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用品,尤其是一種專門用于氣管切開的一次性帶側孔氣
管切開套管。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氣管套管通常為帶氣囊的普通氣管切開套管,該套管存在以下缺點:一、患者脫離呼吸機后,拔管前常需進行堵管實驗以觀察其是否具備完整的自主咳嗽排痰能力,而普通氣管切開套管堵管后管壁與氣管之間的間隙過于狹窄阻礙了對患者自主排痰能力的觀察;二、患者在長時間帶管后,拔管前往往需要更換一次金屬套管作為過渡,不僅麻煩,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醫療費用;三、帶管的患者有時具備咳痰能力,而由于氣管套管的存在阻止了痰液的排除,此時需要借助人工吸痰,增加了氣道損傷的機會;四、患者長期帶管容易并發感染或痰痂堵塞導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可以克服現有氣管套管的缺點,可以允許患者帶管咳痰,管壁的側孔增加了氣道的通暢性,而無需更換金屬套管可直接拔管,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包括外套管,外套管的管身上開設有側孔;內套管為兩端開口的外徑等于外套管的內徑的中空導管;管芯為一端帶膨頭的弧形實心導管,膨頭與內套管開口端相配合;堵頭與外套管的開口端相配合。膨頭的外徑不小于內套管開口端的內徑。堵頭優選為實心圓柱狀管。堵頭的外徑等于外套管的開口端的內徑。外套管優選為帶氣囊的氣管切開套管。內套管的數量優選為兩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由于采用外套管、內套管、管芯和堵頭相配合的方式,一旦患者脫離呼吸機,即可拔除內套管,保留帶側孔的外套管,患者可通過側孔自主咳嗽排痰,免除人工吸痰對氣管的刺激;達到拔管標準時,無需更換金屬套管直接拔管,同時可以將內套管更換消毒或清洗痰痂,可以克服現有氣管套管的缺點,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內套管的數量優選為兩根,可以頻繁消毒和清洗內套管,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6]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套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套管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管芯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堵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2、圖3和圖4所不,本實用新型包括外套管1,外套管I的管身上開設有側孔3 ;內套管4為兩端開口的外徑等于外套管I的內徑的中空導管,內套管4放入外套管I后能與外套管I的內壁緊密相貼;管芯5為一端帶膨頭6的弧形實心導管,膨頭6與內套管開口端7相配合;堵頭8與外套管I的開口端9相配合。膨頭6的外徑不小于內套管開口端7的內徑。堵頭8為實心圓柱狀管。堵頭8的外徑等于外套管I的開口端9的內徑。外套管I為帶氣囊2的氣管切開套管。內套管4的數量為兩根。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如下:使用時,先將內套管4插入外套管1,將管芯5插入內套管4,使管芯5的膨頭6堵住內套管開口端7,由氣管切開處將帶有管芯5和內套管4的外套管I插入氣管,給氣囊充氣后即可連接呼吸機;當患者脫離呼吸機且具備自主咳嗽能力時即可拔除內套管4并用堵頭8封堵外套管I的開口端9,患者可改為經鼻吸氧并通過側孔自主咳嗽排痰,免除人工吸痰對氣管的刺激;如果患者痰量較多或者排痰費力時,拔除堵頭8即可經外套管I吸痰;如果患者病情發生變化需要使用呼吸機時,套入內套管4連接呼吸機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包括外套管(I),其特征在于: 外套管(I)的管身上開設有側孔(3); 內套管(4)為兩端開口的外徑等于外套管(I)的內徑的中空導管; 管芯(5)為一端帶膨頭(6)的弧形實心導管,膨頭(6)與內套管開口端(7)相配合; 堵頭(8)與外套管(I)的開口端(9)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其特征在于:膨頭(6)的外徑不小于內套管開口端(7)的內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其特征在于:堵頭(8)為實心圓柱狀管。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其特征在于:堵頭(8)的外徑等于外套管(I)的開口端(9)的內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其特征在于:外套管(I)為帶氣囊(2)的氣管切開套管。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其特征在于:內套管(4)的數量為兩根。
專利摘要一種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包括外套管,外套管的管身上開設有側孔;內套管為兩端開口的外徑等于外套管的內徑的中空導管;管芯為一端帶膨頭的弧形實心導管,膨頭與內套管開口端相配合;堵頭與外套管的開口端相配合;內套管的數量優選為兩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一次性帶側孔氣管切開套管,由于采用外套管、內套管、管芯和堵頭相配合的方式,一旦患者脫離呼吸機,即可拔除內套管,保留帶側孔的外套管,患者可通過側孔自主咳嗽排痰,免除人工吸痰對氣管的刺激;達到拔管標準時,無需更換金屬套管直接拔管,同時可以將內套管更換消毒或清洗痰痂,可以克服現有氣管套管的缺點,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1M16/00GK203060514SQ20132008031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1日
發明者曹志剛, 李冉, 曹春蓉, 張家駿, 吳萍 申請人:三峽大學仁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