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醫用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是指一種醫用引流管。
背景技術:
引流在臨床上非常常見,例如胸腔積液、腹部積液、腦積液及尿液引流等等。常用的引流管是在引流端的側壁上開設若干個側孔,將引流管的引流端置于被引流組織內,液體經側孔進入引流管排出。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當引流管置于被引流組織后,隨著人體組織的蠕動,引流管的引流端很容易被人體組織擠住,造成引流不暢。
發明內容為克服目前常規引流管在使用過程中易被人體組織擠住造成引流不暢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對人體組織進行有效支撐,以達到引流順暢的醫用引流管。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醫用引流管,包括一引流管體,引流管體的一端設有引流接口,另一端為盲端,在靠近盲端的管壁上設有若干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體內管壁上附著一根注液管,注液管的一端伸出引流管體并在該端設有注射接口,注液管的另一端穿過引流 管體的盲端,并在該端設有膨脹球囊。該醫用引流管通過在引流管體內設置注液管,通過注液管注射液體使其末端膨脹球囊膨脹可以對人體組織進行有效支撐,防止引流管體的引流端被人體組織擠壓而造成引流不暢。該醫用引流管結構合理、操作簡便,可有效應用于臨床的多種引流操作中。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引流管體,2、引流接口,3、側孔,4、注液管,5、注射接口,6、膨脹球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附圖所示,醫用引流管,包括一引流管體1,引流管體I的一端設有引流接口 2,另一端為盲端,在靠近盲端的管壁上設有若干側孔3。如附圖所示,在引流管體I內管壁上附著一根注液管4,注液管4的一端伸出引流管體I并在該端設有注射接口 5,注液管的另一端穿過引流管體I的盲端,并在該端設有膨脹球囊6。操作時,按照正常引流操作步驟放置引流管,當發現引流管體出現引流不暢時,通過注射接口 5向注液管4內注射液體使注液管4末端膨脹球囊6膨脹對引流管體上側孔附近的人體組織進行有效支撐,即可使積液順暢引流。
權利要求1.醫用引流管,包括一引流管體,引流管體的一端設有引流接口,另一端為盲端,在靠近盲端的管壁上設有若干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體內管壁上附著一根注液管,注液管的一端伸出引流管體并在該端設有注射接口,注液管的另一端穿過引流管體的盲端,并在該端設有膨 脹球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為克服目前常規引流管在使用過程中易被人體組織擠住造成引流不暢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醫用引流管,包括一引流管體,引流管體的一端設有引流接口,另一端為盲端,在靠近盲端的管壁上設有若干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體內管壁上附著一根注液管,注液管的一端伸出引流管體并在該端設有注射接口,注液管的另一端穿過引流管體的盲端,并在該端設有膨脹球囊。該醫用引流管結構合理、操作簡便,可有效應用于臨床的多種引流操作中。
文檔編號A61M25/10GK203139360SQ20132009394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日
發明者周麗麗, 付海英 申請人:周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