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保健按摩角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保健按摩角球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具體涉及一種保健按摩角球。
背景技術:
[0002]人的手部具有眾多的穴位,自古有十指連心的說法,如對這些穴位加以按摩,將大改善人們的身體善,起到較好的保健效果。針對手部穴位按摩的產品通常為按摩球,人們可以在散步、靜坐等休閑時間將其置于手中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以達到活動手指,健手健腦的效果。[0003]現有的按摩球產品很多,如公告號為CN202637409U、CN200991398Y等實用新型專利中報道的按摩球,但它們均是由圓形基體和設置在圓形基體上的凸塊組成,雖然凸塊也可起到按摩的作用,但是由于凸塊是后面才粘接在基體上的,而且在相鄰兩個凸塊之間并沒有過渡結構,而是為一道較深的低谷,使人們在手持按摩球在活動時會有不適感。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達到按摩刺激手部穴位目的在同時具有較好的手持舒適感的保健按摩角球。[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健按摩角球,包括基體,該基體為正多面體,其上各條棱均呈向正多面體內部凹進的圓弧狀。將正多面體的各條棱設計成向正多面體內部凹進的圓弧狀,一方面使正多面體的各個多面角凸顯出來形成起按摩作用的按摩觸點(棱角),另一方面,相鄰兩個按摩觸點之間具有弧線過渡結構,從而提升人們在手持按摩球活動時的舒適感。[0006]如果認為正多面體的各個多面角過于銳利,可以將正多面體的各個多面角倒圓,倒圓的程度可根據需要確定。[0007]對于正多面體的各條圓弧狀棱向正多面體內部的凹進程度可根據用戶需要確定,優選是將各條圓弧狀棱向正多面體內部的凹進程度設計成一致,即各條圓弧狀棱所對應的弧心角相等。[0008]上述正多面體可以是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或正二十面體,它們的多面角個數相應為四個、八個、六個、二十個或十二個。[0009]上述保健按摩球可以采用偏硬質地的木材制作,也可用石材(包括玉石)、陶瓷、金屬、橡膠或塑料等其它合成材料制作。[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保健按摩角球以正多面體為基體,通過將正多面體的各條棱設計成向正多面·體內部凹進的圓弧狀以獲得一體結構的產品,這樣設計一方面使正多面體的各個多面角凸顯出來形成起按摩作用的按摩觸點(棱角),另一方面,相鄰兩個按摩觸點之間具有弧線過渡結構,從而提升人們在手持按摩球活動時的舒適感。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五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0016]圖中標號為:[0017]1、基體;2棱;3多面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保健按摩角球包括基體I,所述基體I為正二十面體,其上各條棱2均呈向正二十面體內部凹進的圓弧狀,且各條圓弧狀棱2所對應的弧心角相等,所述正二十面體的各個多面角3( 二十面角)倒圓角,倒圓的程度一致,總共形成舒適感很好的十二個棱角。[0019] 上述實施方式中,保健按摩角球的基體I還可以是其它正多面體形狀,當基體I為正四面體形狀時,本新型所述保健按摩角球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當基體I為正六面體形狀時,本新型所述保健按摩角球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當基體I為正八面體形狀時,本新型所述保健按摩角球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當基體I為正十二面體形狀時,本新型所述保健按摩角球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
權利要求1.保健按摩角球,包括基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體(I)為正多面體,其上各條棱(2)均呈向正多面體內部凹進的圓弧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按摩角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面體的各個多面角(3)倒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按摩角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面體的各條棱(2)所對應的弧心角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保健按摩角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多面體為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或正二十面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保健按摩角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多面體的多面角(3)個數為四個、八個、六個 、二十個或十二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保健按摩角球,包括基體,所述的基體為正多面體,其上各條棱均呈向正多面體內部凹進的圓弧狀。優選是將正多面體的各個多面角倒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正多面體的各條棱設計成向正多面體內部凹進的圓弧狀,一方面使正多面體的各個多面角凸顯出來形成起按摩作用的按摩觸點(棱角),另一方面,相鄰兩個按摩觸點之間具有弧線過渡結構,從而提升人們在手持按摩球活動時的舒適感。
文檔編號A61H39/04GK203107647SQ2013200691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6日
發明者唐旭沛 申請人:唐旭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