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裝置制造領域,尤其是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如圖1中所示,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包括有調節裝置主體I和輸液管通道4,在該輸液管通道4中設置有輸液管41,該輸液管41位于調節裝置主體I中,還包括驅動輪0,在驅動輪O中間設置有滾軸31,該滾軸31和驅動輪O沿著調節裝置主體I的長度方向移動,驅動輪O與輸液管41之間產生壓力,具體地,由驅動輪O的轉動,帶動與驅動輪O固定連接的滾軸31,滾軸31在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中移動,驅動輪擠壓輸液管41,輸液管41被壓得越扁,輸液管41中的液體流速越慢。然而,在現有技術中,由于驅動輪O所處的位置無法確定,所以輸液管41中每分鐘的液滴流量是隨機的。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提供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輸液管無法控制輸液流量的技術問題。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中,包括一上端開口的調節裝置主體和導向槽,所述導向槽沿著所述調節裝置主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于所述調節裝置主體的內側;調節滾輪,所述調節滾輪設置于所述調節裝置主體中,在所述調節滾輪中設置有滾軸,所述滾軸的直徑與所述導向槽寬度大小相適配,所述滾軸在所述導向槽中移動;輸液管通道,所·述輸液管通道沿著所述調節裝置主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于所述調節裝置主體的底部,所述輸液管通道與所述導向槽形成預定的夾角,所述調節滾輪對所述輸液管通道產生干涉且所述調節滾輪對所述輸液管通道的干涉沿著所述輸液管通道與所述導向槽的最大開口端向所述輸液管通道與所述導向槽的延長線的相交方向逐漸增大;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沿著所述導向槽的長度方向設置于所述導向槽上,所述滾軸的直徑大小與相鄰的所述定位結構之間的距離大小相適配,所述滾軸在所述定位結構中移動。上述的輸液流量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導向槽包括定位區段和非定位區段,所述定位區段與所述非定位區段連接,所述定位結構設置于所述定位區段上,所述滾軸的直徑與所述定位區段的寬度相適配。上述的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中,沿著所述定位區段的長度方向設置有流量標記,所述定位結構沿著所述流量標記設置。上述的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中,還包括凸緣,所述凸緣沿著所述調節滾輪的周向分布于所述調節滾輪的外周上。上述的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定位結構為凸起,所述凸起沿著所述導向槽的長度方向設置于所述導向槽的側壁上。[0013]上述的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定位結構為橫截面為半圓形的凸起。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在調節裝置主體中設置有一定位結構和定位滾輪,將調節滾輪設置于相鄰的定位結構之中,從而可以實現對調節滾輪的定位,以及控制調節滾輪對輸液管的擠壓接觸程度,進而實現對輸液管內液體流量的控制。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的又一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的又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定。結合圖1至3中所示,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中,包括一上端開口的調節裝置主體I和導向槽2,該導向槽2沿著調節裝置主體I的長度方向設置于調節裝置主體I的內側;還包括調節滾輪3,該調節滾輪3設置于調節裝置主體I中,在調節滾輪3中設置有滾軸31,該滾軸31的直徑與導向槽2的寬度大小相適配,滾軸31在導向槽2中移動;進一步地,還包括輸液管通道4,輸液管通道4沿著調節裝置主體I的長度方向設置于調節裝置主體I的底部,該輸液管通道4與導向槽2形成預定的夾角,調節滾輪3對輸液管通道4產生干涉且調節滾輪3對輸液管通道4的干涉沿著輸液管通道4與導向槽2的最大開口端向輸液管通道4與導向槽2的延長線的相交方向逐漸增大;具體地,在輸液管通道4中可以設置輸液管41,由于調節滾輪3對輸液管通道4產生干涉,因而調節滾輪3對位于輸液管通道4中的輸液管41產生壓力,且該壓力沿著輸液管通道4與導向槽2的最大開口向輸液管通道4與導向槽2的延長線的相交方向逐漸增大,從而可以調節輸液管41中液體的流量大小。于上述方案基礎上,還包括定位結構5,該定位結構5沿著導向槽2的長度方向設置于導向槽2上,該滾軸31的直徑大小與相鄰的定位結構5之間的距離大小相適配,該滾軸31在定位結構5中移動。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該導向槽2包括定位區段21和非定位區段22,該定位區段21與非定位區段22連接,定位結構5設置于定位區段21上,其中,滾軸31的直徑與定位區段21的寬度相適配;,該滾軸31在該非定位區段22中時,其直徑與該非定位區段22的寬度方向上形成一定的曠量,滾軸31可以在非定位區段22中有一定的移動,從而進一步減小甚至使調節滾輪3對輸液管通道4中的輸液管41不產生壓力。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中,沿著定位區段21的長度方向設置有流量標記,該定位結構5沿著流量標記設置,其中,具體地,預先確定當調節滾輪3位于該調節裝置主體I中的某一位置時,輸液管41的流速,例如,以分鐘單位,在每分鐘內該輸液管可以滴量。然后按照實際的設置需求,在一定流速位置設定相應的定位結構5,如圖4中所示,以10滴/分鐘為單位間隔,以10滴/分鐘為起始的流量標記,每增加一個單位間隔處設置一定位結構5,實施中,通過將滾軸31置于相鄰的定位結構5中,可以較為精確地確定輸液管41的液體流速或流量。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該調節滾輪3上還設置有凸緣32,凸緣32沿著調節滾輪3的周向分布于調節滾輪3的外周上。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定位結構5為凸起,凸起沿著導向槽2的長度方向設置于導向槽2的側壁上。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定位結構5為橫截面為半圓形的凸起。 綜上所述,在本實用新型中,在該調節裝置主體I中設置有定位結構5,調節滾輪3通過該定位結構5可以實現對輸液管41中液體流量較為精確的控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上述實施例之間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或替換,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 ,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端開口的調節裝置主體和導向槽,所述導向槽沿著所述調節裝置主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于所述調節裝置主體的內側; 調節滾輪,所述調節滾輪設置于所述調節裝置主體中,在所述調節滾輪中設置有滾軸,所述滾軸的直徑與所述導向槽寬度大小相適配,所述滾軸在所述導向槽中移動; 輸液管通道,所述輸液管通道沿著所述調節裝置主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于所述調節裝置主體的底部,所述輸液管通道與所述導向槽形成預定的夾角,所述調節滾輪對所述輸液管通道產生干涉且所述調節滾輪對所述輸液管通道的干涉沿著所述輸液管通道與所述導向槽的最大開口端向所述輸液管通道與所述導向槽的延長線的相交方向逐漸增大; 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沿著所述導向槽的長度方向設置于所述導向槽上,所述滾軸的直徑大小與相鄰的所述定位結構之間的距離大小相適配,所述滾軸在所述定位結構中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槽包括定位區段和非定位區段,所述定位區段與所述非定位區段連接,所述定位結構設置于所述定位區段上,所述滾軸的直徑與所述定位區段的寬度相適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沿著所述定位區段的長度方向設置有流量標記,所述定位結構沿著所述流量標記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凸緣,所述凸緣沿著所述調節滾輪的周向分布于所述調節滾輪的外周上。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為凸起,所述凸起沿著所述導向槽的長度方向設置于所述導向槽的側壁上。
6.根據權 利要求5中任一所述的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為橫截面為半圓形的凸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管流量調節裝置,包括調節裝置主體和導向槽,導向槽沿著調節裝置主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于調節裝置主體的內側;調節滾輪,設置于調節裝置主體中,在調節滾輪中設置有滾軸,滾軸的直徑與導向槽寬度大小相適配;輸液管通道,沿著所述調節裝置主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于調節裝置主體的底部,輸液管通道與導向槽形成預定的夾角,調節滾輪對輸液管通道產生干涉且調節滾輪對輸液管通道的干涉沿著輸液管通道與導向槽的最大開口端向輸液管通道與導向槽的延長線的相交方向逐漸增大;定位結構,沿著導向槽的長度方向設置于導向槽上,滾軸的直徑大小與相鄰的定位結構之間的距離大小相適配。可以實現輸液管定位控制輸液流量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M5/168GK203154455SQ20132009616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4日
發明者王靜, 方莉娜 申請人: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