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針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即對瀉肺平喘靈這個臨床驗方的應用現狀,結合臨床需要和藥物性質,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將其制成顆粒劑,包括有效成分的提取與顆粒劑的制備,其工藝包括提取工藝、濃縮工藝、精制工藝、成型工藝。用此工藝制備所得顆粒劑相較于傳統的湯劑具有保留了湯劑的主要有效成分,顆粒的外觀形態、粒度、水分、溶解性等均達到藥典要求,質量較口服液、合劑等液體制劑穩定,服用量少且運輸攜帶方便,口感好,兒童依從性提高,通過矯味劑改變口感后,顆粒沖泡后口感好,兒童易接受等優點;同時此制備方法在工藝上能實現工業化生產和機械化包裝。因此,將瀉肺平喘靈從湯劑改良為顆粒劑,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藥劑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小兒哮喘臨床驗方的劑型改變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瀉肺平喘靈作為一個療效確切的驗方,以湯劑的形式應用于臨床。湯劑又稱湯液,指將中草藥飲片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體劑型。下面總結了湯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弊端。
[0003]1.由于溶媒的限制。有些脂溶性和難溶性成份煎出不完全。例如礦石類、貝殼類、角甲類藥物,就有這些現象。生石膏、龜甲、珍珠母等,煎煮時需要打碎先煎30分鐘左右;一些有毒藥物如烏頭、附子等,為了減輕其毒性作用也需要先煎I-2小時,當使用這類中藥時煎煮過程就要延長,增加麻煩。方中藥材丹參的脂溶性成分丹參酮類能夠改善血液循環、抗菌和抗炎,與韓新民教授提出的“哮喘必當活血通腑”的學術理論相契合;苦杏仁采用乙醇做溶媒可增加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溶出;而白芥子采用乙醇做溶媒可以降低芥子酶活性,減少硫化物的生成,從而降低毒性。
[0004]2.口服量大,味苦,兒童更難以服下。從臨床用藥情況下,一般一副中藥最后煎煮所得藥液量為500ml左右,如果對于結石類患者而言,要求最后的煎液量會更多;而且大部分中藥味道苦,兒童不易接受,本方為兒童用藥,在使用過程中兒童的依從性顯得更為重要。
[0005]3.使用不方便。現代生活日趨緊張,病人很少有時間一副中藥煎2-3次,現煮現月艮,正是如此,許多中醫院推出代煎中藥的業務,即使可以解決部分病患煎藥困難的問題,但是仍存在湯劑體積大、攜帶不方`便、需要經常去醫院等問題。
[0006]所以把驗方瀉肺平喘靈開發成一種口感好、藥物順應性強、運輸攜帶方便,尤其適用于兒童服用的劑型是現有技術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針對瀉肺平喘靈這個臨床驗方的應用現狀,結合臨床需要和藥物性質,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將其制成顆粒劑,其保留了湯劑吸收快、起效迅速的特點,同時使運輸攜帶方便,通過矯味劑改變口感后,兒童的依從性得到提高,并且質量較口服液、合劑等液體制劑穩定,工藝能實現工業化生產和機械化包裝。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這種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的制備工藝,主要包括了提取工藝、濃縮工藝、精制工藝、成型工藝。
[0008]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醇提、水提、醇提液濃縮、水提液濃縮、水提濃縮液精制、制粒六個步驟,具體制備工藝如下:
[0009](I)醇提:取苦杏仁、丹參、白芥子混合物,加8倍量的8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時,得醇提液;
[0010](2)水提:取醇提后藥渣加入麻黃、大黃、葶藶子、甘草、瓜萎皮、虎杖進行水提,加12倍的水浸泡35分鐘后,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時,第二、三次提取前再加10倍量水,得水提液;
[0011](3)醇提液濃縮:把步驟(I)中所得醇提液在真空度O-0.08Mpa下加熱至70V減壓濃縮,得醇提濃縮液;
[0012](4)水提液濃縮:把步驟(2)中所得水提液在真空度O-0.08Mpa下加熱至80°C減壓濃縮至得到水提濃縮液,可為相對密度為1.07的稠膏或藥液比為1:5的濃縮液;
[0013](5)水提濃縮液精制:把步驟(4)中所得水提濃縮液采用醇沉法進行精制純化得水提濃縮稠膏:若水提濃縮液為相對密度為1.07的稠膏,加入95%的乙醇,醇沉至濃度50%后靜置12h后,過濾,減壓濃縮;若水提濃縮液為藥液比為1:5的濃縮液,使用天然澄清劑ZTC II 1+1進行精制,在70°C下加入8%的B組分溶液,攪拌lOmin,然后每隔30min攪拌I次,2h后在50°C下攪拌加入4%A組分溶液,保溫30min后再攪拌,靜置2h,離心,過濾,減壓濃縮;
[0014](6)制粒:把步驟(3)中所得醇提濃縮液和步驟(5)水提濃縮稠膏與糊精按3:1比例混合均勻后,于75°C減壓干燥,粉碎,即得中間體藥粉,取中間體藥粉加入淀粉:甘露醇=2:3的混合輔料混勻,加入0.3%蛋白糖,1.0%枸櫞酸,用12-14%的水制顆粒,60°C干燥,分裝,每袋8克。
[0015]具體工藝流程見圖1。
[0016]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由以下藥材制成:苦杏仁、丹參、白芥子、麻黃、大黃、葶 藶子、甘草、瓜萎皮、虎杖,由上述制備方法制備所得。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發明提供的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其為將臨床驗方瀉肺平喘靈改制成顆粒劑,此顆粒劑相較于傳統的湯劑具有以下幾個優勢:
[0019]①保留了湯劑的主要有效成分,顆粒劑各項指標達到要求且質量穩定:指標性成分鹽酸麻黃堿為藥材中含量的52.17% ;麻黃、瓜萎皮、丹參、虎杖、大黃和甘草均能通過薄層色譜在所制得的顆粒中檢測到;顆粒的外觀形態、粒度、水分、溶解性等均達到藥典要求;質量較口服液、合劑等液體制劑穩定;
[0020]②服用量少且運輸攜帶方便:顆粒劑劑量每袋Sg,服用量少且易于攜帶;
[0021]③口感好,兒童依從性提聞:通過矯味劑改變口感后,顆粒沖泡后口感好,兒童易接受。
[0022]本發明提供的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的制備方法,其工藝能實現工業化生產和機械化包裝。因此,將瀉肺平喘靈從湯劑改良為顆粒劑,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的工藝流程圖。
[0024]圖2藥材吸水體積與浸泡時間的關系;
[0025]其中,吸水率=吸水的體積V /藥材重量X 100%=200%。
[0026]圖3不同輔料的吸濕百分率(%)。
【具體實施方式】[002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不是對本技術方案的限制。
[0028]實施例1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的制備方法的研究
[0029]本產品根據處方中藥物的性質,將其分為醇提部分和水提部分,并以苦杏仁苷和鹽酸麻黃堿為指標性成分,以提取時間、提取次數、溶劑用量、醇提部分的乙醇濃度為考察因素,對其進行了各個因素的三水平正交試驗;考察不同的濃縮方法和濃縮溫度,選定適合的濃縮條件;對比三種精制方法的指標性成分鹽酸麻黃堿保留率和除雜率,篩選適合本產品的精制方法及精制條件;對輔料的種類及用量、潤濕劑的種類及用量、兩種矯味劑的使用配比進行考察,以得到制作容易、外觀性質良好的顆粒為標準進行篩選。
[0030]具體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0031](I)醇提:取苦杏仁、丹參、白芥子混合物,加8倍量的8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時,得醇提液;
[0032](2)水提:取醇提后藥渣加入麻黃、大黃、葶藶子、甘草、瓜萎皮、虎杖進行水提,加12倍的水浸泡35分鐘后,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時,第二、三次提取前再加10倍量水,得水提液;
`[0033](3)醇提液濃縮:把步驟(I)中所得醇提液在真空度O-0.0SMpa下加熱至70V減壓濃縮,得醇提濃縮液;
[0034](4)水提液濃縮:把步驟(2)中所得水提液在真空度O-0.08Mpa下加熱至80°C減壓濃縮至得到水提濃縮液,可為相對密度為1.07的稠膏或藥液比為1:5的濃縮液;
[0035](5)水提濃縮液精制:把步驟(4)中所得水提濃縮液采用醇沉法進行精制純化得水提濃縮稠膏:若水提濃縮液為相對密度為1.07的稠膏,加入95%的乙醇,醇沉至濃度50%后靜置12h后,過濾,減壓濃縮;若水提濃縮液為藥液比為1:5的濃縮液,使用天然澄清劑ZTC II 1+1進行精制,在70°C下加入8%的B組分溶液,攪拌lOmin,然后每隔30min攪拌I次,2h后在50°C下攪拌加入4%A組分溶液,保溫30min后再攪拌,靜置2h,離心,過濾,減壓濃縮;
[0036](6)制粒:把步驟(3)中所得醇提濃縮液和步驟(5)水提濃縮稠膏與糊精按3:1比例混合均勻后,于75°C減壓干燥,粉碎,即得中間體藥粉,取中間體藥粉加入淀粉:甘露醇=2:3的混合輔料混勻,加入0.3%蛋白糖,1.0%枸櫞酸,用12-14%的水制顆粒,60°C干燥,分裝,每袋8克。
[0037]實施例2提取工藝研究之苦杏仁、丹參、白芥子三味藥材飲片醇提工藝
[0038]1、正交試驗
[0039]根據這三味中藥的理化性質和藥理特性,采用醇提法進行提取,以苦杏仁苷和浸膏得率為指標,采用正交試驗來考察乙醇濃度,乙醇用量,提取時間,提取次數等影響因素對兩個指標的影響程度。具體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I-5。
[0040]表I醇提工藝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醇提、水提、醇提液濃縮、水提液濃縮、水提濃縮液精制、制粒六個步驟,具體制備工藝如下: (1)醇提:取苦杏仁、丹參、白芥子混合物,加8倍量的85%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時,得醇提液; (2)水提:取醇提后藥渣加入麻黃、大黃、葶藶子、甘草、瓜萎皮、虎杖進行水提,加12倍的水浸泡35分鐘后,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時,第二、三次提取前再加10倍量水,得水提液; (3)醇提液濃縮:把步驟(I)中所得醇提液在真空度(T0.0SMpa下加熱至70°C減壓濃縮,得醇提濃縮液; (4)水提液濃縮:把步驟(2)中所得水提液在真空度(T0.0SMpa下加熱至80°C減壓濃縮至得到水提濃縮液,可為相對密度為1.07的稠膏或藥液比為1:5的濃縮液; (5)水提濃縮液精制:把步驟(4)中所得水提濃縮液采用醇沉法進行精制純化得水提濃縮稠膏:若水提濃縮液為相對密度為1.07的稠膏,加入95%的乙醇,醇沉至濃度50%后靜置12h后,過濾,減壓濃縮;若水提濃縮液為藥液比為1:5的濃縮液,使用天然澄清劑ZTC II 1+1進行精制,在70°C下加入8%的B組分溶液,攪拌lOmin,然后每隔30min攪拌I次,2h后在50°C下 攪拌加入4%A組分溶液,保溫30min后再攪拌,靜置2h,離心,過濾,減壓濃縮; (6)制粒:把步驟(3)中所得醇提濃縮液和步驟(5)水提濃縮稠膏與糊精按3:1比例混合均勻后,于75°C減壓干燥,粉碎,即得中間體藥粉,取中間體藥粉加入淀粉:甘露醇=2:3的混合輔料混勻,加入0.3%蛋白糖,1.0%枸櫞酸,用12-14%的水制顆粒,60°C干燥,分裝,每袋8克。
2.用權利要求1中所述制備方法制備的治療小兒哮喘的中藥復方顆粒,其特征為由以下藥材制成:苦杏仁、丹參、白芥子、麻黃、大黃、葶藶子、甘草、瓜萎皮、虎杖,制備成顆粒劑。
【文檔編號】A61K9/16GK103446284SQ201310419466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3日
【發明者】巢建國, 韓新民, 谷巍, 丁小靜 申請人:南京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