星蟲和天香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0小時,合并煎液,靜置2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放冷;
⑤將步驟④所得濾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為濾液重量的0.8倍,靜置22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
⑥向步驟⑤所得濾液中加入白礬和僵蠶粉末,還加入適量淀粉,干燥,制成顆粒。實施例3
金銀花16克,桔梗8克,白芷8克,徐長卿7克,川芎6克,蒼耳子9克,防風8克,蒲公英25克,升麻5克,葶藶子5克,黃芪25克,白及8克,芫花(醋炙)10克,紫花杜鵑14克,白礬8克,僵蠶8克,桂枝14克,黨參25克,光裸星蟲12克,天香爐4克。①取白礬和僵蠶粉碎,過100目篩;②將蒼耳子置于預熱好的容器內,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黃色且刺焦,內部淺黃色時取出晾涼至室溫,碾去刺,制成炒蒼耳子;
③將防風置于鍋內微炒至深黃色,取出晾涼至室溫,制成炒防風;
④將炒好蒼耳子、防風與金銀花、桔梗、白芷、徐長卿、川芎、蒲公英、升麻、葶藶子、黃芪、白及、醋炙芫花、紫花杜鵑、桂枝、黨參、光裸星蟲和天香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0小時,合并煎液,靜置27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放冷;
⑤將步驟④所得濾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為濾液重量的1.2倍,靜置28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
⑥向步驟⑤所得濾液中加入白礬和僵蠶粉末,還加入適量淀粉,干燥,制成顆粒。實施例4
金銀花20克,桔梗9克,白芷10克,徐長卿10克,川芎9克,蒼耳子10克,防風10克,蒲公英30克,升麻6克,葶藶子6克,黃芪30克,白及9克,芫花(醋炙)12克,紫花杜鵑16克,白礬9克,僵蠶10克,桂枝16克,黨參30克,光裸星蟲15克,天香爐5克。①取白礬和僵蠶粉碎,過120目篩;
②將蒼耳子置于預熱好的容器內,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黃色且刺焦,內部淺黃色時取出晾涼至室溫,碾去刺,制成炒蒼耳子;
③將防風置于鍋內微炒至深黃色,取出晾涼至室溫,制成炒防風;
④將炒好蒼耳子、防風與金銀花、桔梗、白芷、徐長卿、川芎、蒲公英、升麻、葶藶子、黃芪、白及、醋炙芫花、紫花杜鵑、桂枝、黨參、光裸星蟲和天香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0小時, 合并煎液,靜置30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放冷;
⑤將步驟④所得濾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為濾液重量的1.5倍,靜置30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40 ;
⑥向步驟⑤所得濾液中加入白礬和僵蠶粉末,還加入適量淀粉,干燥,制成顆粒。實施例5
金銀花15克,桔梗6克,白主7克,徐長卿6克,川芎5克,蒼耳子6克,防風7克,蒲公英20克,升麻4.5克,葶藶子4克,黃芪20克,白及7克,芫花(醋炙)8克,紫花杜鵑12克,白礬6克,僵蠶7克,桂枝12克,黨參20克,光裸星蟲10克,天香爐3克。①取白礬和僵蠶粉碎,過90目篩;
②將蒼耳子置于預熱好的容器內,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黃色且刺焦,內部淺黃色時取出晾涼至室溫,碾去刺,制成炒蒼耳子;
③將防風置于鍋內微炒至深黃色,取出晾涼至室溫,制成炒防風;
④將炒好蒼耳子、防風與金銀花、桔梗、白芷、徐長卿、川芎、蒲公英、升麻、葶藶子、黃芪、白及、醋炙芫花、紫花杜鵑、桂枝、黨參、光裸星蟲和天香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0小時,合并煎液,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放冷;
⑤將步驟④所得濾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為濾液重量的1.0倍,靜置26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
⑥向步驟⑤所得濾液中加入白礬和僵蠶粉末,還加入適量淀粉,干燥,制成顆粒。使用方法:為使本發明中藥顆粒劑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每日兩次,于早晚飯后半小時,取12g,用開水沖服。
典型病例一
李XX,男,53歲,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癥狀:患者曾經因肺上部感染而有咳嗽癥狀,當時治愈后卻發現每到季節變換時易感冒咳嗽,痰多,且發病時伴有頭痛,頭昏等癥狀。多方求醫下效果均不理想,此狀況已三年多。病齡:4年。來診時間:2011年6月16日。使用本發明中藥顆粒劑,每日兩次,于早晚飯后半小時,取12g,用開水沖服,使用2天,咳嗽時痰量明顯減少;使用15天,咳嗽次數減少,咳嗽時頭痛、頭昏癥狀減輕;使用I個月,痰多癥狀完全消失,咳嗽癥狀基本消失;繼續使用5天,病愈,停藥至今無復發。典型病例二袁XX,女,34歲,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癥狀:患者半年前受涼后出現經常咳嗽癥狀,以干咳為主,有時帶少量痰,晚上睡覺時咳嗽加劇,止咳藥都無作用,常整晚都無法安睡,精神狀態極差。病齡:7個月。來診時間:2011年4月25日。使用本發明中藥顆粒劑,每日兩次,于早晚飯后半小時,取12g,用開水沖服,使用3天,咳嗽癥狀明顯減輕;使用10天,晚上睡覺時咳嗽明顯減輕,精神狀態也變好了 ;使用15天,咳嗽癥狀基本消失;繼續鞏固使用5天,病愈,使用本發明中藥顆粒劑期間,無不良反應。典型病例三
林XX,男,5歲,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癥狀:患者入秋以來總無故咳嗽,痰多,干嘔,常一句話說不完就憋氣咳嗽,吃了兒童清肺和咳喘靈,都不管用,晚上睡眠也不好,白天總是無精打采。病齡:4個月。來診時間:2010年11月22日。使用本發明中藥顆粒劑,每日兩次,于早晚飯后半小時,取12g,用開水沖服,使用當天,咳嗽次數減少;使用7天,咳嗽、痰多、干嘔癥狀基本消失;使用15天,各項不良癥狀完全消失,病愈;后又使用本發明中藥顆粒劑鞏固3天,使用期間無副作用出現,停藥 至今無復發。實驗例
為了驗證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實施例5)的效果,我們抽取了 300名患者進行了藥物的實驗,平均分為三組,每組100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服用實施例5所得中藥顆粒劑,對照組服用其它治療祛咳化痰的中藥與西藥藥品。入選標準:病齡1-3年,有咳嗽痰多癥狀的一項或多項。使用方法為:本發明中藥顆粒劑,每日兩次,于早晚飯后半小時,取12g,用開水沖服。療效情況判定標準(以服用40天的數據進行對比):1、治愈。服用藥物40天后,不適癥狀完全消失;2、有效。服用藥物40天后,不適癥狀減輕或部分消失;3、無效。服用藥物40天后,不適癥狀無變化。我們對實驗數據進行了精確的統計和數理分析。具體實驗結果如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祛咳化痰的中藥顆粒劑,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金銀花10-20份,桔梗3-9份,白芷3-10份,徐長卿4-10份,川芎3-9份,蒼耳子3-10份,防風5-10份,蒲公英10-30份,升麻3-6份,葶藶子2-6份,黃芪10-30份,白及3_9份,芫花(醋炙)6-12份,紫花杜鵑8-16份,白礬3-9份,僵蠶3-10份,桂枝8_16份,黨參10-30份,光裸星蟲5-15份,天香爐1-5份。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顆粒劑,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金銀花12-16份,桔梗5-8份,白芷5-8份,徐長卿5-7份,川彎4-6份,蒼耳子5-9份,防風6-8份,蒲公英15-25份,升麻4-5份,葶藶子3_5份,黃芪15-25份,白及5_8份,芫花(醋炙)7-10份,紫花杜鵑10-14份,白礬5-8份,僵蠶5-8份,桂枝10-14份,黨參15-25份,光裸星蟲8-12份,天香爐2-4份。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顆粒劑,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金銀花15份,桔梗6份,白芷7份,徐長卿6份,川芎5份,蒼耳子6份,防風7份,蒲公英20份,升麻4.5份,葶藶子4份,黃芪20份,白及7份,芫花(醋炎)8份,紫花杜鵑12份,白礬6份,僵蠶7份,桂枝12份,黨參20份,光裸星蟲10份,天香爐3份。
4.上述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步驟如下: ①取白礬和僵蠶粉碎,過60-120目篩; ②將蒼耳子置于預熱好的容器內,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黃色且刺焦,內部淺黃色時取出晾涼至室溫,碾去刺,制成炒蒼耳子; ③將防風置于鍋內微炒至深黃色,取出晾涼至室溫,制成炒防風; ④將炒好蒼耳子、防風與金銀花、桔梗、白芷、徐長卿、川芎、蒲公英、升麻、葶藶子、黃芪、白及、醋炙芫花、紫花杜鵑、桂枝、黨參、光裸星蟲和天香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0小時, 合并煎液,靜置20-30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放冷; ⑤將步驟④所得濾液加入乙醇,乙醇用量為濾液重量的0.5-1.5倍,靜置20-30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40 ; ⑥向步驟⑤所得濾液中加入白礬和僵蠶粉末,還加入適量淀粉,干燥,制成顆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①過60-120目篩(優選80-100目篩,更加優選90目篩)。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④靜置20-30小時(優選22-27小時,更加優選24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⑤乙醇用量為濾液重量的0.5-1.5倍(優選0.8-1.2倍,更加優選1.0倍)。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⑤靜置20-30小時(優選22-28小時,更加優選26小時),濾過。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⑤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祛咳化痰的中藥顆粒劑,主要由金銀花,桔梗,白芷,徐長卿,川芎,蒼耳子,防風,蒲公英,升麻,葶藶子,黃芪,白及,芫花(醋炙),紫花杜鵑,白礬,僵蠶,桂枝,黨參,光裸星蟲,天香爐組成,具有快速化痰止咳的功效,對由各種病因引起的咳嗽痰多癥狀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文檔編號A61K33/06GK103142858SQ20131009352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李浩成, 王永剛 申請人:陳欣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山县| 手机| 伊通| 沭阳县| 大姚县| 罗江县| 兰西县| 定西市| 通道| 社会| 禹州市| 凤翔县| 梁河县| 上虞市| 灌阳县| 新平| 乳山市| 延川县| 广德县| 连州市| 波密县| 巴林右旗| 韶关市| 财经| 河西区| 龙南县| 兴宁市| 桃源县| 定边县| 涪陵区| 宜君县| 灌阳县| 濮阳市| 固始县| 神农架林区| 石林| 阿巴嘎旗| 金秀| 云梦县| 随州市|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