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傷寒戴陽癥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治療傷寒戴陽癥的中藥組合物,涉及中草藥【技術領域】,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組成,蔥白90-110g、熟附子19-21g、肉桂9-11g、干姜9-11g、紅參9-11g、五味子4-6g、麥冬9-11g、大棗2-4枚、黃芪19-21g、煅龍骨6-8g、煅牡蠣7-9g、茯苓9-11g、炒白術9-11g、法半夏5-7g、桂枝9-11g、龜板14-16g、鱉甲14-16g、生白芍9-11g、熟地9-11g。本發明取材容易、制作簡單、成本低廉、配伍合理等特點,服用劑量小,有害成分含量低,無毒副作用,療效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治療傷寒戴陽癥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傷寒戴陽癥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
[0002]戴陽,證名。指病人兩顴色淡紅如妝,游移不定的病證。①多因下元虛衰,真陽浮越所致下真寒上假熱。《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其面戴陽,下虛故也。”常伴見口鼻作衄,或口燥齒浮,足脛逆冷,脈浮大,按之空虛無力,或微細欲絕等。治宜補氣、斂陽、固脫為主。急用參附湯、白通湯、十全大補湯、八味地黃湯等。參見陰盛格陽條。②亦可由陽氣怫郁在表所致。《雜病源流犀燭.面部病源流》面戴陽癥,一因浮火所沖,一因陽氣怫郁于表。……其因陽氣怫郁者,當發表,不可攻里,火郁則發之是也。”《傷寒論》云:“少陽癥,手足厥逆,其人面色赤。”患者腎中陰陽皆衰,陰霾四布,真陽飛越,水火不濟,心神無附,故神昏,面赤嫩如紅妝,手足厥冷;寒邪激動水飲,故痰聲漉漉;苔黑,口渴少飲,乃真陽式微,如釜底無薪,津液不能升騰。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治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療傷寒戴陽癥的中藥組合物。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用于治療傷寒戴陽癥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
[0006]蔥白90_110g、熟附子19_21g (先煎)、肉桂9-llg、干姜9-llg、紅參9-llg、五味子4_6g、麥冬9-llg、大棗2-4枚、黃芪19-21g、煅龍骨6_8g、煅牡蠣7_9g、茯苓9_llg、炒白術9-llg、法半夏 5-7g、桂枝 9-llg、龜板 14-16g、鳘甲 14_16g、生白茍 9_llg、熟地 9-1 lg。
[0007]各組分的優選重量為:
[0008]蔥白100g、熟附子20g (先煎)、肉桂10g、干姜10g、紅參10g、五味子5g、麥冬10g、大棗3枚、黃芪20g、煅龍骨7g、煅牡蠣8g、茯苓10g、炒白術10g、法半夏6g、桂枝10g、龜板15g、鱉甲15g、生白芍10g、熟地IOgo
[0009]本發明所用到的原料藥可從普通中藥店購買得到,其規格符合國家中藥材標準即可。
[0010]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可以加入制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輔料,例如崩解劑、潤滑劑、黏合劑等,以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的口服制劑,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劑可以是湯劑、丸劑、膠囊劑或片劑。
[0011]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本發明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2]I)按處方重量數稱取各原料藥;
[0013]2)將上述各味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20~4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煎30分鐘,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過濾,得到湯劑。
[0014]蔥白宣通上下,火有歸宿,急回上越之虛陽;[0015]紅參、附子、龍骨、牡蠣、半夏扶正陽回救塑,曙痰固脫;
[0016]龜板、鱉甲、白芍、大棗酸甘化陰,至游離之火,以潛鎮攝納,潛藏為貴,潛則體健,深得“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0017]該證奇難處在患者服熟附子、干姜不知辛辣味而知甜,可洞見臟臟之真寒,火不生土,而脾陽虛,經服藥后,引火歸元,燮理陰陽,腎中陰陽趨于平衡,病告霍然。
[0018]用法與用量:
[0019]本發明藥物的用藥量取決于具體劑型,以及病人的年齡、體重、健康狀況等因數。使用指導:每日I劑、水煎,早中晚分服。
[0020]本發明制備的藥膳進行了大量的動物急性毒性試驗、動物長期毒性試驗以及治療疾病的大量臨床試驗,對該藥投入治療疾病的使用環節提供了科學而客觀的依據。其試驗方法和試驗結果分別如下:
[0021]1.對本發明熬制的藥膳進行動物急性毒性試驗:
[0022]藥物:由本發明的組方熬制的湯劑,在冰箱內保存備用,由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提供。
[0023]試驗動物:小白鼠,體重在30_50g,雌雄隨機選擇,由安徽醫科大學提供。
[0024]方法和結果: 取小白鼠50只,分成5組,每組10只,饑餓15小時左右,按每只每次5ml灌喂藥物,第1、2、3、4、5組分別在24小時內灌喂藥物1、2、3、4、5次,觀察5天,小白鼠活動正常,無毒性反應,無死亡。其中小白鼠用藥量按公斤體重藥量計算,表明口服液無急性毒性,臨床用藥劑量安全。
[0025]2.對本發明熬制的湯劑進行動物長期毒性試驗:
[0026]試驗動物:大白鼠,體重在120_130g,全部選擇雄性大白鼠,由安徽醫科大學提供。
[0027]方法和結果:取大白鼠50只,分成5組,每組10只,其中第1、2、3、4組作為給藥組,每組分別灌喂藥物4ml、6ml、8ml、10ml,第五組正常喂食作為對照組,每日一次,連續灌喂90天,測體重,于最后一次給藥后24小時斷頭處死,測血、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取心、腎等內臟,觀察組織形態的變化,觀察劑量的作用,觀察飲食、活動的變化,實驗證明給藥組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變化,可見按公斤體重計算相對于臨床50-200倍的劑量均無毒性反應,是一種安全的藥物。
[0028]為了驗證臨床療效,本組方界首市中醫院進行試用,通過隨機選取其中空洞型肺結核40例(住院6例,門診34例);
[0029]1、治療方法
[0030]按照本發明藥物比例,稱取原料(一劑量),依據通常煎藥的方法得到藥液,每日一劑,早中晚各服一次,療程一周。
[0031]2、臨床資料
[0032]本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11~20歲6例,21~40歲14例,41~60歲16例,60歲以上4例。中醫診斷屬傷寒戴陽證。
[0033]3、治療結果
[0034]顯效29例(神清,語言回答自如,手足溫和),有效9例(手足溫),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95%。[003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取材容易、制作簡單、成本低廉、配伍合理等特點,月艮用劑量小,有害成分含量低,無毒副作用,療效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0036]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37]實施例1
[0038]按如下重量數稱取各原料藥:蔥白100g、熟附子20g (先煎)、肉桂10g、干姜10g、紅參10g、五味子5g、麥冬10g、大棗3枚、黃芪20g、煅龍骨7g、煅牡蠣8g、茯苓10g、炒白術10g、法半夏6g、桂枝10g、龜板15g、鳘甲15g、生白茍10g、熟地IOg0
[0039]將上述各味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20~4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煎30分鐘,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過濾,得到湯劑。使用指導:每日I劑、水煎,早中晚分服。
[0040]實施例2
[0041]按如下重量數稱取各原料藥:蔥白liOg、熟附子2ig (先煎)、肉桂lig、干姜lig、紅參Hg、五味子6g、麥冬Hg、大棗4枚、黃芪2ig、煅龍骨Sg、煅牡蠣9g、茯苓Hg、炒白術Hg、法半夏7g、桂枝Hg、龜板i6g、鳘甲i6g、生白茍Hg、熟地Hg。
[0042]將上述各味原料 藥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20~4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煎30分鐘,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過濾,得到湯劑。使用指導:每日I劑、水煎,早中晚分服。
[0043]實施例3
[0044]按如下重量數稱取各原料藥:蔥白90g、熟附子19g (先煎)、肉桂9g、干姜9g、紅參9g、五味子4g、麥冬9g、大棗2枚、黃芪19g、煅龍骨6g、煅牡蠣7g、茯苓9g、炒白術9g、法半夏5g、桂枝9g、龜板14g、鳘甲14g、生白茍9g、熟地9g。
[0045]將上述各味原料藥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20~4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煎30分鐘,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過濾,得到湯劑。使用指導:每日I劑、水煎,早中晚分服。
[0046]典型病例
[0047]病例I
[0048]劉某,男,62,退休干部,安徽省界首市人。平時動則喘作少痰,近日不慎感寒,始則微熱惡寒,口雖渴而不飲水,小便清長,越三日氣急痰鳴,面紅如妝,神昏不語,汗出津津,手足厥冷,舌苔黑潤,脈兩寸浮滑而細,兩尺豁然而空,血9.33/5.0kpa0脈證合參,擬診:傷寒戴陽癥。給予本發明實施例1藥物服用,連服7劑治愈。
[0049]病例2
[0050]龔某某,男,58歲,安徽省臨泉縣人。于2012年07月20日就診。苔黑,口渴少飲,神昏不語,手足涼,血壓12.00/7.5kpa。給予本發明實施例2藥物服用,連服3劑治愈。
[0051]病例3
[0052]姜某某,女,58歲,安徽省太和縣人。于2012年01月26日就診。手足涼,口感甜味,胸悶,心陽不振,脾不健運。給予本發明實施例1藥物服用,連服3劑治愈。[005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 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傷寒戴陽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組成, 蔥白90-110g、熟附子19-21g、肉桂9-llg、干姜9_llg、紅參9_llg、五味子4_6g、麥冬9-llg、大棗2-4枚、黃芪19-21g、煅龍骨6-8g、煅牡蠣7-9g、茯苓9-llg、炒白術9-llg、法半夏 5-7g、桂枝 9-llg、龜板 14-16g、鱉甲 14_16g、生白芍 9_llg、熟地 9_ll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傷寒戴陽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組成, 蔥白100g、熟附子20g、肉桂10g、干姜10g、紅參10g、五味子5g、麥冬10g、大棗3枚、黃苗20g、煅龍骨7g、煅牡販8g、獲茶10g、炒白術10g、法半夏6g、桂枝10g、龜板15g、鳘甲15g、生白茍10g、熟地IOg0
3.根據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中藥組合物在治療傷寒戴陽癥藥物中的用途。
【文檔編號】A61P9/00GK103599509SQ201310583020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徐洪海, 徐峰 申請人:安徽寶芝堂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