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迅速發展,電梯作為樓宇的垂直運輸唯一主要設備,人們對電梯承載的功能要求也越來越多,隨著人類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及其壽命的不斷增長,高齡層的人數將越來越多,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已成為人類社會關注的焦點,其就醫急救便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話題。而在密集的高層住宅樓中,有時病人需要借助擔架送到醫院,擔架車可以將病人運送到急救車上,但需要不時的移動病人,將病人換乘到急救車上,對有些病情不能移動的病人,帶來危險,浪費了寶貴的搶救時間。現有擔架的尺寸不能變換,但是病人的身高不盡相同,電梯內轎廂深度以及尾廂深度隨著電梯載重、井道深度的變化而變化,因而現有的擔架已不能滿足病人的需求和適應不同的電梯轎廂。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醫用擔架的尺寸不能變換,不能滿足病人身高的需求和適應不同電梯轎廂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符合了電梯轎廂尺寸的變化,保證了醫用擔架的有效長度滿足不同身高的病人的需求,達到了在電梯內運載醫用擔架實現緊急救援的目的,病人可以與副擔架一起移動,換乘到急救車上,避免了搬動病人,節約了寶貴的搶救時間。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由主擔架和副擔架組成,主擔架與副擔架之間活動連接,主擔架為矩形形狀,主擔架包括主擔架橫梁、主擔架縱梁、擔架立梁和滾輪,主擔架橫梁橫設在主擔架縱梁上,主擔架橫梁與主擔架縱梁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擔架框架,在主擔架縱梁上設有至少三個支撐整個擔架框架的擔架立梁,擔架立梁接觸地面的一端設有滾輪,在主擔架一端的主擔架橫梁上沿主擔架的縱軸方向設有一可繞主擔架橫梁旋轉并可沿主擔架縱軸方向伸縮的擴展部,保證了醫用擔架的有效長度滿足不同身高的病人的需求。擴展部包括擴展部橫梁、擴展部縱梁和布面,擴展部縱梁的一端與擴展部橫梁連接,另一端與主擔架橫梁通過插銷活動連接在一起,布面將擴展部橫梁與擴展部縱梁構成的框架包裹在內,擴展部縱梁由兩節圓柱形套管套接連接,套接在外圈的圓柱形套管上的管口處設有一螺栓,通過螺栓的擰動將套接在內圈的圓柱形套管固定,使得擴展部可以伸長一定的長度,并可定位。插銷活動連接為在主擔架橫梁上設有一凹槽,擴展部縱梁上設有一與凹槽相匹配的凸塊,凹槽與凸塊卡接后通過一螺栓將主擔架橫梁與擴展部縱梁連接在一起,使得擴展部可以旋轉,滿足病人的不同身高的需求。主擔架橫梁上通過螺栓活動連接一條形桿,條形桿的桿體上設有一垂直于桿體的插塊,擴展部縱梁上設有與插塊相匹配的若干凹槽孔,通過插塊插入凹槽孔中使得擴展部旋轉后可定位。還可以是,主擔架縱梁上通過螺栓活動連接一條形桿,條形桿的桿體上設有一垂直于桿體的插塊,擴展部縱梁上設有與插塊相匹配的若干凹槽孔,通過插塊插入凹槽孔中使得擴展部旋轉后可定位。副擔架為矩形形狀,包括副擔架橫梁、副擔架縱梁和擔架布面,副擔架橫梁橫設在副擔架縱梁上,副擔架橫梁與副擔架縱梁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擔架框架,擔架布面將擔架框架包裹在內。在擔架布面上設有將病人固定的安全帶和擔架墊,防止病人的移動,使病人更為舒適躺在醫用擔架上,緩解病痛。主擔架與副擔架之間的活動連接為通過織物粘扣帶連接。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為可折疊的醫用擔架,可折疊為主擔架縱梁和副擔架縱梁分別由兩段插銷連接的擔架分梁組成,通過兩段擔架分梁之間的插銷連接使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可折疊,便于存放,攜帶方便,節省空間。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的主擔架上與擴展部相對應的另一端的主擔架橫梁上設置有擔架拉手,便于急救人員推動擔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符合電梯轎廂尺寸的變化,保證醫用擔架的有效長度滿足不同身高的病人的需求,達到了在電梯內運載醫用擔架實現緊急救援的目的,病人可以與副擔架一起移動,換乘到急救車上,避免了搬動病人,節約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主副組合醫用擔架進行具體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醫用擔架主擔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醫用擔架的整體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醫用擔架副擔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擴展部旋轉固定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擴展部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醫用擔架擴展部旋轉一個角度時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醫用擔架擴展部旋轉為直角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2所示,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由主擔架I和副擔架2組成,主擔架I包括主擔架橫梁3、主擔架縱梁4、擔架立梁7、滾輪8,主擔架橫梁3橫設在主擔架縱梁4上,主擔架橫梁與主擔架縱梁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擔架框架。在主擔架縱梁4上相對于地面的一側設有至少三個擔架立梁7,以支撐整個的擔架框架。在擔架立梁7上與地面接觸一端設有滾輪8。急救人員可以推動主擔架,運送病人,省時省力,方便進行緊急救援。主擔架一端的主擔架橫梁3的中間位置處沿主擔架的縱軸方向設有一擴展部5,擴展部5可繞主擔架橫梁旋轉并可沿主擔架縱軸方向伸縮。擴展部5包括一根擴展部橫梁51、兩根擴展部縱梁52、布面,兩根擴展部縱梁52的一端分別與擴展部橫梁51的兩端連接,另一端與主擔架的主擔架橫梁3通過插銷活動連接在一起,布面將擴展部橫梁51與擴展部縱梁52構成的框架包裹在內。如圖5所示,擴展部5由兩節圓柱形套管套接連接,通過兩節圓柱形套管實現擴展部的伸縮,套接在外圈的圓柱形套管上的管口處設有一螺栓57,通過螺栓57的擰動將套接在內圈的圓柱形套管固定。根據病人身高的需要,可以將擴展部的兩節圓柱形套管拉出,調節到需要的長度,通過螺栓擰緊外圈的圓柱形套管,將其固定。擴展部5由兩節長度為IOOmm的圓柱形套管套接連接,因而擴展部全部展開后的總長為200mm,寬為200mm,可以根據病人的不同的身高將擴展部展開或者收回。主擔架I的基本長度為1750mm,擴展部5為100mm-200mm之間變化,因而主擔架I的總長度為1750mm-1950mm之間變化。當病人身高過長時,可以將擴展部展開不同的長度,當病人身高在1750mm以下時,可以將擴展部收回到主擔架與人接觸的一面的背面。如圖4、6、7所示,在主擔架橫梁3上設有一凹槽31,擴展部縱梁52上設有一與凹槽相匹配的凸塊53,凹槽與凸塊相互卡接后通過一螺栓54將主擔架橫梁3與擴展部縱梁52連接在一起,使得擴展部5可以繞主擔架橫梁3旋轉360°。主擔架橫梁3上設有一凹槽,凹槽內放置一條形桿32,通過螺栓55將主擔架橫梁3與條形桿32活動連接,使得條形桿可以繞主擔架橫梁3旋轉360°。在條形桿32的桿體上設有一垂直于桿體的插塊33,擴展部縱梁52上設有與插塊相匹配的若干凹槽孔56,當擴展部5旋轉到一定角度時,轉動條形桿32,將插塊33插入到相對應的凹槽孔內,使得擴展部5固定。還可以是,在主擔架縱梁4上通過螺栓55活動連接一條形桿32,在條形桿32的桿體上設有一垂直于桿體的插塊33,擴展部縱梁52上設有與插塊相匹配的若干凹槽孔56,當擴展部5旋轉到一定角度時,轉動條形桿32,將插塊33插入到相對應的凹槽孔內,使得擴展部5固定。擴展部5可以在旋轉任意一個角度后定位,防止病人從擔架后側滑出擔架,滿足病人的不同需求。如圖3所示,副擔架2包括副擔架橫梁9、副擔架縱梁10、擔架布面11、安全帶12、擔架墊,副擔架橫梁9橫設在副擔架縱梁10上,副擔架橫梁9與副擔架縱梁10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擔架框架。擔架布面11將擔架框架包裹在內,在擔架布面11上設有安全帶12,以便固定病人,防止病人的滾動。在擔架布面11上還設有擔架墊,使病人更為舒適躺在醫用擔架上,緩解病痛。如
圖1所示,在主擔架與擴展部相對應的另一端的主擔架橫梁3上設有一擔架拉手6,擔架拉手6為長方形,設置在主擔架橫梁3的中間位置處,并且繞主擔架橫梁3旋轉一定角度,便于急救人員推拉醫用擔架。主擔架的擔架立梁的滾輪8上設有腳踩剎車裝置,在滾輪8上設有剎車片,當需要醫用擔架保持不動時,踩下滾輪上的剎車片,醫用擔架可以相對于地面保持靜止狀態。主擔架I與副擔架2的形狀相匹配,均為矩形形狀。主擔架I與副擔架2之間通過織物粘扣帶連接活動連接,可以將副擔架方便的拿下來單獨使用。病人與副擔架緊密接觸,當移動病人或換乘急救車時,抬起副擔架即可,避免移動病人而使得病情加重。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為可折疊的醫用擔架,主擔架縱梁4和副擔架縱梁10分別由兩段擔架分梁組成,兩段擔架分梁之間通過插銷連接14,可以將主副組合醫用擔架折疊成兩折,方便存放,不使用時,折疊放置,既攜帶方便,又節省空間。插銷連接14是指,一段擔架分梁的一端設有一凹槽,另一段擔架分梁上設有一與凹槽相匹配的凸塊,凹槽與凸塊相互卡接后通過一螺栓將兩段擔架分梁連接在一起。 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的主擔架橫梁3與主擔架縱梁4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副擔架橫梁9與副擔架縱梁10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擔架立梁7與擔架縱梁4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拆卸方便,易于維修,提高了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的可靠性,為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在運輸中組裝與拆卸提供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由主擔架(I)和副擔架(2)組成,所述主擔架與副擔架之間活動連接,所述主擔架(I)為矩形形狀,主擔架(I)包括主擔架橫梁(3)、主擔架縱梁(4)、擔架立梁(7)和滾輪(8),主擔架橫梁(3)橫設在主擔架縱梁(4)上,主擔架橫梁與主擔架縱梁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擔架框架,在主擔架縱梁上設有至少三個支撐整個擔架框架的擔架立梁(7),所述擔架立梁接觸地面的一端設有滾輪(8),在所述主擔架一端的主擔架橫梁(3)上沿主擔架的縱軸方向設有一可繞主擔架橫梁旋轉并可沿主擔架縱軸方向伸縮的擴展部(5)。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展部(5)包括擴展部橫梁(51)、擴展部縱梁(52)和布面,擴展部縱梁(52)的一端與擴展部橫梁(51)連接,另一端與主擔架橫梁(3)通過插銷活動連接在一起,布面將擴展部橫梁(51)與擴展部縱梁(52)構成的框架包裹在內,所述擴展部縱梁(52)由兩節圓柱形套管套接連接,套接在外圈的圓柱形套管上的管口處設有一螺栓(57),通過螺栓(57)的擰動將套接在內圈的圓柱形套管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銷活動連接為在主擔架橫梁(3)上設有一凹槽(31),擴展部縱梁(52)上設有一與凹槽相匹配的凸塊(53 ),凹槽(31)與凸塊(53 )卡接后通過一螺栓(54)將主擔架橫梁(3 )與擴展部縱梁(52 )連接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擔架橫梁(3)上通過螺栓(55)活動連接一條形桿(32),所述條形桿的桿體上設有一垂直于桿體的插塊(33),擴展部縱梁(52)上設有與插塊相匹配的若干凹槽孔(56),通過插塊(33)插入凹槽孔(56 )中使得擴展部(5 )旋轉后可定位。
5.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擔架縱梁(4)上通過螺栓(55)活動連接一條形桿(32),所述條形桿的桿體上設有一垂直于桿體的插塊(33),擴展部縱梁(52)上設有與插塊相匹配的若干凹槽孔(56),通過插塊(33)插入凹槽孔(56 )中使得擴展部(5 )旋轉后可定位。
6.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擔架(2)為矩形形狀,包括副擔架橫梁(9)、副擔架縱梁(10)和擔架布面(11),副擔架橫梁(9)橫設在副擔架縱梁(10 )上,副擔架橫梁與副擔架縱梁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擔架框架,擔架布面(11)將擔架框架包裹在內。
7.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擔架布面(11)上設有將病人固定的安全帶(12)和擔架墊。
8.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擔架(I)與副擔架(2)之間的活動連接為通過織物粘扣帶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為可折疊的醫用擔架,所述可折疊為主擔架縱梁(4)和副擔架縱梁(10)分別由兩段插銷連接的擔架分梁(13)組成,通過兩段擔架分梁之間的插銷連接使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可折疊。
10.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的主擔架上與擴展部相對應的另一端的主擔架橫梁(3)上設置有擔架拉手(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主副組合醫用擔架,由主擔架和副擔架組成,主擔架與副擔架之間活動連接,主擔架為矩形,包括主擔架橫梁、主擔架縱梁、擔架立梁和滾輪,主擔架橫梁橫設在主擔架縱梁上,主擔架橫梁與主擔架縱梁連接在一起構成擔架框架,在主擔架縱梁上設有至少三個支撐整個擔架框架的擔架立梁,擔架立梁接觸地面的一端設有滾輪,在主擔架一端的主擔架橫梁上沿主擔架的縱軸方向設有一可繞主擔架橫梁旋轉并可沿主擔架縱軸方向伸縮的擴展部,符合電梯轎廂尺寸的變化,保證醫用擔架的有效長度滿足不同身高的病人的需求,達到了在電梯內運載醫用擔架實現緊急救援的目的,病人可與副擔架一起移動換乘到急救車上,避免搬動病人,節約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文檔編號A61G1/00GK203029498SQ20132004681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酒井建國 申請人:鈴木電梯(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