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傷口包扎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傷口包扎支架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醫(yī)療衛(wèi)生器械領域,特別與傷口包扎支架有關。
背景技術:
:已有的傷口包扎是直接在傷口上涂敷藥后用紗布和膠帶將傷口包扎,容易使紗布和傷口粘為一體。換藥時很容易將已結痂的傷口撕裂,傷者痛苦且影響治愈。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換藥方便,能減輕病人痛苦,縮短傷口治愈時間的傷口包扎支架。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傷口包扎支架,包括第一端有第一包扎翼而第二端有多個導向筒的固定部,第二端有第二 包扎翼而第一端上有與相對應的導向筒滑動配合的多個滑動柱的滑動部,調節(jié)帶的第一端通過固定釘固定在固定部上而第二端上有多個調節(jié)孔,在滑動部上相對調節(jié)孔的位置有與調節(jié)孔配合固定的調節(jié)釘,本實用新型采用無毒塑料制成。上述的固定部上相鄰導向筒間有第一通氣腔,滑動部上相鄰滑動柱間有第二通氣腔,保證了傷口處于通風、干燥的環(huán)境,傷口愈合快。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固定部罩在已處理好的傷口上,并用膠帶將其上的第一包扎翼與所處皮膚粘在一起,將滑動拄插入導向柱中,根據傷口的大小、長度調節(jié)滑動部的位置,并將調節(jié)帶上相應的調節(jié)孔扣在滑動部調節(jié)釘上,再用膠帶將滑動部第二包扎翼與所處皮膚粘在一起,最后用紗布將整個傷口包扎支架與受傷部位的肢體纏繞在一起即可。換藥時,只需拆除紗布,取下支架,重新涂敷藥后,再次用膠帶固定傷口包扎支架,纏上紗布即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換藥方便且能減輕病人痛苦,更重要的是縮短傷口痊愈的時間,傷口愈合快。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圖1的A— A剖視圖。圖4為圖1的B—B首I]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固定部、滑動部分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圖5,本實施例傷口包扎支架,包括第一端有第一包扎翼2而第二端有多個導向筒I的固定部3,第二端有第二包扎翼4而第一端上有與相對應的導向筒滑動配合的多個滑動柱5的滑動部6。調節(jié)帶8的第一端通過固定釘7固定在固定部上而第二端上有多個調節(jié)孔9。在滑動部上相對調節(jié)孔的位置有與調節(jié)孔配合固定的調節(jié)釘10。固定部上相鄰導向筒間有第一通氣腔11。滑動部上相鄰滑動柱間有第二通氣腔12。
權利要求1.傷口包扎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有第一包扎翼而第二端有多個導向筒的固定部,第二端有第二包扎翼而第一端上有與相對應的導向筒滑動配合的多個滑動柱的滑動部,調節(jié)帶的第一端通過固定釘固定在固定部上而第二端上有多個調節(jié)孔,在滑動部上相對調節(jié)孔的位置有與調節(jié)孔配合固定的調節(jié)釘。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傷口包扎支架,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上相鄰導向筒間有第一通氣腔,滑動部上相鄰滑動柱間有 第二通氣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傷口包扎支架,包括第一端有第一包扎翼而第二端有多個導向筒的固定部,第二端有第二包扎翼而第一端上有與相對應的導向筒滑動配合的多個滑動柱的滑動部,調節(jié)帶的第一端通過固定釘固定在固定部上而第二端上有多個調節(jié)孔,在滑動部上相對調節(jié)孔的位置有與調節(jié)孔配合固定的調節(jié)釘。本實用新型換藥方便,能減輕病人痛苦,縮短治愈時間。
文檔編號A61F13/00GK203089545SQ20132012898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21日
發(fā)明者王雨瑤 申請人:王雨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