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其活性成分由附子5~10份、人參3~5份、白術10~15份、白芍20~25份、茯苓25~30份組成。該藥酒具有滋補肝腎、健脾利濕、舒筋活絡、祛濕止痛藥物功效。治療痛風,具有起效快,藥用方便且無毒副作用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醫藥領域,涉及一種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
【背景技術】
[0002]痛風是人體嘌呤代謝異常所致的一組綜合征,高尿酸血癥是其病變發展中的一個階段。根據發病原因,可將其分為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兩種類型。原發性痛風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好發于中老年人,發病高峰為30?50歲,約95%為男性,5%女性常為絕經期后發病。繼發性痛風除因先天性腎小管功能異常和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致繼發性痛風起病緩慢外,多起病較急。患有痛風的病人生活和工作都將會受到一定的困擾及影響。痛風的危害常常表現在痛風的癥狀上面:畏寒、發熱、全身不適和心率加快等癥狀。痛風的危害還表現在痛風并發癥上面:高血脂、心血管損害、腦血管障礙。
[0003]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痛風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男性尤為突出。西醫治療藥物較少,且副作用大,長期用藥會導致藥源性疾病。
[0004]祖國醫學對于痛風病理有較為深刻的認識。認為痛風源于過食肥甘,濕熱內蘊,浸潰肌肉關節,或復感外邪 侵襲經絡而致,夾痰夾瘀從而導致痛風。中醫關于痛風治療的藥方較多,但效果卻很難評價,本發明藥酒療效經多例實證,能夠有效解除患者痛苦,治療痛風。
[0005]技術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該藥酒具有滋補肝腎、健脾利濕、舒筋活絡、祛濕止痛藥物功效。用于痛風治療,具有起效快,藥用方便且無毒副作用的優點。
[0007]本發明的用于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所選用的組分由如下材料組成:
[0008]附子、人參、白術、白芍、茯苓、純糧白酒。
[0009]本發明的用于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所選用的中藥材組份重量配比為:
[0010]附子5?10份、人參3?5份、白術10?15份、白芍20?25份、茯苓25?30份。
[0011]本發明的用于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所選用的中藥材常用重量配比為:
[0012]附子5份、人參3份、白術10份、白芍20份、茯苓30份。
[0013]本發明治療痛風的藥酒,根據中醫對于痛風的辯治理論:病初在經,邪實為主,濕熱痰瘀阻滯。以清熱利濕為主,輔以清熱通絡和營。久病深人筋骨、臟腑、經絡,肝脾腎氣不足,濕痰瘀阻滯。需滋補肝腎、健脾利濕,施用祛風濕、舒筋活絡、通絡止痛藥物。
[0014]本發明治療痛風的藥酒,選用的中藥材的藥理學基礎如下:
[0015]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用于陰盛克陽,大汗亡陽,吐瀉厥逆,肢冷脈微,心腹冷痛,冷痢,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痿,宮冷,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陰疽瘡瘍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0016]人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復脈固胱、補脾益肺、生津、安神功效。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咳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贏、驚悸失目民、陽痿宮冷。
[0017]白術,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痰飲眩悸、水腫、出汗、胎動不安。土白術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胎動不安。
[0018]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肝柔肝、緩急止痛功效。用于頭痛眩暈、胸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四肢攣急、月經不調、崩漏、通經。
[0019]茯苓,味甘;性平、淡。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功能。用于痰飲、水腫、小便不利、泄瀉、心悸、脾虛食少。
[0020]本發明的中藥散劑的配方中,沒有毒性和成癮性藥物。
[0021]本發明所用藥方在考慮到各類藥物的性質、口味、藥性以及配伍禁忌的基礎上篩選出來的,并且按照一定配比組成的處方,各方各司其職,既有機配合,又相互促進。
[0022]本發明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的使用禁忌為,喝這個藥酒不能吃其它藥物和飲用其它的藥酒,尤其不能和治療風濕的藥酒同時飲用。
[0023]主要參考文獻:[1]張春華.淺談痛風的辯證治療[J].新疆中醫藥,2005,23 (6):
5.[2]滕英華.痛風病因及其辯證論治[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8,22 (7):78.[3]李智杰.中醫藥治療痛風的思路與方法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2):518.[4]譚寶生.中醫治療痛風35例[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0,31 (6):90.[5]王圣燕,趙晶,車仁宇.痛風的藥物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醫療前沿,2009,4(9):42.[6]董雯.痛風病的中醫藥治療[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4 (I):107.[7]楊集群.中醫辨證治療原發性痛風 51 例[J],吉林中醫藥.,2007,27(9):29.[8]CN96102851.3[9]CN97107775.4[10]CN200510012563.3[11]周蜜,張明.中醫對痛風性關節炎病因病機的認識概括[J].遼寧中醫雜志,2012,39 (9):1732.[12]李少玲.痛風病的中醫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光明中醫,2009,24(6):1187.[0024]臨床療效
[0025]1.樣本信息
[0026]本發明藥酒多年來治療數百例痛風類病癥。其中年齡最小者33歲,年齡最大者87歲。其中典型病例74例,完全治愈。
[0027]2.使用方法
[0028]本發明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使用方法為內服飲用,根據病情輕重程度,每次一兩左右(約50?60ml),每日I?3次。十五日為一個療程。
[0029]3.治療結果
[0030]多年來治療各類痛風及其并發癥109例,其中治愈74例,改善和有效者28例,無效者7例,總有效率為93.6%。凸顯了該藥酒的良好療效。
[0031]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藥材經白酒泡制而成: 附子5?10份、人參3?5份、白術10?15份、白芍20?25份、茯苓25?30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痛風的中醫藥酒。其所選用的中藥材的最優配比為: 附子5份、人參3份、 白術10份、白芍20份、茯苓30份。
【文檔編號】A61K36/714GK103432224SQ201310424404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明者】楊國勝 申請人:楊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