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捷分檔的輸液調節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調節器。
背景技術:
輸液是臨床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根據病人的病情需要將各種藥物、血液、營養物質等輸入人體。輸液的速度根據病員的年齡、病情、藥物性質、輸液目的來調節,根據臨床護理經驗輸液流速一般在每分鐘10 100滴,而每分鐘100滴以上一般情況是將流速調節器全打開。快捷便利的調節輸液速度對有效治療、避免引發并發癥、促進病人早日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臨床上普遍使用的流速調節器,護理人員需對照時間數滴數來調節流速,使用這種輸液流速調節器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出現差錯,導致嚴重的后果。雖然臨床上也有使用能準確調節流速的輸液泵,但是價格十分昂貴。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調節方便、準確的便捷分檔的輸液調節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種便捷分檔的輸液調節器,包括殼體、滾輪和輸液導管,殼體包括傾斜的底壁和一對側壁,一對側壁上設有彼此相對的一對滑槽;滾輪的中央有圓柱形的滾輪軸,滾輪軸的兩端分別設于所述的一對滑槽內;輸液導管穿過殼體,并位于殼體的底壁與所述滾輪之間。其特點包括:殼體標注有流速及 刻度線,刻度線可在殼體上絲印,或由磨具注成帶刻度的殼體;滾輪顏色與殼體顏色采用深淺對比色;殼體的一對滑槽上設有多個圓弧形定位槽,圓弧形定位槽之間由較短的平坦槽面過渡,圓弧形定位槽的高度與傾斜的底壁共同控制滾輪對輸液導管的擠壓程度,從而可控制各檔位流速,且圓弧形定位槽與滾輪軸的半徑相同,弧度上能相互吻合;殼體標示的流速與相應的定位槽、流速刻度線一一對應。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操作者利用靠近出口筋條方向的滾輪邊緣與殼體上刻度線交叉來讀取流速,就目前通用規格的輸液調節器而言,撥動滾輪可完成十二個檔位以上的速度調節,例如全開、關、每分鐘10滴到每分鐘100滴的共十二個檔次的速度調節。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不同的流速檔位,不但可確保流速的穩定、準確,更可大大方便輸液人員的操作,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十分經濟。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一種便捷分檔的輸液調節器,包括殼體1、滾輪2和輸液導管,殼體I包括傾斜的底壁8和一對側壁9,一對側壁9上設有彼此相對的一對滑槽6 ;滾輪2的中央有圓柱形的滾輪軸4,滾輪軸4的兩端分別設于所述的一對滑槽6內;輸液導管穿過殼體1,并位于殼體的底壁8與所述滾輪2之間。殼體I標注有流速11及刻度線10,刻度線10可在殼體上絲印,或由磨具注成帶刻度的殼體I ;滾輪2顏色與殼體I顏色采用深淺對比色,刻度線10 —直延伸到側壁上表面7并帶有指示箭頭,便于利用靠近出口筋條13 —側的滾輪邊緣12與殼體上刻度線10交叉來讀取流速11 ;殼體I的一對滑槽6上設有多個圓弧形定位槽5,圓弧形定位槽5之間由較短的平坦槽面14過渡,圓弧形定位槽5的高度與傾斜的底壁8共同控制滾輪2對輸液導管的擠壓程度,從而可控制各檔位流速,且圓弧形定位槽5與滾輪軸4的半徑相同,弧度上能相互吻合,調速后滾輪2位置不會發生非人為移動;殼體I標示的流速11與相應的定位槽5、流速刻度線10— —對應。
權利要求1.一種便捷分檔的輸液調節器,包括殼體、滾輪和輸液導管,殼體包括傾斜的底壁和一對側壁,一對側壁上設有彼此相對的一對滑槽;滾輪的中央有圓柱形的滾輪軸,滾輪軸的兩端分別設于所述的一對滑槽內;輸液導管穿過殼體,并位于殼體的底壁與所述滾輪之間;其特征是:殼體表面設有流速標記及相應刻度線;殼體的一對滑槽上設有多個圓弧形定位槽,相鄰圓弧形定位槽之間由平坦槽面過渡,圓弧形定位槽的高度與傾斜的底壁共同控制滾輪對輸液導管的擠壓程度,且圓弧形定位槽與滾輪軸的半徑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分檔的輸液調節器,其特征是:殼體表面設有流速標記及相應刻度線與圓弧 形定位槽一一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捷分檔的輸液調節器,殼體標注有流速及刻度線,刻度線可在殼體上絲印,或由磨具注成帶刻度的殼體;滾輪顏色與殼體顏色采用深淺對比色;殼體的一對滑槽上設有多個圓弧形定位槽,圓弧形定位槽之間由較短的平坦槽面過渡,圓弧形定位槽的高度與傾斜的底壁共同控制滾輪對輸液導管的擠壓程度,從而可控制各檔位流速,且圓弧形定位槽與滾輪軸的半徑相同,弧度上能相互吻合;殼體標示的流速與相應的定位槽、流速刻度線一一對應。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通過設置不同的流速檔位,不但可確保流速的穩定、準確,更可大大方便輸液人員的操作,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十分經濟。
文檔編號A61M5/175GK203139264SQ20132012657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0日
發明者楊愛建, 蔡曉娟, 楊智祥, 凌金城, 季智勇 申請人:南通市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