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其包括:位于傷口敷料兩個外表面的第一外層織物、第二外層織物以及位于第一外層織物、第二外層織物之間的中間纖維層織物;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體積密度均大于中間纖維層織物的體積密度;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克重均在8-140克/平方米之間,體積密度均在0.08-0.32克/立方厘米之間。本發明的特點在于具有高保濕性,可以吸收大量的傷口滲出液并很好地鎖住吸收進入中間纖維層的傷口滲出液,防止滲出液回流至傷口引起傷口二次感染。
【專利說明】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 在對潰瘍性傷口進行護理時,醫護人員大多采用具有高吸濕的現代傷口敷料,尤其是纖維類傷口敷料,該類敷料由具有溶膠性能的纖維組成,如海藻酸鈣傷口敷料、殼聚糖傷口敷料、改性纖維素傷口敷料等。這些敷料的特點是具有較高的吸濕性和保濕性,在吸收傷口滲出液之后可以形成凝膠,從而為傷口愈合提供一個相對濕潤的環境。
[0003]目前,市場上已有的高吸濕性纖維類傷口敷料除了單一組分纖維組成的敷料外,還有通過多種組分纖維混合的方法制得的多組分纖維類敷料,如在溶膠性纖維中加入非溶膠性纖維進行混紡,得到的敷料既具有較高的吸濕性能,同時具有一定的濕強度。
[0004]歐洲專利EP0740554和美國專利US6471982公開了一種可凝膠纖維如海藻酸纖維與普通非凝膠纖維如纖維素纖維混紡得到的纖維敷料。
[0005]美國專利US6458460和歐洲EP0927013公開了另外一種傷口敷料,其由兩種溶膠纖維混制而成的,一種是羧甲基纖維素纖維,另一種是海藻酸纖維,以促進吸濕性能并達到吸收傷口滲液的最佳效果。
[0006]美國專利US7385101公開了一種由鍍銀尼龍纖維和吸濕性纖維混紡而成的傷口敷料,該敷料含有抗菌劑銀,可用于感染傷口的處理。
[0007]上述由多種纖維混合得到的敷料,雖然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能,如高吸收性、高濕強度、抗菌性等,但由于敷料的結構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纖維均勻混合后制得的,敷料通常只有一個體積密度,鎖水性較差;且敷料與傷口接觸部分仍是纖維狀結構,在更換敷料時,部分纖維碎屑容易殘留在傷口上,從而產生粘連,此時,需用大量的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從而增加患者的疼痛,并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量。
[0008]事實上,除了通過纖維混紡工藝制備敷料以外,也可以通過制備多層結構的敷料,得到具有一定綜合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敷料。
[0009]歐洲專利EP0575090B1公開了一種可以吸收傷口滲出液的產品,該產品含有藻酸鹽,藻酸鹽可以是顆粒狀、片狀、球狀等形式并裝在一個有孔的乙烯/甲基丙烯酸酯袋子里,袋子之間由細繩連接起來;該產品另外一種形式是球狀的藻酸鹽直接通過細繩連接起來,外面套上有孔的圓柱形袋子。傷口滲出液通過袋子上的孔洞,被袋子里面的藻酸鹽吸收,從而達到吸收傷口滲出液的目的。
[0010]歐洲專利EP0788378B1公開了一種三層結構的傷口敷料,該敷料的第一層材料(如海藻酸鈣及其衍生物、殼聚糖及其衍生物等)可以有效地促進傷口愈合,第二層材料包括纖維類機織物、非織造布或者針織物,其具有比第一層材料更好的親水性,第三層材料是一層透氣膜如聚氨酯,用于把敷料固定在傷口上,但是仍然存在更換敷料時纖維殘留以及保濕度性能不佳的問題。
[0011]專利W02010/109239A1和中國專利CN102481208A公開了一種層狀組合物的傷口敷料,該組合物由三層材料組成,第一層為凝膠材料,如水凝膠或水狀膠體;第二層材料硬度大于第一層材料,如聚酯;第三層材料拉伸模量小于第二層材料,如低摩擦材料。該敷料舒適柔韌,可以吸收和選擇性地保留傷口滲出液,有利于保持傷口濕潤,可用于急性或慢性傷口的護理。但該敷料使用的是水凝膠材料,沒有纖維類敷料的柔軟性。
[0012]美國專利US2011/0280926A1和中國專利CN102076291A公開了一種多層傷口敷料,該敷料包含傷口接觸層和吸收層,其吸收層包含親水性聚氨酯發泡材料,可用于傷口的治療。但該敷料使用的是聚氨酯材料,沒有纖維類敷料的柔軟性。
[0013]專利W02007/117237A1和中國專利CN101460202A公開了一種增強的可吸收多層止血傷口敷料,其包含第一種可吸收的非織造織物、第二種可吸收的機織織物或針織物、凝血酶和/或纖維蛋白質。該專利涉及的敷料沒有很好的保濕性能。
[0014]美國專利US6552244和歐洲專利EP1139946也公布了一個多層結構的傷口敷料,該敷料的上層是一種吸濕纖維層,中間是一層網狀結構的導濕層,如黏膠網,底層的主要特點是有一定透汽能力。該敷料的主要作用是把傷口分泌液盡快導出,其吸濕保濕能力還濕有限的。
[0015]綜上所述,提供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的傷口敷料,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0016]公開于該發明【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發明的一般【背景技術】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0017]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各種不足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高吸濕性的傷口敷料及其制備方法。
[0018]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其包括:位于傷口敷料兩個外表面的第一外層織物、第二外層織物以及位于第一外層織物、第二外層織物之間的中間纖維層織物;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體積密度均大于中間纖維層織物的體積密度;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克重均在8-140克/平方米之間,體積密度均在0.08-0.32克/立方厘米之間;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克重優選為均在10-100克/平方米而體積密度優選為均在0.08-0.25克/立方厘米之間。
[001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中的至少一個選自海藻酸鹽纖維織物、殼聚糖纖維織物、纖維素纖維織物、羧甲基殼聚糖纖維織物、酰化殼聚糖纖維織物、羧甲基纖維素纖維織物、羧乙基纖維素纖維織物、不溶于水的纖維素烷基磺酸纖維織物、維綸纖維織物、丙綸纖維織物、滌綸纖維織物、尼綸纖維織物、晴綸纖維織物或者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纖維的混紡織物。
[002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中的至少一個含有抗菌劑,抗菌劑含量在0.01%-25%之間,優選為在0.1%-20%之間;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纖維含有抗菌劑,抗菌劑含量在0.01%-20%之間 ,優選為在0.1%-10%之間;所述抗菌劑優選為銀。
[002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中的至少一個是針織物、機織物或者非織造布;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為非織造布織物;所述針織物和機織物由短纖紗線織成或者由長絲織成,短纖紗線纖維線密度或長絲線密度在0.5-10.0分特之間,優選地在1-6分特之間。
[0022]進一步地,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含有海藻酸鹽纖維、殼聚糖纖維、纖維素纖維、羧甲基殼聚糖纖維、酰化殼聚糖纖維、羧甲基纖維素纖維、羧乙基纖維素纖維、不溶于水的纖維素烷基磺酸纖維、雙組分纖維、維綸纖維、丙綸纖維、滌綸纖維、尼綸纖維、晴綸纖維、交聯丙烯酸纖維、木漿纖維或者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纖維混紡而成的纖維。
[0023]進一步地,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的克重為60-600克/平方米之間,優選地為80-500克/平方米之間,更優選地為100-400克/平方米之間。
[0024]進一步地, 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纖維的線密度在0.5-10.0分特之間,優選地在1-6分特之間;纖維長度在3-150毫米之間,優選地在5-75毫米之間。
[0025]進一步地,所述非織造布的成布方式為針刺成布、水刺成布、熱熔成布或者化學粘結成布。
[002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與中間纖維層織物通過針刺方式、熱熔方式復合、化學粘合方式或者超聲波焊接方式進行復合;在熱熔或超聲波焊接方式復合的情況下,所述復合的敷料具有圖案,所述圖案為方形、三角形、長方形、菱形、圓形或點狀形。
[0027]進一步地,本發明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用于護理潰瘍性傷口的用途。
[0028]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制備方法,用于制備上述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包括:A)提供用于制備的原始加工材料,即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和中間纖維層織物的纖維材料,并對材料的各項參數進行測量;B)對纖維材料進行加工形成纖維網;C)將纖維網加工成為中間纖維層織物;D)將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與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進行復合加工,得到復合織物;E)將復合織物封裝滅菌,得到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
[002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0]1、本發明的傷口敷料由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和中間纖維層織物組成,其中,中間纖維層織物體積密度小,結構蓬松,更容易將傷口分泌液保持在織物結構中。
[0031]2、本發明的傷口敷料的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體積密度大于中間纖維層織物的體積密度,可以很好地鎖住吸收進入中間纖維層的傷口滲出液,防止滲出液回流至傷口引起傷口二次感染。
[0032]3、由于該敷料具有三層結構,且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體積密度大于中間纖維層的體積密度,使得敷料的強度尤其是濕強度有所提高,因此,在更換敷料時,敷料不容易破損,可以整片去除,而且沒有纖維碎屑脫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傷口敷料在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I天后的抑菌圈的照片。
[0034]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5的傷口敷料在銅綠假單胞菌培養皿中I天后的抑菌圈的照片。
[0035]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4為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
[0037]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3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描述。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及其制備方法。
[0039]本發明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包括三層織物,如圖3所示,其中第一層織物為第一外層織物1, 第二層織物為中間纖維層織物2,第三層織物為第二外層織物3。第一外層織物1、第二外層織物3位于傷口敷料兩個外表面,中間纖維層織物2位于第一外層織物
1、第二外層織物3之間。
[0040]其中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體積密度均大于第二層的中間纖維層織物的體積密度。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克重均在8-140克/平方米之間,優選地在10-100克/平方米;體積密度均在0.08-0.32克/立方厘米之間,優選地在
0.08-0.25克/立方厘米之間。
[0041 ] 本發明的傷口敷料中,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均可以選自海藻酸鹽纖維織物,或殼聚糖纖維織物,或纖維素纖維織物,或改性殼聚糖纖維織物,或改性纖維素纖維織物,也可以為維綸纖維織物,或丙綸纖維織物,或滌綸纖維織物,或尼綸纖維織物,或晴綸纖維織物,或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纖維的混紡織物。也即,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可以是同一種織物,也可以是上述織物的任意兩種,即這種三層織物敷料的結構可以是對稱的(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相同),也可以是不對稱的(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不相同)。
[0042]其中,所述海藻酸鹽纖維為高甘露糖醛酸(M)型、高古洛糖醛酸(G)型或者甘露糖醛酸/古洛糖醛酸(Μ/G)混合型。所述海藻酸鹽纖維為海藻酸鈣纖維或者海藻酸鈣/鈉纖維。所述殼聚糖纖維可以是脫乙酰度為80%以上的殼聚糖纖維。所述改性殼聚糖纖維可以是經過羧甲基化學改性的羧甲基殼聚糖纖維或者是經過酰化改性的酰化殼聚糖纖維,以提高其吸收性能,其對蒸餾水的吸收率達500%或以上。所述纖維素纖維可以是常規黏膠纖維,也可以是溶劑紡纖維素纖維如萊塞爾纖(Lyocell)纖維。所述改性纖維素纖維可以是經過化學改性的羧甲基纖維素纖維、羧乙基纖維素纖維或不溶于水的纖維素烷基磺酸纖維,其對蒸餾水的吸收率達500%或以上。
[0043]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其中之一或全部都含有抗菌劑,如銀、PHMB或蜂蜜,其中優選銀或其他含銀材料,例如是銀化合物和銀絡合物。制備時,可以先在纖維內部或表面加銀然后制備成織物,也可以直接在織物內部或表面加銀。所述含銀織物的含銀量在
0.01%-25%,優選為 0.1%-20%。
[0044]本發明并不限制在纖維中加入銀的方法,所述加入銀的方法主要包括:
[0045]1、在紡絲溶液中加入抗菌劑,如硝酸銀、氯化銀、碳酸銀或者磷酸氫鋯鈉銀(Silver Sodium Zirconium Hydrogen phosphate),使得制成后的纖維含有抗菌劑;
[0046]2、在纖維或織物表面噴涂含銀液體,如在纖維或織物表面噴涂納米銀溶液;
[0047]3、在纖維、織物表面鍍銀。[004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層之一或兩層都是針織物、機織物或者非織造布,所述針織物是通過針織工藝制備的織物,所述機織物是通過機織工藝制備的織物,所述非織造布是通過非織造工藝制得的織物。
[0049]如果是針織物或機織物,其織物可以是由短纖紗線織成的,即經過短纖紡紗織布等工藝制備的織物,也可以是由長絲線織成的,其纖維或長絲線密度在0.5-10分特(dtex)之間。優選地在1-6分特之間。如果是非織造布,其成布方式可以是針刺成布、水刺成布、熱熔成布或化學粘結成布。 水刺成布和熱熔成布只適用于一些特定纖維,如水刺成布適用于非凝膠纖維,熱熔成布適用熔融紡制備的纖維,比較常見的是紡粘非織造布。
[0050]而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可以含有海藻酸鹽纖維、殼聚糖纖維、粘膠纖維素纖維、萊塞爾纖維素纖維、羧甲基殼聚糖纖維、酰化殼聚糖纖維、羧甲基纖維素纖維、羧乙基纖維素纖維、不溶于水的纖維素烷基磺酸纖維、雙組分低熔點纖維;也可以是維綸纖維、丙綸纖維、漆纟侖纖維、尼纟侖纖維、晴纟侖纖維、交聯丙烯酸纖維(crοsS-1inked acrylate copolymerfibre)或者木漿纖維,也即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的纖維可以為上述各種纖維的其中一種。
[0051]另外,本發明所述的中間纖維層織物,還可以通過纖維混紡制備具有綜合功能的敷料。本發明所涉及的傷口敷料中,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的纖維可以是由下列兩種或兩種以上纖維混紡組合而成:海藻酸鹽纖維、殼聚糖纖維、粘膠纖維素纖維、萊塞爾纖維素纖維、羧甲基殼聚糖纖維、酰化殼聚糖纖維、羧甲基纖維素纖維、羧乙基纖維素纖維、不溶于水的纖維素烷基磺酸纖維、雙組分低熔點纖維、維綸纖維、丙綸纖維、滌綸纖維、尼綸纖維、晴綸纖維、交聯丙烯酸纖維(cross-linked acrylate copolymer fibre)以及木衆纖維。比如將海藻酸鈣纖維與殼聚糖纖維混紡,所制備的敷料具有吸濕性,同時還具有殼聚糖的止血功能。為了進一步提高敷料的吸濕性能,還可以將海藻酸鈣纖維與羧甲基纖維素纖維混紡。為了提高敷料的濕強度,還可以將改性纖維素纖維與未改性纖維素纖維(如Lyocell)混紡。
[0052]另外,為了使傷口敷料具有抗感染功效,上述中間纖維層織物可以含有抗菌劑,所述抗菌劑可以是銀、PHMB或蜂蜜等,優選為銀離子,銀化合物,銀絡合物或在纖維或織物表面鍍銀,其抗菌劑含量在0.01%-20%之間,優選為0.1%-10%。
[0053]本發明敷料的中間纖維層織物的克重為60-600克/平方米之間,優選80-500克/平方米之間,更優選100-400克/平方米之間。
[0054]本發明使用的中間層纖維層織物的纖維為短纖維,可以根據傷口敷料的結構和生產工藝將長絲或纖維切斷成一定的長度,所述纖維長度為3-150mm之間,優選地在5_75毫米之間。并且纖維具有一定的線密度,所述纖維的線密度為0.5-lOdtex,優選地在1-6分特之間。另外,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是一種非織造布織物,可以通過針刺非織造工藝制得。其成布方式可以是針刺成布、熱熔成布或化學粘結成布。
[0055]在本發明所涉及的傷口敷料中,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與中間纖維層織物的復合可以通過針刺方式、熱熔方式、超聲波焊接方式或化學粘合方式實現。針刺方式和化學粘合簡單易于實施,可以適用于所有纖維,熱熔方式和超聲波焊接方式只適用于那些中間層織物中含有雙組分纖維(如聚乙烯/聚丙烯等)或熔融紡的纖維。針刺方式復合的敷料手感柔軟,而化學粘合方式復合的敷料手感較硬。熱熔方式和超聲波焊接方式可以通過熱壓和焊頭在復合的敷料表面形成圖案。常見的圖案有方形、三角形、長方形、菱形、圓形或點狀形。這些圖案有時可以防止傷口分泌液橫向擴散,使敷料具有橫向鎖水能力。[0056]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制備方法,制備上述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0057]A)提供用于制備的原始加工材料,即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和中間纖維層織物的纖維材料,并對材料的各項參數進行測量;
[0058]B)對中間纖維層織物的纖維材料進行加工形成纖維網;
[0059]C)將纖維網加工成中間纖維層織物;
[0060]D)將該中間纖維層織物用前述的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進行復合加工, 得到復合織物;
[0061]E)將復合織物封裝滅菌,得到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
[0062]由上可知,在制備方法中,需要對一些參數進行一些測量,下面對本發明中用到的測量方法進行描述:
[0063]I)測量織物克重:
[0064]將織物剪成四方形或長方形,測量其重量G (克),然后鋪在一個平面上測量織物長度L (厘米)和織物寬度W (厘米)。克重Gk由用下列公式計算得出:
[0065]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包括: 位于傷口敷料兩個外表面的第一外層織物、第二外層織物以及位于第一外層織物、第二外層織物之間的中間纖維層織物; 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體積密度均大于中間纖維層織物的體積密度; 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克重均在8-140克/平方米之間,體積密度均在0.08-0.32克/立方厘米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中的至少一個選自海藻酸鹽纖維織物、殼聚糖纖維織物、纖維素纖維織物、羧甲基殼聚糖纖維織物、酰化殼聚糖纖維織物、羧甲基纖維素纖維織物、羧乙基纖維素纖維織物、不溶于水的纖維素烷基磺酸纖維織物、維綸纖維織物、丙綸纖維織物、滌綸纖維織物、尼綸纖維織物、晴綸纖維織物或者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纖維的混紡織物;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的克重優選為均在10-100克/平方米;體積密度優選為均在0.08-0.25克/立方厘米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中的至少一個含有抗菌劑,抗菌劑含量在0.01%-25%之間,優選為在0.1%_20%之間;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纖維含有抗菌劑,抗菌劑含量在0.01%-20%之間,優選為在0.1%-10%之間;所述抗菌劑優選為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中的至少一個是針織物、機織物或者非織造布;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為非織造布織物;所述針織物和機織物由短纖紗線織成或者由長絲織成,所述短纖紗線纖維線密度或長絲線密度在0.5-10.0分特之間,優選地在1-6分特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含有海藻酸鹽纖維、殼聚糖纖維`、纖維素纖維、羧甲基殼聚糖纖維、酰化殼聚糖纖維、羧甲基纖維素纖維、羧乙基纖維素纖維、不溶于水的纖維素烷基磺酸纖維、雙組分纖維、維綸纖維、丙綸纖維、滌綸纖維、尼綸纖維、晴綸纖維、交聯丙烯酸纖維、木漿纖維或者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纖維混紡而成的纖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的克重為60-600克/平方米之間,優選地為80-500克/平方米之間,更優選地為100-400克/平方米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纖維的線密度在0.5-10.0分特之間,優選地在1-6分特之間;纖維長度在3-150毫米之間,優選地在5-75毫米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織造布的成布方式為針刺成布、水刺成布、熱熔成布或者化學粘結成布。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與中間纖維層織物通過針刺方式、熱熔方式復合、化學粘合方式或者超聲波焊接方式進行復合,在熱熔或超聲波焊接方式復合的情況下,所述復合的敷料具有圖案,所述圖案為方形、三角形、長方形、菱形、圓形或點狀形。
10.一種制備方法,用于制備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含有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包括: A)提供用于制備的原始加工材料,即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和中間纖維層織物的纖維材料,并對材料的各項參數進行測量; B)對纖維材料進行加工形成纖維網; C)將纖維網加工成為中間纖維層織物; D)將所述中間纖維層織物與所述第一外層織物和第二外層織物進行復合加工,得到復合織物; E)將復合織物封裝滅菌,得到三層織物的傷口敷料。
【文檔編號】A61F13/02GK103735359SQ201310728101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5日
【發明者】王曉東, 莫小慧, 馮彩霞, 蕭健鵬 申請人:佛山市優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