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包括與血漿分離器的血漿出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漿分離器管接頭、與血液透析器的血液入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液透析器管接頭、與血管路相匹配連接的血管路管接頭、與血液灌流器的血液入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液灌流器管接頭和血管路靜脈壺相匹配連接的血管路靜脈壺管接頭,血液透析器管接頭、血管路管接頭、血液灌流器管接頭和血管路靜脈壺管接頭分別通過支管和血漿分離器管接頭上的導流軟管相連通,支管上均設有阻止管內液體流動的阻流夾。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軟管和與軟管相導通的支管以及與相關儀器接口相匹配管接頭,從而將血漿分離器與一些經常使用的實驗、檢驗設備、凈化裝置方便快捷安全地連接起來,結構簡單實用。
【專利說明】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中的血漿分離器,具體的說是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背景技術】
[0002]在臨床試驗、血液化驗及疾病的治療中,經常需要將血液進行分離得到血漿進行實驗或檢驗各項指標;并且由于一些疾病的致病物質存在于血漿中,而藥物治療起效慢或者相對特異性差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故而在某些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需要將分離后的血漿棄去或引入其他的血液凈化裝置如:血液透析器、血液灌流器、血漿成分分離器、血液濾過器等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棄去血漿的治療方法臨床稱單純血漿置換法,需要有大量的外源性血漿替換,該治療方法臨床上受到血漿緊缺、容易過敏以及高的易感血源性傳播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風險的限制,而利用患者自己的血漿根據致病物質分類及分子量大小通過不同的血液凈化原理去除致病物質的方法無疑是臨床首選。現有技術的血漿分離器的血漿出口并沒有一個專門的連接軟管與其它的實驗、檢驗設備及凈化裝置相連接,往往需要借助于其它設備上的軟管來將血漿導出到其它的實驗、檢驗設備及凈化裝置中,這樣不僅會增大成本,而且也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現有技術中血漿分離器與其它常用設備沒有專用的連接裝置導致的操作不便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包括與血漿分離器的血漿出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漿分離器管接頭、與血液透析器的血液入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液透析器管接頭、與血管路相匹配連接的血管路管接頭、與血液灌流器的血液入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液灌流器管接頭和血管路靜脈壺相匹配連接的血管路靜脈壺管接頭,所述的血液透析器管接頭、血管路管接頭、血液灌流器管接頭和血管路靜脈壺管接頭分別通過支管和血漿分離器管接頭上的導流軟管相連通,所述支管上均設有阻止管內液體流動的阻流夾。
[0005]所述支管和導流軟管之間設有連通器,所述連通器的兩側相對設置有一個入口接管和四個出口接管,四個出口接管均通過連通器內的管道與入口接管連通,所述入口接管與導流軟管連接的接頭部分和出口接管與支管連接的接頭部分均為圓臺形結構,圓臺形結構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外螺紋。
[0006]所述入口接管與導流軟管連接的接頭部分的最小直徑小于導流軟管的直徑,所述出口接管與支管連接的接頭部分的最小直徑小于與其連接的支管的直徑,以便于連接的緊
LU O
[0007]所述入口接管與導流軟管連接的接頭部分前端設有外徑與導流軟管內徑相等的彈性密封環,所述出口接管與支管連接的接頭部分前端設有外徑與支管內徑相等的彈性密封環,這樣可以充分保證其連接的密封效果。[0008]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09]I)通過設置導流軟管和與導流軟管相導通的支管以及與相關儀器接口相匹配管接頭,從而將血漿分離器與一些經常使用的實驗、檢驗設備、凈化裝置方便快捷安全地連接起來,結構簡單實用;
[0010]2)通過連通器將導流軟管和支管連接,連通器上與導流軟管和支管連接的接頭部分為圓臺形結構,其上分布外螺紋,這樣保證了導流軟管和支管可以套在接頭部分上并擰緊固定,不僅緊固性良好,而且便于拆卸和安裝均十分方便;
[0011]3)通過在圓臺形結構的前端部分設置與所要連接的管子內徑相等的彈性密封環,解決了密封問題,而且還不影響圓臺形結構和外螺紋所起到的便于安裝作用;
[0012]4)該裝置一次性使用也保證了血液凈化治療過程中的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連通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1、血漿分離器管接頭,2、導流軟管,3、支管,4、血液透析器管接頭,5、血管路管接頭,6、血液灌流器管接頭,7、血管路靜脈壺管接頭,8、阻流夾,9、連通器,901、入口接管,902、管道,903、出口接管,904、彈性密封環,905、彈性密封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所示,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包括與血漿分離器的血漿出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漿分離器管接頭1、與血液透析器的血液入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液透析器管接頭4、與血管路相匹配連接的血管路管接頭5、與血液灌流器的血液入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液灌流器管接頭6和血管路靜脈壺相匹配連接的血管路靜脈壺管接頭7,所述的血液透析器管接頭4、血管路管接頭5、血液灌流器管接頭6和血管路靜脈壺管接頭7分別通過支管3和血漿分離器管接頭I上的導流軟管2相連通,所述支管3上均設有阻止管內液體流動的阻流夾8。
[0017]所述支管3和導流軟管2之間設有連通器9,所述連通器9的兩側相對設置有一個入口接管901和四個出口接管903,四個出口接管903均通過連通器9內的管道902與入口接管901連通,所述入口接管901與導流軟管2連接的接頭部分和出口接管903與支管3連接的接頭部分均為圓臺形結構,圓臺形結構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外螺紋。
[0018]所述圓臺形結構為從一端到另一端直徑逐漸減小的圓柱,直徑最小的一端與導流軟管2或支管3連接,由于導流軟管2和支管3具有一定的彈性,很容易的擰到圓臺形結構上。
[0019]所述入口接管901與導流軟管2連接的接頭部分的最小直徑小于導流軟管2的直徑,接頭部分的最大直徑遠大于導流軟管2的直徑,所述出口接管903與支管3連接的接頭部分的最小直徑小于與其連接的支管3的直徑,接頭部分的最大直徑遠大于支管3的直徑。
[0020]為了保證連接的密封性,在所述入口接管901與導流軟管2連接的接頭部分前端設有外徑與導流軟管2內徑相等的彈性密封環905,所述出口接管903與支管3連接的接頭部分前端設有外徑與支管3內徑相等的彈性密封環904,實際上,彈性密封環的外徑也可以略大于與其連接的軟管或支管的內徑。[0021]本實用新型在不使用時,可以從血漿分離器上取下,在需要將血漿分離器分離出的血漿進行相關實驗、檢驗時,只需將該連接裝置的血漿分離器管接頭I與血漿分離器的血漿出口連接,然后將另一端相應的管接頭與相應的儀器接口連接并打開該支管上的阻流夾,斷開其余支管上的阻流夾即可。
【權利要求】
1.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與血漿分離器的血漿出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漿分離器管接頭(I)、與血液透析器的血液入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液透析器管接頭(4)、與血管路相匹配連接的血管路管接頭(5)、與血液灌流器的血液入口相匹配連接的血液灌流器管接頭(6)和血管路靜脈壺相匹配連接的血管路靜脈壺管接頭(7),所述的血液透析器管接頭(4)、血管路管接頭(5)、血液灌流器管接頭(6)和血管路靜脈壺管接頭(7)分別通過支管(3 )和血漿分離器管接頭(I)上的導流軟管(2 )相連通,所述支管(3 )上均設有阻止管內液體流動的阻流夾(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3)和導流軟管(2)之間設有連通器(9),所述連通器(9)的兩側相對設置有一個入口接管(901)和四個出口接管(903),四個出口接管(903)均通過連通器(9)內的管道(902)與入口接管(901)連通,所述入口接管(901)與導流軟管(2 )連接的接頭部分和出口接管(903 )與支管(3 )連接的接頭部分均為圓臺形結構,圓臺形結構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外螺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接管(901)與導流軟管(2)連接的接頭部分的最小直徑小于導流軟管(2)的直徑,所述出口接管(903)與支管(3)連接的接頭部分的最小直徑小于與其連接的支管(3)的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血漿分離器用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接管(901)與導流軟管(2)連接的接頭部分前端設有外徑與導流軟管(2)內徑相等的彈性密封環(905 ),所述出口接管(903 )與支管(3 )連接的接頭部分前端設有外徑與支管(3 )內徑相等的彈性密封環(904)。
【文檔編號】A61M1/14GK203379409SQ201320460030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發明者】王俊霞, 祝曉宇, 王俊曉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