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P-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P-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由以下質量比的組分組成:姜黃素0.05%~1%、脂質材料5%~15%、乳化劑5%~15%、其余用水補足。本發明采用固體脂質納米粒技術包封了姜黃素,增加了藥物的穩定性,提高了藥物的溶解度,降低了小腸的外排作用,提高了姜黃素的生物利用度。并且本發明提供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制備方法為乳化蒸發-低溫固化法,這種方法簡單方便,對儀器要求低的方法,適合于實驗室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具有P-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納米中藥制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P-gp抑制作用的中藥姜黃素的固體脂質納米粒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姜黃素(Curcumin)是從姜黃提取出的一種橙黃色結晶性粉末。姜黃素具有二酮結構,為多酚類化合物。近 年來研究發現其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腫瘤、抗高血脂等作用,尤其在腫瘤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作用突出。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姜黃素對多種腫瘤細胞均具有抑制作用,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皮膚癌、淋巴瘤及白血病等。此外,姜黃素對嚙齒類動物和人體的毒副作用很小,即使在很高的劑量下,也沒有出現明顯毒副作用,使得姜黃素抗腫瘤的研究具有較好的臨床潛力。但是姜黃素不溶于水,易在腸道被代謝,其普通制劑生物利用度不高。
[0003]目前有關姜黃素的專利有:姜黃素脂質體、姜黃素自乳化制劑、姜黃素納米粒、姜黃素納米混懸劑等。這些制劑在增加藥物吸收、提高治療效果方面與普通制劑相比,具有顯著優點。但是進一步提高姜黃素的生物利用度,特別是減少其在胃腸中的代謝仍然是對姜黃素制劑研究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0004]固體脂質納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LN)是一種20世紀9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納米給藥系統。以固態天然或合成的類脂如卵磷脂、三酰甘油等為載體,將藥物包裹或夾嵌于類脂核中制成的固體膠粒給藥系統,它以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的固態天然或合成的類脂為載體,解決了一般脂質體在體內外不穩定的缺點,同時還具備乳劑、納米粒的優點,具有可以控制藥物釋放、可以增加藥物穩定性、可以包載親水親脂性藥物、靶向性好、載體毒性小等優點。
[0005]P-gp是一種位于小腸上皮細胞頂端的跨膜蛋白,它通過水解ATP可能量依賴性地將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藥物外排至腸腔中,使藥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研究表明,姜黃素為P-gp底物,因此進入小腸后大多數被外排,降低了姜黃素的生物利用度。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采用P-gp抑制劑,臨床上常用的抑制劑如酮康唑等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藥劑學領域發現一些藥用輔料具有P-gp抑制功能。Bri j和TPGS是目前常用于制備納米粒的輔料。研究表明,兩者都具有P-gp抑制作用,因此將Brij和TPGS同時作為固體脂質納米粒的乳化劑,可以使固體脂質納米粒具備自身的優點同時還兼備P-gp抑制作用,促進其在小腸中的吸收,更進一步提高姜黃素的生物利用度。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彌補已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P-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以提高姜黃素的溶解度以及在胃腸道中的吸收,從而達到提高姜黃素生物利用度的目的,該固體脂質納米粒的粒徑已達到納米級,且穩定性和包封率均較高。[000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0008]一種具有P-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由以下質量分數的組分組成:
[0009]姜黃素0.05%~1%、脂質材料5%~15%、乳化劑5%~15%、其余為水。其中,所述脂質材料選自單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大豆卵磷脂、蛋黃卵磷脂、三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任何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0010]所述乳化劑選自Brij78、Brij58、Brij38中的任何一種與天然水溶性維生素E(TPGS)混合的混合物(Brij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類)。 [0011]所述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以無水乙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兩種為有機相,以蒸餾水為水相;優選的,所述有機相與水相的體積比為1:1~4。
[0012]本發明所述的具有P-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制備方法為乳化蒸發-低溫固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3](1)將乳化劑和適量蒸餾水超聲分散至完全溶解,制成水相溶液;將姜黃素、脂質材料在75~80°C溫度下加熱溶解于有機相,形成有機相溶液;
[0014](2)將水相溶液和有機相溶液分別加熱到75~80°C,在攪拌條件下將油相注入水相中,保持恒溫攪拌10~30min以除去有機溶劑得到初乳;
[0015](3)將制得初乳置于冰水浴中,攪拌lOmin,制得具有Ρ-gp抑制作用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溶液,3~5°C密封保存。
[0016]優選的,步驟(1)或(2)中的加熱方式為水浴加熱,步驟(2)中的攪拌為恒溫磁力攪拌,攪拌速度為1000~1500rpm。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發明采用固體脂質納米粒技術包封了姜黃素,并且采用具有P-gp抑制作用的Brij和TPGS作為乳化劑,增加了藥物的穩定性,提高了藥物的溶解度,降低了小腸的外排作用,提高了姜黃素的生物利用度。
[0019](2)本發明提供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制備方法為乳化蒸發-低溫固化法,這種方法簡單方便,對儀器要求低的方法,適合于實驗室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透射電鏡圖,X 12000 (實施例1)。
[0021]圖2為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粒徑分布圖(實施例1)。
[0022]圖3為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zeta電位圖(實施例1)。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將會隨著描述而更為清楚。但實施例僅是范例性的,并不對本發明的范圍構成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下可以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細節和形式進行修改或替換,但這些修改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0024]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形態、粒徑、電位、包封率等指標的評價試驗如下:
[0025]1、形態觀察
[0026]取適量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水分散液滴加在覆蓋有碳膜的銅網上,用2%的磷鎢酸溶液負染,自然晾干后,置于透射電鏡下觀察形態。
[0027]2、粒徑與zeta電位測定
[0028]取適量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水分散用激光粒度測定儀測定納米粒的粒徑與電位。
[0029]3、包封率的測定
[0030]以Sephadex葡聚糖凝膠柱層析方法分離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和游離藥物,測定其包封率。吸取0.2mL納米粒溶液上柱,以蒸餾水為洗脫介質洗脫。收集帶有乳光部分的洗脫液,加入甲醇溶解納米粒;另取0.2mL納米粒用甲醇溶解。用HPLC分別測定兩樣品中姜黃素的含量,分別記為納米粒包封藥量^^和納米體系中藥物總藥量W&根據包封率公式計算包封率:
[0031 ]包封率(%) =ff 納 /W總 X 100%
[0032]實施例中所用試劑均為市售商品。
[0033]實施例1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
[0034]姜黃素10mg、單硬脂酸甘油酯60mg、大豆卵磷脂90mg、Brij7890mg、TPGS60mg、蒸懼水15mL ;
[0035]制備上述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方法:
[0036](1)稱取Brij78、TPGS,加入蒸餾水超聲分散至完全溶解,構成水相;稱取姜黃素、單硬脂酸甘油酯、大豆卵磷脂,75~80°C溫度下溶解于有機相,形成有機相溶液;
[0037](2)將水相和油相分別水浴加熱至75~80°C,然后在恒溫磁力攪拌條件下將油相滴加入水相中,攪拌速度lOOOrpm,保持恒溫攪拌20min以除去有機溶劑得到初乳;
[0038](3)將制得初乳置于冰水浴中,攪拌lOmin,制得具有Ρ-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溶液,3~5°C密封保存。
[0039]檢測:該法制備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平均粒徑為135.3nm,Zeta電位為-24.7mV,包封率為91.3%,本發明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透射電鏡圖如圖1所示,粒徑分布圖如圖2所示,zeta電位圖如圖3所示。
[0040]實施例2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
[0041]姜黃素10mg、單硬脂酸甘油酯60mg、大豆卵磷脂90mg、Brij5890mg、TPGS60mg、蒸懼水15mL ;
[0042] 制備上述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方法:
[0043](1)稱取Brij58、TPGS,加入蒸餾水超聲分散至完全溶解,構成水相;稱取姜黃素、單硬脂酸甘油酯、大豆卵磷脂,75~80°C溫度下溶解于有機相,形成有機相溶液;
[0044](2)將水相和油相分別水浴加熱至75~80°C,然后在恒溫磁力攪拌條件下將油相滴加入水相中,攪拌速度1200rpm,保持恒溫攪拌20min以除去有機溶劑得到初乳;
[0045](3)將制得初乳置于冰水浴中,攪拌lOmin,制得具有Ρ-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溶液,3~5°C密封保存。
[0046]檢測:該法制備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平均粒徑為126.6nm,Zeta電位為-22.9mV,包封率為86.3%。
[0047]實施例3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
[0048]姜黃素10mg、單硬脂酸甘油酯60mg、大豆卵磷脂90mg、Brij3890mg、TPGS60mg、蒸懼水15mL ;
[0049]制備上述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方法:
[0050](1)稱取Brij38、TPGS,加入蒸餾水超聲分散至完全溶解,構成水相;稱取姜黃素、單硬脂酸甘油酯、大豆卵磷脂,75~80°C溫度下溶解于有機相,形成有機相溶液;
[0051](2)將水相和油相分別水浴加熱至75~80°C,然后在恒溫磁力攪拌條件下將油相滴加入水相中,攪拌速度1500rpm,保持恒溫攪拌20min以除去有機溶劑得到初乳;
[0052](3)將制得初乳置于冰水浴中,攪拌lOmin,制得具有Ρ-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溶液,3~5°C密封保存。
[0053]檢測:該法制備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平均粒徑為112.3nm,Zeta電位為-26.lmV,包封率為88.3%。
[0054]實施例4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
[0055]姜黃素10mg、單硬脂酸甘油酯60mg、蛋黃卵磷脂90mg、Brij7890mg、TPGS60mg、蒸餾水10mL ;
[0056]制備上述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方法:
[0057](1)稱取Brij78、TPGS,加入蒸餾水超聲分散至完全溶解,構成水相;稱取姜黃素、單硬脂酸甘油酯、蛋黃卵磷脂,75~80°C溫度下溶解于有機相,形成有機相溶液;
[0058](2)將水相和油相分別水浴加熱至75~80°C,然后在恒溫磁力攪拌條件下將油相滴加入水相中,攪拌速度lOOOrpm,保持恒溫攪拌20min以除去有機溶劑得到初乳;
`[0059](3)將制得初乳置于冰水浴中,攪拌lOmin,制得具有Ρ-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溶液,3~5°C密封保存。
[0060]檢測:該法制備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平均粒徑為127.9nm,Zeta電位為-23.6mV,包封率為88.5%。
[0061]實施例5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
[0062]姜黃素10mg、單硬脂酸甘油酯60mg、蛋黃卵磷脂90mg、Brij3890mg、TPGS60mg、蒸餾水10mL ;
[0063]制備上述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方法:
[0064](1)稱取Brij38、TPGS,加入蒸餾水超聲分散至完全溶解,構成水相;稱取姜黃素、單硬脂酸甘油酯、蛋黃卵磷脂,75~80°C溫度下溶解于有機相,形成有機相溶液;
[0065](2)將水相和油相分別水浴加熱至75~80°C,然后在恒溫磁力攪拌條件下將油相滴加入水相中,攪拌速度lOOOrpm,保持恒溫攪拌20min以除去有機溶劑得到初乳;
[0066](3)將制得初乳置于冰水浴中,攪拌lOmin,制得具有Ρ-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溶液,3~5°C密封保存。
[0067]檢測:該法制備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平均粒徑為126.6nm,Zeta電位為-22.9mV,包封率為89.3%。
[0068]實施例6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
[0069]姜黃素10mg、單硬脂酸甘油酯60mg、蛋黃卵磷脂90mg、Brij5890mg、TPGS60mg、蒸懼水5mL ;
[0070]制備上述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方法:
[0071](1)稱取Brij58、TPGS,加入蒸餾水超聲分散至完全溶解,構成水相;稱取姜黃素單硬脂酸甘油酯、蛋黃卵磷脂,75~80°C溫度下溶解于有機相,形成有機相溶液;
[0072](2)將水相和油相分別水浴加熱至75~80°C,然后在恒溫磁力攪拌條件下將油相滴加入水相中,攪拌速度lOOOrpm,保持恒溫攪拌20min以除去有機溶劑得到初乳;
[0073](3)將制得初乳置于冰水浴中,攪拌lOmin,制得具有Ρ-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溶液,3~5°C密封保存。
[0074]檢測:該法制備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平均粒徑為119.6nm,Zeta電位為-21.9mV,包封率為85.2%。
[0075]實施例7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
[0076]姜黃素10mg、單硬脂酸甘油酯60mg、大豆卵磷脂90mg、Brij7890mg、TPGS60mg、蒸懼水5mL ;
[0077]制備上述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方法:
[0078](1)稱取Brij78、TPGS,加入蒸餾水超聲分散至完全溶解,構成水相;稱取姜黃素單硬脂酸甘油酯、大豆卵磷脂,75~80°C溫度下溶解于有機相,形成有機相溶液;
[0079](2)將水相和油相分別水浴加熱至75~80°C,然后在恒溫磁力攪拌條件下將油相滴加入水相中,攪拌速度1200rpm,保持恒溫攪拌20min以除去有機溶劑得到初乳;
[0080](3)將制得初乳置于冰水浴中,攪拌lOmin,制得具有Ρ-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溶液,3~5°C密封保存。
[0081]檢測:該法制備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平均粒徑為113.6nm,zeta電位為-22.7mV,包封率為86.7%。
[0082]試驗例1本發明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實施例1)在大鼠體腸中的吸收實驗
[0083]將lOOmL供試液加入循環裝置的燒杯中,供試液(1 ):Krebs_Ringer試液配制的姜黃素溶液+維拉帕米(含姜黃素5 μ g/mL,維拉帕米50 μ g/mL);供試液(2):Krebs-Ringer試液配制的姜黃素溶液(含姜黃素5 μ g/mL);供試液(3):Krebs_Ringer試液配制的姜黃素溶液 +Brij+TPGS (含姜黃素 5μ g/mL,Brij45y g/mL, TPGS30 μ g/mL);供試液(4):Krebs-Ringer試液配制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溶液(含姜黃素5 μ g/mL,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將禁食24h的SD大鼠(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動物中心提供)麻醉后,打開腹腔,于空腸段取10cm,開口兩端均插入直徑為0.2cm的硅膠管,清洗腸道后,打開蠕動泵,使供試液在腸道內單向灌流,定時取樣,測定灌流前供試液的體積\及姜黃素的含量Q,同時測定灌流后供試液的體積Vt及姜黃素的含量Ct,按以下公式計算各供試液在大鼠小腸內的吸收百分率。
[0084]吸收百分率(%)= (V0C0-VtCt) /V0C0 X 100%
[0085]結果顯示:供試液(1)、(2)、(3)、(4)的吸收百分率分別為(32.24±1.65)%、(13.90±2.70)%、(24.82±2.62)%、(28.29±2.90)%,由此可以看出姜黃素 +Brij+TPGS 供試液明顯地提高了姜黃素的吸收百分率,說明Brij和TPGS對P-gp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且由供試液(4)的吸收百分率可以看出將Brij和TPGS作為乳化劑運用于固體脂質納米粒中可以更進一步提聞姜黃素·的吸收,從提聞姜黃素溶解度、減少外排兩方面達到提聞姜黃素的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P-gp抑制作用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分數的組分組成:姜黃素0.05%~1%、脂質材料5%~15%、乳化劑5%~15%、其余為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質材料選自單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大豆卵磷脂、蛋黃卵磷脂、三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任何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劑選自Bri j78、Bri j58、Brij38中的任何一種與天然水溶性維生素E混合的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以無水乙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兩種為有機相,以蒸餾水為水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相與水相的體積比為1:1~4。
6.制備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制備方法為乳化蒸發-低溫固化的方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乳化劑和適量蒸餾水超聲分散至完全溶解,制成水相溶液;將姜黃素、脂質材料在75~80°C溫度下加熱溶解于有機相,形成有機相溶液;(2)將水相溶液和有機相溶液分別加熱到75~80°C,在攪拌條件下將油相注入水相中,保持恒溫攪拌10~30min`以除去有機溶劑得到初乳;(3)將制得初乳置于冰水浴中,攪拌lOmin,制得具有P_gp抑制作用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溶液,3~5°C密封保存。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或(2)中的加熱方式為水浴加熱。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的攪拌為恒溫磁力攪拌,攪拌速度為1000~1500rpm。
10.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在制備抑制P-gp的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47/24GK103655519SQ201310721850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4日
【發明者】紀宏宇, 李夢婷, 吳琳華, 唐景玲, 崔超, 任金妹 申請人:哈爾濱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