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管插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
背景技術:
用于氣管插管的光棒,又稱光索、光導管芯,是一種置于氣管插管的導管內輔助完成氣管插管術的裝置,該光棒前端設有光源,尾部設有為光源供電的電源。一般情況下,經培訓的麻醉醫生通過光棒中光源的輔助照明,只要在環甲膜處見到光斑,即可順利將氣管插管的導管推入氣管內。但是因為現有的引導光棒需靠光斑判斷光棒前端位置,肥胖、頸部解剖異常等因素均可導致光斑顯示不明顯;同時插管術需依賴醫務人員的技巧和經驗,因此稍有不慎便會造成插管失敗,甚至發生醫療事故。而現有的麻醉監護儀雖然有CO2監測功能,但其二氧化碳監測功能是在插管后的給氧過程中利用人體的呼吸來實現的,因此在插管過程中仍然無法進行二氧化碳監測。
發明內容基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該光棒可在插管過程中進 行二氧化碳監測,極大地提高了氣管插管術的安全性。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種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包括電源、手柄和棒體,所述棒體末端與手柄相連,前端設有與所述電源電氣連接的光源;該光棒還包括氣體通道,所述氣體通道位于所述手柄和棒體內,所述手柄上設有氣體監測口,該氣體通道一端設于所述棒體前端,另一端連通所述氣體監測口。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光棒引導氣管插管操作時,在插管操作前就將所述的氣體監測口與麻醉監護儀連接,并開啟麻醉監護儀,以便在進行氣管插管術的過程中始終觀察患者呼出二氧化碳氣體的波形和氣壓。該氣體監測口也可連接其它氣體監測儀器,用于人體呼出的其它氣體成份的監測。插管過程中觀察光棒前端光源在頸部顯示的光斑,同時觀察麻醉監護儀上呼氣末二氧化碳的波形和氣壓,以準確判斷光棒前端與聲門的位置,提高氣管插管的成功率。當醫務人員在插管過程中頸部顯示較好光斑(肥胖、頸部解剖異常患者光斑微弱),同時麻醉監護儀上顯示較好的呼末二氧化碳的波形和氣壓,即表明光棒前端位于聲門正前方,此時可推動氣管導管通過聲門進入氣管。否則必須調整光棒前端位置,直至麻醉監護儀上顯示較好的呼氣末二氧化碳的波形和氣壓。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可在插管過程中進行二氧化碳監測,可顯著提高氣管插管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還包括堵頭,所述堵頭設于棒體前端的氣體通道內,該堵頭上設有沿氣體通道方向貫通的通氣孔,該通氣孔內設有封堵通氣孔的透氣膜。該透氣膜具有防止液體通過,僅能使氣體透過的特點,用于保證氣體通道不會被患者的體液阻塞。[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源安裝于該堵頭上。裝配容易、方便,且該光源位于棒體前端,利于觀察光斑。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手柄與棒體之間通過插孔與插銷插接式連接,所述插孔與插銷內設有貫通手柄和棒體內氣體通道的通孔;所述插孔與插銷內還設有分別與電源和光源電氣連接的金屬電極。插孔與插銷內設有通孔和金屬電極,使該光棒在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還可以靈活的拆卸,便于保存及使用后的清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插孔和插銷為兩組,一組插孔和插銷內設有所述金屬電極,另一組插孔和插銷內設有所述通孔。將金屬電極和通孔分設于兩組插孔和插銷內,使它們之間互不影響干涉,更好的實現其功能,并利于該光棒的安裝和維護。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套裝于棒體外的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外壁與氣管插管內壁緊配合。使用時將氣管插管套裝于棒體外,并將固定器插入氣管插管后端固定,避免進行插管術時氣管插管產生松動,甚至脫離棒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器靠近手柄一端沿固定器徑向凸起。使氣管插管末端抵靠于該凸起部分,更好的固定氣管插管。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棒體由可隨意彎曲并能保持所彎曲形狀的可塑性材料制成。如可選擇具有可繞及一定剛性的材料(例如:鐵、鋁合金等)制成,也可選擇將所述棒體用彈性管體和位于管體內的可塑性金屬絲制成。可以在進行插管術前根據需要調整棒體的形狀,進一步提聞插管術的成功率。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源為內置于手柄內的電池。與使用外接電源需要連接電源線相比,內置電池使該光棒具有更加靈活和方便的特點。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手柄外壁設有控制所述光源的開關。方便行插管術的醫師開關光源的操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在插管操作前就將所述的二氧化碳監測口與麻醉監護儀連接,并開啟麻醉監護儀,以便在行氣管插管術的過程中始終觀察患者呼出二氧化碳氣體的波形和氣壓,可顯著提高氣管插管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述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I部分局部放大剖視圖;圖3為圖1中II部分局部放大剖視圖。其中:1.手柄;2.氣體監測口 ;3.固定器;4.棒體;5.氣體通道;6.堵頭;7.光源;8.導線;9.透氣膜;10.電池;11.開關;12.插孔;13.插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如圖1所不,一種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包括電源、手柄I和棒體4,所述棒體4末端與手柄I相連,前端設有與所述電源電氣連接的光源7,本實施例中,該光源7選用LED光源;該光棒還包括氣體通道5,所述氣體通道5位于所述手柄I和棒體4內,所述手柄I上設有氣體監測口 2,該氣體通道5 —端設于所述棒體4前端,另一端連通所述氣體監測口 2。如圖3所示,所述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還包括堵頭6,所述堵頭6設于棒體4前端的氣體通道5內,該堵頭6上設有沿氣體通道5方向貫通的通氣孔,通氣孔內設有封堵通氣孔的透氣膜9。該透氣膜9具有防止液體通過,僅能使氣體透過的特點,用于保證氣體通道5不會被患者的體液阻塞。所述光源7安裝于該堵頭6上。裝配容易、方便,且該光源7位于棒體4前端,利于觀察光斑。如圖2所示,所述手柄I與棒體4之間通過插孔12與插銷13插接式連接,所述插孔12與插銷13內設有貫通手柄I和棒體4內氣體通道5的通孔;所述插孔12與插銷13內還設有分別與電源和光源7電氣連接的金屬電極。該金屬電極通過設于氣體通道5內的導線8與光源7連接。插孔12與插銷13內設有通孔和金屬電極,使該光棒在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還可以靈活的拆卸,便于保存及使用后的清潔。所述插孔12和插銷13為兩組,一組插孔12和插銷13內設有所述金屬電極,另一組插孔12和插銷13內設有所述通孔。將金屬電極和通孔分設于兩組插孔12和插銷13內,使它們之間互不影響干涉,更好的實現其功能,并利于該光棒的安裝和維護。還包括套裝于棒體4外的固定器3,所述固定器3外壁與氣管插管內壁緊配合。使用時將氣管插管套裝于棒體4外,并將固定器3插入氣管插管后端固定,避免進行插管術時氣管插管產生松動,甚至脫離棒體4。所述固定器3靠近手柄I 一端沿固定器徑向凸起。使氣管插管末端抵靠于該凸起部分,更好的固定氣管插管。
所述棒體4由可隨意彎曲并能保持所彎曲形狀的鋁合金制成。可以在進行插管術前根據需要調整棒體4的形狀,進一步提高插管術的成功率。所述電源為內置于手柄I內的電池10。與使用外接電源需要連接電源線相比,內置電池10使該光棒具有更加靈活和方便的特點。所述手柄I外壁設有控制所述光源7的開關11。方便行插管術的醫師開關光源7的操作。使用本實施例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行氣管插管術時,將氣管插管套裝于棒體4上,并調整固定器3,使氣管插管前端與棒體4前端平齊,氣管插管后端用固定器3固定,在插管操作前就將所述的氣體監測口 2與麻醉監護儀連接,并開啟麻醉監護儀,以便在行氣管插管術的過程中始終觀察患者呼出二氧化碳氣體的波形和氣壓。開啟光源7的開關11,然后,將套有氣管插管的棒體4彎曲成所需形狀,在患者鎮靜保持自主呼吸下將套有氣管用插管的棒體4插入患者口腔,插管過程中觀察光棒前端光源7在頸部顯示的光斑,同時觀察麻醉監護儀上呼氣末二氧化碳的波形和氣壓,以準確判斷光棒前端與聲門的位置,提高氣管插管的成功率。當醫務人員在插管過程中觀察到頸部光斑明亮(肥胖、頸部解剖異常患者光斑微弱)且向氣管下端放射,同時麻醉監護儀上顯示較好的呼氣末二氧化碳的波形和氣壓(麻醉監護儀上的二氧化碳氣流波形整齊、上升支陡峭、數值較高),即表明光棒前端位于聲門正前方,此時可推動氣管導管通過聲門進入氣管。否則必須調整光棒前端位置,直至麻醉監護儀上顯示較好的呼氣末二氧化碳的波形和氣壓。插入后,拔出氣管插管內的光棒,完成氣管插管術。由此可見,本實施例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可在插管過程中進行二氧化碳監測,可顯著提高氣管插管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包括電源、手柄和棒體,所述棒體末端與手柄相連,前端設有與所述電源電氣連接的光源;其特征在于,該光棒還包括氣體通道,所述氣體通道位于所述手柄和棒體內,所述手柄上設有氣體監測口,該氣體通道一端設于所述棒體前端,另一端連通所述氣體監測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堵頭,所述堵頭設于棒體前端的氣體通道內,該堵頭上設有沿氣體通道方向貫通的通氣孔,該通氣孔內設有封堵通氣孔的透氣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安裝于該堵頭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與棒體之間通過插孔與插銷插接式連接,所述插孔與插銷內設有貫通手柄和棒體內氣體通道的通孔;所述插孔與插銷內還設有分別與電源和光源電氣連接的金屬電極。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和插銷為兩組,一組插孔和插銷內設有所述金屬電極,另一組插孔和插銷內設有所述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套裝于棒體外的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外壁與氣管插管內壁緊配合。
7.根據權利 要求6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靠近手柄一端沿固定器徑向凸起。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體由可隨意彎曲并能保持所彎曲形狀的可塑性材料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為內置于手柄內的電池。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壁設有控制所述光源的開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引導氣管插管的光棒,屬于氣管插管技術領域。該光棒包括電源、手柄和棒體,所述棒體末端與手柄相連,前端設有與所述電源電氣連接的光源;該光棒還包括氣體通道,所述氣體通道位于所述手柄和棒體內,所述手柄上設有氣體監測口,該氣體通道一端設于所述棒體前端,另一端連通所述氣體監測口。行氣管插管術時,在插管操作前就將所述的氣體監測口與麻醉監護儀連接,并開啟麻醉監護儀,以便在行氣管插管術的過程中始終觀察患者呼出二氧化碳氣體的波形和氣壓,可顯著提高氣管插管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3154520SQ201320175189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9日
發明者王勇, 馬武華 申請人:廣州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